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2篇范文:选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山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人生如登山_作文1200字_关于人生的作文_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人生如登山一直都是考生们热议的话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如登山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东岳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
节目录制结束时,特约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微博)于丹教授的登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
另一位特约嘉宾、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提示】从于丹的角度分析,可以有以下立意:要立志高远;要敢于争先;要志攀高峰;要勇立潮头;等等。
从易中天的角度分析,可以确立以下中心:做任何事都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走好人生(事业)的每一步;要量力而行,只要尽力就好;力所能及无遗憾;等等。
综合以上分析,这则材料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与侧面有很多,文体的选择更是可以不拘一格,适合于叙事和抒情,也适合于议论说理。
一、本次作文主要存在问题:1、文面、书写总体情况太糟糕,这会严重影响评卷老师的打分。
2、文章观点不够鲜明,按照应试作文的要求,不应该在文章中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
3、本学期已加强了文章“开头”的练习和分论点的分解训练,但在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和落实,为什么?4、如何做到“论据和论点的对应”学生还比较糊涂,问题比较严重,后阶段要努力强化这个问题。
【范文】人生是一次登山,沿途有擦肩而过的荆棘刺痛,有粗砺的山岩的拌脚,但这一切均无损于山的光明磊落,山的坦荡忠诚。
人们常常抱怨登山道路的坎坷,登山路途的遥远,害怕山中的荆棘和山岩。
弱者在山的前面俯首臣服,不敢上前;强者不畏艰难险阻,涉水翻山。
在翻越了大山之后,他发现:原来成功在山后。
山险固然可怕,山路固然难走。
攀登人生顶峰作文高三(精选3篇)

攀登人生顶峰作文高三(精选3篇) 攀登人生顶峰作文高三(精选3篇)第一篇:攀登人生顶峰作文高三人生的幸福在于不断奋进的过程,不是单纯为了一个目标。
有的人爬山,就是为了达到顶峰,一路的汗流浃背,咬紧牙关向上攀,最后累倒在山顶,懵懵懂懂休息半天,又艰难地往山下走去,真是一路的艰辛、一路的痛苦、一路的枯燥。
而有经验、有品位的人爬山,他们不紧不慢,每到一个高度,他们环顾四周,欣赏美景,闻闻花香,观察物种,拍拍照片,他们这样爬到山顶,没有过度的辛苦和劳累,尽情领略无限风光,然后,他们又轻轻松松走上回家的路。
他们真是一路开心、一路轻松、一路收获。
同样的爬山,却是不同的结果,关键是人们对爬山过程看的重,还是对结果看的重。
现在人爬山,很多可以乘坐缆车,但人生的攀登,没有缆车可座。
从哲学角度讲,爬山乘坐缆车,是爬山者的不幸和遗憾。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也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有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我们全部登上了山顶的草甸营地,由于天气异常,山顶浓雾弥漫,狂风大作,管理人员阻止了我们向更高处攀登的路,为了安全,我们只好下次再向高处进发。
我想,只要我们有经验、有信心,这次的遗憾,既是理智的选择,也是我们再次攀登的动力。
人生的道路上群山连绵,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攀登人生顶峰作文高三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古时候的人求学都来挂榜山,爬上了山顶后,就在榜那儿刻上自己的名字,就能在那一年获得许多知识。
所以,同学们今天就和庞老师一起抱着一种求学的心态去登了。
来到了挂傍山的面前了,有一个同学就大声说:“啊,才这么矮哪!”我听了也拍拍胸膛:“小菜一碟嘛!”心里得意洋洋的。
这时,我便看到老师露出了狡猾的笑,还不时的笑了出来,我想了想,觉得也许这没我想的那么容易,新立即变得灰沉沉起来。
走进挂傍山,我一看,心想:“这叫山吗,和路没什么两样,就像散步似的。
”然后就大步流星的走上去,突然,我听到我们队长说:“同学们,你们可别得意,这连山脚都没到呢!”我听了,眼睛都直了,走了许久,到山脚了。
顺境逆境绝境爬山的任务型作文

顺境逆境绝境爬山的任务型作文你爬过山吗?那可真是一场充满惊喜、挑战,还能悟出不少人生道理的活动呢。
一、顺境中的爬山:轻松惬意似春游。
我记得有一次去爬一座小山,那简直就是顺境爬山的典型。
那天阳光正好,不冷不热,我和小伙伴们装备齐全,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刚开始的时候,那山路就像精心铺就的地毯一样平坦,周围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
绿树成荫,鸟儿欢快地唱着歌,就像在欢迎我们这些登山客。
我们一路欢声笑语,脚步轻快得像小兔子,还时不时停下来拍拍照,欣赏一下路边盛开的野花。
在这种顺境下爬山,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愉快的春游,心里没有一点压力,只想着享受这美好的大自然。
这时候的我们就像是人生处于顺境时,一切都那么顺利,周围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前进的道路平坦又愉快。
二、逆境中的爬山:汗水与挣扎的考验。
不过呢,不是每次爬山都这么轻松的。
有一回我挑战一座比较高的山,刚开始还顺利,可到了半山腰,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那山路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就像一堵堵高墙横在我们面前。
我的腿开始发酸,每走一步都像是有千斤重。
