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海上搜救方法研究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需要克服海上环境的复杂性。
海上环境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使得直升机的起降和飞行受到极大的影响。
海上风大、浪高和水流湍急等因素对直升机的稳定性和操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上能见度低和海面油污等问题使得直升机的搜索和定位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需要通过引入先进的导航、通信和雷达监控系统等设备,提高海上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需要克服飞行员的飞行技能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在海上救援行动中,飞行员需要具备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
他们需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飞行,承受巨大的飞行压力和风险。
他们还需要与地面指挥员密切配合,进行艰巨的任务执行。
飞行员的培训和训练成为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加强飞行员的培训和训练,提高他们的飞行技能和心理素质,可以有效提升海上救援行动的效果和成果。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需要与其他救援力量协同工作。
直升机作为海上救援的主要工具之一,需要与海上救援舰船、救生艇等其他救援力量协同工作,形成一支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性的救援体系。
这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种救援力量的有效配合和资源共享。
通过加强直升机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可以提高海上救援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方面,直升机的燃油储备和续航能力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它们在海上救援行动中的持续时间和范围。
这需要通过增加燃油储备和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直升机技术,提高其在海上救援中的可用性和持续性。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在应对大规模海难和灾害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直升机的载重能力和救援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庞大的救援需求。
需要通过建立起更完善的海上救援体系和机制,提高整个救援行动的规模和能力。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在当前的海上救援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仍然面临着环境复杂性、飞行员飞行技能和心理素质以及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协同工作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浅谈直升机海上救助的重要作用研究

结束语 : 通过探 究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及其运作效能 , 能够对直 升机 的总体 性 能有 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 则有利于应用系统化技术来辅助直升机 的实践应 用 。从 技 术 控 制 的角 度 来 看 , 直 升 机 飞 行 控 制 技 术 的先 进 性 与 稳 定 性将 直 接决 定 着 直 升 机 海 上 救 助 项 目的可 行 性 与 安 全 性 。 因此 , 将 先进 的 多余 度 数 字式 电传 ( 光传) 技术 内容与实践应 用相整合具有较 高的实践价 值。可 见, 相关技术 的应用 以及直升机综合控制平 台的架设对于直 升机海 上救助 项 目的顺利执 行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参 考文献 【 l i b , J , 朝朋. 直 升机在 海难救助中的应用田. 中国水运 ( 下半 月) , 2 0 1 0 , 0 4
二、 直 升机 海上 救 助 项 目 的重 要 作 用 分析
技术手段来为海上救援等具体的实践项 目所服务。 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效能研究 随着现代军用直升机的飞行品质的提升 , 其应用 范围有 所扩 展 。为 了
一
、
直升机海 上救助 项 目属于航空应 急救援体系 当中的一部分 内容。 从总 体来看 , 航空应急救援主要用来应对各种 自然灾害的突袭给人们的生命安 全及家园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或是执行国家的特殊救助任务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升机海
