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项 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指导及练习共24页
阅读专项 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指导及练习

课前热身
12345609
1256789
1+2+3
333 555
3.5
5、10
7/8
3.4
3322
7086
2468
1/100
0,1,2,3,4,5,6,8,9
0,2,4,6,8,10,12
1,2,3,4,5
7/2=?
1×1=1
1000的二次方=100×100×100
指点迷津
12345609(七零八落)
《一个刺人的词》
《天堂的位置》
身体上的伤痛远远比不上心灵上的伤!
一个刺人的词
小熊进了荆棘丛生的灌木林走不出来了,一位挑着柴的 樵夫路过,把它救了。
母熊知道这件事后,便对樵夫说:“上帝保佑您,您是好 人。让我们交个朋友吧,怎么样?”
“嗯,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 “怎么说呢?可不能太想信熊啊!但是肯定地说,这并不 适用于所有的熊。” “对人也不能太相信”熊回答,“可这也不适用于您。” 于是熊和樵夫结下了朋友。 一个夜晚,樵夫在树林中迷了路。他找不到地方睡觉, 就到了熊窝。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招待了他 。第二天早上,樵夫起身要走,熊吻了吻樵夫,说:“原谅我 吧,兄弟,昨天晚上没有好好的招待您。” “不要担忧,熊大姐,”樵夫回答,“招待的很好,只是有 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你窝里的那一股臭味。” 熊听了怏怏不乐。他对樵夫说:“拿斧子砍我的头。”
是一个很自私,不顾及别人 感受,没有《诚天堂心的位的置人》 。
美文赏析
你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真诚以待,《天顾堂及的位别置》人感受
《天堂的位置》
美文赏析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其散文作 品清澈动人,醇厚深沉,宽容博爱。
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加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加练习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首先,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在阅读文章时,要逐字逐句地阅读,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标记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标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主题句、转折词、重要数据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3. 归纳总结:阅读完文章后,要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这不仅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4. 思考与分析: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包括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进行评价,以及对文章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
5. 联系实际:将阅读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和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接下来,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的方法: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章,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轻轻地洒在温暖的床上。
窗外,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心情也会变得格外舒畅。
春天的早晨,是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练习2:阅读下面的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评价文章的论证方式。
文章:《时间的价值》时间,是无价之宝。
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请求而停留,也不会因为任何事的阻碍而倒流。
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
有的人珍惜时间,用它来学习、工作、创造,而有的人则浪费时间,让它在无意义的消遣中流逝。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意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讲解及练习和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讲解及练习和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下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讲解及练和答案。
一、阅读理解的技巧1.仔细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字、一个符号,以免对理解文章产生干扰。
2.了解背景在阅读文章前,了解文章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文章是关于现代生活还是古代故事,是正面描述还是负面描述等等。
3.掌握关键词汇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关键词汇,并通读全文找出关键词汇的含义。
4.猜测词义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懂的词汇,可以尝试猜测词义。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词义,或者根据前缀、后缀推测词义。
5.理解作者意图在阅读过程中,要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并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阅读理解的练和答案以下是初中阅读理解练及答案:(一)一年一度的八月收获季又来了!小朋友们都要尝尝新鲜的果实喽!这个季节,小伙伴们大概可以品尝到什么呢?有西瓜、香瓜、葡萄、鸭梨、甜瓜、桃子、梨子、橙子,还有…………偷偷告诉你们哦!水果小窝迎来了新的成员——盆栽……1.下列哪些水果不属于八月份的水果?A.西瓜、香瓜、葡萄、鸭梨B.甜瓜、桃子、梨子、橙子C.草莓、苹果、蓝莓、樱桃D.以上都是答案:C。
2.文章中有几种水果?A.8 种B.9 种C.10 种D.11 种答案:B。
3.文章中提到了什么新成员?A.盆栽B.土豆C.辣椒D.生菜答案:A。
(二)瓢虫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几乎都要靠吃,像蚜虫、白粉虱等植食性害虫是它们的一大食物来源。
它们不分昼夜地捕食,精于攀升和飞行,口器发达,能潜入细小裂隙和叶柄、花蕊等深处捕食。
1.在瓢虫的生长过程中有几个阶段?A.2 个B.3 个C.4 个D.5 个答案:C。
2.瓢虫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A.小昆虫B.植物叶子C.种子D.石头答案:A。
3.瓢虫的特点有哪些?A.仅能够在白天捕食B.能飞行、攀升,可以到达细小裂隙和深处捕食C.不挑食,吃什么都行D.都不是答案:B。
2024年中考中考阅读中感受、启示解析与对应训练(含解析)

