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住院药房退药现象分析及管理对策

住院药房退药现象分析及管理对策

药物反应
药剂科缺货
1849
明确退药可能存在的危害。医院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
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程序。 (2)积极防范 医生把好用药关:医生要仔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
合计
(1)引发退药的因素:患者因素:共计296例.占退药总 例数的13.87%。其中患者死亡导致的退药共8例占患者因 素的2.70%;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退药共107例占患 者因素的36.15%;患者自备或未用导致的退药共23例占 患者因素的7.78%;放弃治疗导致的退药占患者因素的53. 38%,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治疗经费不足5例,拒
(2)院方因素:共计1849例,占总退药例数的84.78%。 (3)可避免因素:1)计算机系统不完善和操作人员失误 引起293例占院方因素的15.85%;2)出院医嘱未停488例 占院方因素的26.39%;3)医嘱错误,包括熏复用药、误开、 多开、医嘱未停等;皮试阳性或有药物过敏史30例占1.
62%;4)药剂科因素,因缺货、退货、更换批号产地等原因25
用99例及自动出院54例。
史,对患者病情要明确诊断,用药要安全、有效、合理,对于 出院患者应提前一天停医嘱,并避免重复用药、多配药、错 配药。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急、危重病人最好使用临时医嘱。 对于手术病人.因术后往往需要更改医嘱,故除术前用药 外.其它用药医嘱应停掉。医师在对患者使用药品时应对 药品疗效、用法、不良反应等应作必要的说明。一部分患者
例占1.35%;5)医、农保病人自费药改换公费药品7例占0.
38%。
(4)不可避免因素:更改医嘱、调整治疗方案1066例占院方 因素的57.65%。其中包括患者病情变化造成停手术、长期 或临时停药、疗效不佳更换药品以及转科室等,如糖尿病 患者停用葡萄糖输液改用生理盐水、患者出现心衰死,减少 输液用量等情况。

某医院病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某医院病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常规 治疗剂量 中一般不会产 生全身不 良反应 , 出现皮质 醇增多 症等不 良反应 的几率较低 。 显优 于地塞米 松雾化吸入 的对照组 。两组在喉梗 阻解除 时间、
[ 2 】 强力 . 常见儿童耳鼻喉科疾病及特点 . 中国保健 营养 , 2 0 1 3 , 2 3
( 4):1 71 2 —1 71 3 .
{ j
3 4 i 中 处 方 药 第 1 2 卷 第 6
大细胞 颗粒的稳定 性, 减少 组胺释放从 而减轻血 管舒张和 降低 吸道痉挛梗阻的可能性 。

论著 ・
毛细 血管通透性 ] 。激素 同时抑制补体 的激 活, 使 胶原组织 的 参考文献 细胞基 质免受粘 多糖酸脂 的解 聚作用 而减轻细胞 间质水肿 , 正 好针对喉腔 内黏膜下组织急性炎性肿胀 。 布地 奈德是新合 成 的肾上腺 皮质激 素, 因具 有高度 亲脂性
中国实用医药 , 2 0 1 3 , 8 ( 3 4 ) : 1 5 0 — 1 5 1 . 德 治疗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起效迅速 , 效 果显 著 , 减少 了患儿 呼 性 发作 的临床疗 效探讨 .
某医院病 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海荣 , 艾登 滨
( 青 岛市市立 医院 , 山东青 岛 2 6 6 0 7 1 )
( 9): 2 7 — 3 4.
【 4 J 王梅娟 . 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 咽喉炎的护理进展 . 护士进修 杂
【 5 5刘梅 ] , 刘海琴 . 地塞米松 在新生儿湿肺 预防 中的作用 分析 . 当
2 0 1 1 , 2 6( 2 ) : 1 2 0 ~ 1 2 2 . 本研 究结果表 明 , 布地奈德雾 化吸入治疗 组患儿 的疗 效 明 志 ,
[ 3 ] P a u l S , O’ C ll a a g h a n C , Mc K e e N. E f f e c t i v e ma n a g e m e n t o f l o w e r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门诊药房[春笔1]是医院为患者提供药品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院形象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评价。

