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符合文体要求
作文一类文和二类文标准

作文一类文和二类文标准如下:
一类文:
1. 内容充实,观点明确:文章的主题清晰,观点鲜明,能够深入探讨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2.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章的结构合理,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语言精炼,表达准确: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冗余的词语,表达准确,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4. 文字规范,无语法错误:文章的文字规范,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无语法错误。
二类文:
1. 内容较为充实,观点较为明确:文章的主题较为清晰,观点较为鲜明,能够探讨问题,有一定的见解。
2. 结构较为严谨,逻辑较为清晰:文章的结构较为合理,段落之间的过渡较为自然,逻辑较为严密,条理较为清晰。
3. 语言较为精炼,表达较为准确:文章的语言较为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冗余词语,表达较为准确,能够较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4. 文字较为规范,无重大语法错误:文章的文字较为规范,没有重大的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
作文文体要求

作文文体要求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它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来决定的。
近年来全国卷提出“明确文体”的要求,如2018,2017,2016年全国卷Ⅰ、Ⅱ、Ⅲ。
这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文章要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的要求,二是文章要符合考生自己选择的文体的要求。
如果题中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来写,但是考生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要根据该文体的特点来写,如选择了记叙文就要以记叙为主,选择了议论文就要以议论说理为主,不要天马行空,写成“四不像”文体。
就文体而言,不论是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还是限制文体,其实都体现了对考生整体架构文章、布局谋篇能力的考查。
“自选文体”不是没有文体,而是自己选择一种文体。
有许多考生看到“自选文体”,就随心所欲,任意而作,殊不知这样反而步入了文体选择的误区,结果不是写成“四不像”,就是模仿另类,盲目跟进,盲目创新,最终因文体不明而失分。
一、记叙文记叙文也称“叙述文”,是一种通过真实地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文体。
记叙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讲究真实性;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兼有抒情、议论和说明,其中记叙手法具体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结构上主要以时空为序,也兼有逻辑式、情感式。
写作记叙文的具体要求如下: 1.把握要素,巧做安排必须掌握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
2.选材典型,角度独特写记叙文时,所选材料要十分典型,角度独特,不能平淡无奇。
考生要将自己生活中鲜活的、独特的、有积极意义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来。
比如,有两则材料,讲的都是父亲给读高中的女儿送学费:一则材料是父亲开车行了30千米送钱给女儿;一则材料是父亲摸黑挑着一担大米走了30千米山路,到集市卖掉大米后给女儿送钱。
这两则材料,哪个更能感动人,不言而喻。
3.确定线索,厘清顺序记叙文在结构安排上往往要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不能像记流水账。
高考语文作文多少分 评分标准是怎样的

高考语文作文多少分评分标准是怎样的评分标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一般分为2个等级、4个档次。
最新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将考生的作文分为了两个等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
基础等级: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
具体分为内容项和表达项两个部分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分一、二、三、四档。
一档(20-16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二档(15-1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三档(10-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四档(5-0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分一、二、三、四档一档(20-16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二档(15-11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三档(10-6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四档(5-0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分4个档次。
一档(20-16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二档(15-11分),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三档(10-6分),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四档(5-0分),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1、400字以上的作文,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2、400字以下的作文,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作文,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高考语文复习优化设计——作文(二)符合文体要求(整理精校版)

高考语文复习优化设计——作文(二)符合文体要求作文辅导1206 2116::二)符合文体要求案例探究[案例探究]阅读下面这篇作文,想想最大的问题什么?如果叫你修改,你将怎样修改?压力是动力的前奏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压力,于是不免有彷徨,但我认为,适当的压力是好的,它是动力的前奏曲。