极 高 的社 会 价 值 。从 我 国航 空 应 急 救 援 的 发 展 形 势 来 看 , 直 升 机 飞 行控 制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的未 来 发 展 潜 力 巨 大 。
直升机海上搜救最优模式研究

2001年3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3期 文章编号:100026788(2001)0320087205直升机海上搜救最优模式研究张福光(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1)摘要: 在给出直升机海上搜救概念的基础上,应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运筹学原理建立遇险目标及直升机的运动模型和观察人员发现概率模型,经仿真计算,利用比选法得出了直升机海上搜救的最优模式Λ关键词: 海上搜救;视野;生存概率中图分类号: U676.83 文献标识码: A αStudy of the Op ti m al Search andR escue M odel of H elicop ter on SeaZHAN G Fu2guang(N aval A eronau tical Engineering A cadem y,Yan tai264001,Ch ina)Abstract F irst w e give the concep t of the search rescue mode of helicop ter on sea andthen the k inetic models of the target in danger and the helicop ter and the ob servers’spo tting p robab ility model are bu ilt by app lying the hum an engineering theo ry and theoperati on s research p rinci p les.U sing the m ethod of comparison and selecti on,theop ti m al search&rescue model of helicop ter on sea is ob tained based on the si m u lati onresu lts.Keywords search and rescue on sea;view ch s field;su rvival p robab ility1 引言海上搜救,是指对已知或未知的海上目标(海上失事的舰船或人员)组织搜索与救援的实施过程,目的是救援失事的目标Λ搜索过程是搜救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其效率是影响搜救效果的主要因素Λ随着我国经济与军事的发展,海事活动日益增多,对海上搜索、救援的快速要求也越来越高Λ直升机海上搜救具有快速机动、覆盖面广、搜索效率高、救援效果好等特点,因而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Λ在岸台或舰艇遇险系统接收到遇险目标发出的求效信号并判明方位后,海难救助部门通知直升机基地或离出事地点较近并载有直升机的舰船进行搜救Λ在条件允许时,直升机应立即起飞,以预定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抵达遇险区域后,在区域内按预定方式进行搜索,直至发现目标或直升机由于油量限制必须返回为止Λ救护舰船则向遇险区域以最大巡航速度作直线航行,以接应返航的直升机或搭救直升机无法救援的目标Λ当直升机发现目标后,在立即向舰船指挥员报告的同时应对目标进行救援Λ2 仿真模型的建立211 搜救目标运动模型21111 目标初始分布区域α岸台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搜索时的效率Λ目前,我国沿海广泛采用的罗兰2C定位系统能够自动搜索、跟踪和连续测定方位,并显示目标的经纬度,系统的导航定位距离大于900海里,导航定位绝对精度范围为0.4海里-1.2海里Λ21112 目标运动速度搜救目标落水时,其距离海岸一般有较大的距离(相对于乘座无动力救生器材的目标更是如此)Λ在此情况下,目标一般不可能尽全力以最大速度向某个方向运动Λ因此,我们假定目标在初始分布区域中的某点以适当速度向某个他(或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一经确定即不再改变Λ目标的运动速度v h由洋流运动速v p与目标自身运动速度v m合成得到Ζ设二者之间的夹角(v m逆时针旋转至v p)为Α1,则v h的幅值v h=v2p+v2m-2v p v m co s(Π-Α1)0ΦΑ<Πv2p+v2m-2v p v m co s(Α1-Π)ΠΦΑ1<2Π 运动方向(v h逆时针旋转到v p)ΑΑ=arcco sv2h+v2p-v2m2v h v m0ΦΑ1<Π2Π-arcco sv2h+v2p-v2m2v h v mΠΦΑ1<2Π21113 水平运动坐标系取罗兰2定位系统测定的目标初始分布圆域的中心点为水平坐标系的原点o,洋流运动方向为ox轴的正方向,oy轴垂于x轴并指向直升机载舰Ζ212 直升机运动模型对于直升机而言,较大的搜索力意味着在目标分布区域的最大航程,所以直升机在飞往目标初始分布区域及飞回载舰平台(机场)的过程中,均应使用正常巡航速度和相应高度,在起飞时载油量取允许量最大值Ζ为保证直升机安全,返回载舰平台(机场)时必须留有一定比例的油量Ζ直升机在抵达目标分布区域后,即可按照下列搜索模式搜索目标:1)随机搜索模式:直升机在目标分布区域内随机运动,观察人员目力搜索目标Ζ2)平行搜索模式:由于目标分布区域为一个不断平移扩展的圆域,在进行环形搜索时,直升机环绕开始搜索瞬间位移后的中心点并由里至外进行搜扫,直至目标所在圆域的边缘,再由外至里进行搜扫Ζ3)螺线搜索模式:直升机按目标运动中每个方向上的可能“点”进行搜索,如果目标不在某一预定的“点”上,则搜索者驶往另一可能的“点”进行搜索Ζ213 