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宫外孕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
临床诊断误诊与漏诊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临床诊断误诊与漏诊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近年来,临床诊断误诊与漏诊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给医患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风险。
本文将对临床诊断误诊与漏诊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一、原因分析1.医生个体因素医生个体因素是导致诊断误诊与漏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医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是决定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一些医生可能由于学历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或者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在诊断过程中出现错误。
其次,医生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也会影响诊断结果。
对于一些复杂或者罕见病例,医生可能存在偏见或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对病情的判断不准确。
2.临床数据收集不准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依赖于患者提供的病史和体征等信息。
然而,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自身主观感受以及医生对信息收集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诊断过程中存在数据偏差。
这会直接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诊断结果。
3.医疗资源不平衡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也是导致临床诊断误诊与漏诊的一个因素。
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医生数量、设备条件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可能无法提供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增加了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二、改进措施1.加强医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医生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同时,医生应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团队协作,借鉴其他医生的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
2.改善临床数据收集的质量为了减少因临床数据收集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诊和漏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应注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征,并借助辅助检查手段进行客观评估。
此外,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主动配合程度,减少信息错误传递的可能。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条件。
通过建立跨院区、跨科室的联合会诊机制,确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得到多学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

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赵思衬发布时间:2023-07-15T12:24:23.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8期作者:赵思衬[导读] 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90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研究适应策略,提高诊断准确性。
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选择380名患者,以分析临床数据并总结误诊漏诊频率。
结果:在21个误诊漏诊中误诊、漏诊分别13、8例,23.80%是由于机械落后,19.00%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23.80%是经验不足,33.30%是由于简单的诊断思维。
结论:超声波检查有误取决于设备,医生,思维和其他因素。
医院应加强超声设备,不断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促进医生的思维,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频率。
关键词:超声科;误诊漏诊;原因;对策在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通常使用超声检测仪器来分析测试结果并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超声设备的功能和应用不断优化,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小,成本低。
在使用超声波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等因素,有时误诊、漏诊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进度,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在超声检查前应总结经验教训,识别误诊、漏诊,找出误诊、漏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尽早治疗患者,确保患者的健康。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表现分析

最佳治疗效果。
宫外孕的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通过腹腔镜技术,将病变输卵管或卵巢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开腹手术
通过开腹方式,将病变输卵管或卵巢切除,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输卵管伞端妊娠灶挤出术
对于输卵管伞端妊娠患者,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将胚胎组织从输卵管伞端挤出,保留输卵 管功能。
宫外孕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妇科疾病,预防宫外孕发生。
超声诊断的原理
超声波传播特性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穿透性,能穿透软组织并被反射 ,回声信号可用于成像。
声像图特征
宫外孕的声像图特征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无妊娠囊,而宫旁 出现低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有时可见胚芽和胎心搏动。
超声诊断的方法
01
经腹部超声
适用于早期宫外孕诊断,但需充盈膀胱,操作较繁琐。
02
HCG测定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诊断早期妊娠的常用方法,但并非特异性指标。HCG阳 性仅代表妊娠,无法确定是否为宫外孕。
病史和临床表现
宫外孕患者通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医生应详细了解 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02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 、适当运动、避免吸烟、酗酒等不 良生活习惯。
控制感染
积极治疗生殖系统感染,如盆腔炎 、附件炎等,以降低宫外孕发生风 险。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不 良因素,以免影响受孕或增加宫外 孕风险。
06
结论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表现的重要性
超声误诊漏诊分析

转]超声诊断中的漏误诊问题浅析作者:梁萍董宝玮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超声影像检查因其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并且无损、实用、经济,已成为影像检查中首选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超声诊断水平,无疑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影响[1]。
由于现代超声诊断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并且我国的超声专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现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文仅从超声医师的角度,对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因素作一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超声诊断水平。
一个正确的诊断往往是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三者综合运用的结果[2]。
反之,导致漏诊、误诊的原因或是由于医学理论不足,或是由于临床经验的欠缺,或是由于思维方法的不正确,总之是不能把三者有机结合所导致的[3]。
下面就超声检查中的漏诊、误诊问题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理论因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思维活动中“诊断”的程序和本质是超声医师减少漏诊、误诊的首要因素。
诊断是医师从搜集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史和症状体征)开始,经过思维中的分析和判断,提出诊断的假说,然后采用各种医技检查,其中包括影像检查以求验证或修正假说;在临床实践中,包括应用其他方法确诊后反馈的信息,来不断推进认识的过程。
也就是医师的主观认识接近患者疾病本质的过程。
显然,超声检查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或一小部分。
超声医师因为患者多、工作忙,常常在不了解病史病情,没有分析判断的情况下就拿起探头检查。
这种既缺乏明确的目的,又缺乏对必要征象的警觉,漏诊、误诊就在所难免。
曾有1例车祸患者,超声检查后只报告了胆囊结石,对显示模糊的双肾未能重视,未报异常。
第2 d患者因肾衰死亡,尸检证实为双肾严重碎裂伤所致。
该例的教训是,虽然对胆囊结石的诊断正确,但是在医生的头脑中,未重视病史,对病情复杂的重症患者没有把握住主要矛盾,终致严重漏诊。
多数超声医师以为检查完患者,发出诊断报告单就是完成了任务。
超声诊断21例异位妊娠的漏误诊原因分析

膜使官腔积液造成假孕囊呈单环 ,周边无环状 滋养层细胞或 绒毛强回声 包绕 ) 。 32 非输卵管妊娠 超声 图像 的特征 .
