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

合集下载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老年人跌倒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退、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自身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他们跌倒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

本文将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1. 生理上的原因老年人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都会有所减退,如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视力、听力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等,这些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会导致骨折的概率增加。

2. 环境的不利因素社区环境中存在许多老年人跌倒的隐患,如地面的不平整、台阶、门槛等地方容易绊倒、滑倒;室内灯光昏暗,难以看清楚地面;家具摆放不当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3. 自身行为习惯一些老年人由于自身的行为习惯,如不注意踩实脚下、走路匆忙、饮酒过量、鞋子不合脚等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4. 其他因素社区治安状况不好或者犯罪率高,老年人会担心被抢劫而加快行走速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对策1.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老年人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一些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2. 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整治,保证地面平整、路灯充足、楼梯和门槛处设置防滑措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3. 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协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所需,如购物、外出等,同时也要教育老年人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避免一些危险的行为。

4. 定期进行体能锻炼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能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加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5. 进行心理疏导老年人心理上的不稳定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社区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

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

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与防范措施的论文【关键词】老年跌倒坠床防范措施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同时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一般资料1.1材料在100例老年跌倒、坠床病例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60—92)岁,其中生理因素占47%,病理因素占33%,环境因素占12.5%,药物因素占7.5%。

1.2性别与年龄老年跌倒、坠床的病例中(60—79)岁的男性跌倒、坠床率为35%,85岁以上的跌倒、坠床率为50%,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我科女性住院率占床位的15%,因此跌倒、坠床的发生随年龄不同而增加。

1.3跌倒坠床损伤分布老年人跌倒、坠床造成的损伤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跌倒、坠床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经统计本文软组织损伤占44%,四肢骨折占21%,腰椎骨折占20%,头颅损伤占15%。

因此防跌倒、防坠床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

2跌倒坠床的原因2.1环境因素病房地面湿滑,光线不足或刺眼,台阶高低不平,卫生间马桶破损,浴室无扶手及防滑垫。

2.2生理因素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判断能力差,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反应慢,肢体协调能力差,关节活动不灵活等,都是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2.3病理因素老年患者大多患有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氏症、高血压和脑卒中后遗症,一过性脑缺血,低血糖反应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跌倒及坠床。

2.4药物因素患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静药、抗高血压药和阻滞剂都是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2.5疾病因素由于疾病突发不能自控引起跌倒、坠床。

例如: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反应,阿—斯综合症,体位性低血压等。

3防范措施3.1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对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血压情况、有无跌倒史及患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估,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极为重要。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摘要】社区老年人跌倒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从探讨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入手,分析了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对策,包括加强预防意识、制定具体预防计划和建立评估监测机制。

通过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有望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是当前社会需重视的重要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的事业。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预防对策、预防意识、预防计划、评估、监测机制1. 引言1.1 老年人跌倒现象的普遍性老年人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

老年人的跌倒现象在社区中十分普遍,几乎每位老年人都有可能遭遇跌倒的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在一年内经历跌倒事件,而超过80岁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高达一半以上。

老年人跌倒不仅给老年人个体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和压力。

了解老年人跌倒现象的普遍性,意识到其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降低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关于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性社区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但又常被忽视的问题。

它不仅会导致身体损伤,还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和社会负担。

老年人的骨骼和肌肉系统逐渐衰退,平衡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也较弱,这些因素使他们更容易发生跌倒。

而一旦发生跌倒,往往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的关注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伤害和死亡。


据统计,老年人跌倒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因此,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非常重要。

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身体衰弱,肌肉失去弹性,关节灵活性降低,视力和听力下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环境因素:家庭中存在许多危险物品,如电线、地毯、家具等,容易使老年人绊倒,失去平衡感。

而一些室外环境,如路面凹凸不平、路面湿滑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
险。

3.疾病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老年
人头晕、晕厥等不适,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对策:
1.保持健康:老年人应该定期参加健身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以减
少跌倒的风险。

2.改善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平整、干燥、通风,保持室内明亮,摆放家具
时要避免过高或过低。

同时,要避免室内或室外的杂乱,会影响灵活性和行动。

3.预防疾病:老年人应避免患有和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身体疾病。

4.避免药物风险: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要遵照医生建议,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在服药
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药物不当使用带来的危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很危险的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的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
风险。

如果出现跌倒事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手术防范,以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跌倒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伤痛,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创伤,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深入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一)生理机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他们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下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也会变差。

这使得他们在行走、站立或进行其他日常活动时,更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二)视力和听力问题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视力模糊可能导致他们看不清道路上的障碍物,或者在上下楼梯时判断失误。

听力减退则会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感知,如车辆的鸣笛声、他人的提醒等,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慢性疾病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例如,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影响脚部的感觉和平衡能力。