2024届中考中考阅读中感受、启示解析与对应训练考点: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受2. 欧阳修《卖油翁》与《李生论善学者》——心得3. 邓荣河《秋虫唧唧》——写感悟4. 基础组合: 孔明——读后感受5. 刘荣《村旁的路口》——读后的感受6. 《出征太空,他们的逐梦故事太励志》——实践题:梦想7. 梁衡《烟火人间——城中草原畅想》——另写描述句8. 《朝花夕拾》——读后感受9. 《孟涂文集》——读后感受10. 乔洪涛《听秋》——读后感受【考点研究】一、感受的类型1.人物精神2.人与世界的和谐3.读书4. 梦想5.知己【考题示例】二、启示1.整体启示——故事的启示2.局部启示——细节启示3.辩证统一——多角度的启示4.结合点——材料与启示,方法论与有关方法论的原理依据【考题示例】(一)欧阳修《卖油翁》与《李生论善学者》——心得【考题对接】一、邓荣河《秋虫唧唧》——写感悟一、邓荣河《秋虫唧唧》【答案】1.示例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动物,尊重动物,保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示例二: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只有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才能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丰富我们的头脑,开阔我们的眼界,才会使我们具有最权威的发言权。
(符合题意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结合本文内容去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这篇文章通过对秋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秋虫虽然渺小,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存在,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
同时,文章也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我们应该学会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呵护。
二、基础组合: 孔明——读后感受二、基础组合: 孔明【答案】1.示例:诚者,天之道也。
有了真诚,朋友就会成为我们的贴心知己,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伙伴。
有了真诚,对待每一件事时,成功不会离我们很远。
刘备对诸葛亮的真诚让我感动,他爱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难忘,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
阅读理解之看法启示感悟建议

看法启示感悟建议(一)谈看法、启示、感悟1.设问形式阅读文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的感悟。
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启发?2.方法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等;第二步,针对题干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紧扣主题,并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体验具体阐述;第三步,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3.答题模板公式:谈看法、启示、感悟=启示(看法/感悟)+理由十总结模板:读了文章,我明白了……道理/主人公……,因为…(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以后要……(进行总结)。
【模板应用】提问:(七下《驿路梨花》“积累拓展”)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答案: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让我非常感动。
“公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公德的人,他们只顾一己之私,从不关心、帮助他人。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培养公德意识的力度,培养雷锋精神。
4.技巧(1)巧抓文章标题法通过标题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得出文章的主旨,由此结合自身实际谈启发(2)捕捉关键语句法抓住文章中蕴含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由此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悟(3)提取文章内容法作者通过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文中的事情经过和人物精神方面来谈人生启迪记叙文写人物时,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往往取主舍次法—最能突出文章主题、表达作者情感,可围绕主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去谈启发或感悟(二)提建议、设想1.设问形式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文中的X×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读了本文,对……问题,你有怎样的建议或措施?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2.方法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等;第二步,结合题干要求,联系生活或阅读体验具体阐述。
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解题技巧和例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解题技巧和例题题型:一、结合全文,分析题目的作用技巧:1、题目的含义(表层和深层)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2、题目的作用1.点名故事发生的地点2.交代环境3.交代描写对象4.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5.点明线索6.揭示主旨[例]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南京市《田野上的白发》[答案]“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 ; “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 ;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二、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开头1.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2.再分别从结构,内容上作答对上: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本身:渲染气氛/突出表现……对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照或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中间段落1、总括过渡,承上启下。
2、(具体) 内容上、结构上作答: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 ;a.上承(或照应). 下启(或呼应)b.总括上文,为下文_ 作铺垫c.文章由转为●结尾段落1、结构上:或者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或者使文章前后照应;或者层层深入,总结全文。
2、内容上:①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 ,深化的主旨,强化的观点。
②含蓄类--a、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b、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C、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方法:首先看看段落在什么位置,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十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四、线索题(可以在分析主旨,或赏析题目,或分析故事情节发展时用到)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部分。
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仔细阅读每个问题,理解要求和意思。
3.逐一回答问题,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
4.检查答案,确保内容切题,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如下:一、段意和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和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问题和作者观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些问题需要根据文章中心解答,例如谈论收获、道理或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找到中心句。
写人时,主要赞美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写景时,主要赞美景色的美丽和可爱。
写物时,可以表达对物的喜欢,或者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
在文章结尾部分,需要仔细揣摩,看是否有带有议论性的话语,以确定是借物喻人还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句子的含义有明暗两种。
明的含义可以通过议论性话语回答,暗的含义需要全文通晓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文章中重要事件所反映的思想和感情。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的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的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找近义词或具体描述来解释词语的意思。
七、在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多音字,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正确的选择。
八、选择正确的字词需要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
九、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破折号可以用于解释说明、话题转换、表示话语的中断、时间或声音的延续;省略号可以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引号可以用于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特定称谓。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
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
”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为我的“囊”中物。
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
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
“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是,便偷偷地藏在卧室门外看。
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来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
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
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王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
”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 _____ 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 噢 ___ 爷爷以前爱吃________ 现在不______ 不爱吃啦了________ “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
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
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
爷爷赶紧地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关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子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处让给了我。
而我不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
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1)给短文第③ 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