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段落作用

合集下载

议论文阅读5.论证文中不同段落的作用

议论文阅读5.论证文中不同段落的作用

议论文阅读5.议论文中不同段落的作用【常见题型】1.开头列举(引用)……有什么好处(作用)?2.选文第X段有什么作用?3.结尾段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分析议论文段落的作用,应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结构上,看相关段落与题目、开头、结尾、上下文是否有照应关系;内容上,分析本段论述的内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1.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①通过……引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②所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可以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④照应题目或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要点: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

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提出或引出。

2.议论文中间文段的作用: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论述……过渡到论述……。

3.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④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先关注,再购买哦!【典题例析1】例文:【2018年中考山东威海卷】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议论文阅读12】中考-段落作用-开头段落

【议论文阅读12】中考-段落作用-开头段落

【议论文阅读12】中考-段落作用-开头段落12 段落作用-开头段落【中考真题链接㈠】学会赏识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乎就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的“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致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

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前进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

赏识弃绝“祖师爷”和“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彻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

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

只要我们降低一些标准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纯美的人情……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力的真诚接纳。

议论文中段落的作用(共3篇)

议论文中段落的作用(共3篇)

篇一:议论文文段结构作用、文段结构作用: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篇二:文章段落的作用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一、主要考法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二、解题思路和方法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对比反衬。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例题引路:四、典型题例(一)开头的作用五、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宗璞)开头一节独句成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答:本文开头引用帕斯卡名言并加以阐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5.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朱自清)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答:开篇点题,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6.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答:设置悬念7.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甜甜的泥土》黄飞)本文开头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交待了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时令。

8.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作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二)中间段的作用1承上启下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2.对比反衬例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段落作用【范本模板】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段落作用【范本模板】

授课内容:语文中考阅读授课教师:张媛媛第二章议论文阅读段落作用在中考议论文中,有一类题型是对于学生分析段落作用能力的考查。

段落可以是议论文首段,中间段,也可以是末段.首段①引用名言开头(引用名言、道理论据、道理论证)段落作用②用事例(故事/现象)开头(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内容结构中间段末段分析议论文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这一段的论述内容及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从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结尾是否有照应关系等。

【议论文首段作用】要看议论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根据首段具体内容去具体分析.其作用一般有:①点题。

②提出的观点,引出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

③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④充当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论点)。

⑤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⑥增强说服力【议论文末段作用】①总结全文,阐述了……,强调了……(要根据文章论述内容来做答)②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突出中心论点③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是否有照应关系【课外拓展】:点题:就是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

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

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

阅读1 (2015年淄博)《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11。

文章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用名人事例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论点、论述的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首段作用的能力。

议论文首段作用要看议论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根据首段具体内容去具体分析。

本文第①段举例,其作用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阅读2 (2015年威海)《读书》22。

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分)读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1分),不必全跟着“我”学(1分)。

专题05++句段理解-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黄金考点精准突破

专题05++句段理解-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黄金考点精准突破

专题05 句段作用1.句段作用句段作用考查的主要是文章某句话、某段落的作用。

这其中,尤以开头段作用考查频率最高。

中间段作用除承上启下外,还要结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

此外,标题类题型考查,一是给选文拟标题,二是回答其作用:点明论点;交代论题;点明议论由头;标题修辞作用;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等。

2.常见题型(1)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尾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文章中第X段和第X段能否调换顺序?……3.答题方法句子作用(1)简单概括这个句子本身在讲什么(将含蓄、晦涩的字面词句用大白话解释清楚)。

(2)圈画相关语句,组织语言。

(3)看与中心论点关系。

(4)看本身是否有手法。

段落作用(1)看题干若题目要求答作用,则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若题目要求从内容或结构角度来答,那么就从要求的角度回答即可;若问段落能否删除,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删除,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即可。

(2)看位置开头段○1内容上: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以某种现象、事例、故事或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2结构上:引出……论点或论述……内容○3效果上: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用诗句,增加文学色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中间段○1内容和结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阐述的……内容;引出下文……阐述;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2效果上:列举事例或阐述道理,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了……论点;用……手法或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尾段○1内容上:提出(强调)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2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首尾呼应、照应上文。

句段调删○1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前后照应关系;递进关系;时间关系;逻辑关系。

