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美食资料

合集下载

壮族饮食文化:壮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色美食

壮族饮食文化:壮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色美食

精心整理壮族饮食文化:壮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色美食壮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瓜类等,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接触和认识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故风味美食较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甑子饭是清塘壮族人们爱吃的米饭之一。

甑子饭作法是有一定讲究的,主要是把大米淘洗干净后,放进特制的甑子里,然后把它放到盛有水的大锅内蒸煮,因是味美、汁,色美饭香,而且对人体有一定防病祛虫的功效。

直到现在当地壮族人民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红薯丝粑粑壮语又称“篙紧磨”,是将上等红薯刨成丝晒干后,放到大木桶内存放2??3个月,存放时最好用火烟熏木桶。

最后把备好的红薯丝用石磨磨成粉,再用筛子把红薯粉将细的筛出,将细粉拌水揉制成山头状,放入锅内猛火蒸熟。

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红薯丝粑粑味道特别香甜,是养生的上等食品。

此外花色糯米饭清塘壮族人也非常喜爱。

新娘茶、新娘粥是刚嫁到壮寨的新娘,第二天早晨到井里挑的第一担水。

煮成的茶或粥,用来招待送嫁而来的亲戚朋友,象征着亲戚朋友之间的友谊象流水一样长。

也是比新娘手艺,看谁煮得好吃,谁就是最贤慧、能干心灵手巧的新娘。

壮族菜肴也颇具地方民族风格,主要有几种:黄色。

豆腐酿清塘壮族地区盛产黄豆,他们就以黄豆制成风味美食,先将黄豆碾烂制成豆腐,再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香葱、及芫荽等香料,拌和精盐制成馅酿入其中,是一种大众化的风味美食。

壮族的风味美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多流传于广大农村的家庭中,只有到壮族农村中才能品尝到真正的壮族风味美食。

壮族丰富的饮食文化目前尚未深入发掘,人们真正品偿到的还不是很多,只有在今后进一步深入了解,才能更多更好的让壮族美食、饮食文化大放异彩。

壮族的传统美食与烹饪方法

壮族的传统美食与烹饪方法

壮族的传统美食与烹饪方法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

其中,传统美食和烹饪方法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壮族的传统美食和烹饪方法,以展示这个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主食的丰富多样壮族人民主要以米饭为主食,米饭作为壮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和情感。

除了白米饭,壮族人还喜欢用糯米制作各种特色食品,如糯米团、糯米酒等。

糯米的独特口感和香甜味道,使得这些食品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1. 酸汤鱼:酸汤鱼是壮族传统美食中的一道经典菜品。

制作方法为将鱼肉与新鲜蔬菜、酸汤一起煮熟,酸中带辣,口感鲜美。

这道菜品代表了壮族饮食中酸辣相宜的特点,也是壮族人民宴请客人时常备的一道佳肴。

2. 红糟肉:红糟肉是壮族宴席上的一道重要菜品。

它以猪肉为主料,配以红糟和香料腌制,烹饪时加入糯米一起蒸制。

红糟使得猪肉入味并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香气,蒸熟后,糯米香软,肉质鲜嫩,令人食欲大增。

