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benchmark介绍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材料与涂装Benchmark分析

新能源汽车材料与涂装Benchmark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18.21.091新能源汽车材料与涂装Benchmark分析沈长海1,张文浩2,王纳新1(1.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10000;2.长春汉高表面技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文章通过在对经典新能源汽车用材料及涂装Benchmark分析,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进一步探讨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涂装材料和工艺。

关键词:新能源;涂装;轻量化;Benchmark分析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21-265-03New energy vehicle materials and coating Benchmark analysisShen Changhai1, Zhang Wenhao2, Wang Naxin1(1.Zhejiang Zoty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Jinhua 310000;2.Changchun Henkel surface technology co. LTD, Jilin Changchun 130000)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s and coating Benchmark for classic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at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Keywords: new energy; coating; lightweight; benchmark analysisCLC NO.: U445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8)21-265-03前言目前,能源与环境的危机加速了各国政府对汽车生产中能耗和排放的严格控制。

整车性能开发介绍

整车性能开发介绍
16 环保性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指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汽车尾气排放、回收再利用、驾驶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及电磁兼容 。
尾气排放:指对汽车排放废气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排气烟度控制、燃油蒸发物控制等指标。 回收再利用:指报废汽车的可回收、零部件及材料可再利用的能力,包括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的控制与 标识、整车可回收性识别与标识、整车回收利用率的指标控制等。 驾驶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指车内零部件及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和酮醛类物质的识别与控制。 电磁兼容性:指汽车的电子电器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不会因为周边的电磁环境而导致性能降低、功 能丧失或损坏,也不会在周边环境中产生过量的电磁能量,以致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包含电磁干 扰和电磁敏感性。
竞争车型加速时间对比图 0.2 5
0.5 95 0.2 0 0.1 5 0.1 0 0.0 5 0.0 0
- 3σ 11 12 13 1 4 1 5 1 6 1 7 3σ 起步加速时间(s )
法规解读
整车设计目标(性能)
性能指标
基础标杆车型
Fortuner 4×4 3.0L柴油 AT
全新平台皮卡底盘
指使整车设计适应人体结构的要求,确保人-机系统工作的高效、舒适性。本标准指居住舒适性和人 机界面性能,具体为车内乘坐姿态及空间、操作方便性、上下车方便性、座椅舒适性、视野等指标。 03 造型及颜色 Styling and Colour
指车辆内外部形状风格及色彩搭配特征,具体指汽车的造型风格、风阻系数、颜色基调及色彩搭配。 04 动力性 Power Performance
10
二 性能开发思路
3、AT&C
要保证性能指标的真正落地,必须将性能分解指标体现在相关系统部件结构设计上,并在系统及 部件SDS中最终体现,作为系统及部件性能指标验收的依据。

Benchmark名词解释车辆人机工程学

Benchmark名词解释车辆人机工程学

Benchmark名词解释车辆人机工程学汽车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产品不仅依赖于理论分析,还依赖于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

外资企业有上百年的造车史,形成了众多的产品平台,通过设计和实验过程,以数据库、模型和产品平台的形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而Benchmark技术作为获取数据多种方法中的一种,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国内汽车企业没有系统的、全面的数据积累情况下,是建立整车和零部件数据库最快捷、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

Benchmark称为基准调查、基准管理、标杆。

所谓Benchmark,是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其他业务活动过程同竞争对手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学习他们的优点来改善自己的产品,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简而言之,Benchmark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方法。

标杆车人机工程参数测量报告(H点及坐姿)

标杆车人机工程参数测量报告(H点及坐姿)

标杆车人机工程参数测量1 测量目的驾驶员人体位置是整车设计中人机工程的基础,使用三维H点装置对设计车型的标杆车(Benchmark)驾驶室人机工程相关的原始数据进行测量,初步确定驾驶人体坐姿、乘员坐姿基本参数。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GB/T 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GB/T 19234-2003乘用车尺寸代码GB/T 15759-1995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SAE J1100-2002 (R)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SAE J833-1989 (R) Human Physical Dimensions3 测量准备工作3.1测量工具3.2标杆车准备及放置➢标杆车应为正规厂家销售的产品,装备齐全。

