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

合集下载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与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与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与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中的人口和建设规模不断增长,而城市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

城镇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植被、土壤和水体等自然要素构建的、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基础设施系统。

本文将探讨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并通过示范案例的分析,展示这些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首先,我们将介绍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作用,明确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重点阐述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包括植被恢复与保育技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湿地建设与管理技术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应用模式,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模式、雨水管理模式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分析示范案例,展示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此外,我们还将对未来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旨在促进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所启发,并推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展开: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城镇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和功能的解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绿色基础设施在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后续的技术与模式介绍部分做好准备。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研究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研究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展开探讨,带您一起了解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智慧城市注重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能能源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可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智慧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因素。

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手段,实现城市的智慧化管理与运行。

规划需要充分融合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打造一个具有活力、智能、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关键要素,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境监测等。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度,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智能能源系统则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多个领域形成有机联动,才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智慧城市规划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推动智慧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策略。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其次是加强城市信息化管理,提升城市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最后是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保、资源节约等因素,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技创新,可以打造更智能、更便捷、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期待智慧城市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浅析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信息类设备配置实施方案

浅析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信息类设备配置实施方案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65浅析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信息类设备配置实施方案幸建廷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6摘 要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新技术为支撑,实施“文物+”战略,实现基础设施先进、数据融合共享、运维管理高效、观众服务精准,参观环境舒适的国博智能生态系统……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是信息设备软硬设施,信息设备设施部署、集成等实施方案决定设备的优良和售后服务的品质。

关键词 信息设备;实施方案;需求方案Brief Analysis on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Demonstration Information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for Smart Museums Xing Jian-ting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00006, China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 block chain, virtual re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Cultural Relics+” strategy is implemented to achieve intelligent ecosystem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such as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data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ccurate audience servic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visi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ove functions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quipme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y deployment and integra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equipment and after-sales service.Key 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demand plan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的存在方式、运营方式,展现方式都在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洗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新技术推动国家博物馆智慧化转型。

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2024年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正在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典型特征。

A.数据精细型B.数据密集型C.数据分散型D.数据智能型答案:B单选:()安全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异常、跟踪溯源、反制、威慑。

A.边界B.终端C应用D.舆情答案:A单选:()不属于智慧康养平台的体系化优化方向。

A.路程规范化B.可支付体系C.品牌化D.连锁化答案:A单选:()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A.青少年B.少年儿童C.青年D.中年答案:B单选:。

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答案:A单选:•()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A.绿色经济B.农业经济C.数字经济D.工业经济答案:C单选:()负责指导做好“大思政课”全媒体宣传工作。

A.国家文物局B.生态环境部C.中央网信办D.国家卫生健康委答案:C单选:()集成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基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有望解决数字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重构数字产业体系。

A.数字挛生B.虚拟现实C.5GD.区块链答案:D单选:。

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文化软实力B.文化向心力C.文化影响力答案:A单选:()就是计算能力,指的是数据的处理能力。

A.超局清视频B.虚拟现实C.IPV6+D.算力答案:D单选:()决定着发展的动力,进而决定着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答案:A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A.社会性B理论性C.实践性D.科学性答案:c单选:()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并纳入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这是国家安全学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课件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课件

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丰富的科 技知识和创新资源,有助于培养高素 质的创新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 保障。
对文化传承的支撑
保护文化遗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对 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承 ,确保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
有效保护和传承。
弘扬民文化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全面的 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播平台,有助于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凝聚力。
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推动信息产业、文 化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 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对科技进步的推动
促进科技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供强 大的知识支撑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 。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升国 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 竞争力,推动国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 地位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支持在线教育 、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使 得教学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促进科研合作与交流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捷的 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研究。
提高科研效率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和工具 ,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资料,提高研究效率 和成果质量。
共享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知识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和价 值。
公益性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 责,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推动国家的发 展和进步,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

doi:10.3969/j.issn.1671-1122.2020.11.00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郭启全1,张海霞2(1.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北京 100741;2.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 100190)摘 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任务。

