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流程
印染布料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印染布料的流程及常见问题印染布料流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烧毛:烧毛是将坯布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坯布因为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受到损伤的目的。
退浆:退浆的方法主要有酶、碱、氧化剂退浆等。
织物上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等)、合成浆料〔如聚乙烯醇(PVA )〕及纤维素浆料〔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煮练:煮练就是用化学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精练提纯纤维素的过程。
漂白:漂白就是漂白剂有还原型和氧化型两大类对棉布进行漂白。
还原型漂白剂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但效果不稳定,漂白后的织物在空气中长久放置后,已被破坏的色素会重新氧化而复色,所以很少使用还原型漂白剂。
常用的氧化型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等。
它们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具有氧化作用的基团,破坏织物色素中的发色基团,使其失去颜色而起到漂白作用。
丝光: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
织物经过丝光后,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降;断裂强度提高,断裂延伸度下降;对染料、水分的吸附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光泽。
染色: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直接在纤维上合成颜料,并使纺织品具有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值和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各种纤维织物的染色都有其对应的染料,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染料是最基本的原料,它能上染纤维,且使纤维材料染上鲜艳坚牢的颜色。
印花:印花和染色一样,也是染料在纤维上发生染着的过程。
但印花是局部着色,为了防止染液的渗化、保证花纹的清晰精细,必须采用色浆印制,即纺织品印花是将各种染料或颜料调制成印花色浆,局部施加在纺织品上,使之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印花色浆一般由染料或颜料、糊料、助溶剂、吸湿剂等组成。
印染的工艺流程

印染的工艺流程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印染的工艺流程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与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就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与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与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与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就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与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与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 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就是利用烧碱与其她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 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印染的工艺流程

1)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纺织品印染作业指导书

纺织品印染作业指导书简介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纺织品印染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
纺织品印染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加工工艺,通过将染料或颜料印在纺织品上,使其具有良好的色彩和花纹,增加市场竞争力。
本指导书将介绍纺织品印染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
目录1. 基本原理2. 印染流程3. 注意事项1. 基本原理纺织品印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染料或颜料与纺织品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
染料或颜料分子与纺织品纤维表面的化学键发生反应,导致颜色沉积在纤维上。
染料与纺织品纤维的结合力强,色牢度高。
染料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决定了纺织品上形成的色彩和花纹。
2. 印染流程纺织品印染的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净化纺织品纤维,以确保染料或颜料能够与纤维充分接触。
主要步骤包括清洗、漂白和去污等。
清洗可以去除纺织品上的杂质和污渍,漂白可以去除纺织品上的色素和杂质,去污可以去除纤维表面的油脂和污渍,使染料或颜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纤维上。
2.2 染色染色是将染料或颜料加在预处理后的纺织品上。
染料溶液中的染料分子与纺织品纤维相互作用,并在纤维上形成色彩和花纹。
染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浸泡法、浆纱法和喷涂法等。
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根据纺织品的特点和需要的效果而定。
2.3 后处理后处理是为了固定染料或颜料的颜色,并增加纺织品的耐水、耐光和耐摩擦性。
主要步骤包括蒸汽处理、洗涤、酸洗和干燥等。
蒸汽处理可以使染料分子与纺织品纤维更牢固地结合,洗涤可以去除多余的染料和杂质,酸洗可以改善颜色的亮度和均匀性,干燥可以使纺织品恢复到正常的湿度和温度。
3. 注意事项在纺织品印染作业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安全的染料或颜料,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染料或颜料的泼溅和飞扬。
- 严格控制染料或颜料的浓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均。
印染工艺流程

印染工艺流程染色布 - 染整工艺流程练漂去除天然纤维里含有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印染的工艺流程(参考模板)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 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 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印染的工艺步骤包括

