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情分析方案

目标二:通过飞机机翼模型展示,能说明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评价任务1:结合制作的机翼模型,学生分析机翼的形状、机翼上下流速关系。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翼模型并结合模型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实验三:小组内进行漏斗乒乓球实验。学生观察乒乓球的运动状况,小组讨论后解释原因。
2.播放视频,水流快的地方两小船靠近。类比气体压强的特点,说出流速大的地方液体的压强小的特点。
展示船队航行时的图片并介绍奥林匹克号的故事,说明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的原因。
3.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达成目标一。
环节3:通过飞机机翼模型展示,能说明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1.结合学生自己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机翼上下面的形状特点。
2.结合模型以及介绍的气流关系,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介绍飞机升力的产生过程。
结合学生的小制作,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特点,逐步得到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达到目标二。
环节4: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能举例解释与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有关的现象。《流体压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章节内容
课题名称: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共1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
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九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流体压强的。本节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两部分组成。教学的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
2014中考复习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力学复习六: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复习目标】1.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2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点聚焦】考点一大气压强例1.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A.将管倾斜B.将玻璃管变粗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例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例3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 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总结:1.大气的压强简称。
2.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3.大气压的测定:最早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5.1标准大气压等于 Pa,相当于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例4.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 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总结: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2)阴天大气压比晴天,夏天大气压比冬天。
例5.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总结: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
考点二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例1.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伞面被向下“吸”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总结:1.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中考物理:第7课时《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ppt课件

第7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验证存在 变化规律
马德堡半球 实验、覆杯实验、瓶吞蛋实验等 ______________ 减小 ;在海拔3000 m以内,每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上升10 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应用
吸饮料、输液、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等
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同学 的解释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7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图 7- 2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7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点评以上两题均为证伪题,证伪题考查内容:①审题能力 ;②控制变量思想;③证伪实验基本思路;④迁移能力;⑤表 达能力。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①将橡皮帽从小孔处拿走;
②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
,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 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③放开堵住孔的手指
,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
[解析] 实验设计要考虑到塑料片和水的关系不变,通过改 变纸杯内的空气情况来改变塑料片的状态。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7课时 考点2
定义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能够流动的物体叫作流体,如气体、液体等 小 ,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较 流体在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 大 ______( 均选填“大”或“小”) 飞机机翼的升力产生原因(如附图所示):机翼形状下方平上方凸 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 大于 ________ 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较大,压强 较小 较大 ________ ,下方气流流速较小,压强________ 。机翼上、下表面受 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二者合力是向上的,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

初⼆物理⼤⽓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证明⼤⽓压强存在的实验1.简单实验:(1)塑料吸盘:把塑料吸盘中的空⽓排出⼀部分,塑料吸盘内外压强不等,塑料吸盘就能吸在光滑墙壁上。
如果塑料吸盘戳个⼩孔,空⽓通过⼩孔,进⼊塑料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吸盘便不能贴在光滑墙⾯上。
(2)悬空塑料管⾥的⽔:塑料管装满⽔,⽤硬纸⽚盖住管⼝倒置,塑料管中的⽔不会流出来。
如果把塑料管的上⽅和⼤⽓相通,上、下压强相等,⽔就不能留在管中。
(3)⽤吸管吸饮料:如果把杯⼝密封,空⽓不能进⼊杯内,便⽆法不断的吸到饮料。
⼤⽓压的作⽤使饮料进⼊⼝中。
2.⼤⽓压的存在:以上实验说明⼤⽓压强确实存在,历史上证明⼤⽓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压强,简称⼤⽓压。
要点诠释:空⽓和液体⼀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内部向各个⽅向都有压强。
要点⼆、⼤⽓压的测量(⾼清课堂《⼤⽓压强与流体压强》)1.托⾥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在长约1m 、⼀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银,⽤⼿指堵住,然后倒插在⽔银槽中。
放开⼿指,管内⽔银⾯下降到⼀定⾼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银⾯⾼度差约760mm 。
(2)实验是将⼤⽓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测量的。
如图所⽰,在管内外⽔银⾯交界处设想有⼀假想的液⽚,由于⽔银柱静⽌,液体受到管内⽔银柱产⽣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压相等,也就是⼤⽓压⽀持了管内⼤约760mm ⾼的⽔银柱,⼤⽓压强跟760mm ⾼的⽔银柱产⽣的压强相等。
通常把这样⼤⼩的压强叫做标准⼤⽓压,⽤0P 表⽰。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450 1.36109.8/0.76 1.0110P P gh N kg m a ρ==≈?。
(3)在托⾥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是真空,管内⽔银柱的⾼度只随外界⼤⽓压的变化⽽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关,只与⽔银柱的竖直⾼度有关。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11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版)

