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一、本文概述地理教材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授地理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职责。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优劣,对于优化地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四种常见的高中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粤教版。
通过对这四种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各版本教材的特色与不足,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二、教材版本基本信息概览版本特点:湘教版地理教材以响应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区域特色和地方案例的教学,并融入了最新地理研究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版本特点:作为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人教版地理教材以严谨的科学性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为核心,同时顺应课程改革趋势,调整了内容编排和教学方式,强化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环境问题。
版本特点:苏教版地理教材以其图文并茂和丰富的活动设计著称,尤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江苏省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性与生活化案例,增强学生对地理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版本特点:鲁教版地理教材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兼顾山东省的地方地理特色,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在“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四种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揭示各版本教材在内容组织架构、知识点分布、课程模块设计以及逻辑衔接等方面的异同及其优劣。
从整体内容框架来看,版本A教材倾向于采用主题式编排方式,围绕核心地理概念构建了多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单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而版本B则遵循更为传统的章节划分,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主线展开,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渐进性。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几本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几本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有三本,分别是《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一》、《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山西高中地理选修》。
《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一》共分十章,内容涵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基本技能等内容,是研究地理学的基础课程。
《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二》以山西省为实际性背景,分十二章,全面回顾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从地理息系统、地理环境资源利用和防治、地理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山西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山西高中地理选修》
以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将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学科相结合,探讨了地理学在社会与环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研究地理学的高级课程。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三本书的出版,满足了学生研究地理学的需求,也为山西高中的地理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的出版,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索世界的复杂现象,深入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山西高中地理教材三本书出版看,山西高中地理教育发展迅速,学校也在加大对地理课程的投入和重视,目前山西高
中的地理教育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研究热情也越来越高,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的出版,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在今后的研究之路上,希望能够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中地理目录(人教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高中地理目录(人教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高一课程推荐高一下学期6科辅导课程高一全科强化班高二课程推荐新高二暑假辅导班课程高二全科强化班高三课程推荐2011高考冲刺课程!高三全科强化班!专题推荐课程(共50多课) 高一各科免费视频推荐高二各科免费视频推荐高三各科免费视频推荐更多高中辅导课程推荐,点击进入>>内容简介:此文是高中地理目录整理,教材为人教必修版高中地理课本目录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完整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1-必修第一册(共119张PPT)

德
• 人地和谐
• 第6章 P99-121 • 爱惜土壤 P92-95 • 保护大气 P29、33、42-44
体
• 健康体魄
• 大气氧量和运动 P30 • 海滨浴场水温 P52F3.11
美
• 自然景观欣赏
– 地貌之美,植被之美,土壤之美
• 第4章 地貌景观 P65-80 • 第5章 植被土壤 P81-98
– 地图 – 照片 – 表格 – 示意图 – 统计图
系统地理与区域认知
• 世界 • 中国
51 世界 中国 75
80 74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亚洲
7 非洲
11 欧洲
2 澳洲
10 北美
4 南美
2 极地
9 2 10
42
6
亚洲
非洲
欧洲
澳洲
北美
南美
67
极地
小结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

教材 P24 活动
1.提示 略( 读自然景观照片ꎬ一一找出即可) ꎮ
2.提示 分类如下:
大气圈:云ꎻ水圈:山顶积雪、河流ꎻ生物圈:草、树木ꎻ岩石
圈:山ꎮ
3.提示 各事物分属四个圈层ꎬ体现了四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ꎬ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ꎬ共同构成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ꎮ
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ꎮ
教材 P39 思考
提示 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ꎬ其方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
度力向左偏ꎮ
教材 P40 活动
1.提示 甲处气压梯度大于乙处ꎮ 因为甲处等压线密集ꎬ说明
气压差异 大ꎬ 故 气 压 梯 度 大ꎻ 乙 处 等 压 线 稀 疏ꎬ 说 明 气 压 梯
地的地形特点和海拔ꎮ
3.提示 表 2.1 所列的榆中、多巴、海埂、兴隆和呈贡五大高原训
练基地的海拔均在 1 800—2 400 米范围内ꎮ 结合表 2.2 可知ꎬ
海拔越高ꎬ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越低ꎬ说明含氧量越低ꎬ会危
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ꎬ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ꎮ
教材 P31 思考
1.提示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ꎬ不易形成对流ꎬ主要以
问题研究
教材 P25 知识拓展 资料 1
1.提示 火星上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ꎮ 火星的大气成分、表
面温度、水三个条件均不适合人类生存ꎮ
2.提示 需要改造的条件如下:
(1) 减 小 昼 夜 温 差ꎮ 火 星 表 面 温 度 变 化 剧 烈ꎬ 昼 夜 温
差大ꎮ
(2) 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ꎬ提高大气密度ꎬ提高氧气含量ꎬ
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1. 单元一:自然地理环境1.1 陆地与海洋-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海洋的基本特征- 海洋的利用与保护1.2 气候与气象- 大气循环与全球气候分区-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气象灾害与防护1.3 水资源与水环境- 水循环与世界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2. 单元二: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2.1 农业与农村地理- 农业现代化与发展模式- 农业资源与发展问题- 农村人口与农村发展2.2 城市地理-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与城市结构- 城市环境与城市管理2.3 工业与工业地理-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布局- 工业资源与工业发展- 工业污染与环境治理3. 单元三:区域可持续发展3.1 区域规划与发展- 区域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区域规划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距3.2 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区域发展与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差异与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发展问题与对策4. 单元四:全球地理问题4.1 人口与发展- 全球人口发展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与人口老龄化-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4.2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差距-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4.3 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全球环境变化与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与应对- 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 单元五:地理实践与技能5.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地理实践活动的成果分析与报告5.2 地理技能与方法- 地图阅读与解题技巧- 数据分析与图表应用- 课外地理调研与研究方法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目录,共包含五个单元,具体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地理问题以及地理实践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1_必修第一册(共119张PPT)

• 课标有哪些内容要求 • 教材是如何落实课标 • 修订教材有哪些特点 • 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 12条内容标准 • 5大要素
– 大气1.5-1.6 – 水1.7-1.8 – 地貌1.4 – 植被1.10 – 土壤1.9
• 地球本体1.1-1.3 • 自然灾害1.11 • GITs 1.12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 活动)怎样影响(地理 环境、人类活动)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1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重点
– 不是辐射和活动本身 – 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 铺垫知识 •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 • 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 • 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继承的栏目
• 章首页 • 章首页继承了原教材的设计,但是对内容和呈现作
了一定的改进。章首页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 分叙述文字,要求超脱具体内容介绍本章内容在全 书或地理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针 对具体的“内容要求”并用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是 本章的学习目标。章首页的设计要求突出内容,改 变以前过分注重美工设计的状况。
• 说明
– 能够解释清楚(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地球上根本的能量来源
• 光、热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6页9图
• 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5页6图
1.3 地球的演化
• 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 “描述”: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出
“广义的情境即个体存在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
——摘选自杨向东在高中课标修订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