本 组 2 例病例均 为我院住院患者 , 1 年龄 1~ 1 , 均 94 岁 平 ( 9 4 岁 , 中有阴道不规则 出血者 1 2 ̄) 其 9例 , 尿或血人绒毛膜 促性 腺激 素 ( C 阳性 者 1 H G) 8例 , 使用 仪 器 为 P ip U 2 hl sI 2 i 型, 百胜 D U 8超声诊断仪 , 探头频率( . 75 MH 。部分 患 35 .) z ~ 者适度充盈膀胱 , 取仰卧位 , 经腹常规多切 面扫查 子宫大小 、
史, 密切 结合 临床 , 可减 少误漏诊 。本文 5例异位妊娠超声误 诊病例 皆因未测尿 T T或未询问尿 ,r I 检测结果 而误诊 。 T 33 诊断经验不 足, .. 4 警惕性不 高 : 对异位妊娠声像 图缺乏认 识和鉴别 能力 , 3例瘢痕子宫妊娠 皆误诊为难免流产 , 如 2例
的诊断准确 率,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超声表现 : ①输卵管增粗 , 1 ② 输卵管环征呈面包圈 但< 5mm; 征, 中心为无 回声 , 周边为绒毛增强回声 区; 彩环征” 在滋 ③“ : 养层周边见 血流环绕 ;④异位妊娠囊 多在有黄体囊肿 的卵巢
一
侧; ⑤低 阻血流阻力指数 ( I来自.; 可有宫 内假 孕囊 ( R )0 ⑥ 5 蜕
手术结果对照 , 见表 1 。
表 1 2 例误漏诊病例 1
大于壶腹 部及卵巢 , 出血量较少形成 的包块也较小 , 易受肠腔
气体干扰 , 声检测 困难 , 超 而陈 旧型多无出血 , 表现为盆腔 仅 包块 , 因此容易误漏诊 , 本文 2例陈旧型误诊 为浆膜下肌瘤 。
异位妊娠漏诊误诊5例超声分析

呈1 至 o 生
第 7卷第 6期
M dcl noa o f hn ,e ray2 1 , o 7N . e i nvt no i F bur.0 0 V 1 o6 aI i C a .
.15. 9
・
个 案 报 道
・
异 位 妊 娠 漏诊 误 诊 5例 超声 分 析
破裂。
13 病 例 3 女 ,6岁 。 以腹 痛 3d 阴 道 不 规 则 少 量 流 I 就 . : 2 , n L
诊 , 经 过 后 4 , h G(+) 月 5d 尿 C 。B超 见 : 宫 稍 大 , 膜 厚 子 内 约 0 8c 左 附 件 区 见 一 约 2 0 Cl . n 条 索 状 低 回 声 . m, . n ×0 8cl 区 , 附 件 区未 见 异 常 回声 , 声 提 示 : 宫 稍 大 、 右 超 子 内膜 厚 , 左 侧 附 件增 厚 。 门诊 抗 感 染 治 疗 。 中途 患 者 曾去 外 院 就 诊 , 仍
丁 爱 娟
【 关键词】 异位妊娠 ; 误诊 ; 超声
回顾 漏 诊 、 诊 异 位 妊 娠 5例 患 者 的超 声 特 征 , 漏 诊 、 误 对
15 病 例 5 女 ,1岁 , . : 3 以停 经 3 5d就 诊 , h G(+) B超 尿 C 。
误 诊 原 进 行 分 析 。应 用 Ao aS D 一 8 l D 6 0型 实 时 超 声 诊 断 k 仪 , 头 频 率 3 5MH , 常 规 进 行 搜 查 。 探 . z按
1 病 例 介绍
见: 子宫 增 大 , 内见 09c × . m无 同声 区 , 宫 . m 0 5c 双侧 附件 未 见 异 常 回声 , 声 提 示 : 孕 。患 者 停 经 4 超 早 4 d后 发 生 破 裂 出 m, 经手 术 证 实 为左 侧 输 卵 管妊 娠 破 裂 。
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宫外孕破裂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B 超作为诊断宫外孕破裂的重要检查手段,已被广泛使用。
笔者2005年以来操作检查42例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对照最终手术病理结果,就其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2例均为笔者操作检查的妇产科诊治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27岁,35例有明确停经史,停经时间39天~35个月,4例月经周期不规则,无法判断有无停经史。
3例因病情危重,言语不清。
患者多有突发下腹剧痛,或在持续性下腹痛基础上突然加重,呈撕裂样,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及排便感。
部分伴有不同程度休克症状,大部分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
查体:下腹拒按、压痛、反跳痛及轻度腹肌紧张。
宫颈抬举样疼痛。
35例尿检HCG阳性或弱阳性,2例HCG阴性,5例未做HCG检查。
全部病例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
检查方法:采用日立-2000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阴道探头频率7.5MHz。
常规先经腹部检查,显示不清或可疑者再经阴道检查。
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妊娠囊、附件区及盆腔有无包块及液性暗区。
并观察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及腹腔两侧有无液性暗区。
结果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①子宫多轻度增大,子宫内膜多不同程度增厚,宫内均未见妊娠囊,6例可见壁薄单环状“假妊娠囊”。
②一侧附件区包块。
本组42例均发现左或右侧附件包块,包块最小1.5cm×1.2cm,最大6.5cm×3.2cm。
包块均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回声紊乱的混合回声光团。
③陶氏窝、包块周围或子宫四周可见多少不一的液性暗区;量多者,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及腹腔两侧亦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暗区中多有密集点状回声。
手术及病理结果:42例超声检查的宫外孕破裂出血的病例中,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36例为宫外孕破裂,确诊率85.7%;其中输卵管壶腹部破裂20例,间质部破裂1例,峡部破裂12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卵巢破裂2例。
