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现状措施

合集下载

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尾矿库成为了矿山企业的重要设备之一。

尾矿库被广泛用于堆放采矿废料、矿山渣、矿渣以及其他工业废料等。

然而,尾矿库的管理不当和安全技术不到位,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给企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因此,对矿山企业的尾矿库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尾矿库的安全管理矿山企业必须对尾矿库进行安全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的安全。

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措施:1. 规划和设计尾矿库。

矿山企业在规划和设计尾矿库时,必须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此外,必须考虑到堆积物的容量、物理特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因盖面和坝体破坏而造成的灾难。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以确保尾矿库的安全稳定。

2. 开展监测和检查。

矿山企业应定期对尾矿库进行监测和检查,以检测设备和堆积物的腐蚀、振动、渗透和泄漏等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修复。

3. 提供培训和教育。

矿山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使他们具备安全意识和技能,以及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的理解。

二、尾矿库的安全技术措施尾矿库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尾矿库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基础。

在安全技术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和施工。

矿山企业在设计和施工尾矿库时,必须遵循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必须从堆积物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考虑,以避免灾难发生。

2. 操作和维护。

尾矿库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这方面,必须制定操作和维护规程,特别要关注设备的装置和监测设备。

3. 监测。

定期监测尾矿库的各项数据,特别是渗透率、水平和位移,以及其他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修复尾矿库。

4. 风险评估和管理。

对尾矿库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对尾矿库进行管理,并修复各种可能的灾难性的问题。

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管(三篇)

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管(三篇)

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管一、尾矿设施矿山企业尾矿设施是指矿山企业选矿厂(车间)及其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尾矿的贮存设施、浆体输送系统、澄清水回收系统、渗透水回收系统及排洪系统等设施。

由于矿山尾矿设施下游大都有稠密的居民区,且多与交通要道和大江湖泊相邻,部分还位于地震区,如果管理不善,一旦溃坝,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有尾矿设施的矿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确保尾矿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尾矿库的选址正确选择尾矿库址关系到一个矿山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选择尾矿库区地址必须考虑如下综合因素:(1)应选择汇水面积小,而蓄水面积大的库址,尽量减少洪水对尾矿库安全的威胁。

(2)应避开岩溶、滑坡、流沙、膨胀土及松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在无法避开时,必须进行特殊地基处理。

(3)占用耕田耕地面积小,居民搬迁人数少。

(4)与选矿厂距离较近的地点。

(5)尾矿库的服务年限长。

三、尾矿库的分类根据库区所建的地点,尾矿库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1.平地型尾矿库平地型尾矿库是指在平地四周筑坝而围成的尾矿库。

这种类型的尾矿库一般为国内平原矿山的沙漠平原地区和新矿山所采用。

2.山谷型尾矿库山谷型尾矿库是在山谷口处筑坝建成的尾矿库。

我国矿山绝大多数的尾矿库属这种类型。

3.傍山型尾矿库傍山型尾矿库是指在山坡脚下依山筑坝而围成的尾矿库。

国内丘陵地区的矿山采用此种类型的尾矿库。

4.截河型尾矿库截河型尾矿库,是指截断河床的一段,在其截断区域的上、下两端筑坝形成的库区,这种类型的尾矿库,在我国矿山较少采用。

四、尾矿库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1)坝体边坡过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稳定边坡,出现滑坡、裂缝等,坝体稳定性不够。

矿山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堆积,并采取削坡减载等措施,确保坝体稳定。

(2)排渗降水设施失效,造成坝体浸润线过高,坝坡沼泽化,渗水严重,出现坍塌,坝体稳定性不够。

矿山企业必须加强排渗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上述病害,加强渗流观测和控制,降低坝体浸润线,避免沼泽化。

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坝体稳定性
确保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 ,防止坝体滑坡、塌陷等安全事故。
坝体加固
定期对尾矿库坝体进行加固和维护,提高坝体的 抗灾能力。
坝体监测
建立尾矿库坝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坝体的稳定 性和状态。
尾矿库水环境安全技术措施
1 2
水质监测
定期对尾矿库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 及行业标准,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
山西某煤矿的尾矿库泄漏事故
该尾矿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泄漏事故,泄漏的泥水导致了下游农田和河流的 污染。经过事故调查和分析,发现尾矿库的运行管理存在漏洞,同时排渗设施 损坏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尾矿库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制定不同等 级的防范措施。
尾矿库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尾矿库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 流程,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强化应急管理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 材和装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尾矿库防洪与排洪安全技术措施
防洪标准
01
确保尾矿库的防洪能力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采用适当的防洪
设计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
排洪设施
02
定期检查和维护尾矿库的排洪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洪
水倒灌进入尾矿库。
预警系统
03
建立尾矿库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
害。
尾矿库坝体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管理
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加 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

