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公交客车发展

合集下载

大型客车国内外发展历程

大型客车国内外发展历程

大型客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国内外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对其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国内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1949-19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业逐渐恢复,大型客车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早期的客车以农用车辆为主,载客量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2. 快速发展阶段(1980-19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大型客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这个阶段,中国客车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销量逐年攀升。

3. 转型升级阶段(2000年以来):随着环保、安全要求的提高,大型客车开始向环保、安全、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客车制造企业加强了技术研发和投入,推出了更多节能、环保、安全的车型,同时也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进展。

国外发展历程:1.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大型客车在国外也经历了起步阶段,早期的车型以货运车辆为主,载客量较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大型客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 技术升级阶段(70-80年代):在这个阶段,国外客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等。

同时,客车的设计和制造也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

3. 多元化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大型客车的车型和功能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公交客车外,还出现了如校车、旅游客车、特种客车等不同类型的大型客车。

同时,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也开始在大型客车领域得到应用。

总的来说,大型客车在国内外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国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大型客车开始向环保、安全、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在国外,大型客车的车型和功能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

未来,大型客车的发展将朝着更加环保、安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面临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挑战。

中国客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客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客运、客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部分客运产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客运产业从无到有,经历了60年的发展,客运业得到极大发展。

客运业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客运业艰难创业。

新中国成以前道路客运业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为迅速发展运输,交通部在1949年召开的首届全国航务公路会议上要求,各大行政区、各省1950年内尽可能建立运输公司。

1950年4月5日,交通部成立了国营汽车运输总公司,各大行政区、各省也组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直属运输公司。

十年动乱,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道路运输发展也受到严重破坏和影响。

道路客运一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邓小平南巡谈话,我国客运市场空前活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家针对客运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运力的增长仍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运量大、车辆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出行难”成为那个时代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解决交通运输能力不足及“出行难”问题,1979年8月,交通部召开全国汽车运输座谈会,根据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研究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和改革汽车运输管理体制等问题。

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客运市场的指导性文件,开放运输市场,提倡多家经营,鼓励市场竞争,以尽快把交通运输搞活、搞通、搞上去。

各地迅速掀起了个人和联户购买汽车从事运输的热潮,在大大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

正确的决策催生了运输生产力的大解放,道路运输开始走进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对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从邓小平南巡谈话至今,客运快速发展,并规范市场。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我国各行各业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道路客运行业实行了推进市场建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运输市场。

2024年公交车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公交车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公交车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对于公交车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公交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公交车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概述公交车市场是指供应与需求公交车的市场。

在大城市中,公交车是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一,市场需求稳定且较为持续。

市场供应公交车市场的供应主要来自公交车制造商和公交车运营商。

公交车制造商生产公交车供应市场,公交车运营商购买公交车提供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

市场需求公交车市场的需求主要受城市交通状况、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城市交通拥堵程度越高,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越大;人口规模越大,公交车市场的需求也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也有所增长。

市场规模发展趋势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公交车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促使公交车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公交车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公交车制造商和公交车运营商。

制造商之间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提升竞争力,运营商之间通过服务质量和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因素影响公交车市场竞争的因素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以及价格水平等。

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开发节能环保的公交车,提高产品品质;运营商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定价。

市场前景展望发展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交车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政府对公共交通的关注和投入将进一步增加,为公交车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

发展挑战公交车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需求变化快等。

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公交车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结论公交车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市场竞争激烈。

2024公共交通行业报告

2024公共交通行业报告

2024公共交通行业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持续推动,公共交通行业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本报告将详细分析公共交通行业在2024年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2024年,公共交通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也将带动公共交通服务的扩张。

预计到2024年,全球公共交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在市场规模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轨道交通作为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将继续受到政府和居民的青睐。

此外,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等传统交通工具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将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二、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公共交通行业的一大亮点。

无人驾驶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操作不当带来的事故风险;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调度和路径规划等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智能支付技术也将对公共交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市民将可以通过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进行公交车票的支付。

这不仅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还减少了传统硬币和纸质车票的使用,节约资源并改善了环境。

三、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将是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鼓励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公共交通运营商的监管力度,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将继续推动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普及。

通过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运营管理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

在2024年,公共交通运营商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改善车辆、设备和设施的质量,提高运营的准时性、便捷性和舒适性,满足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

客车发展的四大趋势

客车发展的四大趋势

客车发展的四大趋势作为世界最大的客车市场,中国客车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引人关注。

中国客车市场是一个政策性市场,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非常敏感。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综观多项与客车行业有关联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无形之中已经为中国客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勾画了一副蓝图。

