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假如我是当事人

合集下载

法庭问答当事人发言稿范文

法庭问答当事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本案的当事人,今天在此,我将就我的情况以及我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进行发言。

在此,我要感谢法院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公正、公平的平台,让我有机会为自己辩护。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我名叫张三,现年三十岁,汉族,未婚,无犯罪记录。

我来自我国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生活的艰辛。

为了改变命运,我努力学习,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接下来,我将就本案的事实进行陈述。

据我所知,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我与原告李四之间的经济纠纷。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我并非恶意拖欠原告的债务,而是因为以下原因:一、原告李四与我之间的债务纠纷源于一笔业务往来。

当时,原告李四向我公司订购了一批货物,双方约定货到付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原告李四未能按时支付货款。

二、在原告李四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的情况下,我方曾多次催促其履行付款义务。

然而,原告李四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债务一直未能解决。

三、在此期间,我方曾尝试与原告李四协商解决债务问题,但原告李四态度强硬,拒绝协商。

无奈之下,我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四、关于原告李四提出的赔偿要求,我认为是过高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原告李四提出的赔偿金额远远超过了实际损失,不符合法律规定。

在此,我要强调以下几点:1. 我对原告李四的损失表示同情,但请法官和陪审团成员们公正判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金额。

2. 我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直积极配合法院调查,提供相关证据。

对于原告李四提出的证据,我已进行了认真核实,并提供了相应的反驳意见。

3. 我承认在此次纠纷中,我方存在一定的责任。

但请法官和陪审团成员们考虑我方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从轻处罚。

4. 我深知此次纠纷给原告李四带来的困扰,为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今后,我将以此次案件为鉴,加强自身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最后,我再次感谢法院为我提供了公正、公平的平台。

2018年法院立案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稿

2018年法院立案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稿

2018年法院立案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

我所理解的为民之心,不仅仅是慷慨激昂的词汇,更是辛苦忙碌的奔走;不仅仅是豪言壮语的承诺,更是脚踏实地的工作。

为民之心,就是把好案件质量关,就是做好人民群众的事,就是做到真正的公平正义。

我从进入法院,就在立案庭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平凡的坚守,看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看到了一心为民的执着。

立案庭虽然没有控辩双方的针锋相对,也没有庭审现场的肃穆庄严,这里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纠纷,是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是方方面面的繁杂问题。

我接待的当事人,有言辞激烈咄咄逼人的,有默默哭诉伤心欲绝的,有耳聋眼花白发苍苍的。

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我都能做到认真聆听、耐心讲解、热心服务。

即使这样,也常常遭到当事人的质疑、辱骂、恶意中伤、甚至动手打人,委屈难过在所难免。

但是,从庭里的老同志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公正司法的坚定信仰,对审判工作的执着热情,对法律知识的精深研究,对人民群众的司法关怀。

他们有春风化雨的柔和,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有机智敏捷的答复,有冷静理智的应对,我观察着,学习着,领悟着。

我知道对待当事人,我们不仅要有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忍耐力,更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机警和智慧。

我们不仅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做到真心打动群众,真诚化解矛盾,真正为民办事。

立案庭的工作,即使平凡琐碎,更应毫不懈怠;即使忙碌喧嚣,更应细致认真;即使困难重重,更应微笑面对;即使没有鲜花掌声,更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面对辱骂蔑视,我们能够忍耐;面对挫折困难,我们没有徘徊;面对委屈难过,我们没有退缩。

只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就能在行动中展现风采,在考验中显现智慧,在平凡中彰显伟大。

时光如白驹过隙,乌飞兔走,进入法院四年,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我积累着、收获着、感悟着,感悟着那一腔热忱浇铸的铮铮硬骨,一付铁肩担负的法律天平,一颗颗忠心共同谱写为民的篇章!谢谢大家。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发言稿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发言稿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群众: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因为法院不仅仅是一座解决纠纷的地方,更是一座服务人民、为群众办实事的机关。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法院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也是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所在。