○2能否删除:不能——段落阐述……道理或内容,论证了……观点;同时在结构上起到……作用;使论证更全面、更充分、更周密。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怎样分析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怎样分析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怎样分析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一)怎样分析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分—总式结构),
②深化中心论点,
③强化中心论点;
④提出号召,
⑤照应开头(或题目)。

(二)在正文主体论述的基础上,靠后面的部分,往往用“当然”“不过”“然而”“诚然”“固然”“但是”等引出另一层意思,这一层(段)有什么作用?
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补充一层意思,(答题时要简述这层意思),使文章对论点的论述更全面、更严密、更中肯、更有说服力,避免读者产生误解(或片面的理解)。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附加题)——怎样分析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特点?(三)怎样分析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特点?(分析论据的确凿性、充分性)
文中论据都是众所周知、真实典型、令人信服的,具有确凿性;既有名人名言(俗语谚语、格言警句),又有典型事例;而且所选论据包括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充分有力;详略得当。

专题23: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及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23: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及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3.理清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及思路。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考向三:段落作用
分析议论文中某段落的作用,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从 结构或内容角度答,就按要求的角度作答;如果题干没有要求,就从结构 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如果题干问段落能否删掉,则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 删),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 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 、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 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 等。本题为主观题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试题:请简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答案】文章总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第一部分(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不同的青春选择,代表了不一样的未来谋划,决定了不一样的 人生。然后在第二部分(第②—⑥段)分别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我 们要选择一个创造的青春”,“我们要选择一个向善的青春”,“我们要选择一个敢挑 战的青春”,总结“让我们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创造的青春、向善的青春、敢挑战的 青春!”,第三部分(第⑦段)发出号召,坚持、跟随你的选择,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 之路。 【分析】文章第①段提出了中心论点:不同的青春选择,代表了不一样的未来谋划,决 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然后第②段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第③段论述“我 们要选择一个创造的青春”,第④段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向善的青春”,第⑤段论述 “我们要选择一个敢挑战的青春”,第⑥段综合前面②——⑤段的内容,归纳出“让我 们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创造的青春、向善的青春、敢挑战的青春!”,第⑦段发出号 召,总结“从现在开始,坚持你的选择……跟随你的选择”,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中考语文 阅读题 理解段落 ( 语句 ) 的作用

中考语文 阅读题   理解段落 ( 语句 ) 的作用

理解段落(语句)的作用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经典范例】野菊花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

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

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

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上。

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

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

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

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

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

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

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问题:说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内容:语文中考阅读
授课教师:***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
段落作用
在中考议论文中,有一类题型是对于学生分析段落作用能力的考查。

段落可以是议论文首段,中间段,也可以是末段。

首段①引用名言开头(引用名言、道理论据、道理论证)
段落作用②用事例(故事/现象)开头(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内容结构中间段
末段
分析议论文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这一段的论述内容及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从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结尾是否有照应关系等。

【议论文首段作用】要看议论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根据首段具体内容去具体分析。

其作用一般有:
①点题。

②提出的观点,引出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

③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④充当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论点)。

⑤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⑥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末段作用】
①总结全文,阐述了……,强调了……(要根据文章论述内容来做答)
②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突出中心论点
③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是否有照应关系
【课外拓展】:
点题:就是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

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

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

阅读1 (2015年淄博)《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11. 文章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用名人事例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论点、论述的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首段作用的能力。

议论文首段作用要看议论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根据首段具体内容去具体分析。

本文第①段举例,其作用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阅读2 (2015年威海)《读书》
22. 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3分)
读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1分),不必全跟着“我”学(1分)。

照应开头(1分),再一次强调“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末句作用的分析能力。

分析议论文末句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这一段的论述内容及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从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是否有照应关系。

阅读3 (2015年河南)《为什么不读经典》
1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

②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出下文。

(意思对即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内容看,文章先引用马克·吐温的话语,引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从而引出“人们为何对经典敬而远之”的论述话题。

从结构看,最后的问句,引出了下文的论述,既引出下文,又统领下文。

阅读4 (2015年山西)《人,要有五识》
20. 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的观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

此类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⑤段开头强调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指出有的人有“见识”缺乏“胆识”。

第⑥段承接上文的理解,强调“胆识”不仅仅是“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是对上文观点的有力补充,这样使作者的论述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阅读4 (2015年模拟试卷)《“神题”侵害大学精神》
12. 作者用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一个片段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4分)
引出议论的话题;用作事实论据引出(证明)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