汗水不停地流,把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难受极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我们迷路了,在山林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正确的路。
这时候,小伙伴们也开始有了分歧,有的说往左走,有的说往右走,大家的情绪都变得有些急躁。
这就像是人生中的逆境啊,困难重重,不仅身体上疲惫不堪,心理上也承受着压力,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友好了。
但是,我们知道不能放弃,就像在人生逆境中不能轻易低头一样。
于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地图,寻找山上的标识,最终还是找到了正确的路。
这过程可真是不容易,不过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之后的路程。
三、绝境中的爬山:超越极限的重生。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差点陷入绝境的爬山经历。
那是一座很险峻的山,我们爬到接近山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段。
前面是几乎垂直的峭壁,旁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当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感觉自己就像站在生死边缘。
预测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人生如登山_作文950字_关于人生的作文_

预测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人生如登山【题目】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东岳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
节目录制结束时,特约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
另一位特约嘉宾、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优秀作文】大江东去,耸峰穿空;惊涛拍岸,浪卷千堆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时光若奔腾中的大江,一去不复返,要想成为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必当勇攀高峰,登上人生之巅。
人生若登山,要成就辉煌人生,必先要有攀高峰的远大志向。
当他他还是乡村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当他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介农夫时,他已经有了为世界造福的鸿鹄之志。
于是,他一步步迈向了理想的高峰。
因着这份志向,他不断研究;因着这份志向,他从没放弃。
因为有了造福人类的理想作为鞭策,作为动力,他从“寻找野败的日子里”走了出来,走向了成功,走向了世界,走向了人生的峰巅。
远大的理想,敢于勇攀高峰的气概助袁隆平走向了“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伟大传奇。
人生若登山,要成就辉煌的人生,必须有刻苦奋斗的精神。
从连颜色的组成都分不清到描绘出一张张绝世的画作。
谢坤山从坎坷中走出来,从奋斗中走出来。
因事故而失去双臂和一条腿的他,并没有因命运的捉弄而一蹶不振。
相反,坚信人定胜天的他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在空白的画布上添上了一笔又一笔绚丽的色彩,描绘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他遇到过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伤痕累累的口腔,尖利的竹筷刺出满嘴的鲜血,因行动不便而导致的尿血……这一切的艰难面前,他始终屹立不倒,刻苦奋斗的精神助他攀上了人生的巅峰,成就了他的画布人生。
人生若登山,若想成就辉煌的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
2020高考语文作文 (3)

2020高考语文作文引言每年的高考都是学生们人生的一次重要考验,其中语文作文更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部分。
在2020年的高考中,语文作文题目是一个突破传统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本文将探讨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要求,并给出一份可能的答案。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题目:战胜困难,笔锋所向作文要求:1.文章必须包含以下内容要点:困难的定义、战胜困难的重要性、个人战胜困难的经历或观察、笔锋所向的意义。
2.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困难的定义困难是指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可能来自于内外环境,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困难不仅是一个阻碍和限制,更是一个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战胜困难的重要性战胜困难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
困难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和毅力,使人更加坚韧和勇敢,有助于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应变。
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迈向新的阶段和更好的未来。
个人战胜困难的经历或观察我曾经遇到过困难,记忆犹新。
三年前,我准备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但是我并不擅长演讲和辩论。
