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20v1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文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4)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4)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4)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4)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5)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5)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5)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6)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7)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7)(一)分级管理 (7)(二)使用管理 (8)(三)配置管理 (9)(四)人员资质管理 (9)二、落实与督查 (10)第三章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1)一、细胞毒类药物 (11)(一)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11)(二)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15)(三)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19)(四)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0)(五)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21)(六)其他细胞毒药物 (23)二、激素类药物 (24)(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24)(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27)(三)雄激素与抗雄激素 (29)(四)孕激素 (31)(五)RH-LH激动剂/拮抗剂 (32)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33)(一)生物反应调节剂 (33)(二)单克隆抗体 (36)(三)细胞分化诱导剂 (40)(四)细胞凋亡诱导剂 (41)(五)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42)(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43)(七)基因治疗 (43)(八)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44)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45)(一)造血生长因子 (45)(二)止吐药 (51)(三)镇痛药 (53)(四)抑制破骨细胞药 (55)(五)神经精神用药 (57)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61)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61)(一)鼻咽癌 (62)(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 (62)(三)喉癌 (63)(四)甲状腺癌 (66)二、胸部肿瘤 (67)(一)非小细胞肺癌 (67)(二)小细胞肺癌 (71)(三)胸腺肿瘤 (73)(四)恶性胸膜间皮瘤 (74)三、消化系统肿瘤 (75)(一)食管癌 (75)(二)贲门癌 (77)(三)胃癌 (77)(四)结直肠癌 (79)(五)胆管癌、胆囊癌 (82)(六)胰腺癌 (83)(七)肝癌 (85)四、乳腺癌 (86)(一)复发转移乳腺癌药物治疗 (87)(二)可手术乳腺癌术后抗肿瘤药物治疗 (89)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91)(一)肾上腺肿瘤 (91)(二)肾脏肿瘤 (93)(三)尿路上皮癌 (94)(四)前列腺癌 (97)(五)阴茎肿瘤 (100)(六)睾丸肿瘤 (101)六、妇科肿瘤 (103)(一)宫颈癌 (103)(二)卵巢癌 (105)(三)子宫内膜癌 (108)(四)外阴癌 (110)(五)阴道癌 (112)(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113)七、血液淋巴系统肿瘤 (116)(一)白血病 (116)(二)恶性淋巴瘤 (120)(三)多发性骨髓瘤 (140)八、颅脑肿瘤 (142)(一)胶质瘤 (142)(二)髓母细胞瘤 (145)(三)脑转移瘤 (147)(四)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149)(五)颅内生殖细胞瘤 (151)(六)颈静脉球瘤 (153)(七)垂体腺瘤 (155)九、原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 (159)(一)骨肉瘤 (159)(二)尤文氏肉瘤 (164)(三)软组织肉瘤 (166)《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审专家名单 (167)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NCCN指南∣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推荐2024

