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离子基础知识梳理

分子原子离子基础知识梳理
分子原子离子基础知识梳理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梳理

《全等三角形》 一、结构梳理 二、知识梳理 (一)概念梳理 1.全等图形 定义: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例如图1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不能重合在一起,因此不是全等图形,图2中的两个图形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也不是全等图形. 2.全等三角形 这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基础.根据全等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完全重合有两层含义:(1)图形的形状相同;(2)图形的大小相等.符号“≌”也形象、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表示图形形状相同,“=”表示图形大小相等. (二)性质与判定梳理 1.全等图形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这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关键.只给定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只要有三个条件对应相等就可以,于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若是直角三角形,则还有斜边、直角边公理(HL)。由此可以看出,判断三角形全等,无论用哪一条件,都要有三个元素对应相等,且其中至少要有一对应边相等. (5)注意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 图 2

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去迅速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不致盲目地而能有目标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首先就要弄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 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初三化学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 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解析】温度升高后气体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并不是分子的数目增多了,也不是分子的种类改变了,而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并没有破裂,数目、大小都没有改变。A表示分子变大了,C、D表示分子都破裂了,B表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 【答案】B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表示混合物的是,由原子直接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教学文案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ψ,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 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 (1)1s22s2(2) 1s22s12d1(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5) 1s22s42p2(6) 1s22s22p63s23p63d1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梳理.pdf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2018.9 杨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相等。 证明三角形全等基本思路: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1.如图,AB=AD,CB=CD,求证:(1)△ABC≌△ADC;(2)∠B=∠D. 证明:(1)连接AC,在△ABC与△ADC中, ∴△ABC≌△ADC(SSS). (2)∵△ABC≌△ADC,∴∠B=∠D. 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D//BC A D 做辅助线,连接AC,利用SSS证明全等,得到∠ DAC=∠ACB ,从而证明平行 B C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 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结论:AE=CD,AE⊥CD. 证明:延长AE交CD于F,在△ABE与△CBD中AB=CB, ∠ABE=∠CBD, BE=BD, , ∴△ABE≌△CBD(SAS),∴AE=CD,∠EAB=∠DCB, ∵∠DCB+∠CDB=90°,∴∠EAB+∠CDB=90°, ∴∠AFD=90°,∴AE⊥CD. F

2.在△ABC和△CDE中,CA=CB,CD=CE,∠ACB=∠DCE=90°,AE与BD交与点 F (1)求证:△ACE≌△BCD (2)求证:AE⊥BD 1,利用SAS证明全等, AC=BC DC=EC ∠BCD=∠ACE 2,全等得到角相等∠CAE=∠DCB ∠CAB+∠EAB+∠ABC=90° ∠DCB∠EAB+∠ABC=9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 角或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 角角边或AAS. 求证:三角形一边的两端点到这边的中线或中线延长线的距离相等. 如图,AD为△ABC的中线,且CF⊥AD于点F,B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E=CF. 证法1: ∵AD为△ABC的中线,∴BD=CD.∵BE⊥AD,CF⊥AD, ∴∠BED=∠CFD=90°.在△BED与△CFD中∠BED=∠CFD,∠BDE=∠CDF,BD=CD, ∴△BED≌△CFD(AAS),∴BE=CF. 证法2:∵S△ABD=1 2 AD·BE,S△ACD= 1 2 AD·CF, 且S△ABD=S△ACD(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1 2 AD·BE= 1 2 AD·CF,∴BE=CF.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斜边、直角边”或“HL”. 如图,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点,且DE⊥AC于点E,BF⊥AC于点F,若AB=CD,AE=CF,BD交AC于点M. 求证:BM=DM,ME=MF. 证明:∵AE=CF,∴AE+EF=CF+EF∴AF=CE. 在Rt△ABF与Rt△CDE中AB=CD,AF=CE, ∴Rt△ABF≌Rt△CDE(H L), ∴BF=DE.∵DE⊥AC,BF⊥AC,∴∠DEM=∠BFM=90°. 在△BFM与△DEM中∠BFM=∠DEM,∠BMF=∠DME,BF=DE, ∴△BFM≌△DEM(A AS), ∴BM=DM,ME=MF.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文字命题的证明方法: a.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b.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c.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汇总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一、是非题 1.所谓原子轨道就是指一定的电子云。 2.价电子层排布为ns1的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 3.当主量子数为4时,共有4s、4p、4d、4f四个轨道。 4.第一过渡系(即第四周期)元素的原子填充电子时是先填充3d轨道后填充4s 轨道,所以失去电子时也是按这个次序先失去3d电子。 5.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肯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6.由于CO2、H2O、H2S、CH4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因此都是极性分子。 7.形成离子晶体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共价键。 8.全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9.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是采用sp3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正四面体。 10.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二、选择题 1. 在氢原子中,对r=53pm处的正确描述是() A.该处1s电子云最大B.r是1s径向分布函数的平均值 C.该处的H原子Bohr半径D.该处是1s电子云介面 2. 3s电子的径向分布图有()。 A.3个峰B.2个峰C.4个峰D.1个峰 3.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是( ) A.其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大小B.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 C.其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的大小D.表示电子 4. N,O,P,S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 A.N B.O C.P D.S 5. O、S、As三种元素比较,正确的是() A.电负性O>S>As , 原子半径O<S<As B.电负性O<S<As , 原子半径O<S<As C.电负性O<S<As , 原子半径O>S>As D.电负性O>S>As , 原子半径O>S>As

