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与格斗高中《体育与健康》共20页

合集下载

高中体育与健康_武术攻防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体育与健康_武术攻防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习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理念以及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武术的时尚性和健身性,从各方面让学生感到武术的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参加武术活动的能力,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学生勇于表现、善于表现、具有现代感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魁宝。

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类对人体健与美的追求,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组合,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规定拳动作套路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较高的文化氛围。

武术套路是由攻防格斗技术演变而来,而五步拳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动作套路。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的学生。

高中生的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

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五步拳动作,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协调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尝试练习,初步掌握五步拳的连贯动作,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

情感目标: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培养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

五、重点、难点:重点:五步拳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路线清晰连贯。

六、评价设计1.教师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弱化学习的结果,强调练习的过程。

2.学生的自评与互评(1)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通过观察对他人动作作出评价七、教学方法(1)教学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3~4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 武术基本功串联 课件(共15张PPT)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3~4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  武术基本功串联 课件(共15张PPT)
• 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串联。
• 组织形式: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 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 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 设计意图:在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 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 极性、想象力。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游戏环节
• 4.游戏:“斗智” • 游戏方法:(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
两组两组之间面对面站好,每对之间相隔一米。 (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双方蹲成马步, 以直臂向前推掌、掌心相触为双方的距离。(3) 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 (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可用推、拉、拔、拧、 闪等动作,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 • 游戏规则:(1)对抗时,只许用掌、勾,不许用 拳打。(2)任何一只脚移动,就算失败。(3) 先移动重心者为失败。对抗中,双方同时移动, 判双方失败。最后胜的次数多者为胜。
教师示范
•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想象力创新给与肯定
抱拳—提 • 教师演示串联动作: 膝穿掌—仆步穿掌— 起身亮掌—轮臂—击 地—冲拳
• (3)自由体验 • 组织形式:散点,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
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一定要记住动作、 名称及路线。 • 3.汇报表演 • 组织形式:体操队形,先小组再集体,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 •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 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 (2)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 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 程中体验成功。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教案: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一、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武术的基本动作: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掌法、肘法、腿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3. 武术的基本套路:介绍几种常见的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套路,提高武术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武术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3. 使学生能够练习简单的武术套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的练习。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套路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图片、PPT、武术器材(如剑、棍等)。

学具:笔记本、水杯、运动服装和鞋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运动损伤。

2. 教学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武术视频、图片和讲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 基本动作示范与练习(15分钟):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掌法、肘法、腿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5. 基本套路学习(15分钟):介绍几种常见的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套路,提高武术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逐渐熟练掌握套路。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武术的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或照片,自我评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学习一首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

体育与健康《武术的基本动作》优质课件

体育与健康《武术的基本动作》优质课件
术的基本动作,预备式、弓步冲拳、弹腿冲拳、 马步冲拳、歇步冲拳、收式等几部分组成,老师 巡回指导,激励学生。
• 结束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运动状态的恢复。我采用的
是伸拉性的放松活动,主要进行肢体的放松 , 最 后小结,收回器材。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为 40%——45% 左右,平均 心率每分钟 125 次左右
• 器材:沙包 8 个,录音机 1 台 • 场地:篮球场
学习安排 首先场地上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天气因素
,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原因。场地的布置既考虑 学生的练习又考虑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展示 与评价。所以我在合理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展示台。 整堂课的学习安排是由易到难,幅度由小到大, 逐步加强的学习过程。
说教学程序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我 采用了四个部分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即:开 始பைடு நூலகம்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 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要 求和目标。 •准备部分:这一部分为热身活动和导入部分组 成。热身活动:我采用由上到下徒手练习。
•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本课主要学习武
教学关键 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学生的活动表现
安排有弹性性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创 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创新,体现快 乐教学。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从兴趣 入手,寓教于乐,发展个性。由于小学生模仿能 力很强,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 与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学习 各种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目标的制订,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发展 与进步,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手段。课标 提出“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就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本教材的特点,结 合水平一学生的实际,联系上课所选择的场地, 器材情况。本课为水平一的第二课时,目标设定 如下:

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彩教案

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彩教案

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武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武术的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实用技巧以及武术的精神文化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和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和武术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器材。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武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1)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2)基本功训练:教授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身型,并进行分组练习。