从这些规划的思路当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关于客车行业未来5年发展的启示。

趋势一:公交市场增长空间可观目前,公交优先战略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平均约20%,中小城市公交分担率平均不到10%,与欧洲、日本等大城市40%~70%的出行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计划到2015年,全国公交车保有总量达6万辆,较年新增约万辆,以有效缓解城市公交运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交车的市场保有量约40万辆。

国家规定公交车的报废年限为10年,但实际平均报废年限约8年,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十二五”期间现有公交车将有70%需要更新,总量约为28万辆。

新增公交车需求20万辆,再加上更新需求的28万辆,“十二五”期间公交车的总需求约为48万辆,平均年需求量将达到9.6万辆,而目前公交车的年销量还不到6万辆,公交车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趋势二:动力能源结构变革加速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新能源客车成为最大的受益板块。

“十二五”期间,“十城千辆”活动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在延续。

据参与《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专家透露,鉴于电池技术及产能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发展电力电池模块化,2015年动力电池产能达亿瓦时,汽车电池成本将降低一半。

目前,电动客车的推广之所以遇到客车视角Fo u r t r e n d s t o c o a c h d e ve l o p me n tAs t he world's la rge st coa ch m arke t,t he Ch inese co ach m arket arouses th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 ent.1102011.4020*******一些障碍,较大程度上跟不太成熟且价格昂贵的电池产品有关系。

十大因素推进我国城市公交客车市场新发展

十大因素推进我国城市公交客车市场新发展

不断完善 和实 施相对稳定的政策扶持措施 , 努力做 成全国的
典范 。
4结束语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 也值得看好 , 0 0 2 1 年上海世博会也 现在节 能减排 、 新能源 应用 、 关注 民生 已经成为上 海政 将成 为电一电混合超级电容 车、混合动力和燃料 电池等 电动 府 工 作 的 主 题 词 ,新 能 源 技 术 在 公 交 客 车 上 的 应 用 很 好 的 汽车 良好 的 技 术 展 示 平 台和 市 场 导 入 机 遇 。 计 我 国 的 混 合 契 合 了 这 一 主 题 要 求 ,是 满 足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交 通 的 可 预 动 力车市场将在2 0 ~2 1 年正式起步 , 0 0 07 00 2 1 年左右进入一 行 之 路 ,也 是 科 技 成 果 转 换 为 生 产 力 的 具 体 体 现 。建 议 在 个快速增长期。 因此, 现阶段 也应对 混合动力客车技术及其 珍惜上海 已取 得的科技 成果 的基础上 ,进行 科学评估 ,按 技 术 研 发 给 予 重 点 支 持 ,通 过 示 范 运 行 ,使 得 其 在 不 远 的 将 照 4 E要 素 ( 济 性 、可 获 得 性 、 境 友 好 性 、使 用 方 便 性 ) 经 环
进 一 步下 降 。
在对 第 2 开 发 的样 现 已进 入 第 2 研 发 轮 轮
情 年 将 有新 一 轮 的 气瓶 材 料 、 维护
础设施 的配套。
车进 行 测 试 与评 估 。 积 累阶段 。 整车 控 制 、 关键 零 部 件 等 技 术 与 国 外
有差距 。
燃 料 电 池 寿命 、成 本 及基础设施 。
点 保 养的规 范化 基
通 过这 个 比较 , 以看 到 现 阶段 上海 的 城市 公 交车 选用 的 不 过 ,燃 料 电池 车 是 一 种 清 洁 能 源 汽 车 发展 的必 然 趋 势 ,所 可 新 能源 技 术 的一 些实 际情 况 和 困难所 在 , 根据 上 海 城 市 发 展 的 以很 可 能 是 l 以 后 的 发 展 重 点 。 0年 实际情况 ,建议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发展 。 二 甲醚 客 车 的 燃 料 由于 适 合 中国 资 源 优 势 ,目前 已经 形 C NG客 车 技 术 是 日前 较 为 成 熟 的 选 择 ,接 下来 的 一 个 成 了一 支 涵 盖 整 个 产 业 链 的 技 术 团 队 , 解 决 关 键 技 术 的 基 在 阶段 上 海 的 公 共 交 通 能 源 转 型 可 以 重 点 推 广 先进 的 C NG客 础 上 ,一 旦 燃料 价格 具 有 优 势 ,上 海 可 以适 度 发 展 ,并 向未 车 ,车辆 的排放 应能满足 中国第 1 V阶段 的限值 要求 ,同时 具 备 应 用 条 件 的 城 市 和 地 区 提 供 此 项 技 术 。