专题11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点1 大气压强基础检测(限时30min)一、单选题1.在物理创新实验活动中,小聪用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红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
小聪用托盘将该气压计从一楼端上十八楼后,玻璃管中的液面()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拿着这个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八楼的过程中,瓶内气压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液柱的高度会升高。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太空中的空间站受到浮力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D.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其做功【答案】D【解析】A.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太空中没有空气,故空间站没有受到浮力,故B错误;C.注射器注射药物是由于活塞受到了推力的原因,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D.雨滴下落时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并且沿着重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该过程重力做了功。
故D正确。
故选D。
3.我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高铁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发生事故,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
这是由于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A.流速大,压强大B.流速小,压强小C.流速大,压强小D.流速小,压强大【解析】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关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正确认识是()A.适用于气体和液体B.只适用于液体C.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D.只适用于气体【答案】A【解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越小的地方压强就越大,适用于气体和液体。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1.简单实验:(1)塑料吸盘:把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塑料吸盘内外压强不等,塑料吸盘就能吸在光滑墙壁上。
如果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塑料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吸盘便不能贴在光滑墙面上。
(2)悬空塑料管里的水:塑料管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管口倒置,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如果把塑料管的上方和大气相通,上、下压强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
(3)用吸管吸饮料:如果把杯口密封,空气不能进入杯内,便无法不断的吸到饮料。
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进入口中。
2.大气压的存在: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大气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要点诠释: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要点二、大气压的测量(高清课堂《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1.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 。
(2)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行测量的。
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760mm 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0m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通常把这样大小 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0P 表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450 1.36109.8/0.76 1.0110P P gh N kg m a ρ==⨯⨯⨯≈⨯。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
第十二讲:大气压强 流体的速度与压强的关系

第十二讲:大气压强 流体的速度与压强的关系知识提要:1.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 的增大而 。
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常见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 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帕= cm 水银柱高。
5.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 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 ,水的沸点 ,饭容易煮好。
6.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
例题精析【例题1】有一根长为300mm 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后倒插入水银槽中(外界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如图1所示,当玻璃管顶不小心弄出一个小孔时,此时将看到( )A.水银从管顶的小孔喷出B.水银不喷出,仍充满玻璃管C.水银在管内下降一小段D.水银在管内下落到水银槽内的液面相平【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认为水银会从管顶喷出。
实际上,外界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能维持760mm 高度差,因玻璃管只有300mm 长,所以水银除充满玻璃管外,还对管顶有大小为460mm 水银柱的向上的压强。
当管顶开孔时,管顶处的水银受到外界的大小为760mm 水银柱的向下的压强,使得管内水银柱迅速下落,最终跟水银槽内的液面相平。
选项D 正确。
【例题2】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 ,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
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再设法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如图2所示。
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 的弹簧秤,底面积为5cm 2的吸盘。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2.3.3 大气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生版)