首先,我想就法院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这一话题进行一些讲解和阐述。

一、法院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法院的责任和使命是非常重大的。

我们要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这是我们每一个法院工作人员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目标所在。

但是,除了完成日常的审判工作,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群众办实事。

所谓“实事”,就是指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们要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帮助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之一。

二、法院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要想为群众办实事,首先我们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良好意识,要真正关心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要真心实意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他们办好实事。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判效率,让群众能够更快地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好实事,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福祉。

三、法院的服务实践和成果近年来,我们法院一直秉承“为民所需、为事所急”的办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工作思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例如,我们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加强司法便民,通过“网上立案、网上审理、网上调解”,实现了“不见面审理”,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解决诉讼问题。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调解、调解等方式让群众更快地得到问题的解决,为他们办好实事。

“假如我是当事人”案例式讨论辨析

“假如我是当事人”案例式讨论辨析

“假如我是当事人”案例式讨论辨析在普通人眼里,人生不如意之事,不外乎两件:一是进医院,二是上法院。

除非是工作性质如此,一般人一生都想远离这“两院”之门。

万般无奈,摊上了官司,绝大多数当事人最希望的就是能遇到一个“青天”。

在当事人眼中,法院是正义的化身、法官是公正的使者,一句温暖的话可以化解当事人心中的纠结,一份正义的判决会带来当事人对法院的信赖、对社会的信任。

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讨论活动的意义,我想就在于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考虑。

律师,那是我曾经的职业。

假如我还是一名律师,接受了当事人家属的委托,成为一名被告人的辩护人。

说实在话,在接受刑事案件,特别是那种手段残忍的恶性杀人案件时,我心里就已经开始忐忑不安了。

因为在我的意识里,也有着朴素的杀人偿命的观念。

但是作为一名职业律师,接受了委托,就要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

因此,当我鼓足勇气找到法官您时,请不要对我冷眼相待,比如说,您总说您没空让我去了很多次都见不到人;比如说,您不让我复印卷宗材料,不愿意我多问两句、了解案件情况;比如说,您很不耐烦,听不进去我对案件的不同意见。

我多么想,您能耐心的听我说,如果我错了,您给我纠正,我对了,您能够接受、采纳;我多么想,在开庭的时候,您不要总打断我,让我能详细阐述我的观点、表达我的意见;我多么想,在您的判决书中,不要把我写的长长的辩护词概括成一句话,并且用四个字“不能成立”来答复,请给我详尽的评析,让我无论在面对任何结果时,都能心服口服;但是我最想最想的是,您能像对待公诉人一样对待我,真正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对立。

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们只是角色、分工不同,我们同是法律工作者,请尊重我们律师!被害人或被害人近亲属,已经因为犯罪行为遭受重创,不能再在我们法院二次“受伤”。

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被害人亲属的痛苦和辛酸。

案件是发生在2010年4月的一天下午,被告人曹某(化名)在南阳市城区一市场内卖鸭血、鸭蛋时,曾任市场管理员(负责清理占道经营)的马某(化名)酒后前来滋事,因马某言行失当,双方发生争吵、厮打,厮打中曹某持尖刀将马某刺死。

法庭问答当事人发言稿范文

法庭问答当事人发言稿范文

我是本案的当事人,我叫[姓名],今天在此,我将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和事实,向大家陈述我的观点,并回答法庭提出的问题。

首先,我想对法庭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一个公正陈述的机会。

以下是我在本案中的立场和陈述:一、案件背景本案的起因是[简要描述案件起因,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在此过程中,我方与对方在[具体事项]上产生了分歧。

二、事实与证据1. 关于[具体事项],我方有以下证据:(1)[证据一],具体内容为[详细描述证据内容]。

(2)[证据二],具体内容为[详细描述证据内容]。

2. 对方在[具体事项]上的行为,我方有以下证据:(1)[证据一],具体内容为[详细描述证据内容]。

(2)[证据二],具体内容为[详细描述证据内容]。

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名称]》的相关规定,我方认为:1. [具体法律条款],适用于本案。