客车发展历史

客车发展历史

客车发展历史一、造车初期早在19世纪初,欧洲的马车已经遍及全球。

而美国则在1827年构思了第一辆骑马车,当时的命名为“奥米莱克斯(Omnibus)”,意为“适用于所有人的公共车辆”。

然而,由于这些公共车辆在能够承受的压力下行驶缓慢,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提高运输效率的方法。

二、蒸汽动力时代1830年,英国的George Stephenson率先使用蒸汽引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公交车。

这也标志着发展历程的进入蒸汽动力时代。

不久后,法国也开始使用蒸汽力量,使用了大巴车,人们很快发现,与骑马车相比,公交车运行速度更快,更加舒适。

但是,由于蒸汽动力的原因,巴士会释放大量的黑烟和粉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三、内燃机时代1902年,汽车巨头Mercedes-Benz推出了第一辆公共汽车,使用了内燃机,这种车型运行更稳定,更加节能环保。

而随着车辆尺寸的扩大,巴士的悬挂和刹车系统也得到了改进,安全性大大提升。

在1920年至1950年之间,座位数量的提高迎合了人民出行、旅游需求的激增。

四、电动车时代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和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出,电车的存在就成为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出行机制。

1980年代还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电动技术已经被大规模的应用到许多客车制造商的核心产品上了。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动巴士展现出了更多的优势。

五、自动化时代现今,科技的加速发展使自动驾驶巴士已经成为客车行业的新热门。

自动驾驶车辆的启用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客车行业中人力资源短缺、交通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客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日趋完善和丰富,预计将会成为未来客运行业的主要趋势。

六、智能时代智能化趋势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因此,巴士的智能化也日渐增长。

最新的巴士车厢和软件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帮助司机处理复杂路况。

这些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行车安全,还可以为乘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例如为乘客提供快捷地车票购买、车况监控等功能。

客车行业的发展阶段

客车行业的发展阶段

客车行业的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年1956 -1978 年)1974年1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和国家建委城建局联合下文,由常州客车制造厂研制大客车底盘。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意识下,中国的客车业也从次开始了漫长的大客车产品的自主研发之路。

1975年9月,北京牌大型铰接公共汽车在北京公路上投入使用。

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客技术水平很落后。

1978年以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年产量仅为40多万辆。

客车产品的年产量占汽车工业年产量的比例很小。

中国对客车产品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再加上中国总体技术水平的落后,大型客车的发展也就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二、成长阶段(1978年-2001年)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中国的客车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丰富和填充。

1978年之前,中国的大客产品结构很单一,即只有9-11米的公交系列客车,产品在全国的覆盖率也很小,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有。

在此期间,中型客车产品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并逐渐趋于成熟。

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型客车产品结构已经相当完善,产品系列也由7米逐渐过度到10米。

中客的市场面逐渐拓宽,主要用于二三级城市的公路客运和中短途客运系列。

中客产品技术的发展让中客慢慢面向旅游客车市场。

轻客发展的这20 多年里,企业不断增多,产品种类也逐渐丰富。

主要的轻客产品来自国内主流的轻客产品,即金杯海狮、南京依维柯、东南轻客、沈阳中顺和东风客车等。

随着市场的发展,轻客市场在扩大的同时趋于稳定,主要就是短途客运、城市物流等。

虽然市场面不宽,但是这一产品在国内客车市场上也是不可取代的。

通过引进技术,我国客车工业技术在这一时期有飞速进步。

1986年,北方车辆制造厂与尼奥普兰公司(德)合作,使用尼奥普兰技术、工艺许可证生产北方牌高档豪华旅游客车。

1988年,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引进德国曼豪华大客车技术,生产金龙-曼豪华大客车。

1992年,常州客车厂与福莱西宝公司(美)合资成立中国福莱西宝车辆有限公司,生产高档大客车和高档城市公共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公交客车发展公交客车发展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迅速。

为适应和促进发展,城市公交客车必须迅速上品种、上档次、上数量。

为做好这方面工作,必须认真了解城市发展需要、我国公交客车发展现状和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且对此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努力的方向。

我国城市发展和公交相关的特点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1998年中国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668个,预计到2000年全国城市将达到800个,其中100万人口之上的特大城市将接近100个,这势必带来公交客车的需求。

2、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至1998年的3亿7942万人。

如果把户口在农村而实际已脱离农村,长期居住在城镇的流动人口8000多万人计算在内,城镇人口达4.3亿-4.8亿人。

公共汽车数量满足不了人口增加的要求。

另外,据统计,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15%。

为保障老龄人、儿童及残疾人安全,方便地使用交通工具,就有必要改善交通工具的状况。

3、城市污染车辆排放对大气影响日益严重,据统计,汽车排放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约占60%之上。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国政府都对交通污染源的限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我国政府要求在2001年,实行欧洲I排放法规。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用车现状1、发展城市公交的重要性1997年,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拥有量约17万辆,其中大中型城市公共客车约为9万辆,年客运总量达280万亿人次。

