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 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 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 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地点:广西 人物: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清末重要革命 团体和革命活 动,多为两人谋 划组织。常以 “孙黄”并称。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当堂检测
3.“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为策应哪一革命运动而被捕遇难(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4.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 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 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的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把皇帝拉下马”和“向皇帝上书请愿”分指什么事件 ()
10月10日,夺军械库,占领武昌 10月11日,建军政府,黎任都督
结果: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军政府旧址
P47知识拓展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 在武昌,其他革命党人 自认为“资望”不足, 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 统黎元洪出任,结果遭 到拒绝,情急之下,只 好用手枪逼迫其就位。
鬼......亦以天下人为念,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
国人民的斗志。
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十世纪最伟大情书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促进了广大民
广州起义---1927年发生于广州的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1927年发生于广州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 1927年发生于广州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是个多义词,在近代有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组织的三次广州起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震动世界的武装起义。
发生时间:1927年12月11日,发生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区。
1895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由兴中会领导人杨衢云、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发动的乙未广州起义(乙未广州之役),即第一次广州起义1910年由同盟会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庚戌广州起义、新军之役),即第二次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由同盟会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黄花岗起义(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即第三次广州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广州起义。
1、起义形势:发生时间:1927年12月11日发生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区起义前广东的形势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亦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实行白色恐怖。
9月中旬,国民党武汉政府所属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第4军,乘国民党南京政府所属第8路军在广东省东江地区进攻南昌起义军之际,从南昌进至广州,同桂系军阀李济深争夺广东地盘。
张发奎初到广州时,为稳定其统治,曾一度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采取一些欺骗政策,企图获得广州工人阶级和市民的支持。
中共广东省委适时地识破和揭露了张发奎的欺骗政策,并利用张、李之间的矛盾,积极恢复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工会、农会并进行各种斗争,全省工农运动日趋活跃。
在广州市,有组织的工人纷纷驱逐国民党派到工会的改组委员,选举自己的工会委员,并为争取真正的民主权利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进行斗争。
10月14日海员举行的罢工,得到各业工人的援助,2万多工人举着镰刀斧头红旗,向反动政府示威,显示了广州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力量。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

辛 亥 革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史明志
刘道一
黄兴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国主义
无私奉献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911年是农历辛亥 年,历史上称这次 革命为“辛亥革命”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 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思考:这场革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 灭;……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黄花岗起义

林
觉 民
方 声 洞
熊
秉 坤
阶级分析—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作为黄花岗起义的领导阶级, 是起义中的主导力量。由于历史条件和其自 身性质,决定了在半殖民在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其阶级内部构成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 包括中国国内的资产阶级,例如小资产阶级 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商人,教士,军 官等,也包括国外的资产阶级,一支不6月29《申报》12版发表《黄花冈上之 红颜白骨》的文章,记载了人们凭吊烈士的情形: 广东 七十二革党丛葬黄花冈,好事之徒每携只鸡斗 酒登临凭吊,此鹦鹉名士之结习,非必持何种主义 也,上月念五日复有少女四五十人,乘坐肩舆,携 带花圈花球无数,由大南门入城,出东门直达黄花 岗,群以花圈、花球置冢前,行鞠躬礼,欷歔流涕, 徘徊约一小时,始行联袂归去,时观者见诸妇女淡 妆素服如不胜情,中有西妇五六人,疑皆大家闺秀 云。
主要领导人
黄兴(1874年10月25日- 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 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 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 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 汉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 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 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 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 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 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 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 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这批人可以说是起义的“头脑”。而且 大部分都是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他们一方面 具有较大的革命热情,一方面又具有轻视群 众,既急于求成,又患得患失的弱点。革命 的成败大部分都决于他们的表现。他们在革 命高涨的环境里,能有积极的表现,一遇挫 折,或到革命低潮时期,就会悲观失望,或 者颓唐消极,或者采取个人暗杀手段。他们 采用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小资产阶级革 命狂热,不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的具体表现。
广州起义

起义经过
1927年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 等领导下,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5000余人(其中 工人赤卫队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
起义军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保安队和警察武装均被消灭, 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 成员和工农兵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 立。会后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告民众书》以及有关的法令。 当天,广州市工人、农民和市民欢欣鼓舞,热烈拥护革命政府,积极 参加起义。
广州起义 烈士陵园
起义失败后街 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烈士遗体
历史意义
广州起义,是中共广东省委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中 共中央直接指导下领导广州地区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进行的一 次大规模的暴力革命,是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 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和工农群众的英 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 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其主要经验: (1)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组织领导健全; (2)适时改变计划,决心果断; (3)起义军民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4)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攻占大城市的时机尚未成熟。
谢谢观赏!