NCCN指南I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推荐2024肾细胞癌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
据估计,2018年在美国将有约65340人被诊断为肾细胞癌,14970人将死于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RCC)约占所有新诊断癌症的 3.8%,男性的发生风险高于女性。
中位诊断年龄为64岁。
肾细胞癌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并不常见。
约3%至5%的肾细胞癌与遗传性基因疾病有关。
局部肾细胞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转移性肾癌对常规化疗无效。
在过去的十年中,转移性肾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进展,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帕嘤帕尼等,抑制VEGF及其受体。
这些药物阻止了新血管的生长。
有研究发现VEGF/VEGFR信号通路在RCC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发现多个靶点,如VEGF配体和其受体VEGFR-I/2/3,且目前是肾透明细胞癌的标准靶点。
肾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VEGF抗体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至今,已有9种药物获FDA批准用于晚期RCC的一线或序贯治疗,分别是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Qfenib)、帕嗖帕尼(PaZOPanib)、阿昔替尼(axitinib)、替西罗莫司(temsiro1imus)、依维莫司(evero1imus)、贝伐珠单抗+干扰素、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乐伐替尼(IenVatinib)。
最新NCCN指南靶向药物推荐舒尼替尼NCCN推荐舒尼替尼(1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先\NCCN推荐舒尼替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NCCN推荐舒尼替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全身治疗(优先1索拉非尼NCCN推荐索拉非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NCCN推荐索拉非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全身治疗帕嘤帕尼NCCN推荐帕嘤帕尼(1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先\NCCN推荐帕嗖帕尼(2A类)可用于复发性或手术不可切除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序贯治疗。
(2020.V1)NCCN指南解读:宫颈癌(中文)NCCN指南

NCCN 指南——宫颈癌 2020.V1
十三、CERV-D 放疗原则 2 of 6 1.治疗信息-外照射;第二个栏目修改:IMRT 可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子宫切除术后对肠道和其他重要部位的照射剂量 2.剂量方案-外照射;覆盖镜下淋巴结病变需要 EBRT 剂量约 40-45Gy 十四、CERV-D 放疗原则 3 of 6 1.宫颈完整疾病的根治性放疗:然后,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用影像引导 30-40Gy(首选)或至 A 点(低剂量率 LDR 当量剂量),对小体积宫颈肿瘤采用 80 Gy
NCCN 指南——宫颈癌 2020.V1
宫颈癌
NCCN 指南——宫颈癌 2020.V1
2020.v1 版 NCCN 指南较 2019.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CERV-1 1.分期:修改为单纯(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意外发现浸润癌。 二、CERV-4 一线治疗(不保留生育) 1.IB1 期,IB2 期,和 IIA1 期,修改:盆腔 EBRT+近距离放疗(点 A 总剂量 80-85Gy)±同步含铂化疗。 2.IB3 和 IIA 期,修改:根治性盆腔 EBRT+同期含铂化疗+近距离放疗(点 A 总剂量≥85Gy) 3.修改脚注 q:同步含铂化疗联合 EBRT 使用顺铂(当不能耐受顺铂的时候使用卡铂)或顺铂+5-氟尿嘧啶(CERV-5,6,7,8,9,11 同样修改) 4.移除脚注:点 A 总剂量的传统剂量为 75-80Gy 三、CERV-5 1.手术发现;阳性淋巴结,和/或阳性切缘,和/或阳性宫旁组织:辅助治疗前新增:对远处转移病变行影像学检查。 四、CERV-6 1.额外检查修改:手术分期(2B 类):腹膜外或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 五、CERV-7 1.盆腔淋巴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的治疗修改:腹膜外或腹腔镜淋巴结切除腹主动
中国肾癌治疗指南内科治疗解读

