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意识形态批评共23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外影视史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

中外影视史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

中外影视史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既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中外影视史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存在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传播和观众接受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外影视史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影视作品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政治是影视作品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

影视作品往往借助故事情节、角色关系和背景设定来传达对政治现象的观点和态度。

在中国影视史中,政治因素经常出现在宣传片、革命题材影片和抗战影片等中。

这些影片力图通过揭示社会的政治问题,表达一种政治理念或主张。

例如,延安电影制片厂的《山河故人》以延安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开国将领的故事,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和抗战意志。

与中国影视史相比,国外影视作品更倾向于关注国际政治议题。

例如,美国好莱坞的影片经常涉及美国对外政策、国际冲突和民主自由等主题。

这些影片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和展现美国的价值观来表达对国际政治的看法。

《交锋》和《间谍之桥》等影片展现了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斗争和间谍活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

此外,影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也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干预。

在某些国家,政府通过审查制度和内容管理来干预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和影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例如,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要求影片必须符合国家政治立场,不得包含政治敏感或有争议的内容。

这种政治干预会对影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倾向和意识形态。

在意识形态方面,影视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往往反映了创作者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影视作品的主题、角色形象、剧情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中国,意识形态因素对影视作品的影响尤为明显。

例如,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思想,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近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更多元和开放的价值观,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国外影视作品同样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5
• 阿尔图塞的“回到马克思”与拉康“回 到弗洛伊德”相呼应,他们在各自的领域 对他们的精神领袖和奠基性的作品发展出 一套复杂的回应。
• 在阿尔图塞的公式中,意识形态是“一 套既存的表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形 象、神话、观点或概念)系统(有它自己 的逻辑和原则),并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 具有历史的作用”。

29
• 如:比尔·尼可尔斯在他的《意识型态与 影像》中,对某些影片进行了详尽的文本 分析显示:约瑟夫·冯·史登堡和希区柯克虽 然名义上是主流导演,却拍摄出对主流规 范不满的电影。
30
• 在尼可尔斯《金发维纳斯》(《Blonde Venus》,1932年)和希区柯克的《鸟》 (1963年)中,“在古典叙事剧情连贯流 畅的感觉中,带有明显瑕疵”的证明。
• • 雷蒙德·威廉姆斯在《重要概念》中认为,
这个词有三个意义:
3
• 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
4
• (1)一个代表特定阶级和集团的信念体系; • (2)一个虚幻的信念体系--错误的观念
和意识--它和真正的或科学的知识相对; • (3)意义和观念的一般过程。 • 对马克思来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如何以一种不 涉及暴力和强制的方式被人们再生产出来 的方式。
33
• 先是一群海鸥突然袭击了米契妹妹的生 日野宴,接着一伙麻雀又把米契的家搅得 天翻地覆。次日,一位镇民在家里被群鸟 杀死。与此同时,米兰妮到学校接凯西, 却发现校园里密密麻麻的已经聚满了鸟群。 孩子们迅速被疏散回家,疯狂的鸟群在路 上袭击了他们。镇上的加油站也遭到袭击, 酿成了一场可怕的火灾。
37
• 影片充满了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19 15年2月8日首映后,美国许多州禁止 上映。但在电影艺术史上,是一部划时代 的杰作。影片叙事条理分明,节奏张驰有 致,人物形象生动,并创造性地运用了一 系列蒙太场面壮观,表演细腻。不仅为蒙 太奇学派初步奠定了基础,而且标志着电 影从肤浅的娱乐成为真正的艺术。

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关宇 辽宁社会科学院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对其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影视文学艺术作品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影视文学;意识形态;挑战作者简介:关宇(1983.5-),女,吉林省辽源人,硕士,毕业于辽宁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影视文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153-01一、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特征影视文学就是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的统称,能够高度综合反映生活,并运用形象思想来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以此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

影视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高度综合性,能够高度综合反映生活,将富有情趣的艺术世界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关键点。

另一方面是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相结合,以银幕形象呈现。

影视文学也是以人的灵魂为研究对象,具有叙事性,常常借助于文学手法来反映生活,兼具影视性和文学性。

二、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文化资本的发展,影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到了较多关注,影视文学不仅具有经济作用,同时还富有社会作用,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美国好莱坞电影渗透着美国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也就是强烈的个人主义,与其他民族主流价值观存在着明显的确保,成为美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