➢测量前将标杆车放置在相对水平的地平面上。

4 设计车型标杆车人机工程参数测量方法及步骤本次测量采用技术标定合格的SAE成人男子95百分位三维H点装置(以下简称三维H点装置)。

4.1驾驶座椅人体坐姿测量4.1.1整车基准坐标系整车基准坐标系(设计质量状态)按如表1确定:表1整车基准坐标系确定的确定坐标原点平面正负方向Y坐标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站在车上向前看,右侧为正,左侧为负X坐标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平面前负后正,正方向为车头指向车尾Z坐标车身前地板下平面上正下负4.1.2驾驶座椅定位将驾驶座椅调整到最后位置,初步调整靠背角度在25度。

4.1.3加速踏板定位确定三维H点装置踵点,使脚底踩点(踵点沿脚底板面向上203mm处的脚底中心点)与加速踏板中心点重合。

图1加速踏板定位4.1.4人体模型摆放与调整首先检查调整三维H点装置,使其各关节尺寸为SAE成人男子95百分位人体尺寸。

整车评价基础知识

整车评价基础知识
未经最终检验及修正时的车辆评价工作,其目的是对生 产过程中质量保证能力的一种评价。
10
3、评价问题等级及定义
依据客户的不满程度,将评价的问题分为4 个等级。
11
3、评价问题等级及定义
V1+ 客户强烈不满,要求立即修理的不良
助力液 渗漏
防冻液 滴漏
12
3、评价问题等级及定义
V1 客户强烈不满,要求修理的不良
27
4、评价项目的构成
代码
现象项目
IN-01 面差、阶差(座椅除外) IN-02 脱开、浮起、脱落 IN-03 变形(变形、扭曲、弯曲等) IN-04 伤痕 IN-05 脏污 IN-06 异件 …… …… IN-49 擦伤 IN-XX 其他内装不良
内装饰件 的不良: 如内饰板 的赃污, 仪表板的 变形等。
16
4、评价项目的构成
序号
1 涂装一次 2 涂装二次 3 车体 4 外装 5 内装 6 开闭 7 发动机舱 8 漏水 9 电器装置
类别
类别代码
P1 P2 BD EX IN OC ER WL EL
17
4、评价项目的构成
序号
类别
10 音频与视频装置 11 空调 12 发动机 13 变速器与驱动桥 14 制动器 15 转向与悬架 16 风音 17 低级音 18 车底
50
课程回顾
1、整车评价的定义及由来 2、整车评价的分类 3、评价问题等级及定义 4、评价项目 5、评价车辆级面的定义
51
52
整车评价标准
——基础知识
• 整车评价 V1+、V1、V2项数 • 整车资金赔偿率 • 初期平均千台维修项次(IPTV) • 新车产品质量调研(IQS) ……

如何做汽车对标,即汽车行业的Benchmark

如何做汽车对标,即汽车行业的Benchmark

如何做汽车对标,即汽车行业的Benchmark如何做汽车对标,即汽车行业的Benchmark-ZT对标,国内设计公司的年轻工程师往往理解为拿一个车来拆解、扫描,逆向出一套结构数据。

我认为这只是特定发展阶段的局部理解,有必要让普通工程师们抬起头来,在勤奋“贴面”之余,窥探一下还有些什么内容。

对给消费者提供汽车产品的汽车公司来说,一个汽车产品是有特定的市场定位和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的。

在特定的市场和技术背景下,当一款老的汽车平台产品不再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不能再给汽车公司带来足够的经营利润时,这个平台就需要重新开发、推陈出新了。

让新一代产品平台具备明显的市场竞争力,是全部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真正的开发工作启动之前,是一个产品策划阶段,怎么得到适当的开发目标就是这个阶段大致形成的。

除了用各种方法探寻市场的反应,用对标的方式把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细致的比较,提取其优点,提升自身产品的水平,是产品策划阶段很重要的工作。