目力搜索模型21311 视区根据人体的视觉机能,我们确定直升机上观察人员的视区如图1所示Ζ图1 直升机观察人员视区其中:G点为直升机所处位置;A、E点为观察人员视区左右两侧的后缘;B、D点为观察人员视区左右两侧的前缘;O点为直升机在海平面坐标系中的投影;F、C点为点O与视区后缘连线A E及前缘边线B D的垂直相交点Ζ观察人员分辨搜救目标的最大距离为L:L=Q2tgΥ(3)式中:Υ表示观察人员分辨搜救目标的最小视角,视觉机能良好时Υ=11.5′,Q表示搜救目标垂直于视线方向的长度Ζ,其垂直平面内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38°,对海洋(蓝色)的水平视野为左右各40°,垂直视野为上下各20°,即如图1所88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3月示梯形区域A B D EΖ每次瞥视区域A B D EΖ每次瞥视的区域为水平左右各2°,垂直自然视线上下各20°,如图1所示的阴影区域Ζ21312 目力搜索发现目标的概率当对某个视区的瞥视次数为n次时,观察人员发现目标的概率为P n=1-(1-g)n式中:g表示视野内的目标瞥视的发现率,g=1-2-(C r C t)Β Β为常数,一般取2;(5) 1)C r表示目标反差,C r=C0×e-Ρv・R・k;(6) C0为目标固有的反差,一般取C0=0.75;Ρv为平均衰减系数,亦称空气透明系数;R为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k为统计结果(期望值为0,方差Ρ=3.912 R v,R v为能见距离);2)C t为阀值反衬度,C t和f之间的关系为lg(C t+2)×(lg f+0.5)=1f=S R×360×60(7) S为目标的视向截面积如图1所示,S=hG M =h[(x m-x z)2+(y m-y z)2+h2]1 2S1其中:h为直升机的搜索高度;S1为目标的面积;x m,y m为目标在水平坐标系中的坐标;x z,y z为直升机在水平坐标系中的坐标Ζ3)视力对直升机搜索高度的限制直升的搜索高度受到其动升限及观察人员视力的限制,在图1所示视区A B D E中,点D(或B)距离G 点的距离最远,即GD段的长度不允许大于直升机上的观察人员的最大可视距离(GDΦL).经推导,处于D点面积为S1的目标的视向截面积S=S1 4.22GD=4.22hΦL=Q2tg13′,故有 hΦQ8.44tg13′(8)在这里必须注意:a搜救目标的面积或直径Q超过单个目标的数值时,直升机搜救的限制高度可以增大,使搜扫效率提高Ζ但是搜救人员出发时可能并不清楚搜救目标的面积和大小,所以限制的飞行高度只能以单个目标为基础计算;b上述限制高度是在假定空气的透明系数为1的情况下求得的,所以在实际运算中,还必须考虑透明系数Ρv对飞行高度的影响,即h限ΦΡv hΖ4)视力对直升机搜扫速度的限制为保证直升机上的观察人员能够将搜扫宽度内的任一点观察一次,而观察如图1所示A B D E区域的最短时间应为观察人员的中心视线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均匀扫视一次,在扫视区域A B D E的时间内直升机的运动距离应不大于FC的直线距离Ζ由于每次瞥视的水平视野只是在中心视线左右2°(共4°)的范围内,所以,观察整个视区(80°)所需的时间:T=水平视野范围(80°)单次瞥视范围(4°)×瞥视频率Χ=20Χ(9) 在时间T内直升机的直线运动距离应不大于如图1所示的FC的长度,即v xΦFCT=h(tg72°-tg32°)Χ 20=0.1226Χh(10) 5)搜索宽度Ξ由图1,搜索宽度Ξ可取视区横向宽度的后缘边A E长度,即98第3期直升机海上搜救最优模式研究Ξ=2h tg40°(11)3 海上搜救的度量指标救援落水人员的度量指标应为成功概率,对于浸泡在海水中的人员而言,在其生存时间之后再得到救援意义很小Ζ因此,海上搜救的度量只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搜救成功的概率Ζ落水人员的生存时间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身体浸泡在海水中能够存活的最长时间,其主要取决于个体抵抗寒冷的能力以及海水的表层温度Ζ前提是人员在落水时没有发生溺水以及在漂流的过程中没有被海洋动物损伤等意外情况Ζ海水落水人员冻僵是指海上落水人员在低温海水浸泡下出现的肌僵病理状态,是影响海上落水人员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Ζ据统计,正常的人体浸泡在0℃水温的海水中时,最长存活12分钟;水温为10℃时,最长存活2小时40分钟;水温为20℃时,最长存活16小时20分钟Ζ根据以上参考数据,在不考虑溺水、海洋动物损伤等意外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拟合出落水人员在海水中的生存时间为:tt =0.54exp (0.172T C )-0.34(12)式中:tt 为落水人员在海水中的生存时间(小时);T C 为海水温度(℃)Ζ4 仿真结果及分析411 仿真结果利用上述仿真模型,针对某型舰载直升机的海上搜救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和灵敏度仿真试验,仿真结果如图2-图7所示:图2 三种搜索方式下的生存概率图3 环境对生存概率的影响图4 人员运动速度对生存概率的影响图5 