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91·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郭汉原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阳泉 045000摘 要:目的:讨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O)的效果。
方法:收治多发伤患者57例实施传统抢救,设定该组为参照组;随机选取同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57例,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抢救,该组设为试验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乳酸、体温、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碱剩余(BE)等的恢复时间均为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率均为试验组比参照组低(P<0.05);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诊外科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多发伤救治 临床指标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及交通等的进步,人类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意外损伤事件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交通、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意外事件。
复杂多样的伤情会加大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极易引起创伤三联征[1]。
社会越来越重视对损伤控制的研究,传统抢救方式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
为研究抢救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的有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多发伤患者114例,分别进行传统抢救方法与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多发伤患者114例,男女比例59:55,年龄27…-56岁,平均(43.3±2.5)岁。
试验组男女比例34:23,平均年龄(41.4±3.4)岁;其中身体多处骨折21例,大血管损伤18例,腹部多脏器严重受损11例,胸部损伤致双侧血气胸7例。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这个领域,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关键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快速地控制出血和其他急性损伤,从而挽救伤者的生命。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控制源头,暂缓处理”,即首先要对出血、压力和缺血等急性损伤因素进行控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这种方法与以往的传统方法不同,传统方法是先进行全面评估和策略设计,然后再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在急性多发伤救治中时间往往不充裕,损失的生命也很可惜。
在多发伤救治中,急诊外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伤势,从而给后续治疗留出时间和空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生必须快速地采取措施,首先要对伤势进行评估,确定伤者的生命体征、伤口严重程度、出血情况等。
然后,医生必须通过急救手段对伤者进行处理,如将伤员置于外科手术床上,同时实施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并尽可能地缩短操作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还包括一些先进技术,如内固定技术、快速冷冻技术、血管介入技术、急性肝功能替代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精确地控制出血、紧急输液、暂时解决器官功能衰竭等问题,从而增加伤者的存活机会。
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的成功离不开医生的紧急反应和团队协作。
医生必须进行团队制定的和个人制定的反应措施。
在急诊抢救时,医生必须准确地评估并迅速采取措施。
此时,心态稳定、悬念选择坚定的外科医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是急救救治中的核心力量。
总之,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与科学的方法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医生可以有效地控制伤势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最终挽救伤者的生命。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
尽快、有效地控制并修复伤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水平。
在这
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强调早期手术干预。
在多发伤患者中,伴有严重出血、内脏损伤等
急性生命威胁的情况较为常见。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强调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进
行手术干预,控制出血并修复内脏损伤。
这种早期手术干预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复杂的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注重综合治疗。
在多发伤患者中,损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单一
的手术方法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专科的专家协作。
他们共同制定并执行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
的成功率。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多发伤救治中,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休克、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通过早期控制出血、感染源的清除
和早期康复治疗等手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注重团队合作。
在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强调各个科室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急诊科、影像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多个科室的医疗人员共同参与救治。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协调各
个环节,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临床 探 讨 ・
2 年月 4 第2 0 8第9 2 “ 卷 期
损伤 制外科 在急 外 发伤 控 技术 诊科 科多 救治中 应 的 用
潘光华 徐庆余 郑旭东 陈纯白 吴海斌 (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急救 中心 , 浙江瑞 安 3 5 0 ) 220 【 摘要 】目的 探讨损 伤控制外科 技术抢救 急诊科外科多 发伤患者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4 6例多发伤患者 采取损伤控制
p te t e t d wi a t t , o yt mp r t r e o e i , T, T e o e y t a i n st a e t l c a e b d e e a u er c v r t r h y me P A1 rr c v r me i ,BE r c v r mea d b e d n r in fc n l e o e t n l e i gwe esg i a t y i i y
可 比性 。
12 治 疗 方 法 .
表1 两组 患者 的疗 效及 著 发症情 况 比较
治疗 组 一 期采 用 简 略 手术 , 以止 血 和 控制 污 染 为 主要 目 的 , 术简单有效 , 手 迅速 , 手术 时间不能超 过 9 m n 一期 术后 收 0 i, 住 IU进行复 苏治疗 , C 当病情 稳定 、 项机体 功能基本 稳定后 , 各
以 20 0 9年 4月 ~2 1 0 1年 1月来 我 院急 诊 就诊 的 2 2例 1
严 重 多 发 伤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为 基 础 , 择 其 中 应用 D S方 选 C
法 救 治 的 患 者 4 例 为 治 疗 组 , 3 例 , 1 例 , 均 年 龄 6 男 2 女 4 平
( 54 63 岁 , 中 1 例严重腹 部多脏 器伤伴 腹膜后 出血 , 3 .±2 .) 其 1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随着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增多,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越来越成为医学界的热点话题。
在这种情况下,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的技术,其目的是迅速控制患者的生命危险,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本文将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确定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及生命威胁程度。
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患者往往伴有伤势复杂,病情危重的情况,而且常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部位的伤口,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系数都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迅速确定伤情,快速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
通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医务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多发伤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救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多发伤患者的出血,减少其生命风险。
大量失血是多发伤患者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而且常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医务人员需要尽快控制患者的出血,以便给患者输血和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通过快速找出伤口源头、包扎止血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多发伤患者的出血,减少其生命风险,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
在多发伤救治工作中,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同样重要。
患者需要得到科学的护理,合理的康复训练,以便更快地康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为患者的康复增添力量。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摘要】本文围绕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接着对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别讨论了其在肝脏创伤和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总结了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实际操作指导,为提高救治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临床应用、肝脏创伤、腹部创伤、效果评价、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诊外科领域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致力于处理各种急性和危重病患者的外科问题。
多发伤是急诊外科中常见的临床情况,指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存在多处严重的外科创伤,如多处骨折、内脏损伤等。
多发伤的救治常常需要综合多种外科技术,以迅速控制出血和其他病理生理异常,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本文将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在不同外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提供参考。