这时对标的内容包括:市场份额、销售价格、营销策略、售后服务水平、配件维修价格、产品性能指标、法规适应性、生产物流成本、设计开发成本、固定投资、新技术应用水平...等等,凡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一切数据、指标。

这些才真正是对标的重头戏,关系到后续一切工作是否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输入条件,只有这个大方向对了,整个项目才能比较顺利的发展。

这个阶段,一般是公司的战略决策部门牵头组建工作组,调集市场、销售、采购、设计、制造、成本等各专业资深人员协同工作,可能还需要请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介入,协助开展市场调查。

个人认为,产品设计工程师只有具备足够能力,全程参与了此过程,才能深刻的领悟到这一代产品的灵魂所在,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头脑清醒的工作。

对于产品工程师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特点,功能,配合,尺寸,工艺等等做好详细的收集整理。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样车Benchmark的工作流程:样车Benchmarking的工作流程:围绕企业的样车拆解能力建设,细化样车Benchmarking的流程,其中包括:(1)整车Benchmarking:整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工作条件;(2)总成Benchmarking:车身、底盘、动力总成、内饰系统、照明系统等工作标准,32作条件;(3)部件Benchmarking:材料分析、工艺分析、结构分析、工作标准、工作条件目前国内外专业做Benchmark的公司有:美国A2MAC1法国的MAVEL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RI设计中心我不太看好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RI设计中心的Benchmark,反而觉得由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共同出资组建一个专业的Benchmark 公司,这个公司完全独立于主机厂,任何主机厂想从这个Benchmark 公司获得数据,都必须付费。

(完整版)BenchMark总结

(完整版)BenchMark总结

BENCHMARK分析设计总结BENCHMARK分析目的: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比分析优化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可以了解其他车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从而的学习到其他公司的最佳经验,补充自己的不足。

通过对比分析优化从而确定新车型项目目标的重要输入信息。

大致流程:1、车型选择首先根据车子的市场定位,确定自己的样车,研究样车的目的是分析样车的优缺点,根据车型的实际情况学习样车的优点,改进缺点,争取在性能上超越样车,这样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我们白车身来说,样车主要选其高配置和低配置两种。

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版本前舱的布置、气囊的安装布置、天窗的布置等等。

2、拍照、内外间隙测量拍摄的照片,了解部件的位置及结构。

此时拍照、测量内外间隙的目的是因为车子处于最佳状态,此时测量为佳。

最好是测量多个车,然后分析其最终的间隙面差及公差。

注意关键点:前门后视镜与三角块的配合形式。

前大灯、翼子板、发盖的配合结构。

翼子板与侧围配合关系。

侧门密封结构及密封面间隙值。

可视钣金的倒角。

3、内外表面扫描保持整车四门两盖关闭时最佳状态扫描整个车身外表面,及车身下部;侧门最大开启角度及半开角度各扫描一次;侧门密封条在原位置时扫描一次。

(加油口盖打开最大的时候要扫一个)如果条件允许,拆掉门洞密封条扫一次门洞。

注意点:扫描点云不要太稀。

前后车门半开、全开左右都要扫描。

密封条卡在钣金上需扫描。

最好能将门铰链轴用三座标测量一下。

输出文件:内外饰点云、样车的外表面数据、门洞密封大面、铰链轴线。

标杆车买回来先发一辆到试验场,跑着看。

再拿两到三辆同时做各个关键尺寸的测量。

做造型分析,然后结合造型特征做与造型相关的材料和工艺分析。

下来是通过假人做各种人机数据的测量。

外面能看到的都分析差不多了,扫描完事就开始拆了,拆下来的都要做材料和工艺分析,像一些总成还要做性能试验,像空调什么的,方便以后约束供应商。

内饰和附件什么的都拆完,留着一辆分析涂胶和焊接工艺,剩下两辆接着铲胶,分析各种胶及阻尼板什么的型号,一辆干净的白车身留下,下面一辆拆成单件...个人理解,benchmark的最终目的是把标杆车榨的一点隐私都没有,能榨出多少就看大家有多少测量和试验设备以及经验,这个要量力而行。