印染的工艺步骤包括印染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品加工技术,它通过对纺织品表面进行着色或添加图案来改变其外观。
印染的工艺步骤包括选择布料、设计打样、版印制作、配色、浸泡、热处理、水洗、烘干以及质检等环节。
首先,选择适合印染的布料是印染工艺的第一步。
不同的布料有不同的吸水性、吸墨性和柔软度等特性,因此在选择布料时需要考虑印染所需颜料和工艺的要求。
接下来,设计打样是印染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合印染的图案和颜色。
设计打样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
版印制作是印染工艺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根据设计打样的图案和颜色制作出相应的版面。
常见的版印制作方法包括雕版、树脂版和屏网印刷等。
配色是印染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设计打样的颜色要求和布料的特性,印染师需要准确地调配出所需的颜色。
配色通常使用颜料和助剂等化学药剂进行。
浸泡是印染工艺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浸泡过程中,布料会经过预处理,以去除污渍和脱漂等工艺。
然后,布料会被浸泡在带有颜料和助剂的染液中,以达到着色效果。
热处理是印染工艺的重要环节。
在热处理过程中,染料和助剂会与纤维发生反应,使颜色牢固地粘附在纤维上。
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布料的种类和染料的特性进行调控。
水洗是印染工艺的必要环节之一。
通过水洗,可以去除染料和助剂残留,并降低布料的触感硬度。
水洗的方法包括手洗和机洗等。
烘干是印染工艺的最后一步,它可以将湿润的布料通过烘干设备进行干燥。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充分干燥布料并保证印染效果。
最后,质检是印染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步。
质检人员会对印染后的成品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以上是印染工艺的主要步骤。
不同的印染工艺可能还会有一些特定的环节或工序,但总体来说,印染的工艺步骤包括选择布料、设计打样、版印制作、配色、浸泡、热处理、水洗、烘干以及质检等环节。
这些步骤的正确执行对于保证印染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纱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
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
分类依据分类使用原料的不同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纺纱的方法不同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纺纱的工艺不同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加捻方向的不同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产品用途的不同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类别号数英制支数粗号纱大于32tex 18支及以下中号纱20—30tex 19—29支细号纱9—19tex 30—60支特细号小于9tex 60支以上(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
品种代号品种代号经纱线T 起绒用纱Q纬纱线w 烧毛纱线G绞纱线R 转杯纱线OE筒子纱线D 涤棉混纺纱线T/C精梳纱线J 棉维混纺纱线C/V针织汗布用纱K 有光粘胶纱线FB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JK 无光粘胶纱线FD注:纱线在用代号表示时,一般原料代号、加工代号写在tex值前,用途代号写在tex值后。
三、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1、有关定义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长制(号数制),即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
一种是定重制,即以单位重量纱线的长度来表示。
我国目前规定采用定长制。
(一)特克斯(tex)俗称号数,简称特。
在公定回潮率(8.5%)时,1000米长的棉纱,它的重量是多少克,称为多少特。
Tex=G/L×1000式中:tex——特克斯(号)G——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如1000米长度的棉纱重28克,则此棉纱为28特克斯(或号)。
(二)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9.89%)时,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几个840码,就称为几支棉纱。
Ne=L/(840×G)式中:Ne——英制支数L ——纱线试样长度(码)G ——在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磅)如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32个840码,则此棉纱为32支。
(三)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8.5%)时,重1000克的棉纱,长度有几个1000米,就称为几支棉纱。
Nm=L/G式中:Nm——公制支数G ——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 ——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四)旦尼尔:通常用以表示化学纤维及天然纤维的细度。
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的纤维,它的重量有多少克,称为多少旦数。
D=G/L×9000式中:D——纤维的旦数G——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纤维试样的长度(米)2、标示纱线标示: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线密度、长丝根数、每次加捻的捻向和捻度、股线的组分数和缆线的组分数、用途。
(见GB 8693-1988《纺织纱线的标示》、GB/T8694?—1988《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定长制)线密度tex 旦尼尔den(定重制)英制支数公制支数四、公英制换算1、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 = 590.5/Ne 或tex = 583.1/Ne2、号数与公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 = 1000/Nm3、号数与旦尼尔数的换算公式tex = D/94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4.1 长度单位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
