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的方法学及耐药性研究_陈东科

合集下载

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方法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肺炎链球菌占43.46%,流感嗜血杆菌占37.13%,卡他莫拉菌占30.80%,克雷伯菌属占24.8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36%;(2)卡他莫拉菌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3.15%),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最低(9.59%)。

结论卡他莫拉菌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常定植在人群的鼻咽部,可诱发急性呼吸道各种感染,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1-2]。

我院调查MC在临床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致病性,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MC的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MC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共427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其中肺炎2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05例、急性支气管炎72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24例、肺脓肿13例。

1.2方法1.2.1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全部患者在清洁漱口后进行扣背排痰,取呼吸道深部的新鲜痰液1-2 ml,放入有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将其振荡混匀后送检进行痰培养。

可以接种的痰标本的合格标准:涂片镜检痰标本,白细胞数量>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量<10个/ 低倍视野。

使用血琼脂培养皿和巧克力平皿接种痰标本,置于培养箱孵育18-24h。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

1.2.2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method)测定MC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材料和方法(1)材料2.培养基:5%羊血琼脂培养基(SBA),5%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RChoc),5%羊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SChoc),含50µg/m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hoc—V),淋病奈瑟菌培养基(NGA),MH培养基(MHA),5%羊血MH培养基(MHB),脑心琼脂培养基(BCA),营养琼脂培养基(NUA),中国蓝琼脂培养基(ZLA),DNA琼脂培养基均为本室自制。

3.试剂:蛋白胨、DNA琼脂粉、MH琼脂粉、VlTEK-(NHI和GNI)鉴定试卡购自生物梅里埃公司。

万古霉素为英国BD公司产品,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3一乙酰吲哚购自SIGMA公司,Nitrocefin购自O某OID公司(英国)。

氧化酶纸片(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溶液浸泡纸片后吹干备用),乙酰酯酶纸片(100mg/ml3.乙酰吲哚丙酮溶液浸泡50片纸片后吹干备用)[3],Nitrocefin纸片(12.5µg/片,Nitrocefin吹干备用)。

4.抗生素:哌拉西林(PIP);氨苄西林(AMP),哌拉西林/舒巴坦(PIPC/SBT)(4: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8:1),氨苄西林/舒巴坦(AMP/SBT)(2:1),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BT)(1: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M/CST)(1:1),均购于英国BD公司。

(2)方法1.菌株分离与鉴定:将可疑标本接种于SBA和Choc-V琼脂平板上,置5%C02孵箱,35℃培养24-72h观察结果。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按文献[4]进行,分离到的菌株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触酶、氧化酶试验后,用VlTEK(NHI和GNI)鉴定试卡鉴定到种。

2.氧化酶试验:按文献[4]进行。

3.DNA酶试验:按文献[4]进行。

4.乙酰酯酶试验:用无菌生理盐水将3-乙酰吲哚纸片沾湿,取待检菌落涂在纸片上,3min内出现蓝绿色为阳性反应。

5 苛养菌的分离与鉴定

5 苛养菌的分离与鉴定

临床上常见的可养菌
1. 肺炎链球菌; 2. 卡他莫拉菌(非严格的苛养菌); 3. “HACEK”细菌群 H代表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 A代表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 • C代表心杆菌属(Cardiobacterium) • E代表艾肯菌属(Eikenella) • K代表金氏菌属(Kingella) 4. 其它苛养性细菌: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 军团菌、巴斯德氏菌、布氏杆菌、鲍特氏 菌、念珠链杆菌、碳酸噬胞菌等。
二、嗜血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属于巴斯德菌科, 是专性寄生的苛养性细菌。该属细菌主要寄生 在人的咽喉及口腔粘膜,少见于消化道和生殖 道。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化脓 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中耳 炎、鼻窦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及严重的继发感染,杜克雷嗜血杆菌是引起软 性下疳的病原菌。本属细菌对营养要求严格, 生长时需血液中存在的生长因子,人工培养时 必须供给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名“嗜血杆菌”。
(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 青霉素G敏感均可直接用青霉素G进行治疗; • 青霉素G中度耐药株可用大剂量青霉素G进 行治疗; • 如重度耐药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加万古霉 素或利福平进行治疗。
总 结
• 1. 肺炎链球菌寄居于人的上呼吸道中,是条件 致病菌; • 2.肺炎链球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新鲜血液 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 3.以optochin 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将肺炎链球菌 与其他-溶血链球菌相区别; • 4. 血清学鉴定特异性高; • 5. 要注意对PRP和MDR的检测。
苛养菌的分离和鉴定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 陈东科