2024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

2024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

2024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
如下:
尾矿库安全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推进尾矿库安全治理工作,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和稳定。

首先,我们要加强尾矿库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尾矿库的技术改造和加固工程。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尾矿库,必须进行及时的技术改造和加固工程,确保其安全稳定。

另外,要加强尾矿库的管理和运行工作。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尾矿库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提高尾矿库的管理水平。

总之,尾矿库安全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改造和监测预警工作,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可靠。

在2024年之后,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尾矿库安全治理工作,努力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水平,为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尾矿库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存储场所,它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矿山运营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尾矿库的特点、风险源分析、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一、尾矿库的特点1.大量堆积:尾矿库是矿山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所,因此具有大规模、大堆积量的特点。

2.化学及物理性质复杂:尾矿包含多种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其物理与化学性质相对复杂。

3.长达数十年的累积过程:尾矿库是长期堆积形成的,涉及多个采矿周期,其安全管理要考虑到长期累积的因素。

二、尾矿库的风险源分析1.高满水位风险:尾矿库大量堆积,蓄水量庞大,一旦超过安全限制,会造成尾矿库溃坝的风险,从而导致洪水灾害。

2.污染风险:尾矿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旦尾矿库破坏,这些物质会被释放到周边环境中,引发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地质灾害风险:尾矿库堆积后的土体会对周边的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4.工程结构安全风险:尾矿库作为一个封闭的工程结构,其结构安全对于尾矿库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结构问题,会导致尾矿库失效。

三、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措施1.设计建设阶段的管理措施(1)合理选址:在设计建设尾矿库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降雨情况等因素,选择相对安全的地点。

(2)结构设计:在尾矿库的设计阶段,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防渗工程建设:尾矿库建设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防止尾矿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2.运营阶段的管理措施(1)满水位监测:尾矿库满水位监测是保障尾矿库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和控制满水位,预防尾矿库溃坝风险。

(2)尾矿库的定期维护与检查:对尾矿库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尾矿库的结构安全和功能正常。

(3)尾矿库的监测与预警:通过监测尾矿库的变形、渗流、水质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理。

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四篇)

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四篇)

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尾矿库是矿山开采后产生的废弃物贮存设施,具有一定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为确保尾矿库的安全,需要制定一套行动方案,综合考虑尾矿库的设计、监测、治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的示范,共____字。

一、综述尾矿库是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一种大量含有非金属矿石尾矿的废物贮存设施,具有一定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制定尾矿库安全治理行动方案是必要的。

本方案将重点考虑尾矿库的设计、监测、治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解决目前尾矿库存在的问题,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二、尾矿库设计1、选择合适的场址选择合适的场址是尾矿库设计的第一步。

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择地质稳定、地下水位低、地表附近无重要建筑物和环境敏感区的场址。

2、设计合理的堆积方式合理的堆积方式可以减少尾矿库堆积的压力和风险。

可以使用分段常常值剖面法,将尾矿堆积成多个平缓的段,以减少尾矿的自然坍塌和液化风险。

3、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尾矿库的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采用粘土、合成材料等材料来构筑防渗墙,以减少尾矿渗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设置安全排水措施尾矿库设计中应设置安全排水措施,包括雨水排放、山洪排放等。

排水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排水的安全和稳定。

三、尾矿库监测1、实施定期巡查对尾矿库进行定期巡查,了解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定期巡查可以通过巡查人员步行巡视、无人机巡视等方式实施。

2、建立监测系统尾矿库监测系统应包括地质监测、水质监测、渗流监测等方面。

可以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卫星遥测技术等,对尾矿库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3、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根据尾矿库的监测数据,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响应可能出现的灾害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四、尾矿库治理1、合理利用尾矿尾矿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回收金属矿石、提取有价值的元素等,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尾矿库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