2. 对方在[具体事项]上的行为,违反了[具体法律条款]。

四、诉求鉴于以上事实和证据,我方提出以下诉求:1. 请求法庭判决[具体诉求],以维护我方的合法权益。

2. 请求法庭判决对方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五、回答法庭问题1. 法官问:你方提供的证据是否真实有效?答:是的,我方提供的证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我们保证所陈述的事实与证据相符。

2. 法官问:对方是否有反驳意见?答:对方在答辩状中提出了反驳意见,但我们认为对方的反驳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3. 法官问:你方是否有调解意愿?答:我们尊重法庭的调解意见,如果对方愿意接受合理的调解方案,我们愿意进行调解。

最后,我再次感谢法庭给予我发言的机会。

我相信,在法庭的公正审理下,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我期待法庭作出公正的判决,以维护我方的合法权益。

谢谢大家!。

2018年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天地有正义 根基在人民

2018年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天地有正义 根基在人民

2018年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天地有正义根基在人民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天地有正义根基在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一词用了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一个,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明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党同人民心连心。

胡总书记动情的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把群众当亲人,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凝固的历史音符,也是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

近期,我院开展的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让我更加认识到了我们和群众的关系,犹如鱼和水,种子和土地。

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审判工作的最终目的。

“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

”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鱼水情。

人民的地位最高,亲民是我们的本分;人民的恩情最深,爱民是我们的责任;人民的利益最大,为民是我们的目的。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无愧于人民赋予我们法官神圣的使命。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亲民、爱民的典型,她就是先后被评为XX市十年优秀法官,安徽省优秀青年卫士,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和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荣誉称号的涡阳法院法官——何允芝。

何允芝18年进入法院工作,长期奋战在审判第一线。

18年的审判之路,25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申诉,无一信访。

被当事人誉为“知心法官”。

在她的词典里,没有大案小案的分别,没有强者弱者的标记。

每一件案子,她都全心投入;每一个细节,她都力求完美。

法不容情,法官有情,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法官,她满腔热忱对待每一起案件,满怀真诚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办案18年,她一直把法律这把最公正的尺子紧紧握在手中,尽力让情与法的天平永不失衡。

有位老人叫马寿昌,18年从台湾回乡定居,在县城自建一栋楼房,与妻子居住。

假如我是当事人

假如我是当事人

假如我是当事人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假如我是当事人范永亮司法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途径,不到迫不得已,我们是不愿到法院打官司的,一旦起诉到法院,就希望讨个说法。

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官清正廉洁,不贪财、不图利,不惧怕权贵,能够一碗水端平。

我们也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官司一进门,双方都托人”,法官也是平常人,也有亲朋好友;中国的司法至今还不独立,法官办案时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法官一年要处理很多案件,工作量很大,难免不出问题,对法官来说,我们的案件是他们处理的许许多多案件中的最普通的一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案件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他会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

也许就是因为你们的一念之差,断送了一个孩子美好的前途,拆散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拖垮了一个养活几千人的企业。

所以,尊敬的法官们,请你们一定慎之又慎,时刻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用好手中的裁判权,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处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司法水平,按照“作风建设年”要求,院党组决定在全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换位思考,体验当事人行使诉权时的切身感受,以及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并因此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法院执行工作人员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有很多个人事要到各执法单位处理,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和其他人应该是一样的。

反过来,作为一名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担负着国家赋予的神圣执行职责,对待当事人和处理案件的态度,能否从自己到各执法单位处理个人事上反馈应有的职业道德、纪律和操守呢只有我们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应怎样对待当事人和处理案件,才能在工作中淋漓地履行法院执行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纪律。

假如我是当事人,这种换位思考,是我们永久保持公正和关爱之心的朴素情感。

社会不良风气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们的案件当事人,他们到法院申请执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想法。

假如我是当事人

假如我是当事人

假如我是当事人诸城法院—范永亮司法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途径,不到迫不得已,我们是不愿到法院打官司的,一旦起诉到法院,就希望讨个说法。

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官清正廉洁,不贪财、不图利,不惧怕权贵,能够一碗水端平。

