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的拨叉夹具设计(有完整cad图)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 60H12 的孔,以及 φ 60H12 的两个端面。主要是 φ 60H12 的 孔。 (3) 铣 16H11 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 M22×1.5 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 的螺纹孔,长 32mm 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 M22×1.5 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2) φ 60 孔端面与 φ 25H7 孔垂直度公差为 0.1mm.。 16H11mm 的槽与 φ 25H7 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3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 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 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的大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工艺课程设计,使我能够熟悉运用了相关手册图表,对识图、 制图、运算及编制文件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我也把这次课程设计当做一次很 真实的岗前练兵,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够使我面对问题时能够更理性,更勇敢。 这个题目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这是我们两个人的成果,这使我第一次感到了团队我们 配合的很默契,也很成功,尽管结果可能不像老师预期的那样好,但是我们都已经很尽力了, 只因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水平有限,希望指导老师能够多多包涵。
1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CA6140 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 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 φ 25 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 φ 60 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 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的详细精确步骤如下:
1. 工艺设计:
a. 确定加工零件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b. 分析零件的几何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顺序和工艺路线。
c. 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
d. 设计车床拨叉的形状和尺寸,确保能够稳定夹持工件并
进行加工。
2. 夹具设计:
a. 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件的几何形状,确定夹具的类型和结构。
b. 设计夹具的夹持面和定位面,确保工件能够稳定夹持和
定位。
c. 设计夹具的夹持力和夹持方式,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过程
中的力和振动要求。
d. 设计夹具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式,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地
固定在车床上。
3. 制造夹具:
a. 根据夹具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造。
b. 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如铣床、钻床等,加工夹具的各个部件。
c. 进行夹具的装配和调试,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4. 调试和优化:
a. 将夹具安装在CA6140车床上,进行调试和测试。
b. 根据加工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夹具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总结: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夹具设计、制造夹具以及调试和优化等步骤。
通过精确的设计和制造,能够确保夹具能够稳定夹持工件并满足加工要求。
CA6140拨叉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及夹具设计

IV 1
拉花键孔, 保证尺寸Φ 25H7和 6H9
V 1 铣 B 面,保 证 尺 寸 27 和 28
Z525 型立 式钻 床
卧式 拉床 L612 0
卧式 铣床 X62W
VI 1
铣 削 8+0.03 0
mm 的槽。 保证尺寸
+0.03
8 0.
VII 1
铣
削
18+0.012 0mm
的槽。保证 尺寸 18+0.012
对工件进行加工。 本夹具主要用来铣宽 18+0.012 0mm 的槽,由于采用宽为 18+0.012 0mm 的精
密级高速钢直齿三面刃铣刀, 一次铣削, 所以主要应该考虑如何提高
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二) 夹具设计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宽为 18+0.012 0mm 的槽,其设计基准为花键孔中心
其中 CP=52, t=8mm, Sz=0.08mm/s, B=8mm, D=63mm, Z=14,
kP=(HB/198) 0.55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K= k1 k 2 k 3 k 4
水平切削分力 FH=1.1 Fz =220 (N) 垂直切削分力 Fv=0.3 Fz=60 (N) 其中: k 1 为基本安全系数 1.5 K 2 为加工性质系数 1.1 K 3 为刀具钝化系数 1.1 K 4 为断续切削系数 1.1
图 1. 拨叉夹具装配图 图 2. 拨叉零件图 图 3. 拨叉
mm
的槽的
B 面,槽和
18+0.012 0mm 的槽。
B 面所在平面垂直于 A 端面所在的平面。
( 3)花键孔及两处倒角
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第
1.1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比如一个普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1]。
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素质等情况,确定采用的工艺过程,并将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这种文件就称工艺规程。这个就比较有针对性了。每个厂都可能不太一样,因为实际情况都不一样。
4.2.1选定定位基准18
4.2.2夹紧力分析18
4.2.3定位误差的分析18
4.3夹具设计及操作19
第5章设计钻2-M8孔的专用夹具21
5.1提出问题21
5.2夹具设计21
5.2.1选择定位基准21
5.2.2分析定位误差21
5.2.3计算切削力及夹紧力21
5.2.4夹具设计说明22
结论24
致谢25
摘
该毕业设计是在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基础上设计的。拨叉零件的平面和孔系为其主要加工表面。一般情况下,确保孔系的加工精度要难于确保平面的加工精度。因此,本设计按照先面后孔的原则,将孔系与平面的加工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以确保孔系加工精度和平面加工精度。主要加工工序是先以支承孔定位加工顶平面,然后再以顶平面与支承孔定位加工工艺孔。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除去个别的工序其余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来定位加工其余孔和平面。支承孔系的加工方法用的是坐标法镗孔。整个加工过程均采用组合机床,夹具采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采用气动夹紧,夹紧方便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加工,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铣槽夹具设计