汽车整车性能 42项性能表

汽车整车性能 42项性能表
5、整车目标性能
测试项目 代用特性 测试条件
方向盘上下(600rpm)(D挡,A/C ON)(上) 1 振动 2 3 4 定速车内噪声 5 6 静止 特性 路面噪声 加速车外噪声 7 加速车内噪声 震动(Shake) 摇动(Shimmy) 怠速震动 方向盘上下(600rpm)(D挡,A/C ON)(左) 方向盘上下(600rpm)(D挡,A/C ON)(右) 100Km/h,方向盘上下 100Km/h,方向盘切线向 50Km/h,O.A,5挡前席 100Km/h,O.A,5挡前席 100Km/h,AI值(前) 100Km/h,AI值(后) 主观评价50Km/h,驾驶员耳旁噪音 3000~5000rpm目标线(2挡)0~4kHz 3000~5000rpm目标线(2挡)0~4kHz(前) 3000~5000rpm目标线(2挡)0~4kHz(后) 噪声 8 加速时音质 3000/5000rpm,250~800Hz(前) 3000/5000rpm,250~800Hz(后) 9 加速共鸣音(2挡) 3000(5000/6000)rpm目标线 (2挡)(前) 3000(5000/6000)rpm目标线 (2挡)(后) 10 风音 11 12 13 A/C风扇噪声 最高车速 加速反应及力道 动力 性能 15 起跑加速 16 超越加速 17 起步Peak G值 18 刹车功效感 19 车轮锁死(轻载重) 走行 性 主观评价(120km/h,1kHz) 600/700/800rpm目标线(D挡,A/C ON)(前) 怠速共鸣音(2阶) 600/700/801rpm目标线(D挡,A/C ON)(后) 600/700rpm目标线(空挡,A/C ON) REC,VENT,FAN:HI(前) REC,VENT,FAN:HI(后) 14 MT MT 0—3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整车、车身和零部件点云测量
目的:获取整车、车身及零部件尺寸参数和硬点坐