定位精度及目标距离对生存概率的影响09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3月图6 直升机搜索高度对对生存概率的影响图7 直升机搜索速度对生存概率注:图3-图7直升机采用均匀搜索方式412 结果分析1)均匀搜索优于其它搜索方式Ζ2)影响落水人员生存概率的客观因素有:环境条件(包括能见度和海水的表层温度)、遇险地点与载舰之间的距离、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直升机的综合性能Ζ3)增大落水人员的生存概率的方法有:①加强对搜救人员的训练,提高搜救人员素质;②海上遇险人员如果确信求救信号已被岸台接收到,或自救的概率较小(如离岸较远)时,应尽量降低自身的运动速度以提高自身的生存概率;③在允许范围内,直升机采用最大高度搜索;④直升机采用最大允许速度的63.1%-73.7%搜索Λ4)直升机飞机海上搜救最优模式①在冬春两季,落水人员在海水中生存时间较短,舰载直升机可以不必达到覆盖要求(覆盖目标分布区域至少一次)而立即放飞;在夏秋两秒,为避免浪费直升机的搜索力,必须达到覆盖要求才能放飞;②直升机飞往目标分布区域中心点以及返回的过程中,采用最大巡航速度及对应的高度;③直升机到达通报的目标分布区域中心点后,应采取均匀搜索方式;④目力观察时,直升机应采用限制的最大高度、65%左右的允许最大速度飞行;⑤当直升机发现目标后,在立即向舰船指挥报告的同时对目标进行救援Λ参考文献:[1] 张最良等1军事运筹学[M ]1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1[2] 张序三等1海军大词典[M ]1上海:上海词书出版社,1993119第3期直升机海上搜救最优模式研究。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在海上,直升机救援是一种重要而又高效的救援手段。
通过直升机救援技术,我们可
以实现在海面上对于飞机、船只、潜水员等遇到突发状况的人员进行救援。
然而,直升机救援也存在诸多的技术瓶颈和挑战。
首先,海上天气状况变幻莫测,可
能会对直升机的操作和救援行动带来干扰和阻碍。
其次,现行的直升机救援技术可能会对
受援人员造成生命安全上的威胁——例如,在直升机降落的过程中或者距离海面太近的情
况下,可能会发生划破水面或者被水流卷走的危险。
最后,直升机的遥控操作技术和人员
素质都会对救援行动的成功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针对这些挑战和瓶颈,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提高直升机海上救援
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对于海洋环境和
天气状况进行精准的预测和分析,以便在救援行动中提前调整操作策略。
其次,我们必须不断提升直升机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这一点包括对于飞行知识、操控技术的深入学习,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培养驾驶员的沉着冷静和判断力等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下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改良来提高直升机海上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我们可以针对救援行动中的重要节点,如直升机的降落和起飞等阶段,设计和优化
相关的救援装置,保证受援人员的安全性。
总之,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
感和专业态度来对待,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保障海上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科学、高效的救援。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在海上事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海上游艇事故、渔船遇险还是海上油田事故,直升机海上救援都能够快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和医疗救助,极大地提高了事故中人员的生存几率。
本文旨在探讨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技术发展现状1. 直升机类型目前常用于海上救援的直升机主要包括救援直升机和海上巡逻直升机。
救援直升机通常携带救生设备和医疗设备,能够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并进行救援和医疗救助。
海上巡逻直升机则主要用于巡视海域,发现海上事故并及时报警。
2. 装备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升机海上救援装备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一些先进的直升机已经配备了搜救雷达、红外线感测器、气象雷达等高科技装备,能够在恶劣的海上环境中精准搜索,并实施救援行动。
3. 人员训练直升机海上救援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资质认证才能够执行。
航空救生队员需要具备扎实的飞行技能和水上救援技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冷静并迅速行动。