中国肾癌治疗指南内科治疗解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郭军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马建辉基于中国人群肾癌的流行病调查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并参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的肾细胞癌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组织国内众多泌尿外科及肿瘤内科专家,讨论制定了“2008年版中国肾癌治疗指南”,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了中国肾癌治疗的诊疗策略,从而规范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治疗是肾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就指南的内科部分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得对指南进行理解与应用。
一.局限性肾癌术后辅助治疗肾癌手术切除后,20-30%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
肺脏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发生于50-60%的患者[1]。
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2年;多数在3年内复发。
无复发转移期(手术至确认复发的时间)越长,生存期越长。
术后(手术完全切除病灶)辅助治疗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
pT1a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pT1b~pT2期肾癌手术后1~2年内约有20%~30%的患者发生转移[2,3]。
尚未有全身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可能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针对局部进展期的肾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了长期低/高剂量IFN-α或高剂量IL-2与单纯观察组比较,结果发现这些辅助治疗与单纯观察组比较并未延长无复发转移时间,总生存亦未得到改善[4,5]。
单纯的观察随访仍是肾癌根治术后的标准处理。
如果有可能,可选择适宜患者进入临床试验。
即使是术中发现有淋巴结受累,或者肿瘤未能切净,进行术后放疗也不能够使患者获益。
因此指南认为手术后的放、化疗不能降低转移率,不推荐术后常规应用辅助性放、化疗。
二.转移性肾癌的内科治疗转移性肾癌主要是指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根据2002年AJCC临床分期,Ⅳ期包括任何T4病变、任何N2病变以及M1病变。
2020版NCCN指南发布:肺癌、结直肠癌解读

2020版NCCN指南发布:肺癌、结直肠癌解读导读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
NCCN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肺癌】NCCN官网发布了2020年第一版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疗指南。
当中有多项治疗理念的重点更新,一起来看看。
1.强调免疫和EGFR靶向互不相容新增了EGFR敏感突变(19del/L858R)一线治疗的脚注说明。
如果治疗方案中包含免疫药物(PD1/PDL1),则医生要注意免疫药物的长半衰期,以及清楚PD1/PDL1在跟奥希替尼结合使用时的不良反应数据。
这也是体现了美国专家对PD1/PDL1与EGFR靶向药同用时可引起更大毒性的重视,因此临床上大家确实应该尽量避免或谨慎这种药物搭配。
2.PDL1表达≥1%-49%的一线治疗更新①肺鳞癌一线方案中,移除了顺铂的联合方案,留下卡铂+紫杉醇(或白紫)+PD1单抗K药。
而K药单药可作为体能差或不适合化疗的患者。
1-49%的首选还是PD1+化疗,非PD1单药。
②一线治疗达到病情稳定(CR/PR/SD)后,移除“密切观察”的选项,继续维持治疗是唯一方案。
另外,维持治疗中移除了“阿特珠单抗或贝伐单抗”,保留“阿特珠+贝伐单抗”,推荐双药维持。
PDL1表达1-49%的患者介于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范围之间,专家也给出了严谨的治疗方案。
3.无基因突变的治疗注意事项(包括鳞癌和非鳞癌)①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进展后,不推荐换成另一种PD1/PDL1(既往指南为“不常规推荐”),这项更新直接否定了免疫交叉治疗。
②对于耐受性良好的患者,若4个周期一线治疗效果不错,可以考虑继续治疗至6个周期,之后才进行维持治疗。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摘要】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以下简称2020版指南),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相较于2019版指南,2020版指南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01初诊为转移性肾癌的处理原则对于初诊为可手术的转移性肾癌患者,2020版指南将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作为Ⅰ级推荐,减瘤术后系统药物治疗作为限制性Ⅰ级推荐。