尾矿库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

工程管理 Engineering management188尾矿库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向前其(会理县财通铁钛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4-0188-01摘要:尾矿是矿山开采出矿石后经选矿厂筛选后排放的废石,尾矿往往数量较大且成分较为复杂,随意丢弃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尾矿库就是用来堆放尾矿的场所,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也是矿山安全问题频发的隐患所在,一旦出现事故往往就是重特大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尾矿库的管理工作,本文阐述我国尾矿库的管理现状以及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各种因素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改善措施,对防范矿山事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尾矿库;安全现状;管理措施尾矿库是有筑坝拦截谷口及围地构成的用来集中处理尾矿的场所,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采矿工程的重大危险隐患的来源,尾矿库是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源,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就会存在溃坝的危险,有毒物质的下泄也会给周围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近年来随着我国采矿工程的迅猛发展,尾矿库事故也逐渐增多,国家和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在社会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双层鞭策下,矿山企业应该加强尾矿库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针对我国尾矿库的管理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措施,防治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1我国尾矿库管理存在的问题1.1选址不合理,环境问题严重目前我国的尾矿库建设仍然缺乏统一的规划,在进行选址时缺乏周全的考虑,环境意识淡薄,通常情况下只会考虑经济成本的因素,往往会选址在水源地或者居住地等附近。

这样不合理的尾矿库选址,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对居住区和水源的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环境等构成很大的威胁。

1.2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我国的尾矿库安全规范制定尚不完善,这些规范标准比较适用于大中型规模的尾矿库,对于一些小型规模的尾矿库并不适用。

尾矿库整改情况汇报

尾矿库整改情况汇报

尾矿库整改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单位对尾矿库进行了全面整改,现将整改情况进行汇报
如下:
一、整改背景。

尾矿库是我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堆放场所,长期以来存在着安全隐患和
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我单位决定对尾矿库进行全面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友好。

二、整改措施。

1. 制定整改方案,成立专门的整改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了整
改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加强监测,增加尾矿库的监测频次,确保对尾矿库的监测全面、及时。

3. 加固尾矿库,对尾矿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结构稳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 清理废渣,对尾矿库内的废渣进行清理,减少堆放量,降低安全风险。

5. 完善排放设施,对尾矿库周边的排放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三、整改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工作,目前尾矿库整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尾矿库结构稳定,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2. 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周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 生产秩序得到了有效恢复,尾矿库整改对生产基本没有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

尾矿库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尾矿库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整改效果的持续稳定。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尾矿库周边环境的治理,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打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以上就是我单位尾矿库整改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如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
摘要:通过概述我国尾矿库现状及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尾矿库的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针对我国尾矿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自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但由于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运行和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要更加严格管理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有效避免尾矿库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与环境问题。

1 安全现状
2006年至2012年以来,共有17个省内发生过尾矿库事故。

其中河北、陕西发生次数最多,分别为8次和9 次。

据统计,尾矿库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四类:安全隐患、自然灾害、监管不力、安全监测不到位等。

安全隐患最为普遍,发生了2 5起。

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有17起。

企业监管不力有5起。

安全监测不到位有3起。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只有对其进行分析,排除危险因素,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1.1 安全隐患
(1)尾矿库大都采用上游法筑坝。

尾矿坝筑坝方式一般有上游法筑坝、下游法筑坝及中线法筑坝。

由于上游法筑坝建设费用和运营费低、管理方便、适用性强且工艺简单,绝大数尾矿库采用上游法筑坝。

但采用上游法筑坝的坝体,其沉积密度
偏低、浸润线高、渗流难控制、稳定性不足,导致了许多尾矿库
溃坝事故的发生。

(2)尾矿库安全设计标准低,多数尾矿库未经过正规设计。

根据调研,目前全国有2787座(占总数的36.19%)尾矿库是由企业建造,未经设计单位设计。

它们极不规范,在关系尾矿库的整体安全的坝体稳定性、排渗设计及防洪能力方面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民营中小型矿山的尾矿库大部分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而我国尾矿库小型库居多。

属于二等及往上的库,四等及以下小型尾矿库占90%以上,这部分尾矿库安全级别很低,易发生事故。

1.2 自然灾害
我国尾矿库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易发生自然灾害区域,应格外注意自然灾害的防治。

例如:地震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消除的地质灾害,它对尾矿库有致命性的破坏,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尾矿坝坝体的滑坡、裂缝以及排洪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倒塌,甚至会引起库内水漫顶垮坝,进一步发生溃坝。