二、问题与挑战1. 救援行动中的风险直升机在海上救援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风浪、风暴、台风等极端天气都会对直升机的飞行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救援行动的难度和风险。
2. 救援响应时间海上事故发生后,救援响应时间尤为重要。
而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航程限制,可能会影响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救援能力一些直升机的救援能力和医疗设备也许无法满足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急救需求,例如荒无人烟的海域、极端气候下的海上沉船等。
三、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设备的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升机的搜救雷达、红外线感测器等设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升级,提高搜索和救援的精准度和效率。
医疗设备的升级也能够更好地满足急救需求。
2. 智能化与自主化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直升机或许可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和复杂环境条件。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直升机自主规划救援行动路线,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直升机是一种高空飞行器,具有灵活性高、飞行速度快、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起降等优势,因而成为海上救援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
当然,在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扩大救援范围,提高救援效率海上救援的难度在于救援范围较广、难以寻找被救援对象、时间紧迫等问题。
用直升机进行救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需要扩大救援范围,提高救援效率。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高性能直升机高性能直升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和飞行速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地点,提高救援效率。
此外,高性能直升机还能在较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飞行,不受地形限制,为海上救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使用多功能救援设备多功能救援设备可以让直升机完成多种任务,如水面跳伞救援、急救、抗台风救援等,提高了救援的灵活性和效率。
3. 建立海上救援飞行员队伍建立专业的海上救援飞行员队伍,提高飞行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能够让直升机航行更加稳定和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技术研究,以提高直升机海上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
1. 航空物流技术的应用航空物流技术可以让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协调和管理物资,提高救援效率和灵活性。
2. 无人机的应用相比直升机,无人机更加灵活、机动和便捷,可以通过无线电遥控等手段较为精准地控制无人机,进行信号侦测和图像传输,提高救援效率和水平。
3. 远程通讯技术的应用远程通讯技术可以将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达到实时交流水平,提高救援效率和顺畅性,以及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提高直升机海上救援的安全性救援过程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轻重伤甚至牺牲。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直升机海上救援的安全性。
1. 加强飞行员的训练飞行员是直升机海上救援的主力军,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胜任这项重任。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摘要】直升机在海上救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机动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使其成为海上救援的首选工具。
