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大分子改性聚乙二醇生物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及其应用_概述说明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及其应用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它是通过将聚乙烯醇与聚乙二醇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的,在合成过程中将两种高分子化合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表面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征,因此在医药、食品、纺织、涂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性质研究以及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会介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物理合成法以及其他制备方法。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研究其分子结构与分子量分布特征、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以及溶液性质和表面活性特征。
最后,我们将探讨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其作为载体材料的优势和应用案例以及目前应用中的现状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及其应用领域,并总结其制备方法、性质特征以及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通过对该材料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它在各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促进相关领域内学者们对于该材料的关注与讨论,推动其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与科学研究之中。
2.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2.1 化学合成法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来制备。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活性引发剂诱导,将乙烯酸等单体与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实现接枝共聚。
首先,将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常选择水作为溶剂。
然后,在其它反应条件下,加入活性引发剂和交联剂以及单体,例如乙烯酸。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即可制备得到具有接枝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共聚物。
2.2 物理合成法除了化学合成法外,还可以采用物理合成法来制备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树枝状高分子简介

M.E. Piotti, F. Rivera, R. Bond, C.J. Hawker, J. M. J. Frechet. J. Am.Chem. Soc. 1999, 121, 9471
催化剂方面旳应用
树状大分子封装金属粒子 (1)不大于4 nm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 (2)表面基团控制——溶解性 (3)能很好旳稳定纳米粒子,并发明纳米微环境 (4)能再生使用
Fig.6 Competitive Hydrogenations of 3-Cyclohexene-1-methanol and CyclohexeneUsing Various Pd Catalysts .Reaction conditions: 3-cyclohexene-1-methano l 0.5 mmol, cyclohexene 0.5 mmol, catalyst 5.0 μmol of Pd, toluene 12.5 mL, H2 1 atm, 30 oC.
Y. Liu, M. Zhao, D.E. Bergbreiter. J. Am. Chem. Soc. 1997, 119, 8720
催化剂方面旳应用
❖ 纳米尺寸,形成纳米微环境 ❖ 分子构造可精确控制 ❖ 催化活性中心有可变性 ❖ 降低金属催化剂流失
催化剂方面旳应用
Fig. 3. Shape-selective olefin epoxidation using dendrimers with a manganese(iii) porphyrin core as catalysts
Fig.4. Epoxidation results for the intermolecular mixture of alkenes.The ratios of the epoxides are normalized with respect to corresponding [Mn(TPP)]+ values. Errors are estimated at (5% relative.
聚乙二醇生产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聚乙二醇生产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乙二醇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得。
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聚乙二醇的生产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2 聚乙二醇的研究背景自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聚乙二醇进行研究以来,其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化修改方法,聚乙二醇在药物传输、生物材料、诊断试剂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1.3 研究意义聚乙二醇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可调控性强的聚合物,在医药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进展。
它可以被用作药物载体,帮助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制备医用材料,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功能性;同时也可用于构建药物传递系统,实现针对性和控释性药物输送。