CARMENA研究是比较舒尼替尼单药与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肾癌单药舒尼替尼治疗获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4个月,非劣效于减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13.9个月),亚组分析提示中危组患者减瘤术获益[1]。
既往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接受靶向治疗较单纯靶向治疗生存获益更大[2]。
结合CARMENA研究,晚期肾癌选择即刻减瘤术强调人群筛选,一般情况良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预后或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为中危患者,原发病灶可考虑完全切除。
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19 V1

2018.v4 版 肾癌 较 2018.v3 的更新要点 一、KID-3 对于复发或Ⅳ期和不可手术的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中
NCCN 指南——肾癌 2019.V1
3.脚注 o 更改为:对于集合管或者髓质亚型病例,使用细胞毒性的化疗方案(卡铂+吉西他滨,卡铂+紫杉醇,或顺铂+吉西他滨)以及近来使用的铂类为 基础的治疗泌尿上皮癌的化疗方案中观察到了部分反应。 五、KID-A 1.第 1 个栏目,新增第 3 个子栏目:“患有有相当的风险发展进展性的慢性肾脏疾病,如低龄或者医疗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肾结石)”。 2.第 5 个栏目修改:“如果患者有广泛的下腔静脉牵连,需要特殊小组或转诊至大治疗量中心进行处理”。 3.新增第 6 个栏目:对于临床分期 T1 期的患者,积极地监测可作为一种初始治疗的选项,例如:
· 热消融(如,冷冻手术,射频消融,是临床 T1 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热消融是<3cm 肿块的治疗选择之一,但是对于某些较大肿瘤的患者也可使用。对于>3cm 肿块的消融常伴有较高的局部复发/持续存在和并发症。 ◊小病灶的活检为监测,低温手术,和射频消融策略提供了病灶恶性的诊断。 ◊消融技术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常常伴有较高的局部复发,而且常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相同的肿瘤学结局。
2018.v3 版 肾癌 较 2018.v2 的更新要点 一、MS-1 证据类别算法更新
2018.v2 版 肾癌 较 2018.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KID-1
2020NCCN宫颈癌中文版指南2020V1修订

宫颈癌
2020 V1——2020.01.14
NCCN 指南——宫颈癌 2020.V1
2020.v1 版 NCCN 指南较 2019.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CERV-1 1.分期:修改为单纯(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意外发现浸润癌。 二、CERV-4 一线治疗(不保留生育) 1.IB1 期,IB2 期,和 IIA1 期,修改:盆腔 EBRT+近距离放疗(点 A 总剂量 80-85Gy)±同步含铂化疗。 2.IB3 和 IIA 期,修改:根治性盆腔 EBRT+同期含铂化疗+近距离放疗(点 A 总剂量≥85Gy) 3.修改脚注 q:同步含铂化疗联合 EBRT 使用顺铂(当不能耐受顺铂的时候使用卡铂)或顺铂+5-氟尿嘧啶(CERV-5,6,7,8,9,11 同样修改) 4.移除脚注:点 A 总剂量的传统剂量为 75-80Gy 三、CERV-5 1.手术发现;阳性淋巴结,和/或阳性切缘,和/或阳性宫旁组织:辅助治疗前新增:对远处转移病变行影像学检查。 四、CERV-6 1.额外检查修改:手术分期(2B 类):腹膜外或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 五、CERV-7 1.盆腔淋巴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的治疗修改:腹膜外或腹腔镜淋巴结切除腹主动
NCCN 指南——宫颈癌 2020.V1
十三、CERV-D 放疗原则 2 of 6 1.治疗信息-外照射;第二个栏目修改:IMRT 可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子宫切除术后对肠道和其他重要部位的照射剂量 2.剂量方案-外照射;覆盖镜下淋巴结病变需要 EBRT 剂量约 40-45Gy 十四、CERV-D 放疗原则 3 of 6 1.宫颈完整疾病的根治性放疗:然后,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用影像引导 30-40Gy(首选)或至 A 点(低剂量率 LDR 当量剂量),对小体积宫颈肿瘤采用 80 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个栏目修改:腹部±盆腔 CT 或腹部 MRI 第七个栏目修改:如果怀疑尿路上皮癌(如:中央肿块)考虑尿细胞学,经输尿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 2.脚注 a 从“当临床提示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改为“首选增强,例如 renal protocol” 3.增加脚注 c 如果患者已经有远处转移或者或者不能耐受输尿管镜 二、KID-3 1.复发或 IV 期和不可手术
NCCN 指南——肾 2020.V1