超声诊断宫外孕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

超声诊断宫外孕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 王 健 王 钧 宫外孕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由于近年来导致宫外孕的危险因素增加,发病率不断上升,大多发病凶险,也有的不典型,或早期无症状,或呈陈旧性,因而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就31例宫外孕的漏诊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及外院漏诊及误诊宫外孕患者31例,年龄20~43岁,多因阴道流血,突发小腹痛就诊。
1.2 方法:应用Philips超声诊断仪、西门子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
常规腹部扫查,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必要患者使用经阴道超声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阴道探头涂耦合剂再套上安全套,缓慢放入阴道多切面扫查。
2 结 果本院误诊及漏诊中13例因停经时间短,孕囊小,诊断为盆腔炎症;9例因病史收集不完整,患者自述月经史正常,初诊断为阑尾炎;另有外院误诊或漏诊9例,来我院超声复查后诊断为宫外孕。
病例均于附件区扫查可见不规则包块回声,盆腔积液。
于我院复查后均诊断为宫外孕,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1例外院诊断查见宫内孕囊回声,直径0.2cm×0.4cm,盆腔可见不规则积液;1例误诊宫内假孕囊,超声建议继续观察,盆腔积液,2例均考虑为宫内孕不全流产,后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高,积液者经子宫后穹窿或腹部穿刺抽出不凝血,复查结果:1例宫内孕及宫外孕同时存在,另1例为宫内假孕囊,宫外孕;3例宫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宫内膜厚度约1.0~1.5cm,于附件区查见团块回声,考虑为黄体破裂出血,宫外孕待排除;另有2例分别误诊为卵巢囊肿。
3 讨 论超声作为宫外孕的重要检查手段,日益为临床医师重视并作为手术指征之一,因而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31例超声漏诊、误诊原因主要有:①病史收集:超声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对病史进行仔细询问,与患者进行良好详细的沟通以了解确切的病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宫外孕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7T14:26:02.6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作者:杨勇[导读] 分析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患者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相关原因。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患者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相关原因。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间收治的接受超声诊断出现误诊及漏诊的10例宫外孕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情况,进而分析患者被漏诊及误诊的具体原因。
结果: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患者出现误诊及漏诊的原因相对较多,与患者的发病部位、超声图像的情况等相关。
结论: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很有可能被漏诊或者误诊,医生需要对既往漏诊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且探讨深层原因,以免患者诊断出现不科学情况。
关键词:宫外孕;超声;误诊;漏诊;诊断;原因
在临床妇产科疾病当中,宫外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且目前发生率在临床中略有提高[1]。
在宫外孕患者当中,一些患者发病情况较为凶险,也有一些患者的症状不够典型,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无明显症状的情况[2]。
宫外孕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凶险,对于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威胁,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科学、及时的诊治,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等。
在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超声诊断是目前的常用方式,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漏诊、误诊等。
我院对患者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妇产科收治的患者当中选择1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具体分析,所有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断但是出现了误诊、漏诊的情况,所有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为自愿参加研究。
我院在本次研究当中排除的患者为:精神疾病患者、确切诊断的宫外孕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表达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患者。
