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护距离计算说明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0) -
- -
- 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制作并发布 -
-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31日) -
-----------------------------------------------



(一)关于使用方法:
----------------------------------------------
(1)在左边“参数设定”框内输入源参数和评价标准,在右边“计算结果”框内按“运行”得到计算结果。
(2)对于非矩形面源,要求折算成面积相等、形状相近的矩形面源(但不应将全部非矩形面源都折算成正方形面源,除非形状上接近正方形),且要求面源的两条边长度比值不能超过10。
(3)污染源排放率为面源的总排放率,可选择单位g/s,Kg/hr和t/a之一。
(4)应输入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如果有小时标准的应输入小时标准,如果没有小时标准的要输入日均标准,两者至少要输入一个。如果两个标准都输入了,则只采用小时标准。标准单位均用mg/m^3。
(5)如果有多个污染物,对每一个污染物要输入其排放率和标准,进行计算,得到每一个污染物的结果,取最大值。
(6)如果有多个无组织源(面源),对每一个面源分别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建设项目的环境防护区域根据全部面源环境防护距离的最大包络线决定。
(7)本程序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可再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画出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8)有场界排放浓度标准的,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排放标准。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后的源强。


(二)关于计算方法:
---------------------------------------------
(1)模型为SCREEN3模型(VERSION DATED 96043)。
(2)要求“SCREEN3.EXE”必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exe”在同一目录下
(3)计算选项:
城市选项。
测风高度=10m。
气象筛选=自动筛选,考虑所有气象组合。

(4)计算点
为离源中心10m到5000m,在100m内间隔采用10m,100m以上采用50m。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0。

(5)计算输出

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离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m)


(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有关概念
--------------------------------------------

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在建设项目厂界以外所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

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
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四)关于本程序
--------------------------------------------
本程序由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实验室免费发布,并负责解释

感谢吴文军对编制本程序的大力支持

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7934053.html,
E-Mail: Lem-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2317934053.html,
电话: 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