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心与小肠

合集下载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

子午流柱-进补时间有玄机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2.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3.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4.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5.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6.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7.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8.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9.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10.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

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

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消化管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和胰腺。

二、消化的过程: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切碎、搅拌和挤压,以便于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指消化液中的酶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通过小肠壁上的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再被运输到身体各处供能或储存。

四、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器官和酶:1.口腔:齿和舌帮助机械消化,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化学消化。

2.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开始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3.小肠:小肠液中的肠蛋白酶、肠脂肪酶和肠淀粉酶分别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肝脏和胰腺:分别分泌胆汁和胰液,帮助消化和吸收。

五、消化和吸收的调节:神经和荷尔蒙的调节,以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The digestiv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XXX main n is to digest food and absorb nutrients.XXX。

XXX chew and grind food。

while the tongue mixes it with saliva.The pharynx is the passage of food and has no digestive n.The esophagus is the passage of food and has no digestive n.XXX.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main site of n and n (the beginning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duodenum).The large intestine pushes food residue towards the anus (the beginning of the large intestine is the cecum).The anus is the exit for waste.XXX。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7)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7)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十二经脉中循行于目内眦的有A.胃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膀胱经【答案】A B E2、某患者春节期间多次参加宴席,继而出现胃部剧痛,腹胀,呕吐,恶心等表现,其病因最可能是A.过劳B.暴饮暴食C.饮食偏嗜D.饮食不洁E.酒精中毒【答案】B3、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A.巢元方B.陈无择C.张仲景D.钱乙E.王清任【答案】D4、不属于内生五邪的是A.寒从中生B.暑从中生C.湿从中生D.津伤化燥E.风气内动【答案】B5、在五神脏中,肝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B6、肺与肾的关系包括A.水液代谢B.精微输布C.呼吸运动D.津液排泄E.阴液互滋【答案】A C E7、在五神脏中,肝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B8、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表现有A.阴阳交通B.精血互生C.燥湿相济D.升降相因E.纳运相助【答案】C D E9、具有约束纵行诸脉作用的奇经是A.任脉B.带脉C.阴维脉D.督脉E.冲脉【答案】B10、《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E11、表述不正确的是A.脑为元神之府B.灵机记性在脑C.脑为中精之府D.脑为髓之海【答案】C12、适用单用祛邪原则的有A.正虚为主的虚证B.真虚假实证C.真实假虚证D.邪实为主的实证E.虚实错杂证【答案】C D13、阴胜则A.热B.躁C.寒D.动E.虚【答案】C1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脾主升清D.脾主统血E.脾能运化水谷精微【答案】E15、六淫致病,易袭阳位的是A.风邪B.暑邪C.毒邪D.燥邪E.湿邪【答案】A16、沿海地区的人群中,常见蟹虾等海鲜导致痛风病,其病因最可能是A.寒热偏嗜B.食类偏嗜C.五味偏嗜D.饮食过饱E.饮食不洁【答案】B17、称为“髓海”的是A.脑B.髓C.骨D.命门E.肾【答案】A18、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区别的是A.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B.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C.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D.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E.脏属阴而腑属阳【答案】C19、某男,10岁。

五脏六腑与时辰;十二时辰之辰巳午未养生之道

五脏六腑与时辰;十二时辰之辰巳午未养生之道

五脏六腑与时辰;十二时辰之辰巳午未养生之道子胆丑肝寅在肺,卯为大肠连肺乡辰胃巳脾心居午,小肠未土申膀胱酉为肾气居兑方,戌从三焦贯六府亥为心包经肺主皮毛中医理论肺经:3:00-5:00 肺经运行时间,肺部免疫力较差或是肺部排毒能力较差的人,很容易在这个时间段醒过来;咳嗽的人此时咳嗽得最厉害;哮喘病人也易在此时间段发作。

所以,晚上睡觉要注意通风、不宜闷着被子,以利于肺部更好的呼吸、排毒。

大肠经:5:00-7:00 大肠经运行时间,此时应该起床,喝杯温开水,然后去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应蹲几分钟,养成一种习惯,就不容易产生便秘了。

胃经:7:00-9:00 胃经运行时间,胃的活力最强,开始大量分泌胃酸,需要开始进食早餐了,一天的能量需求很重要是要靠早餐提供。

脾经:9:00-11:00 脾经运行时间,脾主运化,早餐经过消化吸收,在这个时间段运输到身体各处,提供营养物质。

心经:11:00-13:00 心经运行时间,全身气血运行旺盛,也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间,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宜休息,恢复早上消耗掉的能量。

小肠经:13:00-15:00 小肠经运行时间,小肠主消化吸收,午饭吃饱,才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人体使用。

膀胱经:15:00-17:00 膀胱经运行时间,膀胱经是人体很重要的排毒经络,这个时间段应适当的补充水分,增加毒素的排除。

肾经:17:00-19:00 肾经运行时间,肾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肾藏精,人体精力的旺盛与否和肾气的强弱关系甚大;且此时也是太阳落山的时间,环境由阳转阴,寒气出来,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气入侵。

心包经:19:00-21:00 心包经运行时间,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也是人体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效率会更高。

可惜,现代的很多人把这个时间花在应酬上,浪费了上天赋予的这一有利条件。

三焦经:21:00-23:00 三焦经运行时间,三焦经协调上中下三焦,对人体的平衡的影响很大。

人体七个脉轮能量中心及意义

人体七个脉轮能量中心及意义

人体七个脉轮能量中心及意义底轮:海底能量中心(赤红)脐轮:情绪中心(橙)太阳轮:意志中心(黄)心轮:心(绿、粉、黑最深处)喉轮:创造力中心(青)眉心轮:智慧能量中心(蓝、靛)顶轮:灵性中心(紫)一、底轮(海底能量中心):1性、生存、健康、物质、金钱、安全、财富、攻击力、劳动力、干活。