在所有患者当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岁,最大患者为42岁,其中5例患者出现了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有7例患者的HCG检查结果为阳性。
1.2 方法我院在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利用超声诊断的方式,所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IU22设备,探头的频率为3.5—7.5MHz。
部分患者的膀胱出现了适度充盈,医生需要让患者以仰卧位接受诊断,并且经由患者的腹常规多切面对患者的子宫大小、具体状态、子宫回声情况等进行扫查,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假妊娠囊、附件区域是否存在包块等。
一部分患者需要以截石位接受诊断,医生需要让患者预先将膀胱排空,将耦合剂涂抹在超声探头之上,并且套上避孕套,将其置入患者的阴道当中,放置在患者的阴道穹隆位置或宫颈位置,并且缓慢移动进行全面扫查[3]。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后的图像特征等进行观察,并予以简析。
2 结果所选患者全部得到病理证实,输卵管妊娠为4例,非输卵管妊娠为6例,主要包括1例卵巢妊娠,1例宫角妊娠,2例瘢痕子宫妊娠,2例黄体破裂。
2.1 输卵管妊娠特征本研究宫外孕患者中,输卵管妊娠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输卵管增粗,但是在15mm之下,患者的输卵管会出现面包圈征,中心无回声存在,周边为绒毛增强回声区。
这类患者的滋养层周边存在血流环绕,RI指数在0.5以下,可能存在宫内假孕囊。
2.2 非输卵管妊娠特征这类患者的胚胎着床部位存在较为明显的特殊性,如果患者的症状不够典型,就很有可能出现误漏诊的情况,医生在患者具体确诊部位方面也会面对较大困难。
且患者的超声图像很容易与其它类型的疾病产生重叠,医生很难完全区分开来。
3 讨论在临床妇科急腹症患者当中,宫外孕最为常见,这类患者可以占到所有妊娠患者的1%左右[4]。
目前,宫外孕患者的数量出现增多,并且成为了妊娠前3个月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5]。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如果无法接受科学的诊断,后续治疗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甚至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等。
对于宫外孕患者的误诊及漏诊原因而言,患者宫外孕的发生部位、具体的类型及出血量等较为重要。
宫外孕患者的胚胎着床部位相对较多,包括输卵管、宫颈、卵巢等不同的位置,这样会给医生的检查带来较大难度,且患者的包块大小在几毫米与十几厘米之间,且患者会出现破裂、流产等情况,造成患者的二维图像出现较大变异,造成误诊与漏诊。
如果患者为破裂型输卵管类型,其中间质部的出血量会明显多于卵巢等部位,患者的出血量会较少,包块也会较小,这样会造成患者的诊断受到肠腔内气体的干扰,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很难及时诊断出来。
此外,少数患者在出现宫外孕情况后不会出现出血反应,仅表现为盆腔包块,从而造成了误诊、漏诊。
在患者的诊断过程当中,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停经史或者出现声像重叠的情况,相关症状就会不够典型,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误差。
还有一些医生在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当中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也没有将诊断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紧密结合,比如未能询问患者的尿HCG检测情况等,就容易造成患者被误诊、漏诊。
此外,还有少数医生在宫外孕患者诊断中对于该病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与鉴别能力,即便发现患者的相关症状,也会因自身认识不到位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都在我院接受超声诊断而出现了误诊、漏诊的情况。
我院在对患者的具体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多种原因,这些情况存在是造成患者误诊、漏诊的根本原因。
结语:
针对临床当中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而言,医生若想避免患者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就应当着重分析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特征,进而对此前误诊、漏诊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保证患者接受更为科学、有效的诊断,以便患者接受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曹连芳,师莉晖,马婧.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率分析及发展趋势[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4):2828.
[2]王健,王钧.超声诊断宫外孕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04):352-353.
[3]孙良,赵明珠.超声诊断21例异位妊娠的漏误诊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08):882-883.
[4]张群梅.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2,36(05):380-382.
[5]吴桂丽.不同频率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