概 述

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临床卡他莫拉菌感染的药敏变化,比较婴幼儿与老年人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婴幼儿与老年人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卡他莫拉菌各40株,分别称婴幼儿组与老年人组,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应用SPSS19.0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卡他莫拉菌对克林霉素(86.25%)、红霉素(37.5%)、复方新诺明(51.25%)、氨苄青霉素(70%)、罗红霉素(48.75%)等5種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5%)、美洛西林(1.25%)、头孢呋辛(8.75%)、头孢哌酮(0%)、头孢哌酮/舒巴坦(0%)、头孢他啶(0%)、妥布霉素(7.5%)、氯霉素(0%)、头孢克洛(0%)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对庆大霉素(0%,17.5%)、环丙沙星(0%,45%)、氧氟沙星(0%,35%)、四环素(0%,42.5%)、复方新诺明(13%,70%)、左氧氟沙星(3%,47.5%)、妥布霉素(0%,15%)、罗红霉素(15,60%)等8种抗菌药物,老年人组感染卡他莫拉菌耐药率高于婴幼儿组感染卡他莫拉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耐药率高于婴幼儿感染卡他莫拉菌,其耐药性与临床上儿童与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使用次数及用药习惯有关,因此,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卡他莫拉菌感染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生理特点,结合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当而诱导细菌多重耐药产生。

标签:婴幼儿;老年人;卡他莫拉菌;耐药性;抗菌药物卡他莫拉菌是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尤其与老年人及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1,2],监测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特点有利于批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现将我院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卡他莫拉菌(MC)在儿童呼吸道中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分析。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入10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进行MC分离培养,其中呼吸道中检测出110例,并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患儿细菌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MC分布情况 2015年与2016年分布情况比较两个年份阳性率以及合并其他感染之间差异无意义(P>0.05),其中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2.7%,四环素耐药率为10.9%,其中二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对MC具有较高敏感性。

结论:临床上对MC治疗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二三代头孢,但是由于临床耐药性严重,应当加强对MC耐药性监测。

【关键词】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耐药【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113-02卡他莫拉菌(MC)是属于儿童呼吸道中最为常见一类病原菌,其临床致病性仅次于肺炎链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会引起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以及中耳炎。

研究证实呼吸道感染中MC是属于一种重要条件致病菌,其临床检出率处于不断上升阶段[1]。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抗生素广泛应用,此菌对于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报道不断增多,由于患儿治疗中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临床儿科治疗带来一定困难[2]。

本文就儿童MC细菌在儿童呼吸道中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分析情况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入10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此1024例患儿痰标本进行卡他莫拉真菌分离培养,呼吸道中检测出110例,并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79例,女3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4±1.2)岁。

1.2 方法1.2.1仪器与设备鉴定卡以及Vitek-2compact全自动分析仪均由发过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本次使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由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效公司生产,使用微生物室配置MH培养基由英国Oxoid生产。