目录一、序言 (2)二、设计题目 (2)三、设计内容 (2)四、工艺规程设计 (3)(一)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件图 (4)(三)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6)(四)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9)(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0)五、夹具设计 (16)六、夹具设计中的特点 (20)七、总结 (20)八、参考文献 (20)一.序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时在我们学习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坚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铣槽夹具设计三.设计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3)夹具总装图、主要零件图(4)课程设计说明书拨叉得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某拨叉零件的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其余未注明圆角半径R3~5mm一、拨叉的用途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
二、拨叉的工艺分析拨叉这个零件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一共有两组加工表面,而这二组加工表面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二组加工表面分述如下:1.以Ø25mm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1.0025+φ的六齿花键孔及倒角,尺寸为80㎜与花键孔垂直的两端面,尺寸为11.0018+与花键孔垂直的通槽。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1.材料准备:选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加工,一般选择高强度耐磨的合金钢或不锈钢。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例如,车削底面、圆面和孔等。
3.设计夹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合适的夹具,确保工件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4.组织备料:按照工艺路线,将所需的原材料准备好,并进行必要的切断、锯切等预处理。
5.装夹工件:使用夹具将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或晃动。
6.加工操作:根据工艺路线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例如车削、钻孔、镗孔等,使用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7.加工精度控制:通过调整加工参数、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控制加工精度,保证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
8.表面处理: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研磨、抛光、镀铬等,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和耐磨性。
9.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检查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10.包装出厂:检验合格的零件进行包装,标明零件名称、规格和质量等信息,方便运输和使用。
二、CA6140车床拨叉的夹具设计夹具设计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的关键。
下面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1.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夹具结构,确保工件能够被牢固地夹持住。
2.夹具的稳定性:夹具的设计要能够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或移位,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3.夹具的刚性:夹具要具备足够的刚性,防止在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质量。
4.夹具的操作性:夹具的设计要便于操作,方便工人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以下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一种常见方案:1.底座设计:设计底座用于固定夹具在车床上,底座应采用稳定的结构,并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车床上。
2.卡盘设计:使用卡盘夹持工件,卡盘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并通过螺栓或夹紧机构固定。
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年产量4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4、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实体图::零件的材料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的锥孔、M6螺纹孔。
2、大头半圆孔Φ50。
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一、引言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加工零件表面的铣削加工操作。
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适用的铣断夹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1 加工工艺流程下面是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加工工艺流程:1. 准备加工设备和工具。
2.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将工件安装在车床上,并进行合理夹紧。
4. 调整车床的工作参数,包括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等。
5. 进行粗加工操作,使用合适的切削工具进行铣削加工。
6. 进行半精加工操作,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加工操作。
7. 进行精加工操作,使用精细的切削工具进行铣削加工。
8. 完成加工后,清洁工件和设备,检查加工质量。
9. 将加工好的工件进行标记和计数,进行下一步工序或包装出货。
2.2 切削工具选择在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铣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工具的选择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采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铣削加工效果较好。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切削工具的刀腔形状、刀片材质、刀片尺寸等参数。
2.3 加工参数设置加工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加工参数设置建议: - 转速:根据工件材料、切削工具和加工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转速范围。
- 进给速度:根据加工要求和切削工具的尺寸等参数来确定合适的进给速度。
- 进给量:根据工件要求和切削过程的稳定性来确定合适的进给量。
三、铣断夹具设计3.1 夹具选型在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铣断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