预计到2000年,城市公共汽车将达22万辆,其中大中型城市客车为14万辆,约每2500-3000人拥有1辆公共客车,和国外800-1000人拥有壹辆公共汽车相差甚远。

《人民日报》曾开展了“明天我们怎样出行”的讨论,结果公众提出的第壹途径,就是公共汽车应成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

和其他出行方式相比,公交客车更能发挥快捷、方便、安全、集中、效率高、道路占有率低、耗能低廉的优势,是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式。

因此,在许多集中型城市和汽车化程度不高的国家,特别是交通状况欠佳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壹些私人轿车占有率较高的国家也提出要恢复和发展公共交通。

如美国纽约上下班时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数超过半数。

法国巴黎早晚高峰时,公共交通车辆出行比达85%,平时为56%-60%。

2、城市公共交通用车现状近几年,城市公共汽车虽有很大进步,但总体来说,技术状况比较落后:壹是车龄老化,油耗高,噪声大,污染严重;二是此类车多是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客车,车长多为10m以内,动力不足,载客量小,地板高,乘客上下车不方便;三是乘坐不舒适,安全感差,速度慢。

从日欧客车现状和发展见我国城市客车1、国外客车生产厂家简况国外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生产厂家有: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日野;德国的奔驰、MAN、凯斯鲍尔、尼奥普兰;英国的利兰、MCW和DENIS;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等。

至今,欧洲的大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仍居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德国的大客车技术壹直保持领先地位。

由于客车市场需求量大大低于轿车,具有产量低、品种多的特点,所以自动化水平都不很高,普通客车厂壹般都保持在年产量1500-3000辆的水平。

2、日本的城市客车现状面对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日本城市交通部门重点提出:为保障高龄和残疾人能安全、方便地乘用交通工具,有必要改善交通设施。

为此,东京市交通局向日本4家有名的客车生产X公司(五十铃、日野、三菱、日产柴)提出了开发研制上下车方便的低地板城市客车的要求。

随后,营运X公司于1990年末向客车生产X公司订购8辆低地板城市客车,且在1991年4月投入营运。

客车地板离地高度从原来的840-915mm(中门处)降至550-570mm;同时,车内三级踏步改为壹级踏步。

为方便轮椅乘客能自如地上下车,仍装备了斜板通道装置。

随后,汽车厂和营运X公司共同对乘客进行了采访调查。

结果表明,低地板城市客车的利用率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占明显优势。

3、欧洲的城市客车现状从1991年6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公共运输联合会上发表的许多论文中能够明显地发现壹条消息:低地板公共汽车是当今公共运输部门急需的车辆。

此次会上,大家认为利用原有的通用技术制造出来的低地板公共汽车为第壹代;采用新技术和专门开发的零部件制造出的低平无踏步车门入口和车内没有横台阶的城市客车为第二代;同时为低地板城市客车最佳设计提出9项要求:a.车门区无踏步,车内无横台阶;b.车内无座椅平台;c.座椅数量较多,乘坐舒适,离座、下车安全方便;d.采用小尺寸车轮,降低轮拱高度;e.零部件要小、薄、轻;f.传动系统耗能少,运转平稳,符合环保要求;g.车身耐腐蚀,帮助长(最低12年);h.噪声低;i.维修费用低,尽可能从外部检修。

VOLVOX公司设计低地板公共汽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行动不方便的乘客,其工作重点壹直集中在低踏步、低通道上。

相应的特征是车门入口宽度1200mm,轮拱宽度500mm,其上可放置8个座椅。

凯斯鲍尔S300MC型低地板公共汽车的尾部横置MAN180KWV型发动机,装有ZFX公司为低地板客车设计的最新独立前悬架和后部组件,ZFEcomat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都横置于车身尾部,经90°转角传动和低217mm的中心下沉式车桥相接。

该传动系统可降低车厢后部高度,增加后门宽度,实现整车低地板化,同时保持正常的离去角。

该车使用的是阿鲁斯依斯X公司的铝合金车身构件,有3个宽1250mm的车门,踏步正常高度340mm,空气弹簧排气后高为260mm。

雷诺CS.S客车底盘,装有152kW的T186K发动机,自动变速器,二者都横置在底盘尾部,前后都为可自动调平的空气悬挂,前盘后鼓式制动器,装有ABS和ASR系统。