卡他莫拉菌的快速筛检及耐药性分析

卡他莫拉菌的快速筛检及耐药性分析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1 01年 1 O月第 3 卷 第 1 It a dO tbr 0 1V 1 2N .6 2 6期 n LbMe, c e 1, o. , o1 J o 2 3
有待进一步探讨 。
参 考 文 献
E] 黄 衍 峰 , 望 春 , 晓 涛 , . 血 四项 指 标 在 妊 妇 正 常 分 娩 前 后 1 郑 叶 等 凝 的 变 化 及 l 意 义 [ ] 国 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0 7 2 ( 0 : 9 临床 J. 20 ,8 1 )87
快 速 和 经 济 , 得 有 条件 的 临床 实 验 室 借 鉴 应 用 。 值 关 键 词 : 药性 ; 卡 他 莫 拉 菌 ; 干化 学 法 抗 D I 1 ./.sn 1 7 l O 2 1 . 6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1 1 一 8 2 O l 7 1 0 2 1 ) 6 l 7 2
摘 要: 的 目 介 绍 一种 快速 筛检 卡他 莫拉 菌 ( ) 方 法 并 对 其 分 离菌进 行 耐 药 性 分 析 。 方 法 MC 的 利 用 MC可 以产 生脂 酶 的
特性 , 用干 化 学 分析 仪 检 测 对 照 菌株 和 可疑 菌株 的 酯 酶 活 性 并 用 Vi k o a t 自动 微 生物 鉴 定 系统 来验 证 其 特 异 性 , 用 t 2C mp c 全 e 利
[] 董 仁 康 , 懋 青 . 凝 试 验 的 l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 ] 西 南 军 医 , 4 邓 血 临床 J.
2 07, ( ): 9 8 . 0 9 3 7 0
[2 1 ]刘继 红 . 响血 凝 结 果 的 因 素 分 析 []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 0 6 3 影 J. 2 0 ,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卡他莫拉菌感染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卡他莫拉菌感染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卡他莫拉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病毒感染后,MC可引起儿童细菌性气管炎。 MC还可导致儿童眼结膜炎和角膜炎,其所 造成的致死性脑膜炎也有一例报道。
根据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等可判断感染发生的部位,细菌培养到MC 为确诊依据,应注意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 低下的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要 依赖痰菌培养生化鉴定和
内科学疾病部分:卡他莫拉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欧洲的研究中心发现MC是引起相当比例的 老人肺炎患者的致病菌,因为MC可寄生于 呼吸道而不出现任何症状,所以很难精确 判定老人肺炎的比例,但一项前瞻性研究 表明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10%由MC引起, 多数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如COPD、心脏衰竭、 糖尿病等。虽然老人发生MC肺炎后病情危 重,但暴发
内科学疾病部分:卡他莫拉菌感染>>>
病因:
两种受体分别称为运铁蛋白结合蛋白 (TbpA和TbpB)、乳铁蛋白结合蛋白(LbpA 和LbpB)。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具有部分 同源性,而且这些蛋白也存在于奈瑟菌和 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体表面,是为细菌 的致病因子。编码基因的变易或缺失可影 响其致病性及免疫原性。MC产生的β内酰 胺酶不仅保护
内科学疾病部分:卡他莫拉菌感染>>>
病因:
究证实引起中耳炎的致病菌包括MC在呼吸 道的定植是发生中耳炎的首要步骤,然而 有病原菌的定植并不一定引起感染。成人 COPD患者MC自正常寄植部位如何移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的机制尚知之甚少。OMP有A 至H等8种主要蛋白,分子量为(21~ 98)×103,具有血凝作用。近年一种新的 0MP称为
内科学疾病部分:卡他莫拉菌感染>>>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

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

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测序4.特殊耐药菌检测(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陈东科、张秀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检验科(朱玲)·论著·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的方法学及耐药性研究陈东科 朱玲 张秀珍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鉴定卡他莫拉菌(MC)的方法,对不同血源、营养配方的琼脂培养基进行了MC的生长指数(GI)的测定,了解MC的耐药状况。