我上初一、初二的时候,特别贪玩儿,一放学,我就到同学家玩游戏机,甚至忘了吃饭,忘了写作业。
有一天,我和同学玩“魂斗罗”,我们俩配合得特别好,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过了一关又一关,我们完全沉浸在刺激的游戏里,天不知不觉就黑了,可我们不知道。
等打完了所有的关,我才发现,已经晚上七点多了。
坏了,我知道,今天我肯定是跑不了一顿打了。
我悄悄地回了家,看见院子里灯火通明,爸爸正阴沉着脸坐在院子里,我的腿软了。
“你去干啥了?你知不知道你妈和我急成啥样?是不是又玩游戏机了?”爸爸话虽严厉,并没有动手。
接着,妈妈出来,对我说:“孩子,你看你把你爸爸气成啥样了?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生气?他还不是……”“别跟他说了!不懂事的东西!你将来要是考不上县一中,你就别进这个家,我没这么丢人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加倍努力,下决心再也不玩游戏机,结果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
如果没有父母给我的压力,我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动力,不可能有今天的我。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外界压力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但它更是前进途中的润滑剂。
”我相信这句话是正确的。
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凭者双手打出连破世界记录的水平。
当记者采访她:“你是怎样对付自己身负的压力的?”她回答说:“我知道亿万同胞寄希望于我这双手,但我并不沉重,因为我将压力打到对方那边,于是,便增加了自信心。
”将压力传给对方,这是何等潇洒,她不也是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吗?爱的朋友,如果你正徘徊在无忧无虑的道路上,那么,快请为自己加上些压力,别让自己轻轻飘飘的,记住,有压力,才有动力![评点与探究]这篇作文问题比较多,比如写得单薄,写得肤浅,但最大的问题,或说其原因是在没有把握文体特征写,成了一种三不像的东西。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一)基础等级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立意“创新”≠大唱反调,体式“创新”≠追求花样,选材“出新”≠写社会阴暗面,语言“求新”≠语言异化。
高考作文写作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写作文体要求写高考作文的技巧:文体要求一、记叙文写作的注意点写记叙文,首先要写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把哲理性的思索隐含在生动具体的描述之中,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
要注意选取材料的灵活性。
写记叙文时,我们提倡写自己,写真实,着眼于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带有个性色彩,容易触动情感;但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材料不一定都新颖、典型,完全适合于试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借助联想和想象,合理虚构一番:(1)经历过的事,当时观察不细致,或时间久了记不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想象其中的细节加以描绘,使其具体生动。
(2)为了切合题意、突出中心,对经历的事可以改换部分情节。
(3)可以把经历过的几件事进行合理改造,将它们编织到一起来写。
(4)可以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以使人物形象鲜明,作文内容充实。
(5)可以添加合情合理的环境、气氛描写,以烘托人物和事件。
其次要注意布局的精巧别致。
记叙文(含叙事性散文)的谋篇布局,要力求有匠心,必要时可以尝试着改换一下*的“外壳”,换点花样。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五种布局方式:(1)链条式:这种布局像链条一样,把几个生活场景按纵的方式组织起来,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2)并流式:这种是一种并列的横式布局,它往往精选几个生活片段——或不同的人和事,或同一人物、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组合成篇,结构大体整齐匀称。
(3)蛛网式:这种布局如同蜘蛛织网,先结出网心,然后围绕网心向四周伸展,纵横交织,愈织愈多。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多以情感为总绳,任情思奔涌,想象升腾,形成浩大的气魄。
如秦牧的《土地》。
(4)复迭式: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段落与段落之间形成整齐、严密的排比关系,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美;二是内容与内容之间具有迭加、补充关系,产生一种文意酣畅的力量美。
如冰心的名作《笑》。
(5)曲径式:这种方式恰似玲珑剔透的园林布局,回廊九曲,溪水盘旋,于收尾处才显露出美丽如画的景致。
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高考作文基础等级包括内容与表达两部分,各20分,分为四等:一等20-17分,二等16-12分,三等11-7分,四等6-0分。
发展等级20分,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几个方面。
基础等级内容20分:等级:一等(20-17分)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等级:二等(16-12分)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等级:三等(11-7分)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等级:四等(6-0分)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表达20分:等级:一等(20-17分)标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等级:二等(16-12分)标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等级:三等(11-7分)标准: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等级:四等(6-0分)标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20分: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根源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1、材料丰富2、形象丰满3、意境深远有文采1、语言生动,句式灵活2、善于运用修辞方法3、文句有意蕴有创意1、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3、有个性特征1.基础等级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其重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例谈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鲜明,中规中矩——例谈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符合文体要求孙银选高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文体意识,表现在运用例证时叙例过于具体,分析道理则明显不足,导致“叙多议少”,给人的感觉就是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