(四)药物副作用老年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

然而,一些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嗜睡、头晕、低血压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平衡和反应能力,从而导致跌倒。

(五)环境因素不安全的居住环境也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面湿滑、光线昏暗、楼梯没有扶手、家具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使老年人在行走或活动时发生意外。

此外,外出时道路不平坦、公共设施不完善等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六)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跌倒产生影响。

有些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跌倒而过度紧张,导致行动不自然,反而更容易跌倒。

还有些老年人可能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一)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降低跌倒的风险。

浅谈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浅谈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浅谈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第一篇:浅谈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浅谈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摘要】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增加,老年人跌倒已成为诱发其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老年人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而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

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做到:确立高危人群,加强预见性措施、切实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创造有利于老年人的安全环境。

对于医院而言要将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管理,做好了有效全面的预防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老年人跌倒,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预防护理措施跌倒对老年人的死亡率也有显著影响,是老年人首位伤害因素。

1991~1995年美国突发事件部所做的伤害调查显示,跌倒是外部原因所致伤害的主要原因,在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普遍,那些跌倒8次以上的老年人多数都会死亡。

在美国,意外伤害在老年人死因中列第5位,而在老年人意外死亡中2/3都是跌倒所致,7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中跌倒占70%。

跌倒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亡因顺位中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了最高,城市位298.56/100 000,农村为165.68/100 000。

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一次或几次,并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由此带来严重的后果。

跌倒所造成骨折、软组织甚至脏器的损伤,导致其严重心理或社会障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住院期间由于病情或体质特殊,可能难以预料地发生跌倒,因此应引起我们护理人员重视。

1 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 1.1 引起跌倒的外部因素1.1.1 无序和老年人能否适应环境等。

较差和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较差两类因素。

外部条件是有差异的。

有研究发现:身体住内外条件较差都与老年跌倒显着相关[可能与室内使用地面材料类型有关,中,危险因素,但跌倒意外中仍有床间距过窄,病室墙有棱角,楼梯过陡或台阶过高,没有安全扶手。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应用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应用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深入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一)生理因素1、肌肉力量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尤其是下肢肌肉,这使得他们在行走、站立和改变姿势时稳定性降低,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2、骨骼关节退变老年人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

同时,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等问题也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增加跌倒的风险。

3、视力和听力下降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视力模糊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判断周围环境和障碍物,听力障碍则会影响他们对声音的感知,如车辆行驶声、他人的提醒等,从而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4、平衡能力减退人体的平衡能力依赖于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协同作用。

老年人由于上述系统的功能下降,平衡感变差,在行走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容易失衡跌倒。

(二)疾病因素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会导致老年人头晕、乏力,甚至突然昏厥,从而引发跌倒。

2、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肌肉控制、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影响对地面的感知,容易跌倒。

此外,低血糖发作时也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引发跌倒。

(三)环境因素1、地面湿滑卫生间、厨房等场所地面的水渍、油污容易使老年人滑倒。

2、光线不足室内光线昏暗,楼梯、走廊等通道没有足够的照明,老年人看不清道路,容易跌倒。

3、物品摆放不当家中杂物堆积、电线乱拉,容易导致老年人被绊倒。

4、楼梯和扶手设计不合理楼梯台阶过高、过窄,扶手不牢固或位置不合适,都会给老年人上下楼梯带来安全隐患。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一、绪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在社会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然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常常面临着跌倒的风险,这不仅会给老年人自身带来身体伤害和心理压力,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因此,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相关风险因素及评估方法、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1.身体损伤: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导致各种身体损伤,比如骨折、扭伤等,增加了医疗成本,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2.心理压力:老年人跌倒后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甚至导致抑郁和社交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

3.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跌倒后可能会导致自理能力下降,增加家庭照料的负担。

4.社会参与度降低:老年人跌倒后可能会减少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导致与外界的联系变少,增加孤独感。

三、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1.身体因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视力和听力减退等都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社区环境不适宜、缺乏防摔设施、家居不安全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3.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饮酒过量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4.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和反应能力,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四、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给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评估其跌倒风险。

2.体能测试:采用一些体能测试指标如平衡能力、步行速度、反应速度等,对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进行评估。

3.家庭访视:通过家庭访视了解老年人的家庭环境是否安全、家居设施是否适宜等,评估其跌倒风险。

4.医学检查:老年人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检测体内各项生理指标,发现潜在的跌倒风险。

五、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措施1.生活方式干预: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等,改善身体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在社区生活中,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部分老人甚至跌倒数次,老人一旦发生跌倒,很容易使其发生骨折,情节严重者可导致其丧失意识以及瘫痪等。