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和工农群众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英 勇顽强的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起义主要领导 人张太雷牺牲。张发奎的后续部队陆续到达,情况非常严重,起义军 总指挥部为保存革命力量,于12日撤出广州。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 对未及撤离的起义军、工人赤卫队和拥护革命的群众,进行了血腥的 镇压,惨遭杀害者达5000余人。
广州起义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挽救革命, 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屠杀,1927 年11月26日,中共广东委员会根据党的“八 七”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在广州 发动起义,并成立了起义的总指挥部——革 命军事委员会,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 担任总指挥。
▪。
▪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周 文雍、恽代英、陈郁等同志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包括崔庸健在内的 150多名朝鲜同志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起义军英 勇攻打敌人的重要机关,迅速占领珠江北岸大部分城区。在原市公安局 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由苏兆征、张太雷、恽代英、叶 挺、杨殷、彭湃、周文雍、陈郁等任政府委员,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 言》,宣告一切政权归属于工农红兵,并成立了工农红兵的总指挥部, 由叶挺担任总指挥,叶剑英担任副总指挥。广州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 府,纷纷参加战斗。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优势 兵力反扑。午后,张太雷不幸牺牲,使广州起义失去指挥重心,形势急 剧恶化。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撤离广州,主力部队改为工农红军第 四师,奔向海陆丰,另一部分撤退向粤北,与朱德总部会合;未撤离的 起义军仍坚守在广州与敌人浴血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13日下午,国 民党反动派重占广州,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观音山(越秀山)上, 珠江河畔,尸骸遍地,血流成河。起义不幸失败。起义中有5700多名共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其中有苏联、朝鲜等国际战友。
Hale Waihona Puke ▪ 广州起义虽然前后只有三天,但它的意义是 深远的,广州起义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 大的尝试,它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在 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战争和创造 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
创 进军湘南改红军; 建 红 秋收暴动毛泽东, 军 。 闹的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井 冈 山 会 师 、
秋 收 起 义 、
南 昌 起 义 、
上 述 歌 谣 涉 及 了 哪 些 历 史 事 件 ?
小结
• 武装反抗国民党, • 南昌起义第一枪; • 秋收起义湘赣边, • 进军农村向井冈。 • 革命根据地开创, • 两军会师军旗扬; • 中国革命危转安, • 星火燎原势高涨。
红 军 战 士 什 么 情 绪 ?
这 首 歌 谣 反 映 了
革 命 乐 观 主 义 精 神
在井冈山毛泽东的三篇文章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 够存在》 •2、《井冈山的斗争》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涵
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 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 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三者结合起来,它是把马克思主 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湾改编
在三湾,毛泽东召开前敌委 员会,主张到农村去革命,同 时对部队进行了改编,保证了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井冈山会师
• 时间:1927年10月 • 背景: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 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点燃 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乊火。 • 内容: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和 湖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 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 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井冈山斗争的胜利说明什么道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 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 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
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通城和 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 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 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 四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 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 起义爆发
杀。观音山(越秀山)上,珠江河畔,尸
骸遍地,血流成河。起义不幸失败。起义 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 害,其中有苏联、朝鲜等国际战友。
《晨报》关于广州起义的报道
广州起义震惊了
国内外。在英、法、 美、日等国支持下, 张发奎、李福林等调 集9个团的兵力,从东、 南、北三面围攻广州, 起义军未能立即主动 向农村转移,遭到严 重损失,张太雷中流 弹牺牲。经3天浴血奋 战,起义军余部撤出 广州。广州起义宣告 失败.