近年来,各地医院药房退药问题逐渐突出,药房退药呈现出科室涉及广泛且退药量大的情况。

该问题已经引起各地医院的广泛重视,部分医院[春笔2]针对退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退药问题得到较大的缓解。

本篇文章将简要分析部分医院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通过对医院的退药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关于医患关系、医疗问题的想法。

通过加强医学工作者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患沟通以及与相关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来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退药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病区;药房;退药;原因引言药品作为商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其质量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关乎生命安全。

要想给予用药安全保障,在药品发出以后,不允许退换。

首先,药物在不稳定条件下,极容易影响质量,而且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如果有不法分子借助退药,掉包换药,很难对其真假进行辨识,这对其他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退药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需深入分析住院药房一段时间内的退药处方,采用可行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退药原因分析1.1医院因素在医院药品流动的过程中,涉及到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等。

部分医生因为没有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进行详细了解导致处方不合理;部分医师追求经济利益,多开药、开贵药造成患者不满;部分药师对新上市药物缺乏了解,对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到用药安全;发药时审方不严,对药品标签、外包装相似的,药剂人员凭印象发药,没有认真核对,在做检查时被护士发现造成换药、退药等;另外,少数情况存在药房药物供应没有实时更新,导致处方开出后药品无货。

某县人民医院[春笔3]住院药房退药原因的分析结果中显示,医嘱调整和医嘱错误导致的退药占到了退药总原因的61.9%。

2465例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2465例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2465例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退药问题的改进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月—12月的退药申请单共2465例,对退药的原因、科室以及所退药品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465例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原因居前3位的依次是:患者出院、治疗方案调整、患者拒绝使用;退药科室前3位的是儿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所退药物种类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类药、呼吸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与中成药。

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337-02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医政发(2011)11号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处理好医患关系,节约国家卫生资源,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医院不得不为患者退药。

因此,在现阶段各个医院的退药事件都是普遍存在的,而退回的药物由于无法确定其在发出之后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存储要求,也就无法保证所退回的药品质量。

由此可知,退药情况对药品的安全性具有重大影响[2]。

笔者对我院2016年7—12月共2465张退药申请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12月共2465例退药申请单。

1.2 方法将所有退药单根据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品种等情况分类,并录入EXCEL 表格进行统计。

2.结果2.1 退药原因2465例退药申请单退药原因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患者出院(35.42%)、治疗方案调整(35.01%)、患者拒绝使用(14.40%);详情见表1。

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本院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

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12月的退药申请单1 316张,进行分析。

结果退药情况多见于停药、更改医嘱、患者出院等。

结论药品规范有待加强。

【关键词】住院患者;退药;分析;对策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27条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川。

此规定是防止假劣药品混人药房以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

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不依从性、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

现对本院病房药局2007年度1316例次退药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用药管理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病房药局2007年1~12月8个科室的退药申请单。

1.2 退药方法本院规定:口服药品、外用制剂、外包装损坏药品及已污染药品不在退药范围内,在特殊原因下其他药品在医嘱开出3个工作日内办理退药手续。

负责医师填好退药申请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退药原因等,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与药品一起交到药局,经核对无质量问题后确认退药。

2 结果构成退药的主要原因:①因停药、更改医嘱而退药的771例次,占退药总数的58.6%;②因出院而退药的142例次,占退药总数的10.8%;③因电脑操作失误而退药的121例次,占退药总数的9.2%;④因患者拒绝用药及欠费后补交费等因素退药的105例次,占退药总数的7.9%;⑤因患者死亡退药的97例次,占退药总数的7.3%;⑥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的32例次,占退药总数的2.4%;⑦因其他原因退药的为48例次,占退药总数的3.6%。

退药涉及金额27.32万元。

分析其原因:①本院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药品规格、剂量、是否属于医保用药等信息不够熟悉,形成了药物使用混乱、频繁更改用药医嘱的现象。

再者本院内科住院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变化较快,从而造成医生频繁改变治疗方案等现象,使得医生停止医嘱或更改医嘱造成退药的情况不断发生,占退药总数的58.6%;②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本院住院患者中70%以上为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

细说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与对策建议结合我国药品的暂行条例,如果住院药物发出,是不允许进行退换的。