最新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归纳大全

最新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归纳大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掌握分子的性质;掌握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1)能闻到花香酒香及品红的扩散等现象,充分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观察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也充分证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 (2)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单个分子能表现出来的。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要点诠释】 1.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分子的构成是不同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第一节原子结构 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是由于物质内部结构不同而引起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起变化的只是核外电子。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有必要先了解原子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我们知道,地球沿着固定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地球的卫星(月球或人造卫星)也以固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些宏观物体运动的共同规律是有固定的轨道,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同时准确地测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和所在位置。电子是一种极微小的粒子,质量为9.1×10-31 kg,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因此电子的运动和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和光一样,电子的运动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的双重性质。对于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的电子,其动量为:P=mv 其相应的波长为: λ=h/P=h/mv (4-1) 式(4-1)中,左边是电子的波长λ,它表明电子波动性的特征,右边是电子的动量P (或mv),它表明电子的微粒性特征,两者通过普朗克常数h联系起来。 实验证明,对于具有波动性的微粒来说,不能同时准确地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和动量(运动速度)。也就是说电子的位置测得愈准时,它的动量(运动速度)就愈测不准,反之亦然。但是用统计的方法,可以知道电子在原子中某一区域内出现的几率。 图4-1氢原子五次瞬间照像

图4-2若干张氢原子瞬间照片叠印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各区域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些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较大。而在另一些地方出现的几率较小。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为了在一瞬间找到电子在氢原子核外的确切位置,假定我们用高速照相机先给某个氢原子拍五张照片,得到图4-1所示的五种图象,⊕代表原子核,小黑点表示电子。如果给这个氢原子照几万张照片,叠加这些照片(图4-2)进行分析,发现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都有出现的可能,但在各处出现的几率不同。如果用小黑点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在核外各处的几率密度(单位体积中出现的几率)大小,黑点密的地方,是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大的地方;疏的地方,是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小的地方,如图4-3所示。像这样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地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几率密度分布图象叫做电子云。所以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运动具有统计性的一种形象表示法。 图4-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4-4氢原子电子云界面图 从图4-3中可见,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形的,离核越近的地方其电子云密度越大。但是由于离原子核越近,球壳的总体积越小,因此在这一区域内黑点的总数并不多。而是在半径为53pm 附近的球壳中电子出现的几率最大,这是氢原子最稳定状态。为了方便,通常用电子云的界面表示原子中电子云的分布情况。所谓界面,是指电子在这个界面内出现的几率很大(95%以上),而在界面外出现的几率很小(5%以下)。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可n,l,m,ms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一)主量子数n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注意对应的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表示 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 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只适用于两个直角三角形) 4、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5、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6.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7.角平分线: ⑴画法:(课本48页,必须要掌握)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做题时,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直接运用定理)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7.证明命题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 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一). 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 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原子的基本性质:同分子相似。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 ↑ ↓ ↓ ↓ ↑ ↑ ↑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复习题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套量子数合理的是 (a)3. 1. 2. + (b)3. 2. 1. –(c)2. 0. 0. 0. (d)2. 2. 1. ( ) 2、BBr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 平面三角形(b) 三角锥形(c) V形(d) 正四面体。) 