合适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3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大批量生产)设计者:黄进扬学号: ************指导教师:***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2009年6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3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大批量生产)内容:1.机械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卡 1份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3.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4.夹具总装图和主要零件图 1套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设计者:黄进扬班级: 06级机制1班指导教师:郑丁科2009年6月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作用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面的选择 (4)(1)粗基准的选择 (4)(2)精基准的选择 (5)(三)制定工艺路线 (5)(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6)(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 (16)(一)问题的提出 (16)(二)夹具设计 (16)1.定位基准的选择 (16)2.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16)3.定位误差分析 (18)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8)参考文献 (18)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1.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和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和φ60H12的两个端面。
其中主要是φ60H12的孔。
3.铣16H11mm的槽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16H11mm 槽的端面、底面和槽两侧面。
4.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和长32mm 的端面。
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些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又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应该是这样。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依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4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由本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以及加工步骤要求,(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CA6140车床拨叉(831002)”,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190~210HB,毛坯重量1.8kg,生产类型为大批量,铸造毛坯。
采用砂型手工造型,公差等级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简称《工艺手册》)表2.2-3为CT11~13。
依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圆表面(φ42)考虑其零件外圆表面为非加工表面,所以外圆表面为铸造毛坯,没有粗糙度要求,因此直接铸造而成。
2. 外圆表面沿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φ25,φ60端面)查《工艺手册》表2.2-5取MA为H级,再查2.2-4取φ25,φ60端面长度余量均为3.5(均为双边加工),铣削加工余量为:粗铣 2.5mm精铣 1mm3.内孔(φ60已铸成φ50的孔,φ25的孔也已铸出φ15的孔)查《工艺手册》表2.3-8,为了节省材料,取φ60孔为已铸成孔长度余量为10mm,即铸成孔半径为50mm。
工序尺寸加工余量:钻孔 5mm镗孔 4.5mm铰孔 0.4mm精铰 0.1mm同理,零件φ25的孔也已铸出φ15的孔。
工序尺寸加工余量:钻孔 8mm扩孔 1.8mm粗铰 0.14mm精铰 0.06mm4.槽端面至中心线垂直中心线方向长度加工余量铸出槽端面至中心线48mm的距离,余量为3mm。
工序尺寸加工余量:粗铣端面 2mm精铣 1mm5.螺纹孔顶面加工余量铸出螺纹孔顶面至φ25孔轴线且垂直轴线方向40mm的距离,余量为4 mm。
工序尺寸加工余量:粗铣顶面 3mm精铣 1mm6. 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中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
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一 以φ42外圆为粗基准,粗铣φ25孔上下端面。
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 GPa b 16.0=σ,210~190=HB ,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φ25孔上下端面。
机床: X53K 立式铣床。
刀具: W18Cr4V 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YG6。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简称《切削手册》)表 3.1有铣削宽度mm a e 60≤,深度mm a p 4≤,齿数10=z ,刀具直径mm d 80= 。
再由表3.2取刀具前角 0=γ,后角 8=a ,副后角 10='a ,刀齿斜角 15-=s λ,主刃60=r k ,过渡刃 30=εr k ,副刃 5='r k ,过渡刃宽mm b 5.1=ε。
2. 切削用量1)铣削深度因为切削量较小,故可以选择mm a p 5.2=,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长度。
2)每齿进给量机床功率为10kw ,查《切削手册》表3.5z mm f z /24.0~14.0=,由于是对称铣,现选量z mm f z /18.0=。
3)查后刀面最大磨损及寿命查《切削手册》表3.8,寿命min 180=T 。
4)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3.16,查得:min /97mm v c =, min /387r n =,min /433mm v f =。
再查表修正系数为95.0=Mv k ,75.0=Tv k ,0.1=tv k ,8.0=sv k ,0.1=krv k ,则m in /900.18.00.175.095.05.1585.158mm k v v c =⨯⨯⨯⨯⨯==5)计算基本工时 m in 81.118.03873690=⨯+==nf L t m 工序二 精铣φ25孔上下端面。
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 GPa b 16.0=σ,210~190=HB ,铸造。
加工要求:精铣φ25孔上下端面。
机床:X61W 卧式铣床。
刀具:W18Cr4V 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YG6。
根据《切削手册》表3.1有铣削宽度mm a e 60≤,深度mm a p 4≤,齿数10=z ,刀具直径mm d 80= 。
再由表 3.2取刀具前角 5=γ,后角 8=a ,副后角 8='a ,刀齿斜角 10-=s λ,主刃 60=r k ,过渡刃 30=εr k ,副刃 5='r k ,过渡刃宽mm b 1=ε。
2. 切削用量1) 铣削深度因为切削量较小,故可以选择mm a p 1=,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长度。
2) 每齿进给量机床功率为4kw ,查《切削手册》表3.5z mm f z /20.0~12.0=,由于是对称铣,选较小量z mm f z /13.0=。
3) 查后刀面最大磨损及寿命查《切削手册》表3.8,寿命min 180=T 。
4)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3.16,查得:min /110mm v c =, min /439r n =,min /492mm v f =。
再查表修正系数为95.0=Mv k ,75.0=Tv k ,0.1=tv k ,8.0=sv k ,0.1=krv k ,则m in /630.18.00.175.095.0110110mm k v v c =⨯⨯⨯⨯⨯==5)计算基本工时 m in 67.013.04392182=⨯⨯+==nf L t m 工序三 以φ25孔上端面为精基准,钻、扩、铰、精铰φ25孔,使孔的精度达到IT7。
1. 选择钻床及钻头选择Z512钻床,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粗钻mm d 23= , 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
2.选择切削用量(1)决定进给量由mm d 23= ,查《切削手册》表2.7有钻头r mm f /96.0~78.0= ,再查表2.9选择机床允许强度的进给量r mm f /8.1~056.0=,最终决定选择机床已有的进给量r mm f /48.0=。
(2)耐用度查《切削手册》表2.12: min 75=T(3)切削速度查《切削手册》表2.16: min /270mm n =3.计算工时min 71.048.027012801=⨯+==nf L t m 由于所有工步所用工时很短,所以使得切削用量一致,以减少辅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