但是,目前在住院药房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患者退药情况。

住院药房退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退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提升药品管理的有效性。

1.住院药房的退药原因有哪些?第一,遗嘱更改。

因为医嘱的更改,时有发生患者退药的情况。

在住院病房查房时,医生如果发现患者的情况出现了改变,便对药品进行调整。

但是在该过程中,没和及时通知药房,以至于药房还是根据原有的医嘱进行配药,导致患者时常出现退药的情况。

部分医生不熟悉药房的药品种类,在药品规格治疗患者时,会出现一些偏差。

例如,阿司匹林药物有胶囊脊型与普通规格,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为医生不够了解药品规格,进而导致药品的种类不适合患者进行服用,最终出现退药的情况。

此外,还有特殊药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序贯疗法治疗,在服用一段时间以后,药房没有及时把医嘱暂停,都是在分配完药物以后才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药房的药品管理带来了负担。

第二,相关科室沟通存在问题。

住院病房医生与药房之间不及时沟通,导致患者和药品的情况很难有效进行协调,经常存在医生开药药房没货的问题,或者是经常存在药房开药而患者临时出院的问题。

此外,因为患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转科治疗,而各个科室的医生缺乏有效沟通,以至于患者出现了退药的情况。

第三,患者拒绝用药。

因为患者没有充分和医生交流与沟通,在药品中存在一些患者不耐受的因素,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终进行退药。

并且,针对医生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存在不信任的情况,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以至于患者拒绝对药品进行服用、自行停药,进而出现退药情况。

此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药品的价格已经不再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以至于患者拒绝用药。

第四,患者死亡。

为了减少其损失,从原则上来讲,也需要给予退药处理。

并且,药房护士在把处方输入电脑中时,存在输入错误的问题,进而导致药房管理受到影响。

对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对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对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病人对药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医院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人需要退药的情况。

药房作为医院药物管理的重要部门,要及时受理病人的药品申请和退药需求,并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该院住院药房的管理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调查方法我们调查了该院住院患者在药房退药的情况,并对退药原因、退药时间、退药种类等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访谈和观察等多种方法,力求准确反映该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

问卷设计了各项问题,包括病人住院信息、退药流程和理由等,访谈则针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退药情况的看法和反映,观察则对药房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调查结果在对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退药数量较大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该院住院药房每个月的退药数量较大,平均每月退药量超过100件。

退药种类包括药品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口服药物和注射类药品为主。

退药原因主要为治疗效果不佳在退药原因方面,我们发现住院患者退药主要是因为治疗效果不佳,其他原因包括药品不适应、用药错误等。

其中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占到了总退药量的40%以上。

退药流程存在瑕疵调查还发现,在药房退药流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药房工作人员对于退药流程未能做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并且退药记录未能完全归档管理,造成一定的管理漏洞。

总结分析针对该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退药数量较大,影响药品的恰当使用和管理;•治疗效果不佳是主要的退药原因,需要加强医疗管理和诊疗技术;•退药流程存在瑕疵,需要加强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用药管理,减少药品的浪费和滥用;•提高住院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药品退药率;•加强药品退药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原因分析及对策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原因分析及对策

治疗组3 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 0 月后痊愈0 例,占00 %; .0 显效l例,占4 . %;有效8 ,占2 .7 2 00 0 例 66%I总有效率6 .7 66%。而 对照组1 H后痊愈0 ,占00 %;显效6 例 .0 侧,占2 .0 00%,有效6 , 例
【】 赵辨. 2 临床皮肤病学[ . 南京: M] 版. 3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0 1 20:
59 - . 9 61 8
【】 杨阳, 3 林敏. 摩拉生物治疗 系统治疗皮肤 急性过敏3 例初步临 7 床疗效观察【 . J医疗保健器具, 0 (1) 31. ] 2 810: -4 0 1
占2. %,总有效率4. %。 o0 0 0 0 两组总有效率有明 0 显差异 ( =. , )49 ( 2 2
No e e 0 1 V 1 , . 1 v mb r 1 , o . No 3 2 9
P O 4 . )。 = . <0 5 0 0
3讨