1.2 目的和意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发伤是急诊外科面临的常见临床情况之一,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速,需快速、有效应对,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迅速控制伤势,稳定患者病情,争取救治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介入能够减少失血量,减轻休克状态,为后续的手术救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还能有效避免次生损伤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深入研究和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急诊外科的治疗水平,减少患者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定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指在面临多发伤患者时,通过快速、有效地进行初步止血、暂时性外固定和保护性包扎等措施,减少失血、避免血容量不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以维持多发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为进一步治疗和手术创造时机的一种外科技术。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强调在急诊外科阶段进行有效的损伤控制,是保障多发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多发伤患者常常伴随有明显的失血和休克症状,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救治。
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定义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需求而提出的。
通过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管理患者伤情,减轻其痛苦,提高生存率,并为后续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急诊外科中,掌握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于处理多发伤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定义及相关原理的理解,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效率和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1.2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中的重要性在急诊外科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急诊外科是对各种突发、严重、危及生命的外科疾病进行紧急抢救和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更是急诊外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多系统受伤,病情复杂,需要紧急而高效的干预。
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源、纠正休克、防止内脏损伤的继续发展等措施,可以及时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急诊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的伤情做出初步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必要延误,提高手术效率。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为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是急诊外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摘要】急诊外科多发伤的特点包括伤势复杂、有多系统受损及创伤严重等,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迅速控制出血、解决休克、减轻炎症反应等。
在多发伤急救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稳定患者情况。
在手术中的操作技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恢复期的重要性在于避免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康复率。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为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临床应用、原理、方法、操作技巧、术后恢复期、技术支持。
1. 引言1.1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是一种以减少患者伤亡为目的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积极的外科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质量。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早期复苏、积极止血、减轻炎症反应等。
在多发伤急救中,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情恶化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操作技巧方面,损伤控制外科技术需要医务人员具备高超的外科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术后恢复期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为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它的应用,许多本来命悬一线的患者得以幸存,并最终实现康复。
2. 正文2.1 急诊外科多发伤的特点急诊外科多发伤是指在急诊外科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复杂多发性伤害,通常包括多处骨折、多脏器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这类伤病病情多变、病情程度严重,患者往往需要紧急救治和全面治疗来挽救生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急诊外科多发伤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损伤部位: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通常在不同部位遭受损伤,可能同时存在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损伤,需要全面评估及同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
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抢救,观察组自此基
础上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
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PT恢复时间和DIC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
救治中效果显著,能快速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98-01
多发伤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问题之一,在各类死亡率中占比12%,是造
成36岁以下人群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
在多发伤中,涉及两个及以上的解
剖部位损伤日益增长,其伤情复杂,再加上患者的内环境紊乱,容易出现创伤三
联征,即:低体温、凝血障碍和酸中毒,进一步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2]。
我院对
既往收治的80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
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19~65岁,平均(35.8±4.4)岁;受伤情况:45例为交通事故伤,15例为
坠落伤。
合并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15例、颅脑损伤10例、腹部损伤20例、胸
部损伤5例、骨盆及四肢多发骨折8例、其他合并伤2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
年龄、受伤情况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抢救,主要是通过药物与输液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
处理,患者入院后先进行药物注射,保持患者在休克状态下行一期手术,手术内
容主要是修复解剖创伤,术后转入ICU继续行抗休克、抗感染、纠正紊乱电解质
等治疗。
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抢救,对患者的出血与污染进行处理,并
将手术控制在1.5h内,对于创伤部位不同的患者手术操作略有不同,待患者病情
稳定后,结束一期手术。
于72h内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对于腹部创伤较大或伤
及主干大血管的患者,要尽快对其进行修复,如情况危急,可先对患者进行插管,若损伤胰腺,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胰管闭锁,甚至切除胰十二指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期手术时只对患者的出血与污染进行处理,只有一期手术结束后的72h内进
行的二期手术,才对患者的胃肠进行重建,并且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关胸[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凝血酶原(PT)恢复时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和死亡率[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
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死亡率比较见表
表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死亡率比较(x-±s;%)
3.讨论
损伤控制外科(DCS)是多发伤救治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手段,包括早期简化
手术、ICU复苏和分期确定性手术三个阶段,该手段更加注重患者的生理和病理
状态,强调稳定和恢复患者的生理机能,并纠正紊乱的内环境,能有效提高看似
无望生存的严重多发伤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
早期简化手术是指应用简单的
方式,对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外伤污染进行简单处理,迅速有效的对腹腔进行检查,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和污染的目的,随后对患者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
ICU复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纠正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还要对患者的其他损伤进一步进行检查。
待
患者完成ICU复苏后,可进入第三阶段,即分期确定性手术,该阶段通产在患者
的首次术后1~2d内进行。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损伤控制方法能有效恢复患者的
生命体征,纠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尤建权,钱海鑫,戴佳文,等.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华
急诊医学杂志,2014,23(4):443-445.
[2]王定淼,朱金荣,陈勇,等.损伤控制外科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患者急诊救治中
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85-186.
[3]黄道斌,韩圣瑾,周正武,等.损伤控制理念在急诊肝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6):510-512.
[4]木伍里.损伤控制理念在肝脾破裂急诊手术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普外科
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7,11(3):244-247.
[5]马跃,康新,常学峰,等.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华
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5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