我们也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官司一进门,双方都托人”,法官也是平常人,也有亲朋好友;中国的司法至今还不独立,法官办案时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法官一年要处理很多案件,工作量很大,难免不出问题,对法官来说,我们的案件是他们处理的许许多多案件中的最普通的一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案件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他会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

也许就是因为你们的一念之差,断送了一个孩子美好的前途,拆散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拖垮了一个养活几千人的企业。

所以,尊敬的法官们,请你们一定慎之又慎,时刻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用好手中的裁判权,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处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司法水平,按照“作风建设年”要求,院党组决定在全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换位思考,体验当事人行使诉权时的切身感受,以及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并因此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法院执行工作人员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有很多个人事要到各执法单位处理,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和其他人应该是一样的。

反过来,作为一名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担负着国家赋予的神圣执行职责,对待当事人和处理案件的态度,能否从自己到各执法单位处理个人事上反馈应有的职业道德、纪律和操守呢?只有我们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应怎样对待当事人和处理案件,才能在工作中淋漓地履行法院执行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纪律。

假如我是当事人,这种换位思考,是我们永久保持公正和关爱之心的朴素情感。

社会不良风气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们的案件当事人,他们到法院申请执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想法。

有托关系找熟人打听情况的;有找亲朋好友说情的;有当面请客送礼要求关照的;有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出于感激也请客送礼表示感谢的,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假如我是当事

法院群众观点大讨论演讲稿:假如我是当事人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把维护好人们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法院的一名干警,如何真正把“司法为民”理念落到实处,有时候需要我们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是当事人》。

在法院,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来去匆匆。

无论是在法庭上慷慨激昂,还是在办公室里絮絮长谈,面对法官,他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假如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我都大受震动。

是啊,假如我是当事人,我会对法院、对法官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呢?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得到平等。

当我为解决纠纷求诸法律途径时,我希望不要有“门难进、事难办”的担忧。

不要因为我衣衫褴褛或者雍容华贵而有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我是普通老百姓或者身份显赫而有高低之别。

我希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得到完全的体现。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渴望受到尊重。

当我为解决纠纷走进法院大门时,我希望不要有“脸难看、话难听”的担忧。

我希望法官能够尊重我的人格尊严,让我感受到司法的人性温暖:进门时能有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出门时能有一句送别的话。

当我陈述案情始末、诉说情由苦衷时能够报以耐心地倾听,当我咨询法律问题,表达疑惑不解时能够给予真诚地解答。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期望法官清正廉洁。

在我走进任何一个法院时,我不会因为不熟悉法官而担心,不会因为没有宴请法官而害怕,不会因为没有给法官送礼而心虚。

我希望法官们都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对待当事人一视同仁,公正行使手中的权力,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最期望得到的是一份公正的判决。

矛盾纠纷的是非曲直、行为事件的正负对错、当事人的生死存亡、刑期与款项的高低多寡都能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裁判。

我希望法院和法官能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我还希望这公正的判决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它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还有很多期待。

我希望法院能够实现和谐诉讼、便民诉讼;希望法官都是公平的化身、正义的使者;希望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公平正义暖人心。

种种的假设,重重的期待,让我在把自己作为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时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法官职业的使命和责任!当事人的期待并不是幻想,宋鱼水、陈燕萍、詹红荔、何允芝等等优秀法官代表已经通过辛勤的努力、无私的奉献把这些美好的期待化为了现实,赢得了人民的称赞!记得全国模范法官陈燕萍曾说过:一个法官公平正义,按法律程序办案,他无疑是个合格的法官。

但要做一个优秀的法官,则要用心去做,多为当事人着想,走进当事人的心里。

作为法院的年轻干警,要向优秀法官学习,从内心深处体察民情、关心民苦,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用高超的审判技巧和严格的自我要求坚守正义、维护公平,用春风化雨的人性关怀传递真情、温暖人心。

这,才不辜负人民群众殷切厚重的期待,才对得起我们头顶的国徽、胸前的天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