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章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男性更年期
1、男性在从中年到老年的转变时也会经历一段不平 常的时期, 常的时期,目前称为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 综合症。 综合症。 很难准确判断男性更年期 的确切时间。 2、很难准确判断男性更年期 的确切时间。 有的人对更年期毫无察觉,多能平稳度过;有的人 有的人对更年期毫无察觉,多能平稳度过; 则因为机体的调节、平衡和适应能力差, 则因为机体的调节、平衡和适应能力差,会因雄 激素减少而表现出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 一系列症状。 一系列症状。
(二)中年期自我发展的特点
成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成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有强 、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会产生自责, 烈的社会归属感。中年期少数人处于该水平。 烈的社会归属感。中年期少数人处于该水平。 2、公平水平: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确 、公平水平: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规则、 定理想和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定理想和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尊重个人的独立性, 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之 间的依赖性。 间的依赖性。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解决;善于放弃 、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解决; 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 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心理系统特点
与生物系统单向衰变不同,中年人的 心理能力出现一定的复杂性。中年人在知、 情、意等方面,都表现的更为成熟、稳定。
KINGSOFT
一、感知觉
1、人的心理展过程中, 感知觉出现最早,也最 先开始衰退 2、中年前期人的感觉比较灵敏 和稳定,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 力都开始减退 3、40岁后,视敏度和视觉感 受性逐渐下降,听觉阈限也 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晶体智力 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 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为基础的能力
流体智力 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 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 别图形关系等。
认知发展
流体 智力
固体智 力
一般智 力水平
中年人认知倾向于社会情景的理解和实际运 用,意义识别能力不断提升,是辩证的、相 对的、实用的思维模式,整体表现不低于成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是指35岁-60岁,是人生发展 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人最富有生产力的时 期。在这一时期,个体生理、心理均处于比 较稳定的状态,而多重的社会角色决定了这 个时期个体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人到中年》
目录
01 感知觉
02 记忆
03
思维
04 情感和意志
四、情感与意志
情感——深沉而富于力度 情绪——比较稳定 意志——更为成熟
本节小结
本次课程介绍了中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心理发展的主 要特点是成熟与稳定,但在不同的心理过程中,发展水平差异 很大。感知觉衰退较早,记忆侧重点发生明显改变,晶体智力 继续上升,液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 智力不断增长,情感与意志成熟稳定。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41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更年期
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 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 有女性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之分,女性更年期的年 龄早于男性。 可以认为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老化过程的起点,同时 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一、女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也 就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 一般延续8~l2年。
有些实证研究又表明,中年危机感只在部分人 身上出现,在身心基本健康的成人身上并不是经常 的现象,或者根本就没有。有些研究也说明,并不 是所有的中年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年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水平。 这表现为思维活动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 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中年期的新的、成熟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成年人思维 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特点。
(二)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在成年人的思维中,辩证逻辑思维得以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期形式逻辑思维居主导地位,这时的思维发展达到 了注重分析和认识问题的逻辑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这是思维 发展的重大进展。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形式运算水平的思维并不是思维发展 的最高形式,只有从青年期开始发展起来的辩证逻辑思维,才 能真正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关系,如对立统一、量变与质量、 否定之否定等复杂的运动规律的思维形式。
女性更年期的特征是: 女性的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代谢 有关的组织渐渐退化;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 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其症状多种多样。这些症状由生理内分 泌改变因素引起,同时又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更年期是中年期妇女生理变化的自然现象,经过生理和心理的调 适,如果能够达到身心的平衡,便可顺利度过这一必经的转折期。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中年期的发展

五、中年期的家庭生活
(一)家庭生活循环 (二)中年期的亲子关系 (三)成为祖父母
六、工作及其平衡
(一)工作满意度 (二)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三)退休的准备
七、休闲活动
(一)休闲活动的类型 (二)休闲活动的选择与变化 (三)休闲活动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1.中年期是压力较大的时期,应对压力可以 做些什么?
四、专业技能的发展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专家与新手 (二)专业技能的形成
第二节 中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一、中年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如第二章所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 分为八个阶段,中年期处于其中的第七阶 段——“繁衍对停滞”。在此阶段的成人要 面对的任务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支撑家庭,或关照年轻人的需要。
2.中年期智力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专业技 能是如何形成的?