影视文学与一般文学相比,在传播速度和广度方面效率更高,所以各个国家都注重自己国家的影视文学作品对本国意识形态的宣传。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除了需要政府进行贯彻,同时还需要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娱乐的方式进行传播,构建大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影视文学史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电视节目、舞台展现、媒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体,涵盖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等,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吴卫华【摘要】意识形态是反映特定的经济形态、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与要求的观念体系.电影本质上不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而是按照主体的观念对物质世界的重新构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现实政治常常是一种互文关系,显示出了电影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5(027)003【总页数】7页(P48-53,75)【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形象;好莱坞;电影【作者】吴卫华【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_thesis/0201227626661.html2005 年 5 月第27 卷第 3 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malof 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May.2005VoL27No.3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吴卫华(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意识形态是反映特定的经济形态、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与要求的观念体系。

电影本质上不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而是按照主体的观念对物质世界的重新构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现实政治常常是一种互文关系,显示出了电影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形象;好莱坞;电影中图分类号: 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 6219(2005)03- 0048- 06“ 意识形态”一词,为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之际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西在《意识形态》一书概论中首先使用,系指观念学说和关于人的心灵、意识的生命科学。

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文学院2009级 文国华
如何看待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西方 意识形态
特定导向的思想 冷战时 宣传社会制度 世界 价值观 历史观 如今 社会普世价值 宗教观念等
影视文化
文学院2009级 文国华
东方
影视文化中意识形态发展时间线
电影诞生之初就有 表现意识形态的 《工厂大门》
如何看待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影视文化表现意识 形态达到顶峰,出 现了许多赤裸裸的 意识形态宣传作品
1895年 20世纪30年代
电影表达意识形态 开始成熟,出现了 真正意义上的意识 形态宣传作品。
20世纪50-90年代 90年代至今
影视文化中意识形 态开始淡化,表现 得更为隐蔽。宣传 内容上也以普世价 值为主。
文学院2009级 文国华
文学院2009级 文国华
电影中极力丑化资本家,同 情劳苦工人,揭露资本家剥 削的本质。这与三十年代在 美国乃至世界盛行的苏联社 会主义思潮是分不开的,正 是收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才 会出现《摩登时代》这样带 有思想导向性的意识形态电 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看待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解说文学院2009级 文国华 :在美苏冷战时期,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如何看待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1895年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工厂的大门》 20世纪30年代 卓别林 《摩登时代》
影片展现发生在法国卢米埃尔工 厂大门前工人熙熙攘攘的片段, 以及年轻的女士们一边躲避车辆, 一边快步行走,表现出闲暇时光 的欢乐情绪。简短的电影鲜明的 表现出了法国工业文明的繁荣和 工人生活的幸福,从今天来看, 其实就是对工业文明的赞扬。
扩展知识影视作品中意识形态宣传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各种社会价值观念交锋的必然对此我们不必过多的在意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广度这样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体免疫力避免受到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

电影群像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解析与分析

电影群像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解析与分析

电影群像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解析与分析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不仅仅是娱乐媒介,更是一种可以呈现社会现象和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表达。

在电影群像中,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通过对人物、情节和象征的刻画,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等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代表性的电影中,分析其所展示的社会意识形态,并探讨其中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以《绿皮书》为例来探讨电影群像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这部电影通过描述一位黑人钢琴家和一位白人司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南部之旅,反映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剧情和人物的设定上,更体现在情感、道德观和观众的思考上。

观众通过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深入了解到当时白人种族主义的残酷和黑人被歧视的痛苦。

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揭示,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深思,促使观众认识到平等与尊重的重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社交网络》,这部电影以创造了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为主角,揭示了当代社交媒体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影响。

电影通过描绘扎克伯格的个人决策和行为,反映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改变。

观众通过电影中对技术发展和网络世界的展示,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与之相关的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影片所传递的社会意识形态,引发了对科技进步、个人隐私和社交关系的思考。

此外,让我们来看一部经典的电影,《公民凯恩》。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富有权势的新闻出版商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生平和政治经历,反映了权力和媒体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

电影中,凯恩通过自己创办的报纸,不仅仅影响了公众舆论,更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生态。

观众通过电影中对权力与媒体关系的展示,思考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操控和塑造的影响。