l米=100厘米=1000毫米英制:码(yd)、英寸(in)。
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
换算:1码=0.9144米,1英尺=0.3048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
1米=1.0936码=3.2808英尺。
4.2 质量(重量)单位公制: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
1磅=16盎司=7000格林,1盎司=437.5格林。
换算:1磅=0.4536千克=453.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0648克。
1千克=2.2046磅,1克=15.432格林。
4.3 面积单位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
1米2=10000厘米2,1厘米2=100毫米2。
英制:码2(yd2)。
换算:1米2=1.196码24.4 力的单位公制: 牛顿(N)、厘牛顿(cN)。
1牛顿(N)=100厘牛顿(cN),1千克力(kgf)=1000克力(gf)。
英制:磅力(lbf)。
换算: 1千克力(kgf)=9.807牛顿(N),1克力(gf)=0.9807厘牛顿(cN),1牛顿(N)=0.225 磅力(lbf)。
4.5 容积单位公制:米3、升、毫升3。
1米3=1000升,1升=1000毫升3。
英制:加仑、码3。
换算:1米3=1.308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546升。
4.6 面密度单位公制:千克/米2(kg/m2)。
英制:盎司/码2(oz/yd2)。
换算:1千克/米2=29.4535盎司/码2。
4.7 纱线支数单位:特克斯(tex)、旦尼尔(den)、英制支数(Ne)、公制支数(Nm)。
换算:1旦尼尔(den) =特克斯(tex)×9,英制支数Ne=590.5/特克斯(tex),特克斯(tex)=1000/公制支数(Nm)。
4.8 织物密度单位: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
换算: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0.254。
梳织布厂工艺流程介绍梳织布厂工艺流程介绍坯布:下单----整经----浆纱----自接----织布----坯检----成品坯色织:下单----整经----染纱----浆纱----穿综----上机----织布----坯检----色织整经:将原纱(筒子纱)透过纱架转换成经纱(Beam)的一步过程,分原纱整经、色纱整纱及部份整经三种浆纱:浆整经完后的Beam或染后的Beam(经轴纱)挂在浆纱机的纱架上,透过浆槽内的浆液→烘干用的锡林→分纱架分层→整合成织布Beam 。
主要作用:将原纱的纤毛经过浆液的压缩,使纤毛伏贴不致于在织布机上因摩擦起棉球穿综:浆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附属配件以便于织造停经片:防止经纱断裂的感应设备之一,配合停经杆即可完成感应。
综丝:改变织布织纹的设备之一,配合织机的桃盘、提综即可完成织纹变化钢筘:配合纬纱的输入及提综的变化即可完成织布的动作上机:将穿综穿好的轴纱透过上机车的载运,挂在织布机上的一种动作。
自接:浆纱后的Beam不必透过穿综而直接以打结机的动作完成,其结果与上机一样。
织布:将已穿好的轴纱于织布机上配合纬纱的输入及织布机的运转来完成织布的动作。
坯检:织完后的布经过坯检人员以CNS检验标准来完成检验动作,以了解织布完成后之质量状况,以利胚布投染之功能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
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
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印花工艺流程1、接单时和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要求,根据工厂的工艺技术水平同客户商讨合理的方案。
2、指定大的工艺方向:翻布-缝头-冷堆(热堆)(热煮热漂)-退煮飘-复漂-丝光-予定型-印花-蒸化(培烘)-水洗-定型-压光-予缩-成品3、确定机台网的排列。
4、根据花样要求确定前处理的基本工艺、白度、予门幅。
5、根据予门幅的要求确定花样是否缩放。
6、根据给描稿处的要求确定制网网目的使用。
7、配色根据描稿的颜色叠压关系配色,并考虑一些后整理的色变问题。
(也就是色光的变化)布面是否丝光决定颜色的鲜艳度。
8、调色师傅根据花样确定浆料的厚薄并考虑到后期的色光可能的变化等。
机台师傅根据具体要求调整网序,根据花样决定布的张力、车速、刀角或是磁棒的粗细。
一般以出布干燥为准。
9、蒸化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并提醒容易沾色的颜色要防沾色记或冰醋酸等,水洗充分,对色及时(如培烘确定牢度和色光变化),车速时间的确定。
10、定型柔软,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等。
压光的压力、光泽要求、予缩等,是先光泽就先予缩和压光.印花工艺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
印花有织物印花、毛条印花和纱线印花之分,而以织物印花为主。
毛条印花用于制做混色花呢;纱线印花用于织造特种风格的彩色花纹织物。
织物印花历史悠久。
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见中国染整史)。
印度在公元前 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
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见滚筒印花)。
筛网印花是由镂空型版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容易变形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印花。
20世纪60年代,金属无缝圆网印花开始应用,为实现连续生产提供了条件,其效率高于平网印花。
60年代后期出现了转移印花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通过加热把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上,可印得精细花纹。
70年代还研究出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喷液印花方法,由很多组合的喷射口间歇地喷出各色染液,形成彩色图案,主要用于地毯印花。
工艺印花织物是富有艺术性的产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
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
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颜料,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获得花纹,工艺流程简短,应用最广。
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从而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