因此,在深入研究聚乙二醇的生产技术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以上是本文“1. 引言”部分的内容,通过对聚乙二醇概述、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阅读该文的基本背景信息。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聚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以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2. 聚乙二醇的生产技术:2.1 合成原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是一种由乙二醇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
其合成原理是通过将乙二醇中羟基(-OH)与羧基(-COOH)或羧酸衍生物反应,进而生成较长链的聚合物。
2.2 制备工艺:聚乙二醇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首先将纯净乙二醇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转化为气体状态;(2) 将气态乙二醇引入到催化剂床层中,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3)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以确保反应能够高效进行;(4) 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得到目标产品聚乙二醇;(5) 进行后续的提取、纯化和干燥等处理步骤,得到符合要求的聚乙二醇产品。
生物基聚乙二醇

生物基聚乙二醇生物基聚乙二醇(Bio-based 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Bio-PEG)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生物基聚乙二醇的定义、制备方法、性质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基聚乙二醇的定义生物基聚乙二醇是一种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备的聚合物,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生物基聚酯。
与传统的聚乙二醇相比,生物基聚乙二醇具有更低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因此备受关注。
生物基聚乙二醇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包括酯交换法、环氧化法和直接聚合法等。
其中,酯交换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生物基聚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生物基聚乙二醇。
三、生物基聚乙二醇的性质特点1. 可降解性:生物基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生物相容性:生物基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和毒性反应,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3. 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基聚乙二醇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材料。
4. 调控性能:生物基聚乙二醇可以通过改变聚合度和分子结构,调控其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四、生物基聚乙二醇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生物基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组织工程支架等,广泛应用于药物传输和组织修复领域。
2. 化妆品领域:生物基聚乙二醇可用于制备高效稳定的乳液、凝胶等,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和渗透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配方中。
3. 纳米材料领域:生物基聚乙二醇可用于制备纳米粒子、纳米胶束等,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
4. 工业领域:生物基聚乙二醇可用于润滑剂、涂料和胶粘剂等的制备,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生物基聚乙二醇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其制备方法多样,具有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等特点。
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熊成东

( 16)
PEG— O H+ ( CH3 CO ) 2O+ C H3 SO CH3
PEG— O C H2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 17)
2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制备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可以用作具有特定功能段的不同物质的交联剂 [36 ]。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 的制备一般是以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为原料 ,由于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末端两个功能基相同 ,是等 活性的 ,因而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存在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产物的纯化分离有相当大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 ,有文字报道的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方法还不多。
应 ,然后用碱液处理 ,也使 P EG羧基化 (式 15):