这在高考中是要吃大亏的。
高考《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高考作文评分的基础等级第二条就是“符合文体要求”。
所谓“文体”,是指《考试大纲》中提到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等文章体裁。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不可擅自改变文体,目前高考中一般很少有必须写成哪类文体的规定);二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文体特征鲜明,中规中矩,是作文成功的基本要求。
高考作文一般不限定文体,但并非不讲文体!那么,如何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尤其应当引起学生重视:一、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把握文体规范。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观性、结构的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观点的鲜明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基本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材料的知识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二、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记叙文中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的关系(详略要得当)。
二是要处理好议论文中“事”与“理”的关系(根据论点的需要选好事实论据)。
三是要处理好议论文中“叙”与“议”的关系(叙例简洁、概括;议例讲究方法)。
下面谨以最常写的议论文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处理好议论文中“叙”与“议”的关系。
把握了这一点,可以说就能有效地解决作文中文体“四不像”的问题。
首先,议论文中的“叙例”(即对事实论据的叙述)应当简洁、概括。
例如:如果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该怎样叙述呢?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文体意识,明确文体要求
——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
考纲要求
对于高中生来说,所谓的文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常用体裁,一是文学体裁。
平时的写作,则是要求会写一般的常用体裁,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高考作文,写得最多的则主要是议论文、记叙文。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纲对写作的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考卷上作文题目的要求通常是“明确文体”或“自选文体”。
也就是说,从全国卷到地方卷,大部分要从规范的文体里任选一种,不能写自创的、不属于任何一种文体的作文。
有的省市如福建、江西、湖南今年的高考作文明确提出要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今年北京、广东、山东等省市的高考作文虽然是“文体不限”,但从作文的评分实际来看,也是反对写成“四不像”的作文。
对于“四不象”的作文,高考评卷一般打分偏低。
因为“作文评分等级”(以新课标卷为例)中,20分的“表达”项中,“符合文体要求”是一、二等分数(10分以上)的基本条件。
不仅如此,文体不明确,还会影响内容的表达,也让评卷老师对作文“内容”项的评分失去了依据。
所以,最后的综合得分常在及格分以下。
因此,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以及高考复习时,要增强文体意识,明确文体要求,突出文体特征,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
问题表现
文体不符合要求的作文,有不同的表现,但最常见的还是出现在常用文体上。
记叙文中,虽然也有人物、有故事,情节也完整清楚,但叙述空洞无物,内容干瘪,简单粗略,三言两语将故事写完后,便无话可说,于是转入议论、评价,谈感受,东拉西扯,用写许多废话凑字充数。
语言平淡,缺少具体生动的描写,只有叙事的轮廓。
初读好像是记叙文,再读又有点像议论文。
议论文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在陈述论据时,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叙述拖沓啰嗦,过分追求叙事的完整,有用的没用的全都写,一个论据就占了整个篇幅的一半,或者因为没有丰富的论据,全文只写一个论据,为了凑够字数,只能将人物故事拉得很长。
语言概括性差,不能做到准确有力,让人分不清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
例如2014全国2卷某高考作文片断:
就如那古代故事所说的,有一个饭来张口的懒儿子,母亲出远门前,担心自己的懒儿子吃不上饭,就烙了长金灿灿、油晃晃的大饼,挂在儿子的脖子上。
心想:儿子不会做饭,这样不用手举,只要一低头,就可以啃到嘴边的大饼了。
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可是,过了几天回家一看,那个懒儿子只吃了嘴边的半张饼,需要低头去吃的地方根本就没动,已经活活饿死了。
由于懒得动手,最后落得了个凄惨死去的下场。
活在父母庇佑下的子女,倘若有一天,父母离去,无非就是坐吃山空,败光家业,落了个穷困潦倒干干净净。
这并非耸人听闻,而确确实实是许多富二代的最终结局。
一直走在老师的老路上的学生,最终不过是师长的一个复制品。
没有自己的成就,那就只能活在老师的阴影下碌碌无为了。
这一段文字前边写得像记叙文,叙事清楚、详细,对于大饼、母亲的心理,还有描写的成份。
但是后边的议论就扯得远了,从“活在父母庇佑下了子女”到“富二代”“走在老师老路上的学生”,议论的是类似问题的普遍性,是议论文的套路。
这就犯了文体特征不鲜明的毛病。
应对策略