3. 武术套路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讲解并示范武术套路动作。

(2)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武术套路,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套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个典型武术动作,分析动作要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实战演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武术精神文化学习(5分钟)讲解武术的历史文化,强调武术精神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程武术2. 基本功:手型、步型、身型3. 武术套路:动作名称、动作要领4. 武术精神:勇敢、自信、坚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武术套路,录制视频并提交。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动作要规范、连贯,体现出武术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经典武术电影,了解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一、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功:柔韧性、力量、速度、协调性训练。

2. 武术套路:五步拳、少年拳、简化太极拳等。

3. 武术实用技术:防守与进攻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学习武术,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力度。

2. 教学重点:五步拳、少年拳、简化太极拳等套路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教学视频、示范器材。

2.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脚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邀请校武术队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武术。

2. 基本功训练(10分钟)柔韧性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腿部、腰部、肩部等关节的拉伸练习。

力量训练: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练习。

速度训练:进行折返跑、跳绳等练习。

协调性训练:进行步伐、手眼协调等练习。

3. 套路教学(10分钟)五步拳:分解动作教学,强调动作要领。

少年拳:示范教学,指导学生跟练。

简化太极拳: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用技术教学(10分钟)防守技术:教授挡、闪、躲等防守动作。

进攻技术:教授拳、脚、摔等进攻动作。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武术动作,分析其动作要领和技巧。

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强调动作要领。

六、板书设计1. 五步拳动作要领2. 少年拳动作要领3. 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4. 防守与进攻技术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每天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每周至少完成两个套路的练习。

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武术元素,如武侠电影、电视剧等,分析其动作技巧。

2. 答案:家庭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运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运动》PPT课件

3) 勾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2、基本步型
(一)弓步: 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
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 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 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 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
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 腿绷。

“习武以德为先”说明武术
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现在
武术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
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践
的过程中学校过于注重技能套
路的教学,而缺乏武德教育,
学生对武德认识不足,不了解
习武的真正的和意义,在教学
中不但要抓素质教育,也要抓
武德教育。所以,“练武先练
德,教人先教心。”“未曾学
艺先学礼,未习拳先习德。”
易犯错误:(1)后脚拔跟或外掀 脚掌、(2)后腿屈膝、(3)上体前 倾。
❖ (二)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
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
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
间。
❖ 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 易犯错误:(1)脚尖外撇。

(2)两脚距离过大或太小。

(3)弯腰跪膝。
❖ 要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 掌着地。
❖ 易犯错误: (1)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
起,脚尖上翘外展。 (2)全蹲腿未蹲到底,脚跟
提起。 (3)上体前倾
❖ (五)歇步 ❖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
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 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 腿。
❖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 紧。
❖ 易犯错误: (1)两腿贴不紧,后腿膝跪地。 (2)动作不稳。

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第15章)武术

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第15章)武术
武术基本功是指从事武术运动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品质。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 跳跃、平衡等练习。
一、手型

第十五章 武术


13
15.3 基本功
二、步型 步型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的速度和力量,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弓步
第十五章 武术
马步
14
15.3 基本功
二、步型
仆步
架拳: 动作说明: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 架起,拳眼向下,眼看左方。练习时,左右可交替进行。
第十五章 武术
16
15.3 基本功
三、手法
第十五章 武术
推掌: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并以掌根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击。 推击时要转腰,顺肩,臂要伸直,高与肩平。练习时,左右可交替 进行。
第十五章 武术
歇步
虚步
15
15.3 基本功
三、手法 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操练上肢手法的基本规律。
冲拳: 分平拳与立拳两种。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动作说明:挺胸、收腹、直腰,右拳从腰间向前内旋 手臂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力达拳全面,臂要伸直, 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练习时,左右可以交 替进行。
第十五章 武术
7
15.2 武术图解
一、图解的基本知识
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有若干段(趟)构成,通
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 来的右。弄清段的前进方向之后,即使 在前进中有转身的动作变化,在转身后 仍能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样段的方 向就不会搞错。
第十五章 武术
8

15.2 武术图解
一、图解的基本知识 术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武术基本功与格斗高中《体育与健康》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பைடு நூலகம்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