3.中年期“繁衍对停滞”的冲突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复习思考题
4.个人的生活故事与其繁衍感之间的关系是 怎样的?与生活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5.中年期的生活季节有何特点? 6.“大五”人格包括哪些方面?各自的主要特
点是什么?
复习思考题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中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中年期的身体与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的身体变化
(一)外表的变化 (二)感觉能力的变化 (三)性与生殖功能的变化
二、健康与压力 (一)中年期的压力 (二)压力管理
三、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中年期认知能力的状况一直是一个有争 议的问题,基于不同方法论及测量手段的研 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关于流体 智力和晶体智力的研究则得出了一些令人鼓 舞的结论。
二、生活故事模型
(一)生活故事与自我认同 (二)生活故事与繁衍感的形成 (三)生活故事的主题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场依存性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性格与身心健康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强迫性神经症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敏感多疑 拘谨呆板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到衰 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 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
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
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9.9
3.6
化学奖
人 数
3
10
19
20
16
13
10
(91人) % 3.2
10.9 20.8 22.1 17.6 14.3
11
医学奖
人 数
3
6
18
34
15
13
14
(103人) % 2.9
5.8
17.5
33
14.6 12.6 13.7
总计
人 数
15
34
70
68
53
37
28
(305人) % 4.9
11.1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
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概述

六、离退休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
补充资料
“空巢心理”“啃老族”常见的老年人心理障碍老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
老年人的“空巢心理”
目前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家庭出现了“空巢现象”。社会应重视“空巢”问题,既要为老人供物质帮助,也要给予精神关怀。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丰富生活。积极投身社会,关心社会,重新确定追求目标,老有所为。学会自我调节,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外界的帮助
(二)婚姻成功的因素
1. 对婚姻的态度 热情期、矛盾期、移情期、深沉期2. 冲突与妥协3. 性生活和谐 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4. 共同渡过危机
婚姻满意度
back
补充资料
44岁——“中年剪刀”的轴: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向上升,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称之为“中年剪刀”的轴。出现8种危机: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等其中心理危机:孤独、敌意、沮丧、压抑、焦虑
本章小结
成年中期(35、40~60岁)
认知发展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可能开始于成年中期,但总的认知能力保持稳定,因为成年人会使用生活经验和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弥补。长时记忆的提取效率略微有所下降。
本章小结
成年中期(35、40~60岁)
社会性/人格发展成年中期个体会回顾过去,根据“社会时钟”来评价自己取得的成就,并形成对死亡的觉知。尽管有所谓的“中年危机”,成年中期往往是平静和满意的。个体的人格特质一般保持稳定。虽然婚姻满意度往往较高,但是家庭关系可能会遭遇挑战。关于职业的看法从把职业当做自己的外在抱负,转变成把其看做为一种内在满意感,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转变为不满意感。职业的变化越来越普遍。
心里咨询培训师心理学培训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三单元
老年期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p287) 视觉减退 听力下降 味、嗅、皮肤觉迟钝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 记忆衰退的特点 主要记忆障碍
一、做好心理准备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三、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四、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五、夫妻恩爱、家庭和谐 六、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4 4
适应学说认为 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的
变化
以个体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
遗传学说
行为老化学说
以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说理论
疏离学说
适应学说
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老年丧失期的观点(p286)
– 随机体衰老而衰退 – 单向前进 – 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
老年毕生发展观
– 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 – 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 –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1)精神情绪的变化。容易烦躁、易怒、精神压 抑,多疑、不合群、孤独。 (2)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心悸、恐惧不安、 呼吸不畅、兴奋过度、眩晕、耳鸣、食欲不振、便 秘等。 (3)疲劳。睡眠减少、疲乏无力、对生活缺乏兴 趣等 (4)性机能降低,性欲减退。
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 青年期,随年龄 的增长而提高; 成人期,流态智力开始下降,晶态智力保持相对稳定; 老年期,流态智力开始下降,晶态智力仍呈上升趋势;
研究意义: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通过不同的阶段和特征,每个个体都会经历独特的心理成长和变化。
以下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1. 婴儿期(出生至2岁):- 特征:在此期间,婴儿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生理需求,如食物、安全和温暖。
他们逐渐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性。
- 发展任务: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依赖于照顾者满足各种需求。
2. 幼儿期(2岁至6岁):- 特征:在此期间,幼儿开始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他们表现出好奇心,开始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
- 发展任务:幼儿需要学会通过语言和社交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积极探索环境,发展自我身份和自主性。
3. 儿童期(6岁至12岁):- 特征:在此期间,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
他们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
- 发展任务:儿童需要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相处,发展合理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