因此,加强对老年跌倒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591- 01
1 引言
在社区生活中,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部分老人甚至跌倒数次,虽然只有3%-10%的跌倒给患者造成了严重损伤,但老人一旦发生跌倒,很容易使其发生骨折,情节严重者可导致其丧失意识以及瘫痪等。

因此,由于跌倒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对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加强对老年跌倒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们向来社区就诊的老年患者发放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和预防跌倒宣传单,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我们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出现了大幅下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2 跌倒的原因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比较多且比较复杂,在跌倒事故中,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发挥而所导致的。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
引起老人发生跌倒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理学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个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心肺功能会出现衰竭,体力下降,骨折比较疏松,认知功能和身体感觉能力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些都与老年人发生跌倒有关。

2.2 生物学因素
对老年人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走路时,其步态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不稳现象,身体保持平衡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些走路时的干扰因素,也都与老年人发生跌倒有关
[1]。

2.3 病理学因素
人一到晚年,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老年人身体上的种种急、慢性疾病,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以及身体协调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老年人走路时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加剧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性。

2.4 药理学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体上具有各种疾病,因此,常常需要服用各种药物,而老年人在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方面都比较差,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尤其是老年服用的各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失眠等方面疾病的药物,会引起患者发生肌肉松弛、心律失常、腹泻、血管扩张等表现,从而加剧老年人跌倒事故的发生,加上部分老年人常常疾病种类较多,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多种药物
的大量服用,将会加剧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几率。

2.5 环境的因素
对于老年人来说,其活动的场所可分为室内和室外,当老年人在室内活动时,往往会对室内地面的潮湿度把握不准,容易发生跌倒,如果室内有楼梯、光线较暗、座椅太低以及床铺太高等不适宜因素,也会增加老年发生跌倒的几率。

而当老年人在室外活动时,各种雨雪天气会对老年人的出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室外的各种台阶和不平的道路,以及其他障碍物等,也会给老年人的外出活动带来危险性,从而增加了跌倒的几率。

2.6 心理因素
据研究表明,有50%左右的老年人在走路时害怕发生跌倒,而正是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会降低自己走路时的平衡能力,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脾气比较倔强,对自己的活动能力给予过高的估计,并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跌倒的危险性,也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几率;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给别人,如家属和护士等,增加麻烦,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勉强为之,从而使某些事情超过了自身的活动能力范围,这也加剧了跌倒的发生。

2.7 跌倒史
据统计表明,老年人既往有跌倒史,其再次发生跌倒的几率比未发生跌倒的老年人要高,并且再次发生跌倒的方式和场所会与既往的相似。

3 跌倒的预防
3.1 体育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因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体力、体能和平衡能力,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但是老年人参与的体育锻炼的活动量要小、强度要低,要量力而行地进行锻炼,其锻炼方式可选择步行、水中运动和有氧运动等。

3.2 原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方面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对其各种疾病的发病征兆进行认真分析,使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一旦有症状表现时,要立即就医治疗。

对于患有帕金森、脑血栓,以及小脑功能不全者,应派专人对其行动进行协调,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

3.3 用药指导
若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会增加其发生跌倒的几率,则在老年人服药前,应给予明确告知,并嘱患者在行走时,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同时要尽量降低复合用药。

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药物的疗效给予评价,及时停服不必要的药物。

老年患者若服用的有安神和镇痛方面的药物,要提醒患者在神志完全清醒时再下床活动。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外出时要备些糖果在身边,当有头晕不适症状时,可含适量糖果以提高血糖浓度。

3.4 加强环境管理
进入社区居民家中进行室内环境的检查,建议患者家中使用坐便
器,防止患者在蹲坑时发生跌倒;室内光线要充足,地面保持干净、平坦、干燥,床铺和座椅的高度要适当,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暖瓶、拖鞋放在隐蔽地方,防止绊倒老年人。

同时对患者所在对辖区内的人行道路面进行维护,从而有利于老年人的外出。

3.5 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在平时行走时害怕跌倒,使其缺乏信心,降低了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几率。

因此,应深入到社区,深入到患者的家中,与老年人进行心里交谈,帮助老年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摆脱因为跌倒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对于具有较大发生跌倒的概率的而又不愿意让别人进行辅助的患者,要耐心向其进行劝导,使其充分认识到跌倒的危害。

综上所述,引起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因素较多,既有生理上的因素,又有心理上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并且在实际跌倒事件中,往往又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导致的。

因此,预防老年人发生跌倒的举措也应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多种渠道去抓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才能真正地改善老年人的晚期生活。

参考文献:
[1] 夏庆华.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3):207- 209.
[2] 方秀桂.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63- 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