3. 花糯米粉:花糯米粉类似于粽子,是壮族人民在传统节日或喜庆场合必备的食品之一。

将糯米泡软后与馅料一起包裹于莲叶或香蕉叶中,再用细绳扎紧,然后蒸熟。

花糯米粉饱满多汁,口感糯软,馅料丰富多样,包括糖果、豆沙、咸肉等,各具特色。

三、独特的烹饪方法1. 竹筒饭:竹筒饭是壮族人民传统的烹饪方法之一,利用竹筒对食材进行蒸煮。

食材包括米饭、肉类、蔬菜等,将它们放入竹筒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火烧煮。

竹筒的独特材质能够使食材更好地散发香气,煮出的米饭软糯可口,肉质鲜嫩有味。

2. 蒸菜:壮族人烹饪蒸菜的方法也非常独特。

通常是将食材切成块状放入蒸锅中,再加入适量的香料和调料,烹饪过程中以蒸汽使食材变熟。

这种烹饪方法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使菜品更加鲜嫩可口。

3. 烧烤:在壮族地区,烧烤也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

壮族人将食材串在竹签上,放置于离火源比较近的地方,用火烤熟。

传统的壮族烧烤菜品包括烤鱼、烤肉等,色香味俱佳。

广西壮族三月三特色美食

广西壮族三月三特色美食

广西壮族三月三特色美食壮族三月三特色美食壮族三月三特色美食有乌米饭、蕉叶糍、艾叶糍、蒿子粑、五色糯米饭等。

1、乌米饭:将枫叶熬成紫乌黑色的水,和糯米煮在一起,使糯米饭带着枫叶的清香。

2、蕉叶糍:吃起来有芭蕉叶的香味,也有糯米的香甜。

3、艾叶糍;三月三的主要传统美食之一,艾叶有着独特的清香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4、蒿子粑:传说可以驱邪避灾,是人们对一种善良愿望的表达。

5、五色糯米饭:五种颜色的米做成的,壮族人把五色糯米饭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的象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先祖的供品之一。

广西壮族三月三吃什么1、广西三月三吃什么—五__糯米饭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__,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

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__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__,做花糯米饭吃。

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

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

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__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

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__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

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____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五__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__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__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__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__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五__糯米饭的由来:传说一:祭祀特桂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

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

壮族特色饮食

壮族特色饮食

壮族特色饮食
在云南文山,壮族是出了名的对吃特别讲究的少数民族之一,不仅有着独特的风俗人情,更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

壮族许多传统的美食都收到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1、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壮族人的特产,云南壮族人民称之为乌饭,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

色彩有红、紫、黑、白、黄五种,叫“五色花米饭”。

每年的秋后,壮族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

壮族五色花米饭不但色鲜味美,而且还有良好的药物作用。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色花米饭中,用来染黑颜色的“枫香叶”,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染黄颜色的“染饭花”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的作用。

而用来染紫色的“紫兰草”,在壮族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2、粽子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这三天主人和来客都必须吃粽子。

因为粽子在壮家是一种高贵的食物。

粽子象征着富裕丰收。

壮族非常的好客,所以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

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脖子肉和草果粉拌制而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味道
非常的鲜美。

3、火草粑
火草粑又叫清明草粑粑,是一种将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掺合,加入洗净的清明草和适量白糖蒸熟,放入碓窝里反复槌打到极粘稠后,做成的类似于干壳饼一样大小的粑粑。

吃的时候用锅加少许香油微火煎热或者直接用火烘烤,慢慢让外皮形成一层黄锅巴,其香甜可口的味道让你无法释怀。

壮族介绍

壮族介绍
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传统的有名美食又叫花米饭或青精米饭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
走进美丽广西 领略壮乡风情
带你了解壮乡文化,感受壮乡风韵
壮族简介
•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大多居 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 、百色、崇左等地;云南也有100余万壮族,主 要聚居在文山;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
铜 鼓
铜鼓
壮锦
•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壮锦是 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是利用棉线 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 严谨,色彩斑斓,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 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的生 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 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 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 发布、窗帘等。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 畅销国内外。
建筑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 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 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 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 。“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 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 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 种形式。

舌尖上的中国广西美食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广西美食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广西美食介绍舌尖上的中国广西美食介绍舌尖上的中国广西美食介绍1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是桂林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地方风味小吃。

主要原料为粉、卤水、盖面菜以及花生米、葱花等。

有汤米粉、卤菜米粉、酸辣米粉、马肉米粉、鸡丝米粉、牛腩米粉等。

是取制成的米粉,配以由牛肉、猪肉、猪筒骨、花椒、甘草、小茴、罗汉果等熬制的卤水即成。

吃起来圆细柔韧,富有筋力,鲜美芳醇,香松爽口。

柠檬鸭柠檬鸭是南宁武鸣一带的特色菜肴。

其做法是将宰后洗净的鸭切成块,入锅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丝的酸辣椒、酸芥头、酸姜、酸柠檬、酸梅、生姜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盐豉,炒熟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其味酸辣适宜,鲜香可口,极其开胃。