4. 青春期(12岁至18岁):- 特征:在此期间,青少年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探索身份、和同伴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 发展任务:青少年需要发展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认知能力,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并处理心理上的冲突和挑战。
5. 成年期(18岁至中年):- 特征:在此期间,个体开始独立生活,追求事业、爱情和家庭生活。
他们试图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 发展任务:成年人需要发展职业能力,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承担责任并适应社会中的变化和挑战。
6. 老年期(中年至晚年):- 特征:在此期间,个体经历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逐渐衰退。
他们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面对身体上的限制和生活的终极意义。
- 发展任务:老年人需要接受身体和认知功能的衰退,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终极问题,同时关注家庭、健康和自我满足。
总结起来,人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征,从婴儿期的依赖到成年期的独立,再到老年期的接受与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期的更年期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更年期 35岁——60岁
身体变化
体重增加,身体发胖,头发逐渐变白并变得稀疏, 面部、颈部、手臂等处的皮肤也渐粗糙。
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脑和内脏器 官也逐步走向退化。
衰退是整个有机体普遍衰老过程一部分,被普遍 接受。 (二)特殊智力学说 20世纪50年代以后,卡特尔研究特殊智力与年龄 的关系,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晶态智 力和液态智力,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液态智力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的能力。随神经系统发展和成熟而发展变化。 晶态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两种智力的发展变化
四、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中年期面临家庭、工作和社会的压力 存在中年危机现象
中年危机感只在部分人身上出现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 年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 种影响效果。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 面细节,注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 解释。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 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是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
企图 次级控制是指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
企图
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职业发展表现: 1、中年期工作满意度达到最佳状态 2、工作绩效最好
人际关系的变化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事情
考试真题
1. 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辨证性(B)相对性 (C)实用性(D)抽象性
答案:ABC (2009.11)
2.中年期人格“男女同化”是指( )。 (A (D)性别
角色日趋整合
(C)比青年期要低 (D)起伏变化较大
答案:B(2012.5)
2020/2/24
19
答案:D(2011.11)
考试真题
3. 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
(A)内省日趋明显 女性化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
(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越来越少
答案:A(2008.11,2008.05)
4、一般来说,中年期的工作满意度( )。
(A)进入人生的低谷 (B)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
2、与父母的关系 中年男性与岳父母和父母关系融洽 婆媳关系,较难处理
3、与子女的关系 失落感—孩子到了青春期或青年期
4、与朋友关系 数量少,感情深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关系复杂,容易心理疲劳,甚至导致疾病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1、认识挫折的普遍性 2、淡泊名利 3、不计较小事
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都在发生变化 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50岁左右
一、女性更年期: 二、男性更年期:
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年转换期
莱文森把40岁-60岁划为中年期,这一时期 经历中年转换期(40-45岁)达到中年高峰 期(55-60岁)。
个体开始评价自己的生活,进行修正,获得 自我与现实的平衡。重新选择有时会使个体 生活结构产生变化,有些选择(如离婚、变 换工作等)会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各方面已经稳定,对自己的看法更加积极。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4个阶段。 1、尊奉者水平:个体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则 2、公平水平:规则内化 3、自主水平: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
矛盾和冲突,对这些方矛盾和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 性。 4、整合水平: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很少人达到。
创造力的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中年期思维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 具有相对性、变通性、实用性的思维形态 拉勃威维夫提出实用性的思维形式
(二)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一)早期对中老年期智力发展趋势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前,韦克斯勒认为“智力随年龄而
工作中,面对工作压力必须达到保持职业 活动的满意水平。
社会中,必须接受和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三、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古德尔从个体和家庭关系角度: 认为中年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教育青少年子女;
照顾老年父母,维系和谐家庭关系。 他指出,中年期会存在着痛苦的转折,经过转折
之后,个体会变得积极和快乐。
(三)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1、年龄因素 2、受教育水平 3、认知发展水平
二、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人格结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平均水平不变。 (二)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1、内省日趋明显 2.男性更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3.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越来越少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性别角色日益整合(男女同化的完美人格)
经历转折进入比较稳定的时期,这时期会建 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个人的优势。
二、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
哈维格斯特:发展任务源于个人内在变化、 社会压力及个人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 等。
中年期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 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时期。
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是培育子女,使他 们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和幸福的人;维持好 与配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