带状疱疹是 临床上一种常 见的病毒性疾 病 ,当患者免 疫功能减 低
时,体内的病毒可能被激活,再活化 ,在皮肤上发生簇集性水疱群并 出现神经痛症状。目前应用常规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均有 良 好的疗 效 ,但往往会留下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 ,约4%左右的中老年患者 0 于皮疹消退后遗留顽固的神经痛。而且有些患者本身患有一些老年性
98 1)及消炎治疗 ( 程序 16 治疗 9 )。电极排放根据程 序和病情而定 ,
治疗时必须同时打开B MF ( 磁频转换器)和D MF ( 动态多脉冲输出装
置 ),疗 程为8 次。 2结 果
治疗后,症状改善,收到了比单纯用药物治疗不一样的效果 】 。 。笔者
21 .疗效判断标准 经药物和生物共振全程治疗后 , 痊愈:为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 为疼痛明显减轻,仅有时有轻微的牵涉痛和酸胀感,不需用药,能忍 受,有效:为疼痛有所减轻,有时有阵发性刺痛,但尼美舒利01每 . g 天12  ̄ 次可以控制;无效:为疼痛无减轻,尼美舒利01每天2 . g 次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11-15T11:22:27.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繆云红[导读] 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繆云红(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医院病区药房 226041)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28 条规定: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1]。

但在基层医院,退药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收集2010年1月-12月病区药房退药106人次,基本每周都有退药发生,表明退药情况很普遍[2],应引起重视。

1.2 对退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整理
2 结果
106张退药处方分类统计
3 原因分析
3.1 由医生的原因导致退药处方40张,占退药总数的37.7%,说明医生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构成因素有:a与患者沟通不良;未询问过敏史、未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患者需转科转院;b 医嘱录入错误—注射剂误录为片剂、病人出院忘记停医嘱;c因病情变化需更改用药。

3.2 由护士的原因导致的退药处方23张,占退药的21.7%,亦是主要退药原因之一,常见原因主要为医用软件操作不熟练、误操作造成。

3.3 患者因素导致的退药占13.2%的比例,常见原因为治疗依从性差,对昂贵自费药物不接受,自动出院,个别患者迟发过敏造成的退药;还有病人认为病区药房的药品价格比外面药房高出许多,不合算或者认为医生开药量较多,转而向药店购买或者放弃使用。

3.4 其他因素药师发出有质量问题药物;个别的错发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未及时补充库存;电脑系统错误;药物更换剂型批号等。

4 退药的危害
退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为:a.药品可能被污染,无法保证其退回药品的质量,因有些药品未按要求贮存。

例生物制品需低温保存,应放冰箱冷藏,一般药品也应放在干燥、通风处,温度不宜过高。

b.退药发生于医生、护士、药房、收费处之间,影响正常工作,易产生纠纷、引发抱怨。

c.药师处理大量退药,浪费药师资源。

5 应对策略
5.1 增强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服务理念,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熟悉剂量规格、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做到合理用药,规范行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用药原则。

建议医生开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对老幼患者、肝肾功能不良者慎重选药.护士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对医嘱,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微机操作时要严谨认真, 避免操作失误。

这样把医、护、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将会大大减低退药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医德教育医生要有仁爱之心,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真正为患者着想,不为个人利益所为,医院定期开展问卷或“暗访式”调查住院患者对医生用药满意度,避免大处方,人情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药师还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主动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向医师提供相关的药物情报,介绍新药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供医师诊疗时借鉴。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感和依从性。

5.2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我院有严格退药制度,原则上不许退药,每张退药处方必须写明退药原因,护士与药师执行退药时核准药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后方可以退药。

由护士长、药房主任共同签字负责。

冷藏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物制品、拆零包装口服药品均不得退药。

6 小结
退药处方涉及到医师、护士、患者、药师及其他多个方面,为妥善解决退药问题,应多方查找原因并分析处理,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灌输给每位医务人员,维护患者权益,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构建和谐医患、医护、护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关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
[2] 帅瑗,张晓乐,李美英.北京15家医疗机构退药问题调查与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5):49.
[3] 任粉玲,王会明.药房退药现象与解决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2): 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