春、秋天火气大的时候都可以吃,是比较好的“清凉补品”,老少皆宜。

羊瘪汤羊瘪汤,广西特色美食。

羊瘪汤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区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内脏制作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是苗家医治胃病的常用良药,也是接待宾客的上乘菜。

山羊主食百草,其肉质营养丰富。

十几年来在广西桂西北各县城大小餐馆都见到"羊瘪汤"的身影。

阳朔啤酒鱼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

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

恭城油茶桂林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些家庭甚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

油茶味浓而涩,涩中带辣。

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煮的时间要恰到好处。

喝油茶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

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

清蒸漓江桂鱼桂林山清水秀,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道,长年清澈见底,出产的桂鱼,向以肥、嫩、鲜、滑著称,堪称“漓江清水桂鱼”。

我来说说:广西12种传统美食

我来说说:广西12种传统美食

我来说说:广西12种传统美食我来说你来听:1.五色糯米饭壮族常在“三月三”歌节时制作,汉族则常在清明节时制作。

蒸煮好的五色糯米饭有一股山野的清香味,甚是诱人。

我来说你来听:2.南宁瓦煲饭南宁瓦煲饭是用瓦煲煮熟的米饭,它比用金属饭锅做出来的米饭更香。

做法是,将上好白米洗净下煲,配够适量的水后,便放置煤灶上猛火煮到八成熟,再移至小火灶上,让它"焗"至全熟,然后揭盖,快速将各式配菜如"香菇瘦肉"、"虾米鸡蛋"、"猪肝蕃茄"、"扣肉酸菜"、"香肠腐干"、"排骨兰豆"之类铺置于饭面上,再盖住"焗"它一会儿,使一些味汁自然渗入米饭中。

此时开煲食用,十分可口。

我来说你来听:3.南宁米粉饺南宁米粉饺是南宁传统风味小吃。

粉饺选用粳细米,配以少量糯米,经浸水磨浆后,加适量淀粉,用净锅搅煮至七八成熟,搓成粉团,再用大棍碾压成薄皮,包入以马蹄、猪肉、虾米、香菇经调味制成的馅泥,再捏成有10摺边纹的饺子,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助以麻油、黄皮酱,并配搭一小碗上汤。

我来说你来听:4.南宁田螺田螺是南宁街边小食摊摆卖的一种风味小吃。

做法是先将买回或从田里捡回的田螺放在清水中活养数天,让田螺将污泥脏物排净,烹制前把田螺外壳涮洗干净,再用刀砍去它一点尾端,并剥去螺盖,使螺体头尾相通,以便油盐、配料进入螺肚,也便于吃时能够吸出螺肉。

烹制时先用猛火急炒一下,加少量盐、油、姜、酒,后放进适量的水焖煮。

起锅前,再加足油、盐、葱花或蒜米,一定要配上一撮紫苏或假萎以调味。

另一种吃法是蒸田螺,方法是将上述配料和处理好的田螺放在碗、盆中拌好,加点水,再置锅蒸熟。

两种做法都能保持田螺特有的原味。

我来说你来听:5.老友面粉老友面在广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面食,也是柳州的传统小吃,在柳州它的名气仅次于螺蛳粉,而它也具有独特的味道,是酸、辣、咸、香兼备的鲜香面食,有驱风散寒、通窍醒食和兴奋精神的作用。

广西人一定要知道的壮族佳肴

广西人一定要知道的壮族佳肴

广西人一定要知道的壮族佳肴Part1.喜食糯米食品壮族先民所居住地是稻作文化的故乡之一,从古至今都盛产稻米,因此,壮族的饮食文化中,稻米和糯米是主角。

在广西大地上行走,你会发现米和糯米,被壮族人制作各种形式的美食:粉、糕、粽、糍粑、汤圆、米花、油炸果、饼等,而且还分别列出节日食品、宴请食品、礼用食品等。

如壮族春节吃沙糕、米花糖、汤圆、糯米糍粑;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端午吃凉粽、三角粽;六月六吃黑糍粑(艾叶糍粑)……这实在是加上脚趾头都数不完,不过我们可以来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1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花色饭”、“乌米饭”。