文章阐述了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涵盖采集汇聚层、数据治理层、智慧大脑层、业务应用层的技术体系架构,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新型技术,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地图,利用智慧大脑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情报挖掘、目标画像、行为推理和预测预警,支撑“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安全能力建设,为国家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和重要行业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智慧大脑;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地图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1122(2020)11-0001-09中文引用格式:郭启全,张海霞.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技术体系[J].信息网络安全,2020,20(11):1-9.英文引用格式:GUO Qiquan, ZHANG Haixia. Technology System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J]. Netinfo Security, 2020, 20(11): 1-9.Technology System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Critic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GUO Qiquan1, ZHANG Haixia2(1. Cyber Security Department,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741, China;2.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Abstract: Security assurance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s the core work of cyber secur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ecurity assurance of critic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fterwards, it proposes th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collection and aggregation layer, data governance layer, intelligent brain layer and businessapplication layer.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aly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map are applied to construct cyber security geographic map, realize intelligent datamining,perform accurate portrait of critical targets, conduct behavior reasoning, provide threatearly-warning, and final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systematic and normalizedsecurity abil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national cyber security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important industries to carry out the security assurance work of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Key words: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yber security; intelligent bra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yberspace map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6504]作者简介:郭启全(1962—),男,河北,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空间地理学和人工智能;张海霞(1981—),女,河北,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

2022校园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2022校园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关闭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

500010000500001000000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从首次审议到最终通过,向来备受各界关注,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法条例的是(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可采取“网络通信管制”,例如特定地区断网网络是虚拟的,因此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时网络运营者也可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任何个人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境外者组织从事攻击、干扰等危害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03.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下列措施,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定期组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应保持独立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网络功能的恢复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拒不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的网络运营者,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05.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 )普通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建议性要求适当性要求06.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网络运营者应当保留网络日志不少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07.网络运营商会向我们提供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服务,下列有关网络运营者的做法违反法律条规的是:( )网络运营者在用户未知情的情况下采集用户的其他信息来提供更好地服务网络运营者对一些用户的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且不能复原之后,向他人提供这些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发现有法律、行 zd 规禁止传输的信息时,即将采取销除等处置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网络运营者对采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了用户信息保护制度08.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由( )另行规定国防部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当收到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的时候,网络运营者对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为全社会提供基础信息资源,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设施。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建设方案,推动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进一步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

一、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层面,包括计算机、通信及其设备、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等。

它的特点是广泛性、通用性、共性、必要性、先导性和公共属性。

广泛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范围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的生产生活。

通用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业务领域和用户的需求。

共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具有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能够提供一些通用的解决方案。

必要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持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建设的根本,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先导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公共属性是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和公共财富,应该受到社会的共同管理和保护。

二、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是指通过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应用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构建和完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对促进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撑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系统建设和业务管理四个方面。

其中,顶层设计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网络、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的选型和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关键性研究2015年07月23日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目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被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立法形式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安全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实践。

开展在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理清关键基础设施(CI)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关系问题。

在对CII的研究中发现,国际社会虽然对CI有着基本的共识,但对CII 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CII涵盖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1. 国际社会CI与CII的相关概念(1)关键基础设施相关概念国际社会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CI)的概念由来已久,这些设施的关键性在于关系国计民生,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产品和服务。

1. 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认为,CI是指关系到美国生死存亡的,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的系统和资产,这些系统和资产的功能丧失或遭到破坏,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国家公众健康与安全或这些要素的任何结合产生严重影响。

2.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的通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强CI保护》中针对CI作出了定义,明确CI是指如果被破坏或摧毁,会对公民的健康、安全、稳定或经济福祉或成员国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的物理和信息技术设施、网络、服务和资产。

CI横跨经济的诸多部门和重要政府服务。

4. 德国的CI保护的主要理念是政府和社会在总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在基础设施中,凡是其故障会导致供应短缺或给大部分人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元素都被定义为关键的。

德国在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给定基础设施中IT部分的总和。

5. 荷兰明确规定,对于社会不可或缺的,其损坏速度造成全国性紧急状态,或者会在更长时间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设施,为CI。

6. 英国将关键国家基础设施(CNI)界定为由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基本服务来说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组成的国家基础设施。

没有这些元素,就不能提供基本服务,英国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害、巨大的社会破坏乃至严重的生命威胁。

虽然国际社会对CI中的关键性有着基本的共识,但由于其难以量化的特性,在具体实施认定层面中还是出现了大量的分歧。

(2)国际社会CII相关概念全球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维系关键基础设施服务持续运转的这一部分称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是全球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确保一国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得以持续运转的不可或缺要素,在很大程度上由信息和电信部门构成,但又并非仅仅包含信息和电信部门,还包括电信、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卫星、光纤等成分,这个术语还被用来统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在其上传送的关键信息流。