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升了直升机海上救援的效率和精准度,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恶劣天气条件和油料消耗。
针对这些挑战,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如改进直升机导航系统和加强飞行员的培训等。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提高海上救援行动的成功率,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进一步提升直升机的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力。
直升机海上救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极大地提升海上事故的救援效率,也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高度珍视和对人道主义的追求。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不断完善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象征,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重要性、优势、影响、挑战、技术手段、完善、未来发展方向、意义1. 引言1.1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海上救援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直升机在海上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直升机具有快速到达、灵活机动、能够携带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等优势,使其成为海上救援中的利器。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不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救援行动,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但直升机海上救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恶劣天气条件等,这些挑战对于救援行动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救援行动的风险,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是未来海上救援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将为海上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彰显了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海上救援的重要性海上救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一部分,但也是最具挑战性和危险性的地区之一。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的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为海上救援活动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手段。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进行思考与探讨,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直升机海上救援是指利用直升机进行海上事故的搜救、救援和医疗救护等活动。
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灵活机动、快速到达、适应复杂环境等特点,使其成为海上救援的重要工具。
在海上发生船只遇险、漂流员求救、海难事故等情况下,直升机可以快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搜索和施救,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这项技术有效提高了救援行动的快速性和精准性,是海上救援不可或缺的一环。
直升机海上救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直升机飞行受到天气、海浪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施救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在海上寻找遇险船只或者漂流人员的准确位置和进行精确定位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直升机在海上救援中对救援人员的训练和装备要求较高,也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通信和联络设备来保障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技术和装备、人员训练和配备、通信设备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在技术和装备方面,可以进一步研发和采用更加先进的直升机海上救援装备,包括航空雷达、红外线探测器、夜视设备等,以提高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搜索救援的准确性。