每年三月三前后,南宁以水街为首的各老牌菜市场都有五色糯米饭以及它的原料出售,算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一款壮族食物了。

外地的盆友,有机会一定要试一下才算到过广西、来过南宁哟!2煨南瓜饭民间野炊食品。

将一个老南瓜切开顶部作盖,将瓜中的瓜子、瓜瓤挖净,把泡涨淘净的糯米、腊肉、精盐等放入瓜中,适量加水拌匀,盖上瓜盖。

在山上就地挖个坑为灶,或垒泥为炉,将南瓜放其上,用文火将瓜烧到皮焦黄,再用炭烬火灰把南瓜四周围住,使之熟透。

将瓜剖开而食,风味别具一格。

3壮家玉米粥玉米粥:这种玉米粥跟我们平常吃的不一样,准确的说,应该叫玉米糊,它是桂西一带壮族日常实用食品,将玉米粒磨成细粉末,待水沸后,一边用手抓玉米粉末均匀地撒下锅里,一边用手持一根木叉或木板不停地搅拌,煮成糊状。

4壮家艾草喜欢吃带着艾叶清香的艾叶糍粑吗?桂西一带壮族民间夏令食品。

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增进食欲的功能。

当地群众每到夏天,都喜欢采摘鲜嫩的艾叶,洗净放入锅中与大米一起煮粥食。

Part2.喜食生壮族生食的传统十分悠久。

生食中即有植物,也有动物,甚至活的动物。

在壮族的生食品种中,最有名气的生食当属活血和生鱼片。

生鱼片还好,活血真是相当重口啊,尝试真需要勇气!1活血壮族人常吃的生血有猪、羊、鸡、鸭等动物的血,认为常吃生血能增血补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色糯米饭:
壮族五色香糯米饭,又称“五色饭”。

五色饭是壮族人民记倚幸福、美好、和谐、吉祥、如意的象征。

是壮族“三月三”歌节、清明节传统的节日喜庆特色招待食品和独特供品,是壮族人民过着五谷丰登火红日子的写照。

节日中每家每户的餐宴上都把五色香糯米饭摆设在显眼的地方,以显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五色饭上面肥厚的“粉蒸肉”便是象征生活丰厚、富有和甘甜。

地方志《民俗编》、清代《武缘县图经》多有记载。

正如有句壮族山歌唱云:“哥妹同吃五色饭,永结良缘共欢畅。


年粽
壮、汉、彝等族节日风俗。

流行于广西西部。

包年粽是一项辛苦活。

通常我们大年三十不吃粽,祭祖拜神用。

年粽大小根据需要及家庭生活水平而定。

一般每个粽子用糯米半斤至一斤,绿豆二三两,猪肉二三两。

供春节期间食用或馈赠亲友。

水粉
乐业壮族烹制水粉极具地方特色。

水粉与壮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每逢喜事都吃水粉。

他们将陈年老米浸泡发酵一周,直到闻到有酸味后,拿出洗净后,用石磨磨成浆再沥干,揉成粉团,然后放入锅中煮至二成熟后,放入舂中击烂成泥状,放入特制的炸粉器皿中挤压,最后拉出粉条来,直接落到开水锅里煮熟即可。

笊篱打捞出来后,配上葱、蒜、盐、酱即可食用,口感独特,有一股酸香味。

水粉白嫩、细长、柔韧,味道鲜美,很受人喜爱。

现代的壮家水粉,制作工艺基本上都保留传统特色,只是添加不同佐料,有不同称呼,比如谐里烧鸭粉、平寨狗肉粉、甘田牛肉粉等。

它们物美价廉,吃上一碗水粉,既能填饱肚子,又享了口福,吃过壮家水粉口齿留香,再吃其他食物就无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