1、美国在其2009年《国家基础设施保护计划》(2009NIPP)中也定义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电子的信息和通信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信息,其中信息和通信系统由对各类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和通信的软硬件所组成,其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和网络。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一词是在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发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for Action)这一文件中正式出现的,它的英文原词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缩写为NII。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NII的同义词---信息高速公路。

美国这次提出NII是一个高水准的目标,它要求在全美建成通达全国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即一个由通信网、计算机、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设备与人构成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通过它,为每个人及他(她)所用的信息设备提供接入NII的能力,将人、家庭、学校、图书馆、医院、政府与企业一一关联起来。

2. 澳大利亚,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的一个分支,是由国家范围的电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和电子系统组成,包括互联网、公共交换网、公共和私有网络、有线和无线,以及卫星通信。

同时,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驻留在网络和系统中的信息、应用和软件。

3.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物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

CII保护之所以特别重要,主要有两点原因:1)它们在经济部门中扮演着价值不可估量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它们在各基础设施部门与保证其他基础设施随时运转的基本要求之间扮演着连接渠道的角色,此外还有若干种特性要求明确区分CI和CII。

首先,新兴信息基础设施的系统特点与传统体系(其中包括较早的信息基础设施)有着本质性区别,它们在规模、连接性和依赖性方面有别于后者。

这意味着需要用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来了解它们。

其次,由于网络威胁在性质和破坏力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保护性措施必须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同时还不断需要新的方法。

(3)国际社会CI和CII的关系分析CIP所涉及的范围要广于CIIP(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而CIIP是CIP 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明显区别在于CIP牵涉一国基础设施的所有关键部门,而CIIP是全面保护工作的一个分支,侧重于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普遍网络化和信息化,犯罪分子、恐怖分子、邪教组织等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发起针对CI的攻击变得非常容易,攻击源分散且隐藏。

因此国际社会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逐渐聚焦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逐渐模糊,两者的概念经常互相交错使用。

1998年美国签署的《关于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第63号总统令》中,设立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国家目标,要求“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来迅速减弱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系统——在面临物理和信息攻击时的任何重大脆弱性”。

2003年2月美国发布的《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指出,“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免遭网络攻击、降低国家在网络攻击前的脆弱性、缩短网络攻击发生后的破坏和恢复时间”为“网络空间安全”的三大战略目标。

总的来说,随着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普遍网络化和信息化,美国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逐渐聚焦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上。

同时,在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逐渐模糊,两者的概念经常互相交错使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逐渐与关键基础设施的边界趋同。

国际社会中,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通常用于泛指那些需要进行网络安全保障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2. 国内相关概念分析目前我国尚未从法律层面给出CI及CII的明确概念,在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时经常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

这但相关部门分别从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两个角度开展了安全保障工作。

随着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通过将这些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重大基础设施认定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而可为从国家层面全面部署,统一开展安全保障工作打下基础。

(1)我国相关概念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8号”中使用了“重大基础设施”的概念,并列举了公路、铁路、水运交通设施、大型水利设施、大型煤矿、重要电力设施、石油天然气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九种类别,但该定义过于偏重物理设施,涵盖范围较窄,可以作为关键业务梳理时的参考依据。

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2012年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中指出,各重点领域共有XXXXX余个“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其中的调查报告则初步列举了我国XXX个关系国家安全、经济秩序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网络与信息系统”。

初步划定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重点。

基础信息资源:《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文中提到,应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

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

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数据的行为。

国家重要信息系统:2013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重要信息系统调查工作的函”,对四级信息系统,以及第三级信息系统中跨省全国联网的大系统,对本行业、本部门重要业务起到关键支撑性作用或面向公众提供大范围服务(不包括政府网站)的信息系统,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极端重要系统,进行调查,并在2013年6月前上报。

该调查范围主要为三级、四级的等保定级对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2014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到,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势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等。

重点领域:指政府、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煤炭、铁路、民航、公路、广播电视、国防军工、医疗卫生、教育、水利、环境保护等行业,城市轨道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领域。

基础设施是通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早期的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包含了诸如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生产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概念共识早期,信息基础设施通常被理解为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

是保障信息通信的金融、国家机关等国家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正常运作的信息网络。

也有观点认为信息基础设施就是支撑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平台,如电子签名认证PKI 中心、电子数据鉴定中心、网络安全测评与认证中心、网络安全应急中心、国家漏洞库等。

还有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基础设施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信息系统即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甚至认为关键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也应该列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

综上所述,对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的认识存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有的理解为物理设施,有的理解为信息系统,还有的理解为基础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