2、身体位置-尾椎骨、尾骨。

3、掌管:生殖器、腰部以下、双腿、丹田以下、肾上腺、骨骼、皮肤、血液、大肠、骨盆、臀部、腿部、脚、排泄系统。

4、对应情绪-恐惧。

5、发展意识:生存、安定感、信任、归属感、身体功能及适应改变,金钱、家庭。

6、基本意义:位于脊椎底部直肠后方,震动频率最低,与物质界最有关,代表一种原始的、无名的、本能的单纯能量,是人对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及安全感,即物质上的满足。

7、对应口诀:我拥有(I have)。

8、对应元素、颜色:地球、赤红色。

二、脐轮(情绪中心):1、有条件的爱、关系、情绪、感受、感觉、享受、欲望、亲密、欲求、爱的能力。

2、身体位置-下腹部。

3、掌管:整个肚子(不含胃、横膈膜)包括后腰、前列腺、卵巢、生殖系统、结肠、盲肠及膀胱、下腹部之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

4、对应情绪-热情。

5、发展意识:关系、欢愉、情绪情感、喜好、想像力的表达、创造力及生产力。

6、基本意义:位于下腹部的膀胱位置,震动频率高于海底轮,也是喜悦和欢愉升起之处,代表的是创造力及生育能力,与亲密伴侣之间的互动有关。

7、对应口诀:我觉得(I feel)。

8、对应元素、颜色:水、橙色。

三、太阳轮(意志中心):1、是非、对错、判断、立场、战斗、界限、意志、定力、权力,能量的外射张力,关于生命的方向,目标,行动,坚持,力量。

2、身体位置:腹腔、神经丛。

掌管:肋骨、胃、横膈膜、小肠、肝脏、胰脏、脾脏、胆囊及神经系统。

3、对应情绪-愤怒。

4、发展意识:对自我负责以及荣耀自己,个人力量、意志、控制、自我決心、精力、自尊心、自我命运、智能。

5、基本意义:位于肋骨与肚脐之间,负责对危机和对负面状况提出警讯,代表的是一种自我的意识中心。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2009-05-06 19:57:15)标签:保健养生三焦肝气肾精相表里杂谈人的五大循环系统是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五大循环系统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 ) 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是个大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大脑。

如我们常说心里想,这不是指心脏想而是大脑在想。

主要有四个功能:1、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

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

2、主血脉。

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

一些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 3 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

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

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征兆。

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对这类人,给她们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态。

心与汗的关系。

“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

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

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

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时( 19:00)心包经旺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

4、小肠。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

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

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脏腑之间关系-PPT课件

脏腑之间关系-PPT课件

病理上
●相互影响:胃中实热,灼伤津液----大肠津液不足,便秘;
大肠腑气不通,影响到胃---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以通为用,以通为补
25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一)心与小肠
心属火、主血 心火亢
心烦、口舌生疮
温煦
滋养
下移
上炎 小肠热
尿少、尿赤、尿痛
小肠分别清浊
26
(二)肺与大肠
9
四、心与肾:心肾相交、心肾阳气互用
心肾阳气互用
君火
下 降 上 济
阳气互用
相互滋生
元阳 水肿、小便不利、心悸怔仲、惊悸 不宁等
10
水气凌心
五、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
肺司呼吸
吸入自然界 清气 吸收水谷之 精气
聚于 胸中
生成 宗气
脾主运化
肺气虚损,宣降失常 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脾气不足 肺气失助
肺脾两虚证
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肝升太过,肺降不及------气火上逆、咳逆上气、甚则咳血 肺失清肃,肝失条达--------咳嗽、胸胁引痛、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
肝气
13
: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金水相生
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累及肾:尿少、水肿;
肾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水肿上犯、咳喘、倚息不得卧;
(一)五脏与女子胞
心行血
女子胞
肺朝百脉
脾统血
肾藏精
30
(二)五脏与脑
中医藏象学把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三)五脏与脉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与脉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五脏与骨、髓
肾藏精,生髓,充养骨骼、牙齿。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包括脏腑间关系)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包括脏腑间关系)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
目录
• 心与小肠的生理功能 • 心与小肠的病理变化 • 脏腑间关系 • 心与小肠辨证论治
01
心与小肠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总结词
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详细描述
心主血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心气的作用,心气充沛则血脉运行通畅,血液才能 在脉管中循环往复,营养全身。心主血脉的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心主神志,脾主思虑。二者共 同调节人体的情志活动。
相互影响
心脾病变可相互影响,如心血 不足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 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心血
充盈。
04
心与小肠辨证论治

实证治疗
实证治疗原则
实证治疗注意事项
针对实证,治疗原则为疏导气血、通 泻实热。
实证治疗时需注意控制药量,避免过 度攻伐导致正气受损。
心主神志
总结词
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
详细描述
心主神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心气充沛则精神饱满 、思维清晰、意识敏锐。心主神志的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小肠主液
总结词
小肠主液是指小肠具有吸收水谷精微和分泌清浊液的功能。
实证治疗方法
采用泻心汤、导赤散等方剂,以清热 解毒、利尿通淋,达到疏导气血、通 泻实热的目的。
虚证治疗
虚证治疗原则
针对虚证,治疗原则为补益心气、 养心安神。
虚证治疗方法
采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方 剂,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达到 补益心气、养心安神的目的。
虚证治疗注意事项
虚证治疗时需注意药量适中,避免 过度滋补导致邪气滞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