1.3 监管不力
(1)多数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工作不到位。

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规定至少每3 年,各尾矿库要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

但国内一部分尾矿库从未进行过安全现状评价,也未对其坝体稳定和防洪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极易出现事故。

很大一部分尾矿库的安全度低,这也反映了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工作的不合格,这些危库、险库、病库有很大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2)企业不能建立有效的事故救援制度,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尾矿库安全管理体系。

不能及时处理尾矿库意外事故。

监督力量薄弱,大部分尾矿库缺乏日常巡查制度,不能及时把危险因素扼杀。

1.4 安全监测不到位
我国尾矿库大多采用传统仪器到现场进行测量的监测方法,但其观测周期很长、误差较大、单次信息量小、工作量繁多、易受天气、人为和现场条件诸多因素影响,并且它的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较为滞后、没有充分利用监测成果为尾矿库安全管理服务。

目前安装有科学有效的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系统的尾矿库大多是3等及3等以上尾矿库,数量稀少。

2 管理对策
2.1 各级政府
(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惩处力度不够,一些企业有法不依,进而铤而走险,最终酿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法,不能姑息养奸,加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企业主体、评价机构和设计单位,并要其承担安全责任。

严格坚持颁证标准及流程安全生产许可证,不能懈怠。

(2)完善尾矿库建设标准并加强科研工作。

适当的提高尾矿库坝稳定性标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企业采用结构合理,安全度高的中线法和下游法筑坝。

应在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国家鼓励研究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筑坝方式以及其它的先进技术,加强我国在尾矿库方面的科研工作,提高其技术水平,减少损失,保障安
全。

另外,有计划的进行统一的尾矿库规划,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

(3)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监管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对职工进行上岗培训,定期组织工人开展安全规范教育工作。

采取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增强其安全意识,并规范操作,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通过培训还能够让工人在遇到事故的时能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以及相应的自救能力。

2.2 企业
(1)企业管理是确保尾矿库安全生产最重要的方面。

企业应改变重生产忽视安全的倾向,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加强对尾矿库的维护管理。

改变不合理的放矿方式,坚持坝前放矿,并保持坝顶与标高一致;做好尾矿库巡视观测工作,发现裂缝、滑坡、浸润线高位逸出、管涌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汇报处理。

(2)严格监督整个过程。

建设时,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和监管施工,通过安全监管部门的审查后方可施工;未通过竣工验收批准的,不得进行生产运行。

严格监督尾矿库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行、闭库,做好各阶段的安全评价工作。

确定尾矿库的安全度的高低,减少事故隐患,重点监管二、三等库和危库、险库。

在发现危库时需马上停产,积极改善。

在限定的时间内消除险库险情;按照正常的标准整治病库,消除事故隐患。

2.3 自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采用现代科技监测技术强化尾矿库的安全监管系统,计算机根据收集的坝体位移以及水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定尾矿库处于或
即将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就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就有了充足的排除隐患的时间,预防在前,准确有效,消灭事故在萌芽状态中。

(1)坝体变形和位移的多少关系到坝体的稳定。

监测数据必须精确,采用侧斜仪、GPS、全自动全站仪等进行监测,通过坝面监测点与基点相对位置的比对,确定监测点的位移。

(2)监测浸润线。

尾矿坝体浸润线是尾矿库区安全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采用振弦式孔压传感器、光纤渗压传感器和振弦式渗压计,通过在坝体内钻孔埋设放入传感器的测压管,实时采集水位数据,自动测量坝体浸润线的埋深。

3 结语
从矿山开采出的矿石中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精矿后残留的“废渣”就是尾矿。

这些尾矿具有数量巨大、成分多样等特点。

如果任意排放到其他地方,就会造成资源流失、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应集中管理。

而尾矿库就是由筑坝拦截谷口及围地构成的用以集中管理尾矿的场所。

尾矿库既是矿山正常生产的重要设施,又是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来源。

尾矿库是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的危险。

它的失事将造成尾矿库溃坝及有毒物下泄事故,会给下游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尾矿库事故造成的危害难以想象,直接引起百人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针对我国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制定出相应的尾矿库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对防范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善刚,苏军,袁子清.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技术探讨[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1(3):69-72.
[2] 戴莉.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四川冶金,2013,11(5):65-66.
[3] 高春学,张玉坤,何秀艳.尾矿库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