1).整车三维坐标系
整车三维坐标系:指车辆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


定的三个正交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这三个基准平 面是: Y基准平面: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平面, 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 注:规定X基准平面的前方,Y基准平面的左方和 Z基准平面的下方为负值。
YO平面的初步确定
整车坐标系建立
3.确定坐标系原点(前后垂直度) 根据扫描的设计状态下左右车轮分别取中心点,用
直线“线-3”连接两点。使“线-3”中点的坐标X=0。 选择一块前地板的下平面(纵梁的上平面)大面, 使坐标Z=0处于大面上。检查左右车轮中心坐标误 差在 1~3 mm 选择一块前地板的下平面(纵梁的上平面)大面, 工作坐标系沿着Z轴移动使坐标Z=0处于大面上。 激活世界坐标系(绝对坐标系),点击命令ModifyAlign-Align to Coordinate system ,在对话框中选 择全部点云,选择复选框Inverse Transform ,执行 该命令。 此时点云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就和步骤4.7中点云 在工作坐标系中的位置一样了
4.28前座椅与仪表板最小间距 215 4.29左前座椅与中柱护板间距 45 4.30左/右车门护板与仪表台间距 5.0/4.75 4.31方向盘下边缘与座椅上表面 200 4.32中/后排座椅靠背侧面与内饰面间距 40/60 4.33油门踏板与A柱护板Y向间距 40 4.34换档手柄与仪表台之间的最小距离 13 4.35方向盘与车门内把手间距 145 4.36右灯与轮罩内板 30 4.37膨胀水箱与纵梁间距 65 4.38继电器盒与左翼板内板间距 5 4.29排气管罩与水箱风扇护罩间距 42 4.30发动机与右侧边梁最小间距 25 4.41转向器与发动机后悬置螺栓中心 80 4.42排气管与发动机后悬置 60
0.056 0.029 0.064 0.021 0.032 0.045 0.087 0.014 0.098 0.105 0.143 0.093 0.044 0.066 0.013 0.089
Y
0.025 0.074 0.036 0.081 0.008 0.039 0.043 0.055
Z
D3
D4 D5 D6 D7 D8 备注
(1)内外饰BENCHMARK
1.开闭件密封间隙测量 2.开闭件及运动件参数测量 a.前舱盖参数测量、拍照 b.后备门参数测量、拍照 c前、后车门参数测量、拍照.
3.外表面可视圆角测量 4.车身外表面间隙和段差测量
5.仪表板间隙段差测量 6.仪表板可视圆角测量 7.内饰间隙段差测量 a.仪表板杂物盒参数测量、拍照 b.遮阳板参数测量、拍照 c.座椅参数测量、拍照
内外饰BENCHMARK报告
1.外表面可视圆角测量报告
2.车身外表面间隙和段差测量报告 3.内饰间隙段差测量报告
4.仪表板间隙段差测量报告 5.仪表板可视圆角测量报告 6.内饰表面可视圆角测量报告
7.开闭件及运动件参数测量报告
(2)电器空调BENCHMARK
样车电器件测量 全车静态电流测量、拍照、记录 全车电器件工作电流测量、拍照、记录 门控开关行程测量、拍照、记录 玻璃升降器行程测量、拍照、记录 雨刮系统测量、拍照、记录 开关开启力测量、拍照、记录 电喇叭声压级测量、拍照、记录 保险盒熔断器规格拍照、记录
a.基准球对准原点偏差
蛙跳—由于扫描设备行程的限制,整车点云扫 描需分两次扫描拼接,由基准球对准,称为一 次蛙跳 基准球对准偏差:0.5mm
b.点云和数模对准偏差
车身和底盘三个固定孔对准
c.点云和地板数模对准偏差
零部件扫描 -电喇叭及支架
散热器水管
(4)人机工程的测量—人体H点测量装置
19后舱有效头部空间 20后座椅靠背角 21后座最小膝部空间 22后座有效腿部空间 23后舱肩部空间 24后舱臀部空间 25后座椅R的Y坐标值 26后部顶衬至顶盖板的厚度 27后R点至后踵点的水平/垂直距离
半载
底盘点云
车身点云
整车BENCHMARK (下)
3)整车坐标系建立 1.左右对称度:
在整车外表面点云上选择左右对称的两个参考点