这种电影所传递的社会意识形态,引发了对新闻自由、政治宣传和舆论监管的思考。

最后,我们来谈论一部来自亚洲的电影,《活着》。

影视与影视评论中的意识形态

影视与影视评论中的意识形态
众多网友严厉批评此剧“ 随心 所欲地颠覆英雄” “ ,专拿女人和情事来说 事”把“ , 红色经典” 拍成“ 桃色经典”误导青 , 少年对革命史与革命人物的看法。 又如电 视 连续居 嘿亮剑脓 各大电 视台播出之后, 反映 强烈。 叫好者谓之突出作为我军军魂的“ 亮 [摘要】当 国 前中 社会复杂的 政治、 格局, 经济 造就了复 文 杂的 化情态, 也造就了 矛 相当 剑精神”主人公的“ , 匪气”“ 、霸气” 反映了 人 盾的影视与影视评论现象, 有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因 我们应该见微知著, 个中 素。 通过影视 性, 还原了历史。 批评者则严厉批评该剧的 与影评中的矛 盾现象, 去发现当 前中国文 化的内 在矛 盾以 及其背 后的政治、 经济、 意识形 指导思想与情节编造都有严重问题, 不仅违 态矛盾, 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背我军的建军原则, 而且丑化了人民军队, [关键词】 影 影 视 视评论 意识形态 扭曲了我军历史, 存在着戏说军人与军魂的 倾向,从许多地方误导了观众”破坏了人 “ , 民军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准确地说 , 中国当前并非处于一个多元 其三, 对人性的争夺。 人性的问题颇为 借助于对某部影视剧目的诊释或评论, 化的时代 , 而是处于一个混乱化的时代。 因 不同的人群在进行文化争夺战。 让我们从社 复杂, 不同的人观察、 体验到的人性是不同 为无论是一元还是多元, 都意味着某种秩序 会、 历史、 人性这三个战场中拿来例子: 的, 所愿意接受的人性也是不同的。 例如中 或和谐, 而混乱则意味着无序。 当前中国社 其一, 对社会的争夺。 电视连续居 呱汉武 国的庄禅哲学以清净无染的心性作为人的 会的实际情况是:政治、 经济方面固然无目标 大帝》 播出后, 欢呼者有之, 怒斥者有之。 抛 本来面目,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 无规则可循, 只能抱着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 开剧集史实真伪与艺术刻画方面的争议不 响 而弗洛伊德则以具有动物特征的潜意识 ; 1 态随机前行, 合 而导致大规模的官场腐败和 谈, 其理论同样对现当代 单从其政治文化意义来看, 对于那些渴 作为人性的深层基础, 极度畸形的经济格局; 文化、 思想方面则更 望天下一统民族团结、 主张凝聚国家意志的 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选择何种人性论 加混乱, 山头林立, 争讼不休, 不用说大一统 人来说, 这部历史剧无疑给了他们宣示意志 加以倡导弘扬, 不仅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也 的局面不可能, 君子和而不同” 连“ 的谦谦风 的一个极好机会o 汉武大帝》 ( 展现出的民族 是一个政治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的 度也不可得。 影视与影视评论作为这种文化 荣辱, 展现出的壮士情怀, 展现出的金欧盛 种种畸形现象, 不能不说与人性观的混乱关 状态的一个缩影, 也鲜明地反映出人群的分 世, 足以使当前备受自由派人士攻击的民族 系密切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城危情杜鹃》 裂与对立。 主义者、 国家主义者借之一抒块垒。 与之相 这两部电视连续剧有着相近的主题 、 题材与 例如, 只要观察一下各大电视台的黄金 反, 持有自由观念、 深怕威权人物干预民间 人性倾向, 叙述的都是一个因情成恨的故 时段, 你会发现一个很搞笑的文化现象:刚刚 市场的人士, 却对体现大一统意志的汉武帝 事, 表现的都是人性中一种很扭曲的心理。 播完一个反映革命斗争精神的红色经典节 大加鞭鞋。 同样, 电视连续剧《 水浒传》 播出 整个剧情刻意营造一种很压抑的氛围, 从中 目, 跟着马上播出一部赞赏豪门发迹史的金 后, 有的人看后 , 产生了 那些怀有公平理念、 反抗意志的人一片 难以找到人性的光明。 色资本剧集 之后又播出不管人间是非、 只 叫好, 先富起来的一部分” 而“ 却深感恐惧。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猫与老鼠关 顾娱乐至死的桃色综艺节目。 权贵意志、 人 一位兼有商人、 文人身份并曾担任过政府官 系的想法, 而有的观众, 则指出这种题材的 民意志、 市民意志、 文人意志奇怪地杂烩在 员的人士就在某名牌大学的讲坛上痛批过 影视泛滥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是着意刻 一起, 似乎说明这个社会的确进入了一个诸 “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 农民斗争方式以及汉 画阴暗人性还是大力歌颂光明 人性, 对社会 社会群体和平共处的多元化的时代。 但是, 武帝“ 随意夺豪强之财” 的做法, 而倡导一种 文化的沉沦或升华有着直接的关系。 好在近 这种现象并非社会不同群体博弈而自发形 以“ 谈判” 为特征的现代“ 工商文明”看来, 来也有一些电视剧目, 《 轨》也在努 。 例如 出 , 成的结果, 而是政治强力操控的结果。 因为, 对《 汉武大帝》 《 与 水浒传》 的评论不是简单 力从男女情爱关系中寻找久违了的传统道 通过观察影视评论尤其是互联网上的大众 地拿“ 人民内部矛盾” 一词就可以打发的, 它 德闪光点。 影视评论, 我们会发现问题的真相所在。 涉及到对意识形态的争夺, 涉及到对社会体 总之, 当前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 经济 有人说互联网很象某个时代的大字报, 制的争夺。 格局, 造就了复杂的文化情态, 也造就了 相 不管什么样的人的 什么样的意志, 都可以 在 其二, 对历史的争夺。 电视版 林海雪 当矛盾的影视与影视评论现象。 《 我们应该见 上面尽情宣泄出来。 也幸亏有了互联网这种 原》 故事情节与原著大大不一样, 人物形象 微知著, 通过影视与影评中的矛盾现象, 去 带有“ 民主” 性质的可以使人际即时互动的 与原著也大大不同, 其最突出的“ 成就” 就是 发现当前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以及其背后 舆论工具, 使我们能够较充分地看到了不同 以当今的市民意识形态去涂改了历史中的 的政治、 经济、 意识形态矛盾, 并寻找解决的 人群的不同文化活动, 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 革命经典, 试图按照商业逻辑把过去的革 办法。 意志, 以及他们遭遇时的对抗。 影视诊释与 命史变成“ 代史”以迎合某部分人的“ 当 , 人 影视评论, 正是当前文化大战场中一个不容 性需要”然而无 “ 。 富有革命传统” 的人士 作者简介:潘永辉, 学院中文 茂名 系讲师, 中山大 学 哲学系博士生, 从事哲学与文学研究。 轻视的分战场。 拍案而起, 愤怒声讨. 连原作者曲波的家人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理论PPT课件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理论PPT课件