每当站在舞台上,我总会紧张得手心冒汗,脑子一片空白。
而且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我总是缺乏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决心要战胜这个困难。
我首先找了一位辩论高手当我的辅导老师,向他请教和学习辩论的技巧和方法。
然后,我每天在家里反复练习演讲和辩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能力逐渐提高,我渐渐感到自己能够战胜这个困难。
最终,在比赛的舞台上,我毫不畏惧地展现了自己的观点和技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我还获得了比赛的冠军,这是我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不仅征服了困难,也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和勇敢的人。
笔锋所向的意义笔锋所向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
只有笔锋所向,才能克服困难并追求成功。
笔锋所向的意义在于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坚持追求梦想和目标。
【高考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高考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登山是一种壮丽的体验,无论是攀登雄峰还是征服险峻的高峰,都需要人们克服恐惧,勇往直前。
同样,生活中的困难也如同高山一样,只要我们肯努力奋斗,勇于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人生无论是充满挑战的高峰还是平缓的坡道,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就像攀登高山一样,我们需要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考上一所好大学可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复杂的知识点和备考的压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事业的成功。
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难关。
登山需要人们具备正确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生活中的困难也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解决。
许多人面对学习困难时,会自怨自艾,放弃努力。
真正聪明的人会思考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寻求帮助和指导,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只有拥有正确的思考,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迎接困难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
登山是一场需要长时间投入和耐心等待的挑战,和攀登高山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拥有耐心和毅力。
困难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够登顶。
学习困难时往往会让人感到沮丧和疲惫,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信心,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最终取得好的成绩。
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改变困境,达到成功的彼岸。
登上高峰之后的快乐感受是无与伦比的,同样,迎接困难后的成功感受也是深刻而珍贵的。
当我们攀爬到高山的巅峰,迎来美丽的景色时,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同样,当我们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时,所有的挫折和困难也将成为过去。
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会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翻过艰难的山作文

翻过艰难的山作文人生这一路,就像一场漫长的登山之旅,有平缓的坡,也有陡峭的崖。
而我,就在这磕磕绊绊中,努力翻越着那一座座艰难的山。
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
九门功课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数学,那些复杂的函数、几何图形,对我来说就像是外星密码,怎么也解不开。
那时候,每天的数学课都是我的噩梦。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在下面云里雾里。
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我的脑袋就像一团浆糊。
课后的作业更是让我抓狂,一道道难题就像拦路虎,把我困在原地,寸步难行。
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特别难的几何题,要求我们第二天交。
我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毫无头绪。
我心里那个急啊,感觉自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怎么也找不到出路。
“这题怎么这么难啊!”我忍不住抱怨起来。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的心情越来越烦躁,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就在我几乎要崩溃的时候,我想起了爸爸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道题。
我把题目中的条件一条一条地列出来,又把学过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突然,灵光一闪,我想到了一个解题的思路。
