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幼儿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的。
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是⼩学数学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孩⼦难以学会学好。
如果这个重难点不突破,对将来孩⼦的计算学习将会造成很⼤的影响。
我们⾸先要根据学⽣已有的知识经验,确⽴正确的计算⽅法,并且结合学⽣的年龄特点,创设新颖有趣适合学⽣个性的计算⽅法,让学⽣在轻松愉快的⽓氛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计算⽅法。
现根据已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法,希望能为各位家长辅导孩⼦提供⽅便,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加强对孩⼦的个别辅导,以弥补孩⼦在学校中学习的不⾜。
⼀、20以内进位加法⽅法⼀:“凑⼗法”9 + 4=9+1+3=13“凑⼗法”的主要特点是:看⼤数,分⼩数,把⼤数凑成⼗,再加剩下的数。
要熟练掌握这⽅法⾸先要把得数是10的加法记熟了,如:9+1=10,再次是要熟练把数分成两个数相加,如:4分成1和3。
这⽅法的难点就在于要分清把⼩的数拆成⼏和⼏才有利于凑成⼗,如:4⼀定要分成1和3,因为9+1刚好等于10。
凑⼗法的优点在于能多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数的拆法。
缺点在于⼀时学⽣掌握难度⼤,要慢慢的训练。
⽅法⼆:“五五凑⼗”6 + 8 =5+5+1+3=14“五五凑⼗法”的主要特点是:当两个数都⼤于且接近5时,把这两个数都拆成5+,如:6=5+1,8=5+3,6+7=5+1+5+3=5+5+1+3。
要熟练掌握这个⽅法主要是要熟练⼤于5的数分成5和⼏就⾏了。
“五五凑⼗法”的优点在于⽐“凑⼗法更容”易掌握。
缺点在于只局限于等于5和⼤于5的数的加法。
⽅法三:“多加减补”9 + 5 =10 + 5 -1 =14“多加减补”的主要特点是:先把9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1减掉。
这是“多加减补”的⽅法,这⾥蕴涵假设的思想。
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10-1来替换原式中的9,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1,这⾥蕴涵着替换的思想。
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题库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和掌握这些技能,我们整理了一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题库,供学生们使用。
以下是该题库的具体内容:一、20以内进位加法题目:1. 15 + 7 =2. 12 + 9 =3. 8 + 13 =4. 17 + 6 =5. 11 + 12 =6. 14 + 7 =7. 10 + 18 =8. 16 + 5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练习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如何处理进位的情况。
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快速、准确的加法运算,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20以内退位减法题目:1. 18 - 7 =2. 13 - 9 =3. 16 - 8 =4. 15 - 6 =5. 19 - 11 =6. 14 - 7 =7. 17 - 10 =8. 12 - 5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练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何处理退位的情况。
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快速、准确的减法运算,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套题库设计了多种类型的题目,涵盖了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
希望这套题库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入,他们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认识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扩展。
在这方面,我们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运算技能。
一、20以内进位加法题目扩展:9. 18 + 7 =10. 16 + 9 =11. 11 + 15 =12. 19 + 8 =13. 13 + 17 =14. 15 + 9 =15. 17 + 13 =16. 14 + 18 =这些题目相对于之前的题目来说,难度更高一些,需要学生更加细心地进行计算,特别是在处理两位数相加时更加具有挑战性。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精选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十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具体内容包括:章节10.1进位加法原理与计算方法,章节10.2退位减法原理与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展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8个苹果,爸爸又买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10.1进位加法原理与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如13+7=20,强调“满十进一”的概念。
接着讲解10.2退位减法原理与计算方法,如158=7,强调“借一当十”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4.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进位加法原理与计算方法2. 退位减法原理与计算方法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例题4. 注意事项:满十进一、借一当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7+6= 14+9= 205= 138=(2)思考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 答案:(1)23 23 15 5(2)答案不唯一,如:购物找零、计算时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关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凑十法”、“平十法”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3;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