专题2.3-3大气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目录 (1) (2) (3) (3) (5)1.流体压强(1)流体:流动的液体或气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实例及解释(1)窗帘飘出窗外:由于窗外风速较大,窗外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窗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窗帘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出窗外。
(2)化油器工作原理:化油器上有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与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与外界气体压力形成压强差,导致汽油就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变成雾状。
(3)飞机的升力: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时,飞机的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相对于飞机的高速气流,由于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的速度大于下方气流的速度,机翼下侧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上侧受到的向下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飞机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4)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当火车驶过站台时,车厢周围的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如果人离火车太近,可能会导致被“吸入”铁轨,发生危险。
(5)喷雾器和香水瓶的工作原理:与化油器的工作原理一样。
1.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的实验探究(1)如图甲所示,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条中间向下吹气。
(2)如图乙所示,拿一张纸条,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沿着纸条的上表面用力吹气。
在上述活动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现象:甲图中两张纸条向中间靠拢;乙图中纸条向上飘起;说明了气体的流速与压强有关。
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跟气体一样,液体的压强也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2.化油器原理汽车和摩托车上的汽油机工作时,需要将汽油变成雾状,按一定比例和空气混合后再喷入气缸内燃烧。
这一工作是由一个叫作化油器的装置来完成的。
如上图所示,化油器上有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与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汽油就会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变成雾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滴复习(一)压强的定义式: ;(二)液体压强的公式 。
★知识点一:大气压的产生(一)概念:大气对其中的物体产生的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历史上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 实验。
(二)产生原因:空气受 作用。
(三)特点: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 性,所以大气压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四)单位:国际单位是 ( )。
常用单位还有毫米汞柱(mmHg ),厘米汞柱(cmHg ),标准大气压(atm)1标准大气压= mmHg= cmHg= Pa 。
例1.赵晶和王霞两同学讨论大气压的应用,举出了下列四种事例,其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事例是( )A .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在墙上后,可以挂衣服B .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体压进轮胎中C .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D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知识点二:大气压强的测量(一)托里拆利实验法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确定不变的,要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历史上 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一根长约 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首先将管中灌满水银,用食指堵住开口一端把管在水银槽里的水银中,松开食指,管内水银面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了。
托里拆利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 压强来进行测量的。
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 cm 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通常把等于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33513.610/0.769.8/ 1.01310p hg kg m m N kg Pa ρ==⨯⨯⨯≈⨯。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 ,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 的变化而变化,和管的 、倾斜 、管的 及将玻璃管 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 有关。
(二)气压计测量法(1)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
(2)常见的气压计: , , 是在托里拆利管的旁边设置一根与玻璃管平行的刻度尺,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的测量结果较准确,但携带不方便。
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也叫气压计,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表面是波纹状的金属盒,用弹性钢片向外拉着金属盒,弹性钢片与指针相连。
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金属盒的凸凹程度就发生变化,通过弹性钢片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大气压的数值。
计携带方便,但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例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A.往水银槽内多加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换用内径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D.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知识点三:大气压的变化(一)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于越向高空,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由于大气层密度变化是的,因此压强随高度的变化也是的。
(二)天气、气候影响大气压:一般来说冬天的气压比夏天,晴天的气压比阴雨天的。
温度升高、气压,大气越潮湿,气压。
★知识点四:抽水机抽水机:抽水机又叫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装置。
(1)活塞式抽水机:又叫抽水机,如图所示,是利用活塞的移动排出管里的空气,造成内外差,从而使水在大气压作用上升的。
(2)离心式抽水机,在启动前先,排出泵壳内的,使泵内中心部分压强外界大气压强。
当启动后,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内的水随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入出水管。
★知识点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
(二)流体的压强:前面学过的液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它们是流体静止时的压强,流体流动时也有压强,此时的压强叫流体的压强。
(三)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对着两张平行放置的纸的中间吹气,使得两张纸中间的气流速度增大,这时两张纸外侧的气流速度相对较小,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扰,这说明纸两侧的空气对纸的压力大于纸中间空气对纸的压力,可见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2)将两只小船放入水盘中,用水管向两船中间冲水,两船向中间靠拢,这说明船两侧的水对船的压力大于船中间的水对船的压力,可见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总结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知识点六:飞机的升力(一)飞机的机翼与空气流动速度飞机的机翼一般做成上下的形状,机翼的形状决定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飞机飞行时,空气与机翼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运行的路程长,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
(二)升力的产生从机翼上方流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速度,从机翼下方通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速度;于是空气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对下表面的压强,机翼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的方向,这个压力差就叫“举力”,又叫飞机的“升力”,飞机起飞前要在跑道上加速滑行一段距离,直升飞机起飞前螺旋桨要高速旋转一段时间,两者都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升力以升上高空。
例1.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1)认真分析可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同的,这就给人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可以将水银气压计改装成一个______ ,如果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得的大气压是83.6kPa,则金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 m。
(3)如果在金顶上烧开水,则水沸腾的温度将______ 100℃。
(填“高于”“等于”“低于”)举一反三:1.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已经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系统,这样做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2.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也关在了里面,冰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5110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1/1000,求(1)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3)冰箱门受到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10/g N kg =)(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4.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并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的原因是( )A .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B .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C .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D .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例1.如图所示是利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探究气体体积与压强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用水银在管内封入一定质量的气体,将试管倒插在水银槽中,使管内外水银面相等,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4cm ,每向上提起玻璃管时,管内水银面升高空气柱增长,并作相应测量,下表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部分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部压强始终为076p cmHg =,托里拆利管的横截面积为2cm 2)(1)第3次遗漏的数据应为________cm 3,第4次遗漏的数据为________cm 。
(2)通过对上面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实验次数1 2 3 4 空气柱长度1/h cm 4 163 816 空气的体积3/V cm 8 32332 管内外液面差/h cm 019 38 气体压强/p cmHg P 0 034p 02p 04p例2.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使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②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
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气体的温度(℃)20304050……气体的压强(Pa)51.010⨯51.0310⨯51.0710⨯51.110⨯……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是正确的,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
(2)在夏天,小宁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
正聊到兴头上,猛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的结论解释一下。
(3)小丽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
(4)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51.010Pa⨯,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方案是:将沾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缓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测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如图所示)。
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25cm 的吸盘。
(1)种通过测量拉力和接触面积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
(2)如果上述实验方案可行,小明同学选择的器材能否测出大气压值?请你进行分析和评估。
例4.新建的广场喷泉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喷水时,“泉水”中央有一颗颗大的石球不停地翻滚,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种种猜测,小玲联想所学到的知识,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有关,她与同学们反复讨论,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获得成功。
实验器材:圆珠笔杆、乒乓球、软管、自来水等。
实验步骤:(1)取圆珠笔杆作为喷管,通过软管接在自来水龙头上,打开龙头,自来水从笔杆尖顶竖直向上喷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