方法 使用含50μg/m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分离MC,以3-乙酰吲哚纸片法检测MC产生的乙酰酯酶,与DNA酶试验为对照;将MC 接种于9种培养基上,计算和比较MC在9种培养基上的平均GI;同时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MC的β内酰胺酶发生率,以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 检测228株MC的乙酰酯酶结果,其敏感性为100%,与203株近缘菌比较特异性为100%,与DNA酶试验有很高的相关性;MC 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血琼脂培养基好,但与GI值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MC产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93.0%;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MIC50和MIC90分别较单哌拉西林,降低了8倍;氨苄西林/舒巴坦的MIC50和MIC90较单氨苄西林降低了32倍和4倍。

结论 用3-乙酰吲哚纸片法检测MC产生的乙酰酯酶,是临床实验室快速鉴定MC的良好方法。

MC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之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哌拉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β内酰胺酶阳性MC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莫拉氏菌属; 吲哚类;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微生物A novel m etho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Moraxella catarrhalis CHEN D ong-ke*, ZH U Ling,ZH ANG Xiu-zhen.*Depar tment of Laborato ry M edicine,Beijing Hos pital,Beijing100730,China 【A 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ovel metho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Moraxella catarrhalis,Different sourses of blood and the formula of chocklate agars were detected the Growth Index (GI).Metho ds Moraxella catarrhalis from specimens contaminated b y microbial flora were isolated with a choclate agar with50mg/L vancomycin(CHOC-V)method.Nine media were inoculated,on which GI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beta-Lactamase were determined by nitrocefin slip method.Results 228strains of Moraxella catarrhalis and203strains of recent li mbus bacteria were examined.The sensitivity of this method was 100%,and the specificity was100%.The GI of Moraxella catarrhalis on chocklate agars and blood aga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CA,NUA,MHA(P<0.05).beta-Lactamase positive rate in Moraxella catarrhalis was 93.0%.The MIC50and MIC90of PIPC/SBT and PIPC/TAZ against Moraxella catarrhalis were8times lower then PIPC.The MIC50and MIC90of AMP/SBT against Moraxella catarrhalis were8times lower then AMP.Co nclusions This method is rapid,accurate and simple for identifying Mo raxella catar rhalis.PIPC/SBT,CFP/SB T,PIPC/TAZ, AMP/SB T,IPM/CST showed high activity against Mo raxella catarrhalis of beta-Lactamase positive.【Key words】 Moraxella; Indoles; Beta-Lactamase; Drug res istance,microbial 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原属奈瑟菌属(Neisseria catarrhalis,NC), Catlin在1970年将此菌分类为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catarrhalis,BC),1984年在伯杰分类细菌学手册中被列为莫拉菌属的布兰汉亚属(subgenus branha mella)。

MC是人类上呼吸道的常居菌种,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可引起人类的多种感染,可累及全身[1]。

国外资料显示,MC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及儿童肺炎、中耳炎等标本中的分离率,仅次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列第三位[2,3]。

因此,快速鉴定M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用3-乙酰吲哚纸片法检测乙酰酯酶,快速鉴定MC。

并测定4种β内酰胺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β内酰胺酶阳性MC的抗菌活性。

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菌株来源:MC(228株)、淋病奈瑟菌(15株)、脑膜炎奈瑟菌(3株)、奈瑟菌属(153株)、莫拉菌亚属(24株)、博德特菌属(6株)、不动杆菌属(138株)均为临床分离株。

标准菌株MC9602,9707,0101为全国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菌株,MC的ATCC25238、解乳糖奈瑟菌ATCC23970、淡黄色奈瑟菌ATCC 14799、脑膜炎奈瑟菌ATCC131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9213为本实验室菌库保存。

2.培养基:5%羊血琼脂培养基(SB A),5%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RChoc),5%羊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SChoc),含50μg/m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hoc-V),淋病奈瑟菌培养基(NGA),MH 培养基(MHA),5%羊血MH培养基(MHB),脑心琼脂培养基(B CA),营养琼脂培养基(NUA),中国蓝琼脂培养基(ZLA),DNA琼脂培养基均为本室自制。