ad
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在看见的东西近旁寻找看不见的东西
一、意识形态批评与影视
2.意识形态批评概述
a a 意识形态批评与主体建构
➢ 意识形态批评是一个关于主体建构的过程,按照阿尔都塞理论看来,意 识形态最重要的功能是建构出社会的主体。
➢ 阿尔都塞对社会主体概念的改写: 西方古典理论:主体=特立独行的个人 阿尔都塞:主体=俯首称臣的个人
一、意识形态批评与影视
3.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基本的理论要点
要点2
意识形态批评一种切入的可 能性在于关注任何一个影片 文本和生产这部影片、观看 这部影片的年代的社会、政 治、历史之间的密切关联。
例子1:电影、电视剧中新的中国想象 八十年代—晚清、晚明、南宋 九十年代—康乾盛世、秦汉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 年代而不是神话讲述的年 代。
第十二讲:意识形态批评
一、意识形态批评与影视
1.导言——意识形态
✓ 文化研究与电影 ✓ 意识形态批评与影视 ✓ 意识形态批评不等于文化研究 ✓ 以精神分析为节点,重要的理论脉络出现,即意识形态批评。
aa
明确意识形态概念
(1)对意识形态的误解:在约定俗成的口语化使用中,意识形态被等同于 说教,甚至谎言,但作为理论术语的意识形态并不是这样的概念。 (2)为意识形态正名:
二、文化研究与影视
2.文化研究与电影相关部分的特征
文化研究不只关注影片的事实同时关注电影的事实——不仅 关注文本,同时关注影片的生产过程。
文化研究在讨论电影的时候同时关注文化霸权在电影中的呈 现与确立。
以文化研究的方式切入电影的过程——“取味”,“取味” 的形成呈现了社会的建构过程、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写过程。
1.导言——意识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