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
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 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 影响 新局面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秋收起义的伟大意义
1.南昌起义虽说是打了第一枪,却是打的国 民党的旗帜;秋收起义虽说是没有打第一枪, 确是第一个打出了“镰刀斧头”旗,是名副 其实的第一次中国工农武装的起义。而其武 装斗争与南昌起义也是一脉相承,都是中国 共产党在经历艰难斗争取得的经验的结晶
秋收起义纪念碑
前两次起义的比较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 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 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 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 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 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 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 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义经过(2):午后,张太雷不幸牺牲, 使广州起义失去指挥重心,形势急剧恶化 。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撤离广州,主 力部队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师,奔向海陆丰 ,另一部分撤退向粤北,与朱德总部会合 ;未撤离的起义军仍坚守在广州与敌人浴 血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13日下午,国民 党反动派重占广州,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 杀。观音山(越秀山)上,珠江河畔,尸 骸遍地,血流成河。起义不幸失败。起义 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其中有苏联、朝鲜等国际战友。
广州起义的经过
起义经过(1): 起义军英勇攻打敌人的重要机关 ,迅速占领珠江北岸大部分城区。在原市公安局 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由苏兆征 、张太雷、恽代英、叶挺、杨殷、彭湃、周文雍 、陈郁等任政府委员,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 》,宣告一切政权归属于工农红兵,并成立了工 农红兵的总指挥部,由叶挺担任总指挥,叶剑英 担任副总指挥。广州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 纷纷参加战斗。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 的支持下,以优势兵力反扑。
从起义得到的成果和经验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和工农 群众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国人 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其主要经验:(1)成立了军事委员会 ,组织领导健全;(2)适时改变计划, 决心果断;(3)起义军民英勇奋斗,不 怕牺牲;(4)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攻 占大城市的时机尚未成熟。
广州起义的意义: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继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又一次积极而英勇的反击, 鲜明地树起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旗帜。 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 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屈从 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勇敢地坚持革命,决不放弃的 精神,为实现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奋斗,这打 击了国民党新军阀。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创建新型人民政权的一 次伟大尝试。 广州起义的局部胜利和最后失败,促使中国共产党找出 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 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成员:
陈俊辉 林军求 林俭成 罗森 张伟 张镇
起义背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1927年4月和7 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 继叛变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亦在广 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实 行白色恐怖。为挽救革命,反击国民党反 动派的疯狂镇压和屠杀,1927年11月26日, 中共广东委员会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 神和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 ,并成立了起义的总指挥部——革命军事 委员会。
起义的计划与准备
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召开紧 急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起义的政纲、宣言、告 民众书等文件,以及成立苏维埃政府的人事安排 等问题;研究了起义力量的部署和军事行动。会 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随后又成立了起义 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 副总指挥。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 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 严,并调其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 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 行起义。
《晨报》关于广州起义的报道
广州起义震惊 了国内外。在英、法 、美、日等国支持下 ,张发奎、李福林等 调集9个团的兵力, 从东、南、北三面围 攻广州,起义军未能 立即主动向农村转移 ,遭到严重损失,张 太雷中流弹牺牲。经 3天浴血奋战,起义 军余部撤出广州。广 州起义宣告失败.
广州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是由帝国 主义的武装干涉和敌人的强大,主 观原因是在起义后,没有自觉地、 主动迅速地向农村发展,与海丰、 陆丰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 据地,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的游击战争,以及起义准备工作的 不充分等。它的失败再次证明;在 帝国主义援助下的反革命势力,控 制了全国政权,掌握了强大的反动 武装并占据中心城市的情况下,要 通过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是不 可能的。革命只有在反革命统治力 量薄弱的农村,才有可能积蓄力量, 最后夺取革命的胜利。
广州起义 时间:1927年12月11日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主要领导人:张太雷和叶挺、 叶剑英、周文雍、恽代英、陈 郁等同志
张太雷
叶挺
叶剑英
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 1927年11月26日作出决定,以我党领导的第 四军教导团(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该 团团长)、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 为骨干,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并固 守广州,促进全省起义,进而夺取全省政 权。 广州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晚举行,由于起 义计划被敌人察觉,张发奎准备解散第四 军教导团,同时调集其主力部队向广州开 进。在此紧急情况下,广东省委决定将起 义提前到11日举行。12月11日凌晨,在张太 雷、叶挺、恽代英、杨殷、周文雍、聂荣 臻等领导下,开始起义。起义武装经过两 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一个步兵团和 一个炮兵团,攻占了坚固的反动堡垒市公 安局和市内绝大部分地区。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国民 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 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 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 所在。
广州起义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