7\ 收集22 ()3、下列物质中,不能形成氢键的是 (a)H2O (b) HF (c) C2H5OH (d) HBr ( ) 4、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是 (a) PCl3 (b) NCl3 (c) CCl4 (d) BeCl2 ()5、苯和CCl4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哪种类型? (a ) 色散力(b)取向力(c)诱导力(d)氢键 ()6、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Be (b)B (c)N (d)O ()7、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P4 (b)SO2 (c)HCl (d)NH3 ()8、电子云的形状由哪个量子数来确定? (a)主量子数(b)角量子数(c)磁量子数(d)自旋量子数 ( ) 9、下列关于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分子中只有σ键(b)氧分子中只有π键 (c)氧分子的键级是3 (d)氧分子中有单电子 ( ) 10、与CO32–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 (b)O3 (c)SO42–、(d)CO2 二、填空题 1、第24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其符号和名称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 2、写出N2+ 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键级为________、在磁性上表现为________。 3、HCl和SO2分子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有、、。 4、某元素-2价阴离子在最外层n=4,l=0的轨道上有2个电子; n=4,l=1的轨道上有6个电子,该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 其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 5、分子轨道是由线性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必须符合的三个原则是、、。 6、卤化氢中,HF 的沸点最高,原因是。 7、某电子处在3d 轨道,其轨道量子数n为______,l为______,m可能是_________。 8、按分子轨道理论,O2分子中最高能量的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是、 O2分子中有个未成对的电子,在磁性上表现为。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原子序数为12、16、25 的元素原子中,4s和3d轨道哪个能量高? 2. 比较CH3CH2OH和CH3OCH3的熔沸点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2018.9 杨 1.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 边相等。 2.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 角相等。 证明三角形全等基本思路: C1J ■已知两■■叫 16夹角 〔和巫) L 找是否有宜常(BL)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 1. 如图,A 吐 AD, CB= CD 求证:(1) △ABZ A ADC (2) / B =/ D. 证明:⑴连接AC,在 厶ABC 与△ ADC 中, ???△ ABC^A ADC(SSS) (2) ABC^A ADC 「?/ B =/ D. 2. 已知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二CD,AD 二BC,求证 AD//BC 做辅助线,连接AC,利用SSS 证明全 得到/ DAC W ACB , 从而证明平行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 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 角尺拼接 (A , B, D 三点共线,AB= CB, EB= DB,Z ABC=Z EBD= 90° ),连接AE, CD,试确定 AE 与CD 的关系,并证 明你 的结论. (2) :已知一边一ft* 等, (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 己知一边和它的 找这边的另一"角(汴) 找这个充的另—Mfii 邑竺 (AAS 1) t£—ft t 己*n 角是宜角.a —atrHL) ?):已知两角 找两儒的夹边〔启SA 〉 找 夹边外的任意边(=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 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 4、分子理论的应用: (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答:不一定! 金属单质(如:Fe 、Cu 、Al、Hg )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固态单质(如:C、P、S、Si )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6、原子的构成: 带正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带负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但所占质量很大,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7、原子的分类:以核电荷数(质子数)为标准可分为100多类原子及100种元素。 8、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才有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12112 / 由此可见,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量≈质子数+ 种子数 知识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 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结构梳理 二、知识梳理 (一)概念梳理 1.全等图形 定义: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例如图1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不能重合在一起,因此不是全等图形,图2中的两个图形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也不是全等图形. 2.全等三角形 这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基础.根据全等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完全重合有两层含义:(1)图形的形状相同;(2)图形的大小相等.符号“≌”也形象、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表示图形形状相同,“=”表示图形大小相等. (二)性质与判定梳理 1.全等图形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这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关键.只给定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只要有三个条件对应相等就可以,于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若是直角三角形,则还有斜边、直角边公理(HL)。由此可以看出,判断三角形全等,无论用哪一条件,都要有三个元素对应相等,且其中至少要有一对应边相等. (5)注意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去迅速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不致盲目地而能有目标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有: 图 2 '.

九年级上册化学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课题1、分子和原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1.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 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