(例如左右车门锁芯中点连线(简称“线-1”)。 创建一个工作坐标系,要求该坐标系的原点在“线1”的中心,Y轴与“线-1”平行。 , 平行于Y轴截取点云断面,把右侧点云镜像到左侧 检查左右对称误差。要求小于1 mm 2.前后水平度 在车身点云上选择一段理论上前后水平的部位(例 如:门槛梁、垂直于Y轴截取断面线拟合成直线 “线-2”, 测量直线与X轴的夹角。要求小于0.1°垂直Y轴密 集截取断面线,寻找水平参考特征,检查车身前后 水平度。检查车身前后水平度。
下跳极限
设计状态
13.1°
2.6°
7.8°
后轮轮心
6 车轮 半载 前轮轮心 前轮接地点坐标 后轮接地点坐标
2615.7
-10.1 -14.0 2611.8
±770.0
±770.0 ±770.0 ±770.0
23.0
46.8 -283.1 -313.8
空载到半载
8
12.8 mm 0.8 mm 87 mm 80 mm 18 mm 17 mm 102 mm 75 mm
3).扫描样车4种底盘状态(空、满、半载和车 轮反跳),并将点云转换到车身外表面点云坐 标。 4)扫描样车发动机舱内动力装置、悬置件、水 箱、空滤器、电瓶等总成位置; 5)扫描样车驾驶舱内手刹、换挡手柄、方向盘 位置、座椅位置、踏板位置; 6)扫描样车底盘部分传动轴、副车架、油箱、 排气管等总成位置; 7)扫描样车白车身,白车身主要孔位接触式测 量(打点)。 点云:采用FARO设备采集,默认的点云处理 软件是美国EDS公司出品的Imageware
所有悬架运动件, 底盘件,部 分车身大梁 钣金件,轮 胎上缘钣金 件(轮眉), 轮胎要求测 量轮辋两侧。
蛙跳次数:1次 用8个基准球对正点云,保证点云在同一坐标系下重复面误差<0.11 处理点间距:0.5
根据基准球,把空载(红色点云)、半载(白色)、 满载(黄色)和轮胎处于自由状态(绿色)的点云对 到同一坐标下,并对点云稀释,得到最终的扫描结果,
底盘、总布置非标准项目测量
(4)白车身BENCHMARK
车身所有安装孔、定位孔三坐标打点测量(白车 身分析)
白车身堵盖分布描述报告
白车身孔位描述报告 白车身涂胶分布图
玻璃胶分布图
焊点和焊缝测量,分析和统计
(5)性能描述书
1.车身附件性能描述书 2.内外饰性能描述书 3.电气性能描述书 4.底盘性能描述书
最终输出结果为整车坐标系下的空载、满载、
设计载荷、自由状态(反跳)的点云。 空载点云为以后底盘零部件 的布置提供依 据; 满载、设计载荷、自由状态(反跳)下的 点云为以后的悬架运动学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位置 2 传动轴 夹角 上跳极限
前 11.1°
后 9.9°
左传动轴测 量值(下同)
整车BENCHMARK (上)
1.BENCHMARK定义
按照指定标准检测(竞争对手的产品),以
比较和改进自己的产品 基准、标杆和比对竞争对手汽车 测量、拍摄、扫描、试验、解剖和分析标杆 车
2.BENCHMARK分类
(1)内外饰BENCHMARK (2)电器和空调BENCHMARK (3) 底盘BENCHMARK (4) 白车身BENCHMARK (5)整车BENCHMARK
目的—为汽车各总成部件布置和校核提供依据
测量要求(mm)—企业标准
4.1 散热器与冷凝器最小间隙 4.2 散热器带电子风扇总成距排气岐管罩最小间隙 4.3 发动机据车身纵梁最小间隙 4.4 变速器距车身纵梁最小间隙 4.5 发动机、变速器总成距副车架最小间隙 4.6 排气管距前副车架最小间隙 4.7 排气管距发动机油底壳最小间隙 4.8 排气管距地板最小间隙 4.9 排气管距油箱最小间隙 4.10雨刷臂与发动机罩最小间隙 4.11机罩锁扣手缝隙 4.12左/右车门护板与仪表台最小间隙 4.13前座椅与仪表板最小间距 15 30 20 20 20 30 40 40 50 20 20 4.5 215
2).整车外表面点云扫描
目的:建立标杆车整车坐标系,为零部件 建模,确定安装硬点提供依据
整车坐标系要求:X0在前轮中心(设计状态)



或车身前部一固定点,Y0车辆左右对称中心, Z0在地板下平面即纵梁上平面。 确定坐标系的第一步,要求得到三部分在同 一初始坐标系下的点云 ①整车外表面点云, ②设计状态下的前车轮点云(点云扫描 时左右轮胎气压基本相等,车轮打正), ③一段相对水平的地板下平面及纵梁点 云
车轮跳 动参数

半载到满载 轮 半载到上极限 半载到下极限 空载到半载 半载到满载 轮 半载到上极限 半载到下极限
8
车轮跳 动参数

误差分析--各个状态下的点云蛙跳
(误差标准: <±1.0mm,),误差分析以各种状态所拍摄
轮眉点云为分析对象
蛙跳—由于扫描设备行程的限制,整车点云
扫描需分两次扫描拼接,由基准球对准,称 为一次蛙跳
电器空调BENCHMARK报告
1.整车电气系统测量研究
2.电器件功能分析 3.空调风速与噪声测量
4.样车空调系统分析
5.电器件测量报告
6.空调装置部分参数测量
(3)底盘BENCHMARK
底盘系统分析 发动机悬置装置分析、 进气系统装置分析、记录 排气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供油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冷却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传动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前悬架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后悬架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车轮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转向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制动系装置分析、拍照、记录 底盘系统描述报告 样车底盘姿态扫描准备,粘贴 基准球 空载扫描 半载扫描 满载扫描 自由状态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