还可以引入自动驾驶技术,提高直升机在恶劣环境下的飞行稳定性,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
对于直升机飞行员和救援人员,也可以加强技术培训和救援技能的提高,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在人员训练和配备方面,可以加强与海上救援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救援人员的装备和保护措施,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援工具等,以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和有效开展救援工作。
还可以建立更加完善和紧密的协调合作机制,提高不同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提高救援行动的整体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 匀分布时 ,适 合于进行检查 搜索。
在检查搜索中, 搜救直升机搜索效率的估测一般用随机均匀搜索模型, 其中发
现 目标的概率 P 为 : 。
该方法进 行搜索 。
在 巡逻搜索中, 假设已 知目 标概略的漂流方向和最后位里, 搜救直升 机采用扇
形搜索 .以已知 目标丢失点为起点 .目标漂流方 向为扇 面对分 中线 ,直升机 在扇面 内曲折往 返扩展搜索 。如下图所示 。
峨)
图 4 确形巡逻搜索示意图
4直 升机海上救生 方法
与海上搜索目 标相比。 找到目 标后实施海上救生比 较容易; 体的救生方法是: 具
算出。 设定 p=. 则搜索所 o0 , 9 孺时间为:
T=23 ’ W .R / V) (
( 3) 巡逻搜 索
该搜索方法是在有目 标可能运动方向、目 标可能越过某海城信息的 情况下沿预 定的 线路进行的搜索。当目 标越过某个区 域的 可能位2呈均匀分布时. 适合于采取
法 并且给出了 计算搜救要素的方法。其目 的在于通过分析研究. 探讨在
海 上搜救过 程中一些 行之有效 的搜救方 法 ,为直 升机成功 地进行海上搜 救 提供参 考。
1 引言 .
海 上搜救 就是对海上作战和训练中失事飞机 、舰艇落水人员以及其它海难人员 实施快速搜索 、救援 和向后 方运送 的一种行动,无论是战时还 是平时都是海上搜救 兵力或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海上搜救不仅是巩固部队士气 和加强战斗力 的需要 , 而且也是人道 主义精 神的体 现,对遇险人员的再生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但是 ,海 上搜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 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上寻找遇 险人 员十分困难 , 另一方 面, 海上各种惫外情况会 随时发 生,找到遇 险人员 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同时,随着时间 的延长 ,遇险人员 的生存概率也 大大降低 。因此 ,海 上搜救对世界各 国都 是一个 比 较复杂的难题 。其重点 和难点是对遇险人 员或 目标 的快速搜索 、定位 。直 升机具有 速度快 、可在任意点悬停 的特点 ,利用 直升机进行海上搜救是一种非常好 的途径 然而直升机进行海 上搜救达 到的搜救效 果与在搜救过程 中采用 的方法 密切相 关,方 法得 当,可达 到很高 的搜救 效率 ;但是 如果方 法不 当,往往事倍功半 ,甚 至错过 最 佳搜救时机 。因此 ,本 文就 近几年直升机海上搜救技术 的发展 ,对直升机海上搜救 方法进 行一些分析研究 .探 讨直 升机有效 的海 上搜救 的方法 ,目的是 为今后海 上成 功搜救提供 帮助 .促进我 国海上搜 救事业的发展 。
_ , W VT FD )一 e p[ 一 , - x --I
式 -
式中: R 一一 为 目标 随机存 在海区边长 。 若给定要 求发现目标概 率达到规定 值 P . D 则对应所需搜索历时 T也可由上式计
图 z搜索 定位 系统 原理 图
3 只有初 始 目标信息 的搜救方法 . 2 在海 上搜 救过程 中 ,常常会 遇险 目标本身设 备因故不能连续发出位I或方位信 t 号 ,搜救 中心和搜救 直升机只知道遇险 目标的初始位置,如飞行员跳伞区域 ,舰船 中断联系时 的大致方位 ,由于海城 宽阔 。风向 、 流等水文气象 复杂.海 况恶劣 , 海 失事人员落水 后受 到海 流 、涌潮 、风浪的影响,漂浮运 动难 以预测 ,很可能远离出 事海城 ,这就使得搜救 的海城 面积扩 大.从 而使搜索救援 的难度大 大增 加。因此对 于搜救直升机来说 .首 先必须采用最 有效 的搜索方法 .在最短 的时间内在海 上寻找 到被救 目标 。然后 才能利用机上 的打捞 救生设 备 , 落水遇 险人员迅 速从海水里营 将
升机继续 向前飞行 。当第二次测 到搜救 直升机与落水人 员之间的距离 L时 ,落水人 z 员的位置就 可能 在两个扇形的交 叉点上。搜救 直升机可以向其中一个交叉点飞行 . 如果直升机测的与 目标距离 L变近 ,则可继续 向前 飞行直至飞到 目标上空 ;如果测 , 得直 升机距 目标距离 L变远 ,则说明该交叉点不是真正目标所在位里 ,直升机应该 ,
_ , 环亿
A