用该底盘制造的客车,可实现车内无横台阶,乘客可达115人。

另外,为了环保需要,该底盘可选用天然气发动机。

发动机趋势近年来,电动汽车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国所开发的电动汽车主要有以蓄电池供应电能的电动汽车和以蓄电池为主、内燃机为辅的复合动力汽车。

城市电动客车不仅满足城市乘客车运输的要求,仍具有对城市大气无污染、噪声低及振动小等优点,是壹种较理想的城市交通工具。

另外,由于家用小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普及而带来的道路不畅影响了大客车准点运行。

为确保大客车的准点运行,除设置专用车道外,近年来,在壹些城市装用“城市大客车监控系统”。

采用该措施,能够而时了解线路各站候车乘客的多少和车辆运营状况,进而提高大客车调度的及时性,有效地保证大客车运行速度和准点性。

我国城市客车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集,老龄化比例迅速加大,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收入相对较低,道路面积率也很低;城市污染严重,所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提高和发展势在必行,且因和国外背景条件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近几年,虽然我国城市公共汽车的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沿用货车底盘到开发客车专用底盘,发动机功率由小到大,油耗由大到小,噪声由高到低,排放不断改善,出现了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公共汽车,地板高度也开始从800-900mm降到500-600mm,车厢的居住性、舒适性也日臻完善。

可是和国外产品相比,无论从技术水平、性能和人均占有数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国外同类产品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超低地板(地板高度在340mm以下)客车基本上仍没有。

发展我国公交客车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车辆大型化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别是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拥挤不堪的现象非常明显。

据有关资料记载,高峰期,车内每平米站立人数可达11人之多,使人感到很不舒适。

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办法之壹就是加大车身长度,使车身长度加大到11-12m(包括双层客车和全铰接式客车),增加客容量,即是要大型化。

国外大城市早已有11-12m公交大客车。

2、车辆低地板化低地板公交车有很多好处。

前苏联汽车科学研究部门得出壹个结论:对公交客车运营指标影响最大的是地板高度,地板高度降低57%,可使乘客上下车的时间节省50%,从而可提高定线平均运输速度7.5%。

有人推算过,北京市的公共汽车时速每提高1km,相当于增加了300辆大公共汽车。

地板降低无疑可增加平均运输速度,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又便利老龄人、小孩及残疾人上下车。

地板高度在320-450mM的超低地板公交客车在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已较为普遍。

而我国地板高度在500-600mm的城市客车目前已经出现,这适合我国国情。

有些道路状况很好的特大城市也应着力开发地板高度在450mm以下的超低地板公交客车。

地板高度由900mm降到600mm,降低了33%,而上车时间却可节省50%之上;而从600mm 继续降到400mm时,上下车时间虽有减少,但幅度不大。

不过,客车地板高度降到400mm 时,若再设有伸缩式导板过道,残疾人车和童车则可方便地上下,增加使用功能。

可是,这种超低地板客车需要有较大的投入,因为这种客车的前桥、后桥、悬架、轮胎、车架等各大总成及整体布置都有别于传统结构型式,造价较高。

有实力的大城市能够发展这种超低地板客车。

3、绿色环保化污染已对人类生活构成威胁,特别是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正在呼唤“绿色环保汽车”。

这主要应从发动机改装着手,壹方面电喷、三元催化技术已经从小轿车向大功率发动机延伸:另壹方面开发新能源发动机装于城市公交客车上也是壹种趋势。

新能源主要有电力、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等。

在城市客车中,电力、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混合燃料汽车已开始投入使用。

4、向高档、高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在动力配置方面采用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低噪声、先进可靠的发动机,而且发动机后横置,给乘客留有圈套的乘坐空间;采用自动变速箱和动力转向机构,操纵轻便,该机构可减轻驾驶员疲劳、减少安全隐患;采用空气悬架增加客车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使车身地板高度空载和满载时保持衡定,甚至可带屈膝功能便于乘客上下车;采用ABS/ASR防抱死制动装置和防侧滑装置;前桥为独立式、后桥为轮边减速或是U型门式后桥以降低车身地板高度。

其次,公共汽车行驶在现代文明程度高的市区,它是壹道流动的风景线,因而对整车外形乃至色彩都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作为公共汽车仍要求有醒目和减少乘务人员劳动强度的电子报站器,电子显示路牌,无人售票装置,前后电视监视系统等新技术的采用也将越来越普及。

5、底盘总布置及总成的性能要求和结构型式客车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底盘,所以客车专用底盘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客车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

各种客车根据使用条件不同,对底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城市公共汽车要求底盘的车架低,以降低第壹级踏板的高度,便于乘客上下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