· 42·
高 分 子 通 报
2000年 3月
1.
-
Na+ , T HF
PEG— O H+ Br CH2 CO2 Et
2. O H-
PEG— O C H2 CO2 H
( 15)
萘钠的主要作用是使 P EG形成醇盐 ,从而提高其反应性。
P EG—
Cl
1. NaN3, DMF 2. H2 , Pd / C, EtO H
PEG— N H2
( 9)
1. 3 聚乙二醇的酯化
聚乙二醇酯有广泛的用途 ,如在生物医用材料中 ,可用做药物载体 [23 ]; 在多肽的合成中 ,也有 很大应用 [24~ 25 ]。 合成聚乙二醇酯 ,一般采用的是醇酯化的常规方法 ,如聚乙二醇和酰氯 ,羧酸反应
1 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及其制备
1. 1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 ( PEG— OTs)的制备 对甲苯磺酸酯基 (— O Ts)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 ,因此 PEG— O T s经常用作制备其它 P EG
以聚乙二醇为核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对血液影响的实验研究

树 枝状 大 分子 的分子 量 增大 及外 围端 氨 基数增 多 而 显著 变 化 ( 附表 ) 。显微 镜 下 见溶 血 浓度 下 的红
细 胞 的 凹陷变 小 , 细胞 膨 胀 。溶 血浓 度 、 细胞 红 红 形 态 、 细胞 计 数 等 结 果 显 示 树 枝 状 大 分 子 并 不 红 比聚 乙二 醇更 强 的影 响 红 细胞 脆性 。
验 组相 同。
1 5 数 据统 计 处理 : 验 数据 以均值 ±标准 差 ( . 实 ± 表示 , ) 各组 间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2 结 果 2 1 树 枝状 大 分 子对 凝 血性 能 的影 响 : . 树枝 状 大
1 材料 与 方法
1 1 材料 : . 以聚 乙二醇 为核 聚 酰胺 一胺 树 枝状 大
关键词 聚 乙二 醇 聚 酰 胺 一胺 树 枝 状 大 分 子 血 液
近年来 出现 的树 枝状 大 分子 因其 独 特 的分 子
13 血沉 实 验 : 制 相 同浓 度 的 聚 乙二 醇 和树 枝 . 配
结构 和性 能 以及 潜 在 的 应 用 价 值 引 起 了生 命 科
学、 医学 材料 科 学 等 研 究 者 们 的 广 泛关 注 和 极 大
状 大 分子 的凝 血 性 与 聚 乙二 醇 相 比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12 凝 血 实 验 : 玻 片法 测 定 凝 血 时 间 _ , 体 . 用 3 取 j
重 2 5 g 康 白兔 , .k 健 常规 三 棱 针深 刺 耳 垂 皮 肤 , 待 血 自然 流 出 , 棉球 轻 轻 拭 去第 1 血 液 , 第 2 用 滴 取 滴血 于 玻片 上 后 加 入 1 5 m o/ 滴 0 m LL树 枝 状 大 分
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生物材料是指通过对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破坏而制备得到的人工材料。
常见的生物材料包括生物陶瓷、生物粘合剂、基因载体等。
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相对复杂,但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医疗、食品、环保以及新材料等方面。
本文将从制备技术和应用两方面论述生物材料的相关内容。
一、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生化合成、生物模板法和纳米技术等。
1. 生化合成生化合成是通过生物大分子自身的特性,在体内聚集、放缩或者还原等一系列的作用,制备出需要的大分子体系。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酸碱化学等手段,制备合成出功能性生物分子,也可以利用蛋白配体识别、酶促反应、DNA模板等技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分子捆绑在一起,最终具有新的性质。
这种方法虽然在制备过程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其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非常有前景。
2. 生物模板法生物模板法是通过利用生物大分子内部的特定结构来制备材料。
例如,通过直接使用质子减进度等方法,制备出小型的显微尺寸草酸钙晶体等材料,或者通过将甲氧基聚乙二醇与DNA相结合,制备出柔性分子结构。
这种制备方式的出现,使得材料制备出来具有更加规则和可控的结构,同时,制备工艺也比较单一,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
3. 纳米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生物材料制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例如,产生目标粒子与材料间桥接反应的纳米介质,再经过表面修饰后,可以获得高稳定性和活性的生物界面应用材料。
其优越的性能、生物兼容性和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有望在医学与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生物材料的应用在医疗方面,生物材料应用得最多。
例如,生物陶瓷和生物粘合剂等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复合度很高,可以大量应用在牙医治疗、人工骨、人工关节等方面,实际应用中,生物陶瓷的小孔和形态接口对生物组织的成长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造枕骨与真骨完美地生化可以治愈骨骺间发炎。
生物粘合剂用于皮肤关闭时,可在使用时,保持其生物完整性,同时,对肌肉组织不产生伤害。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背景介绍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一种常用的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合物,因其分子结构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氧原子,使得PEG材料具有很好的水亲性,在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