我赶紧拿起笔,顺着这个思路一步步推导,终于算出了答案。
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数学难题。
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翻过这座山。
”我开始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请教,自己也买了很多辅导资料,每天刻苦钻研。
慢慢地,我的数学成绩有了起色,从不及格到及格,再到优秀。
除了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也有一座山等着我去翻越。
高二那年,我不小心摔断了腿,医生说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
这对于正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无聊又难熬。
看着同学们每天在教室里为梦想拼搏,我心里充满了焦虑和失落。
至顶不如攀顶的作文高三

至顶不如攀顶的作文高三
至顶不如攀顶。
哇,站在山脚下看,这座山真高!有人可能说,“我就在这儿
看看得了,不上去。
”可我觉得,那山顶的风景肯定更美。
不是吗?至顶,听起来好像挺牛,一览众山小,但真的就满足了吗?我觉得
那像是个句号,一切都结束了,没啥可追求的了。
攀顶呢?那才是真正的冒险和挑战!一路上,你会碰到石头、
荆棘,还可能遇到大雨。
但你知道吗?这些困难,它们都是让你变
得更强的催化剂!每爬一步,你都会觉得,“哇,原来我这么厉害!”这种感觉,至顶可给不了你。
至顶,听起来好像达到了顶峰,其实呢?可能就是个停滞不前
的标志。
你到了那儿,发现没啥可做的了,然后就下来了。
但攀顶呢?它永远没有终点。
每次你觉得到了顶峰,前面还有个更高的山
等着你。
这种永远追求更高境界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所以,我说,别满足于至顶。
咱们一起去攀顶吧!不管路有多
难走,不管会遇到啥困难,咱都不怕!因为咱知道,只有攀顶,才
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自己。
攀顶,不只是爬山那么简单。
它是你对自己的挑战,是你对生
活的态度。
在攀顶的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强,可以这
么勇敢。
这种感觉,真的太赞了!
所以啊,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攀顶吧!不管路上有啥困难,咱
都一起面对!因为咱知道,只有攀顶,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2篇范文:选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山请从上面的漫画中选择一幅或者两幅,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如果两幅图可解读角度过多的话,可以采用“求同法”来确定最准确的立意。
如图可见,图一的消极方面,虽然也能读出来,但与图二没什么关系,极有可能作为二类立意。
而两圆交汇之处,便是综合立意的范围。
考生应紧抓两图的内在关联处,尽量避免剑走偏锋。
2.题目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文中必须有对内容的描述。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解读画面的寓意,不可脱离整幅图画的内容天马行空。
例如,有些同学抓住图一的云彩,忽略了通往山峰的两条路,去写保持好心态和知足常乐等等。
3.漫画的寓言性质,决定考生立意行文不能就登山说登山,也不能笼统地谈目标和困难的关系,要能表达出考生对社会人生的感性认识或理性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
题目的要求比较宽泛,可以“选择一幅或者两幅”进行立意。
图二有明确的文字“困难”和“目标”,围绕这两者的关系立意即可。
图一的立意更加宽泛,有消极和积极的两面。
考生也可以综合两幅图的内容进行立意。
2.漫画类题目本身的延展性决定题目的外延是开放的。
考生要从画面的提示,分析出社会人生方面的道理。
3.联想想象的丰富性。
考生在行文中围绕论点援引事例、追问思考均是自由的。
4.文体是自由的,但文体特征要明显。
解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题目,在继承之中又有创新。
1.本题继承了2016年全国Ⅰ卷作文的命题思路,考查思辨能力。
2016年全国Ⅰ卷作文是左右两组图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反思。
此题的图一和图二存在内在关联,图二是上下两组人物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反思。
解读的关键在于抓住相同点“困难”,解读不同处“目标”。
2.本题与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考核方向一致,考查综合能力。
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要求综合三句标语进行立意,此题可选择综合两幅图画进行立意,解读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两幅图都在针对什么问题来设题,以此定位出最佳立意。
参考立意
图一
1.困难是攀登高峰的垫脚石,困难越多,成就越大。
2.想攀登另一座高峰,需放下已得的成就。
3.选择更困难的道路,抵达更高的成就。
4.与其望峰兴叹,不如重新攀登。
5.如果目标太大,不妨换一个方向。
6.选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山。
7.选择了目标,还要选择好通向目标的路。
8.珍惜现有的风景,不要总盯着远方。
9.并不是每座山都适合攀登。
图二
1.正确看待困难与目标的关系。
2.境界格局决定了成功与否。
3.困难不因目标改变,实现再小的目标也要跨越困难。
4.跨越困难,才能达成目标。
图一和图二
1.心中要有目标,脚下要有路。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图一范文
选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山
两条路通向两座山,坎坷多、困难大的路通往大山,坎坷少、易攀登的路通往小山。
登上小山顶的人遥望大山之巅,渴望那一览众山小的惬意。
然而有什么用呢?不选择最困难的路,怎能登上最高的山?