ro = i一 ep 一— _ xL
式 中:
A 一一 目标随机存在 的区域 ; w 一一 为直升机 有效搜索宽度 ,即使 用探测设备 的作用 距离 ; L一 一 即直升机在搜 索区域内搜索所 经历 的航路长度 。 若假设 直升机搜索 飞行速度为 V mh ( ) k / ,搜索 时间为 T , 则 LV , ( h) = x T A R 。则上式可 改写为 : = x R
救上来, 使得落水的 遇险 人员 得以 救生。在 上述情况下, 搜救直升机根据遇险目 标
当时给 出的初 始位 t、运 动参教 、当时海 区海 浪等要 素可采取 的搜索 方法主要有应 召搜索 、检 查搜索和巡逻搜索 ,下面对每种方法进行分析 。
( ) 应召搜索 1
在海 上发生惫外事件后遇险 目标的初始所在海域位I已知 的情 况下 ,搜救直升 机接到上级命令前往 出事海城进行 的搜 索称之 为应召搜索 。由于事件 发生后经过若
图 I搜索定位系统框图
3 直升机海上搜救方法 .
31 有连续 目标信息的搜 救方法 . 如果待救 目标 能够不断地发出求救信号 ( 如落水飞行员 自带的救生电台或信标 机可发出信号 )搜 救直升机在接 到搜救任务后可迅速 飞往遇险 目标所在海区 。 , 一般 情况下遇险 目标会有两种 可能 ,一种是 遇险目标 所带救生 电台或信标机具 有卫星定 位功能 ( P 系统或北斗双星系统 ) GS .可提供本身精确的经纬度信息 ,则搜 救直升机
备组成 :
( ) 机载搜救 电台 1
( ) 超 高频定向仪或信标接 受机 2 ( ) 多 卜 G S导航系统 3 勒/P ( 4) 导航 搜索信息处理机 该系统突 出了综合功能 ,充分发挥各个加装设备 的综合特性 。系统利用 G 功 s P 能, 配备一个 导航搜索信息处理机 , 超高频定向仪 或信标 接收机 与 G S 使 P 系统交联 , 从而使 导航 、搜索 、定 位工作 白动程序化 ,有利于直升机在较大范围 内进行搜 索定 位 ,并可显示整个搜索 定位全过程 ,减少搜索寻找时间。减轻飞行员负荷 .提高搜 索发现概 率和搜索定位精 度。系统组成 见图 1 所示。
在搜救直升机搜索到海 上目标后 ,迅 速下降飞行高度 ,根据风速风向 以小航线进 人
可直接飞往目 标所在位璧空实施救生。第 二种是遇险 人员救生电台 或信标机不带卫
星定位功能 ,搜救直升机则可利用超高频定 向仪或具有测距功能 的信标机来 发现和
定 位 目标 。
利用超高频定 向仪搜索目标 的原理是 : 直升机从岸上机场起飞,向着超 高频 定 向仪给出的 目标所在方位飞行 ,直至 飞到目标 上空 。由于超高颇定 向仪 只能给出 目
第十八届 (02 20 )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
直升机海上搜 救方法研究
夏 良 ‘ 昊震东 2
海 军特 种飞 机论 证研 究所 z .东方 航空公 司维 修基 地
摘 要 :在直升机 海上搜救过程 中 , 采用 什么搜救 方法对搜救的成功 致关重 要 ;本文首 先介绍 了与搜救方 法有着 直接联系 的直升机搜 救设备 、然后着 重论述 了在有连续 目标信息 和没有连 续 目标信 息情况下 的几种海上搜 救方
L— 初始发现目标位兰与直升机起飞点之间距离:
Q— 临 向角 界航 ( ) 检查搜索 2
由于 在有些 情况下 .没有某个时刻 目标位置信息 .或者经过了很长时间 后目标
可能散布的区 城很大、而且在该区域目 标存在的可能位里呈均匀分布, 这时采用应
标的方位, 不能给出目 标的距离, 而且超高 频定向 仪的作 用距离仅有 4-5 公里, 0 0 所以利用超高频定向 仪搜索的方法具有一 定的 局限 性。 利用信标机搜索目 标的原理
是 :当直升机飞到离 目标所在海域较 近时,减慢 飞行速度开 始搜 寻海上 目 .当信 标
标机第一次探测到搜救直升机与遇险目 标之间的 距离L时( , 见图2, )表明待救目 标 处在以搜救直升机为 画心的 扇形范围内, 但是目 标的 具体位置还不能确定。 搜救直
十时 间.遇险 目标位置可能 已不在 原来 位置,而所在位置在某海区呈正态分 布时 , 即离初始 位置最近的区域 目标存在可能性 最大 ,离开初始位置越远 目标存在的可能 性 越小 ,在这种情 况下 比较适合 于应召搜索 在应召搜索过程中 。搜救直 升机得 到的遇险 目 初始所在海区大致方位和距离 标 或 者经 纬度坐标后 ,以最快 的速度 和最 短的路 径飞往 目标所在海区 ,然后搜救直升 机按照 图 3所示的螺旋法 ( 圆形或矩形 ) 进行海面遇险 目标的搜索 :这种搜索方法 针对遇 险 目标所在位置相对初始位置 ( 如图 A点 ) 呈正态分布时 。 其搜 索效率最高:
图 3 应召搜索示惫图 假设搜 救直升机从岸上机场起飞到 目标所在海域进行螺旋搜索 .得到 目标初 始
位置在 A点. 开始进行搜索的B点离A点的距离为R, o 转弯半径为R, 丸、 , ,则 R
的大小 可根据下式计算 :
R A十s生A, 。 LU,+ L 二 + ) ( I “到 目标上方 。在上述搜索 过程中 ,搜救直升机上 导航 搜索信息处理机可 以将几次测得 的距离 和几个扇形交点及时计算出来 ,并可 以 判断 目标的真实位置 ,计算出搜救直 升机下步 飞行的航线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行 员的工作t .提高搜索效率 。当然 .在 没有 导航搜 索信息处理机情况下 ,飞行 员也 可用 飞行图手工计算出上述航路点 ,最终找到落 水人员的位 置。但是所花的时间要 长一些 、误差要 大一些 。 因此在有连续 目标信息 的情况下进 行海 上搜救 ,通过机上的专用设 备可 比较快 的找 到遇险 目标并实施救援 。但是 .在许多情况下 ,遇险 目标 只有最初 的遇险位置 信息 ,然后就再也杳无音讯 ,因此上述搜救方 法就无法使用 ,必须采取其它搜救方 法进 行搜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