它不仅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强大的生物不可降解性、高度的可溶性和低毒性等优良特性,因此PEG及其衍生物引起了近年来生物材料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此外,PEG通过改变分子量、链长、化学结构和与其他低分子化合物的配合可增强其药物递送、成像和细胞表面定向识别能力等,因此PEG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EG的合成在医药领域中,PEG极易地与蛋白质等结合,被人体吸收,因此成为了生产药物和疫苗的主要原料之一。
PEG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种。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环氧化反应法,通过环氧烷和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得到不同的PEG材料。
环氧化反应法存在短时间内合成量较少,且需要高成本催化剂的缺点。
另外一种合成PEG的方法是通过异氰酸酯反应法,将异氰酸聚乙二醇酯化制成,得到更为生物相容性的PEG材料。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PEG合成方法,例如:以一元醇和一元醇酯化合成PEG、羰基化合成PEG等。
PEG的应用1.在制药方面的应用PEG在制药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药物递送、药物控释、药物保护、药物分离以及制备新型药物的中。
例如利用PEG包裹药物,有助于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时可保护药物不被身体器官代谢。
利用PEG改变现有的药物分子结构,可以增强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2.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PEG材料不仅在制药中可谓是“神器”,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PEG可以用作生物材料的润滑剂、修复剂、构筑剂等,例如PEG骨水泥、PEG皮肤机、PEG心脏支架等。
同时,PEG可以用于制备生物芯片,可以精确地识别生命体中的分子。
3.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PEG也用于工业领域中的煤炭、钢铁、电子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Key labo ratory of Ult ra2Fine Material s ( ECU S T) , Minist ry of Educatio n , School of Material 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East China U niver 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ghai 200237)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聚乙二醇 ,生物材料
Synthesis and study of biomaterials of modif ied poly( ethylene glycol) with dendrimers
Wang J ian Cheng Shujun Go ng Feiro ng
摘 要 采用了新的“酸酐法”使用 2 ,22二羟甲基丙酸 (DMPA) 来合成一种具有规整结构树枝状大分子 。制备好的 树枝状大分子通过高效酯化反应接枝到聚乙二醇 ( PE G) 两端 ,形成结构高度支化 、表面官能团密度大 、单分散性的大分 子 。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的分步提纯进行彻底 ,反应物在高效催化剂 (DMA P) 的存在下反应活性大 ,反应完全 ,得 到的产物极其规整 。之后用一步合成方法得到了树枝状大分子2聚乙二醇2树枝状大分子 ( dendrimers2PEG2dendrimers) 的 聚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 ( F TIR) 、核磁共振氢谱 (1 H2NMR) 、凝胶渗透色谱 ( GPC) 对聚合物及其中间产物的表征表明 ,合 成的高分子结构严密地与理论相吻合 。
11 4 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
制备羧基保护 DM PA (Bz2M PA) : 称取 36g DMPA , 15g 氢氧化钾溶于 100 ℃的 N , N2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 1h ,加入 24mL 溴化苄 ,100 ℃恒温反应 15h ,蒸发溶剂 ,剩下腊状粘稠 的白色物质是产物和副产物盐的混合物 ,将其溶于 100mL 二 氯甲烷和 50mL 水中 ,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分出 ,再用 50mL 水进行水洗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 , 过滤得到澄清溶 液 ;再向该溶液中加入 100mL 正己烷 ,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 , 放入冰箱在 - 20 ℃下使结晶完全 ,如此重结晶 3 次 ,真空干燥 后得到白色针状晶体 Bz2M PA 。 制 备 二 代 树 枝 状 大 分 子 ( G2 ) : 称 取 Bz2M PA3g , DMA P01 64g ,10mL 吡 啶 , 20mL C H2 Cl2 , 酸 酐 111 5g , N2 保 护 ,室温搅拌反应 24h 。然后加入 10mL 水 ,剧烈搅拌 2h 以 上 ,加 入 100mL C H2 Cl2 稀 释 ; 再 用 60mL Na HSO3 , 60mL Na2 CO3 分别洗 3 次 ,用 60ml NaCl 洗 1 次 。用无水硫酸镁干 燥 12h 后过滤 ,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抽干溶剂 ,彻底干燥后得 到产物 G2。
Key words dendrimers , P EG , biomaterial
对树枝状大分子的研究始于 1978 年[1] ,其高度支化的结 构 、独特的单分散特性 、分子表面高官能团密度 、球形外形及 分子内部广阔的空腔等为这类化合物带来一系列不同寻常的 性质和行为 。树枝状大分子为在分子水平上控制分子大小 、 形状 、内部拓扑结构及聚合物柔韧性 、表面化学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 ,近年来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在工农业 、医学 、生命 科学 、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如可 作为抗癌细胞转移药物 、缓释药物载体[223] 、信息贮存材料 、光 电材料 、纳米材料 、高效催化剂生物膜等 ,尤其在生物医药方 面的应用[4] ,己取得重大突破 。