出现文体特征不鲜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最主要的还是对所写文体的特点不清楚,或虽心里清楚,但笔下难以达到。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描写主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通过写人、记事、写景或状物,间接表达思想感情,要求叙事的要素清楚,细节具体充实,情感表达曲折含蓄,还要有略要有详,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薄暮依旧炒米香》,其中写到自己幼年时的一位炒米匠:
他端坐在水泥墩上,正心无二顾地边旋转边望着被烧得炭黑的葫芦形炉膛。
炉火一闪一闪地映在他的额头上。
黝黑的额头上沟壑纵横,沁出的细密汗珠,反射出迷人的金光,似一抔泥土中散落的金粉。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
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
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
轻轻一嗅,糖汁熔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这篇作文是写记忆中劳动者的形象,来表达“不朽”这个主题的,只有将劳动者的形象写的具体生动、细节逼真,才能体现记忆的牢固,才能体现“不朽”。
这个片断通过对肖像、动作、细节的描写,精雕细刻了一位炒米匠,形象鲜明饱满,栩栩如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形象之不朽,自然表现出来,无需再借助议论来点明。
这就是记叙文鲜明的特征。
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阐明见解和主张,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在论述时,观点的提出要直捷了当,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概括、重点突出,分析议论要跟上。
如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中写到:
记得《荒岛余生》中的查克,在变换的风向中苦苦地等待,而时机终于到来之时,他依然没能逃出荒岛,原因就在于信念不够坚定;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信念之歌始终在他心中回荡,他终于摆脱了囚笼,重获自由!如果自己不带着坚定的信念去努力拼搏,不会有谁会来帮你!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雄鸡一叫天下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必能养就心中一段春,养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这个议论片断,写了两个论据,分别仅用了一句话来叙述,高度凝练概括,只抓住了其中的一点来分析原因,就是有没有信念,紧扣了文章的论点,简捷明快。
最后鲜明的亮出了观点,并用排比句的方式加以强化突显,作到了议论文的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文体特点突出。
范文示例
墨守规则亦为大道
河北考生
孔子所说的“七十则随心所欲不逾矩”,乃是阅尽世事后才达到的境界。
在一定的规则框架内,人们可以自由随心。
而事实上,墨守规则,才是人们所遵循的大道。
独木桥上的打破常规,看似合作共赢,实则后患无穷。
倘若所有选手都做如是选择,皆成功渡过,要如何评定最终胜负结果?这样的比赛,又何以称之为“竞技”?
规则,不可或缺。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正是格外强调了这种规则意识。
人民依照所立契约,将权力赋予政府。
一旦政府违背契约,人民便有权更换乃至暴力推翻它。
规则,是世界运行的准则。
文有定法,律有常规。
规则构成世界。
在自然界,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遵循四时更替的规则;大江东去,星汉西流,亦遵循物理的规则;在人类社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亦遵循社会发展规则。
生活中的有形法律与无形道德亦是支撑社会运行的规则。
是规则让万物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稳如泰山。
而规则一旦被违背,世界必将混乱不堪。
康德有言:“世上有两样东西越想便越觉令人敬畏: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将道德准则与光辉灿烂的星辰并列,足见规则的永恒价值。
当今社会,不遵规则之事正在啃噬和挑战着良好的公共秩序。
刘青山、张子善、王宝森、文强等诸多贪富污吏,哪个将法律置于心间?瘦肉精、毒胶囊、地沟油,又有哪个商家将道德悬于头顶?诚如泰戈尔所言,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他们的阴影投射在自己面前。
贪官污吏、黑心商家选择背对规则竞争,那么,铺在其利行之路上的,必然有自己造就的阴影,前途一片黯淡。
如果这样的人多了起来,那么整个社会都将笼罩在暗夜之中。
不得不说,如今的国人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
“中国式”过马路,前些日子引起了热烈讨论,也侧面折射出规则的“尴尬”境地。
这是人情社会的毒瘤。
在倡导建立法制国家的大背景下,必然是不合时宜的。
唯有国人皆遵循规则,社会才能安定,良好的公共秩序或竞争秩序才能健全。
虽然规则不能压抑个性,然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领域,“规则”二字确应始终盘桓心间。
正是规则,保护了公共利益,也使个人从中受益。
大道至简。
墨守规则,亦为大道、善道。
点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正因为墨守了写议论文的规则,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展示,没有花哨的技巧卖弄,还是赢得了阅卷老师及专家的青睐,得了满分60分。
本文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作为议论文,写出了鲜明的观点,开头、结尾、中间的每一段,都在从正面或反面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事实论据、事理论据,丰富恰当,叙述清楚简明,引证、例证、正反对比,逻辑性强,论证充分,堪称考场议论文的典范。
一、常用文章体裁
1.记叙文根据记叙对象的不同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和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2.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议论文按内容目的分为一般性政论文、评论、杂文和读后感,按论证方式分立论文和驳论文。
4.应用文常见的有书信、日记、公文(通知、通报、计划、总结等)、启事、海报、条据(收条、借条、欠条、请假条等)以及新闻、通讯、传记、序跋、史志
等。
二、文学体裁
1.诗歌一般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2.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3.小说常按篇幅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4.戏剧一般根据内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5.其他如童话、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