3.试剂:蛋白胨、DNA琼脂粉、MH琼脂粉、VITEK-(NHI和GNI)鉴定试卡购自生物梅里埃公司。

万古霉素为美国礼来公司产品,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3-乙酰吲哚购自SI GMA公司,Nitrocefin购自OXOID公司(英国)。

氧化酶纸片(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溶液浸泡纸片后吹干备用),乙酰酯酶纸片(100mg/ml3-乙酰吲哚丙酮溶液浸泡50片纸片后吹干备用)[4],Nitrocefin纸片(12.5μg/片Nitr ocefin 吹干备用)。

4.抗生素:哌拉西林(PIPC),齐鲁制药厂产品;氨苄西林(AMP),华北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哌拉西林/舒巴坦(PIPC/SB T)(4∶1),海口杰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产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C/TAZ)(8:1),美国立达公司产品;氨苄西林/舒巴坦(AMP/SB T) (2∶1),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BT)(1∶1),美国辉瑞公司产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ST)(1∶1),美国默沙东药厂产品。

二、方法1.菌株分离与鉴定:将可疑标本接种于SB A和Choc-V琼脂平板上,置5%C O2孵箱,35℃培养24~72h观察结果。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按文献[5]进行,分离到的菌株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触酶、氧化酶试验后,用VITE K-(NHI和GNI)鉴定试卡鉴定到种。

2.氧化酶试验:按文献[5]进行。

3.DNA酶试验:按文献[5]进行。

4.乙酰酯酶试验:用无菌生理盐水将3-乙酰吲哚纸片沾湿,取待检菌落涂在纸片上,3min内出现蓝绿色为阳性反应。

以MC的ATC C25238,全国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菌株9602,9707,0101作为阳性对照。

5.生长指数(GI)测定:取经Rchoc平板24h培养的卡他莫拉菌ATCC25238菌落于2ml无菌盐水中,制成0.5麦氏单位菌悬液,再用无菌盐水进行1: 10连续稀释,取10-5、10-6、10-7稀释度菌液100μl 分别接种在9种培养基上(Rchoc、Schoc、Choc-V、SB A、M HA、MHB、BC A、NUA、ZLA),分别置普通孵箱和5%CO2孵箱各1套,于35℃孵育24、48、72、96h,计数少于10个菌落平板上的菌落数,并用游标卡尺量出菌落直径,求其均值(mm),再乘以此最高稀释度的对数即得GI[6]。

6.β内酰胺酶试验:用无菌蒸馏水将Nitrocefin 纸片沾湿,取MC菌落涂在纸片上,5min内纸片变红色者判为β内酰胺酶阳性。

7.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1998年版标准,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多点接种仪定量种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为质控菌株监测整个试验过程,质控值超出范围者,该批试验数据作废,找出原因后重复试验。

结果1.氧化酶试验:228株MC、15株淋病奈瑟菌、3株脑膜炎奈瑟菌、153株奈瑟菌、24株莫拉菌、6株博德特菌氧化酶均为阳性,138株不动杆菌氧化酶为阴性。

2.DNA酶试验:228株MC中DNA酶全为阳性,15株淋病奈瑟菌、3株脑膜炎奈瑟菌、153株奈瑟菌、24株莫拉菌、6株博德特菌、138株不动杆菌中DNA酶均为阴性。

卡他莫拉菌对DNA酶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

3.乙酰酯酶试验:15株淋病奈瑟菌、3株脑膜炎奈瑟菌、153株奈瑟菌、24株莫拉菌亚属、6株博德特菌乙酰酯酶均为阴性,138株不动杆菌中乙酰酯酶阳性114株(占82.6%),228株卡他莫拉菌乙酰酯酶全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