制备羟基保护 DMPA (Ac2M PA) :称取 20g DMPA ,11 42g 对甲苯磺酸 ,271 6mL 2 ,22二甲氧基丙烷溶解于 100mL 丙酮 中 ,室温下反应 21 5h ;然后加入 11 0mL 三乙胺中和未反应的 酸 ,蒸发溶剂后 ,有白色晶体析出 ,将这些晶体溶于 500mL 二 氯甲烷中 ,加入 50mL 水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水洗 。同法水洗 两次 ,分出有机层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再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 蒸发溶剂后得到白色晶体 Ac2M PA 。
但树枝状大分子在一系列优势下存在两个重要缺陷 。一 是制备过程复杂及提纯过程困难 ;二是树枝状大分子本身的 力学性质太差 ,主要呈粘流态 。对此 ,我们设计了一条合理的
实验路线 。首先 ,我们采用了 Michael 等[526] 发明的一种新的 酸酐法的基本原理来制备树枝状大分子 ,其中在使用了高效 催化剂 42二甲氨基吡啶 (DMA P) 和 N ,N’2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CC) 后 ,酸酐法使酯化反应更易进行 ,结果稳定有效 。在此 基础上 ,我们使用更稳定并易脱除的苄基对 DMPA 上的羧基 进行保护 ,并用法散发[7] 来制备树枝状大分子 。其次 ,由于树 枝状大分子其力学性质差 ,无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 ,而 在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829] 的具有亲水 性 、水绒性和油溶性 、无毒性及无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等的聚乙 二醇 ( PEG) ,在分子上又只有两端有活性基团 ,限制了其在生 物材料上的应用 。故我们将树枝状大分子接枝到有一定力学 强度的 10000 分子量的 PEG 两端 ,使其末端活性官能团数量 呈几何增长 。由于树枝状分子上的羧基在反应时有很大的空
1 实验部分
11 1 原料与试剂
42二甲氨基吡啶 (DMA P) :纯度 98 % ; N ,N’2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 ( DCC) : 纯 度 99 % ; Dowex H + 树 脂 ; 钯 碳 ( Pd/ C) : 10 % ;溴化苄 :化学纯 ; 2 ,22二羟甲基丙酸 (DM PA) ; 2 ,22二甲 氧基丙烷 ;三乙胺 ;无水硫酸镁 ;正己烷 ;二氯甲烷 ;无水乙醚 ; 乙酸乙酯 ;丙酮 ;甲醇 (MeO H) ;碳酸氢钠 ;氯化钠 ;氢氧化钾 ; 对甲苯磺酸 ( TsO H) ;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
制备酸酐 :称取 50g Ac2MPA ,溶于 150mL 二氯甲烷中 , 称取 291 6g DCC 溶于 50mL 二氯甲烷中 ,并用恒压漏斗慢慢 滴加入反应液中 。反应 24h ,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用旋转蒸发 仪蒸发溶剂 ,将得到的粘稠状产物在 50 ℃下溶于 500mL 正己 烷中 ,再过滤掉不溶物得到的澄清溶液 ,放入冰箱冷冻结晶 ; 24h 后过滤干燥后得到产物 。
将 51 2g G42COO H 溶于 15mL 二氯甲烷中 ,再将 41 33g 10000 分子量的 P EG 溶于 15mL 二氯甲烷中 ,往 PEG 溶液中 加入 01 234g DP TS 和 01 542g DCC ,后加入 G42COO H 的二氯 甲烷溶液 ,室温搅拌反应 48h 。产物过滤 ,滤液用乙醚沉淀 ,沉 淀产物干燥 、除溶剂得到树枝状化 PEG。
11 2 仪器
Avance 500 型核磁共振仪 ,CDCl3 为溶剂 , TMS 为内标 ; Nicolet 7500 型傅里叶变换光谱 ,压片测试 ; Series 型凝胶渗透 色谱 ( GPC) ,Water 制造 ,四氢呋喃为溶剂 , PS 为标样 ,流速 : 1mL/ min 。
11 3 2 ,22二羟甲基丙酸酐的合成
制备 G42COO H :将 01 36g Pd/ C (10 %) 加入到 31 60g G32 Bz 的 30mL 乙酸乙酯溶液中 ,用 H2 置换后 ,加上氢气保护在 室温下搅拌反应 24h ,然后过滤 ,乙酸乙酯抽干后得到产物 G42COO H 。
11 5 HO2dendrimers2PEG2dendrimers2O H的合成
制备 G32(O H) 8 : 方法如上 , G32Bz3g 甲醇 75mL ,室温下 搅拌 12h 。
制 备 四 代 树 枝 状 大 分 子 ( G4 ) : 方 法 如 上 , G32 (O H) 8 11 17g , DMA P 01 31g , 吡 啶 4mL , C H2 Cl2 10mL , 酸 酐 41 36g 。
Abstract A novel divergent app roach was developed wit h a new“anhydride met hod”for t he synt hesis of ordered
dendritic alip hatic polyester st ruct ures using 2 , 22bis ( hydroxymet hyl) p ropionic acid. Poly ( et hylene glycol) was grafted wit h p repared dendritic alip hatic polyester bot h sides by efficient esterification , and form t he macromolecules wit h highly o rdered st ruct ure , high density of f unctio nal gro up s on t he surface , mo nodispersity and satisfactory biocompatibility. The macromolecules was completely p urified during each step of t he p urification of t he p rocess. The reagent had a high activity and co mplete reaction in t he p resence of t he efficient catalyst (DM PA) ; t he st ruct ure of t he p roduction f ro m t hese was ex2 t remely ordered. Then we p repared t he dendrimers2P EG2dendrimers polymer wit h o ne step met ho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 he copolymer’s and t he intermediate p roduct’s st ruct ure by F TIR , 1 H2NMR and GPC showed t he rigoro us accordance wit h t he t heo r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