登山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选择了困难,困难便会成为攀登高峰的垫脚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8年6月,考上北大的王心仪写下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
正是因为贫穷苦其心志,才
助推她奋力拼搏,为改变命运而战。
让我们再读一读她的文字吧:“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我们可以不赞同她的“感谢”观,但一定要学习她将贫穷和困难当作人生垫脚石的智慧,将沿途的坎坷化为一路前行的动力。
选择了轻松,就可能错过更好的风景。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说过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现在偷过的懒,都会成为以后的坑。
一时的轻松必将以错过许多未知的美好为代价。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志在高山,就选择最艰难的路。
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商业界的马云,用二十年时间创建了自己的阿里帝国,这是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是人生有更高的山,更美的风景,今年,55岁的马云要走下商业帝国的大厦,选择另一条人生路——做老师。
他说:“退休不是为了去享受人生,而是为了做更多的事。
”马云要把最后的力量留给下一代,这场全新的征程叫作“改变教育”,卸任阿里掌门
人的日子,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始!马云选择了一座更高的山,一条更艰难的路,同时又是他人生的一个高标。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
只要人生还在继续,就依然可以做选择。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向往对面的山顶,那就下来吧,让我们重新出发。
跳出舒适区,开辟新天地。
让我们克服那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绝顶。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
明天由每一个今天写就,今天你选困难的路,明天将登上最高的山。
图二范文
目标大了,困难就小了
漫画中有两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眼前摆着同样的困难。
一个人盯着远大的目标看,眼前的困难根本算不得什么。
另一个人盯着困难看,眼前的困难就成了阻碍,前路渺茫,即使小小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简洁的漫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定睛在哪里,就会抵达哪里。
树立高远的目标,便会轻松跨越困难,无路之处也能开出道路。
有了远大的目标,困难便不再难以跨越。
譬如周总理,他少年的志向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这样远大目标的召唤下,他会焕发全部的潜能去奋斗。
与他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以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为己任,即使两万五千里长征都不算困难。
他们住窑洞,吃树皮,爬雪山,
过草地。
毛主席有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在这些胸怀壮志的革命者眼中,绵延不断的五岭不过是起伏的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不过是一颗泥丸。
走过难关只是时间问题。
眼睛只盯着困难,再小的目标也难以完成。
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觉得万事皆难。
在别人看起来不算什么的事,在他那里就成了天大的困难。
比如冬天冷,起床难,上学总会迟到;比如作业难,不想去思考,等着别人做完了抄一抄。
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点点困难都会成为拖拉懒散,甚至放弃的借口。
这样的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常常怨天尤人,而且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动不动就怀疑人生。
高远的志向是实现远大目标的根基。
《晋书》记载,西晋南迁之后,南渡的士人曾聚在一起饮宴,他们想起北方的故乡江山易主,不禁对坐痛哭。
只有王导变了脸色,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缺乏目标的人遇事只会抹眼泪,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求学做人,都需立下高远的志向。
明代学者王阳明在写给其弟王守文的《示弟立志说》中谈到:“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
”因此,古人一再强调求学首先要立志,有了志向才不会迷失方向。
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考大学,那
么考上大学之后便会陷入迷茫;如果我们追逐权力,有了权力便会滥用;如果我们追逐金钱,有钱后的人生便只剩挥霍。
青年学子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有了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目标,才会有持续奋斗的动力,把一切困难看作挑战,焕发出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