8.移除两个脚注 七、KID-C 2 of 2 复发或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1.修改脚注:对于集合管或者髓质亚型病例,使用细胞毒性的化疗方案(卡铂+吉西他滨,卡铂+紫杉醇,或顺铂+吉西他滨)以及近来使用的铂类为基 础 的治疗泌尿上皮癌的化疗方案中观察到了部分反应。在肾髓样癌患者中,口服靶向治疗通常不产生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以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应是 治疗肾髓样癌的首选方案 八、KID-D 1.移除:“对于可使用西罗莫司治疗的部分短期生存患者” 九、ST-1 1.表 2,“N0-N1”改为“NX,N0-N1” 2.新增表 3 十、CAT-1 新增页面
· 将“组织学主要为透明细胞癌”改为“透明细胞癌”。 · 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更改为下列的形式
临床试验 or 见一线治疗 or 转移灶切除术 orSBRT 或对寡转移灶进行消融治疗 and 最佳支持治疗 · 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后其后续治疗改为下列的形
6.修改第四条:如果未累及肾上腺,可以不切除肾上腺。 7.现将热消融放到积极检测前 8.积极检测
◊新增栏目:推荐对 T1a(≤4cm)且有一个主要囊性成分的肿瘤病人进行积极监测 ◊修改栏目:且在发现肿块变化后(如肿瘤大小,生长速度,浸润生长,这些意味着远处转移可能性的升高)应该积极地治疗 。 五、KID-B 1.此章节进行了广泛的修改。 六、KID-C 1 of 2 复发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1.低风险,其他推荐方案:新增阿西替尼+avelumab(2A) 2.低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有用:移除:贝伐单抗+IFN(1 类) 3.高风险,其他推荐方案:新增阿西替尼+avelumab(2A);帕唑帕尼从 1 类改为 2A 类推荐;舒尼替尼从 1 类改为 2A 类推荐 4.高风险的,在某些情况下有用:移除:贝伐单抗+IFN(1 类);西罗莫司脂化物从 1 类改为 2A 类 5.新增脚注:在全球 ARCC 试验中用于指导替西罗莫斯治疗的不良风险模型包括以下 6 个短期生存预测因素中的至少 3 个:从诊断到系统治疗开始的 1 年 内,Karnofsky 绩效状态评分为 60-70 分,血红蛋白<LLN,校正钙大于 10 mg/dL,LDH>1.5 倍于 ULN,以及多器官转移。 透明细胞癌的后续治疗 6.其他推荐方案:新增阿西替尼+avelumab(3 类) 7.在某些情况下有用:修改选项:贝伐单抗或类似物(KID-D 同样修改);新增脚注类似物包括:贝伐单抗-awwb
◊删除“原发病灶潜在切除可能伴寡转移灶” ◊第一条修改:潜在可切除 ◊新增栏目:考虑组织取样。此栏目后再新增两个子栏目:部分患者减瘤性部分肾切除;系统治疗(透明细胞癌低风险者首选)
NCCN 指南——肾癌 2020.V1
2.移除脚注:非单一后续随访计划适于所有病人。后续随访应该依据病人个体化制定 。 三、KID-3 1.第二个选项修改:见一线治疗(KID-C) 2.新增疾病进展的选项:第二个选项修改:见透明细胞癌的后续治疗(KID-C) 3.非透明细胞癌的治疗:见系统治疗(KID-C) 4.疾病进展:在非透明细胞癌后新增三个新选项:临床试验;见非透明细胞癌的系统治疗(KID-C);最佳支持治疗 5.KID-4 和 KID-5 改成复发和Ⅳ期疾病的系统治疗原则(KID-C) 四、KID-A
2019.v4 版肾癌较 2019.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KID-4 1.复发或 IV 期: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 低风险的
◊新增阿西替尼+派姆单抗(2A) ◊帕唑帕尼从 1 类改为 2A 类 ◊舒尼替尼从 1 类改为 2A 类 ◆ 高风险的 ◊新增阿西替尼+派姆单抗(1 类) 2.复发或 IV 期:透明细胞癌的后续治疗 ◆ 其他推荐方案 ◊新增阿西替尼+派姆单抗(2A)
NCCN 指南——肾癌 2020.V1
肾癌
2020.V1——2019.6.7
NCCN 指南——肾癌 2020.V1
2020.v1 版肾癌较 2019.v4 版的更新要点 一、KID-1
初始检查 1.新增第八条子栏目:如果多个肾脏肿块或<46 岁,考虑基因评估 首选治疗
2.Ⅰ期(T1a):首选治疗按照选择的优先级排序,而不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序 ◊部分病人积极检测;部分病人消融 ◊根治性肾切除(当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不可行)
NCCN 指南——肾癌 2020.V1
2019.v3 版肾癌较 2019.v2 版的更新要点 一、MS-1 1.讨论部分更新 2019.v2 版肾癌较 2019.v1 版的更新要点 一、KID-1 1.分期 将“Ⅰ期(pT1a)”改为“Ⅰ期(T1a)”。KID-B 同样修改 将“Ⅰ期(pT1b)”改为“Ⅰ期(T1b)”
3.Ⅰ期(T1b) ◊新增部分病人积极检测
4.Ⅱ期和Ⅲ期疾病分开 ◊Ⅱ期疾病包括 · 首选治疗:部分肾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 · 辅助治疗:临床试验或监测 ◊Ⅲ期疾病修改 ·辅助治疗:透明细胞癌或高风险:临床试验(首选)或监测或辅助舒尼替尼(3 类) 非透明细胞癌:监测
5.随访后“复发见 KID-3”改为“复发或进展见 KID-2” 6.修改脚注 b:小病灶的活检被认为是确诊恶性肿瘤的方式,并指导监测或消融技术、冷冻外科和射频消融策略。 7.新增脚注 e:见随访 KID-B 8.删除脚注:“ e 将高风险定义为 3 期或更高,局部淋巴结转移,或两者皆有。”和“辅助舒尼替尼的剂量:50mg /天,服用四周,休息两周” 二、KID-2 1.首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