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的拆装检测教案

合集下载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起动机的拆检与维修”。

具体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步骤、检测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掌握起动机拆装、检测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汽车维修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起动机的拆装步骤、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

2. 教学重点:起电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注意事项、检测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起动机实物、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起动机拆装工具、检测仪器、维修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汽车起动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起动机在日常维修过程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起动机的结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起动机各部件的作用。

3. 拆装步骤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强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个实际维修案例,讲解起动机检测及故障排除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动机拆装、检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结构原理2. 起动机拆装步骤3. 起动机检测方法4. 常见故障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起动机的结构原理。

(2)列举起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某轿车起动机无法正常工作,请检测并排除故障。

2. 答案:(1)起动机结构原理: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2)拆装注意事项: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3)故障排除方法: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起动机相关维修技术,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起动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 起动机检测方法。

3. 常见故障排除。

一、起动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 拆装步骤:a. 断开起动机电源,确保安全。

汽修教案起动机拆装、检测

汽修教案起动机拆装、检测

汽修教案起动机拆装、检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汽车电气设备”的第三节“起动机的拆装与检测”。

详细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起动机的拆装步骤与方法,起动机的检测项目及标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汽车电路中的作用。

2. 学会起动机的拆装步骤与方法,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

3. 掌握起动机的检测标准及方法,能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起动机的拆装步骤与方法,起动机检测项目及标准。

重点:起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拆装与检测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动机实物,起动机拆装与检测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起动机拆装与检测工具,实验手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台损坏的起动机,引导学生思考起动机损坏的原因及维修方法。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汽车电路中的作用。

3. 拆装步骤与方法讲解(15分钟)讲解起动机拆装的步骤与方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拆装过程。

4. 拆装实操指导(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动机拆装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5. 检测项目及标准讲解(10分钟)讲解起电动机检测项目及标准,让学生了解检测的注意事项。

6. 故障诊断与排除讲解(10分钟)分析常见故障现象,讲解诊断与排除方法。

7.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2. 起动机拆装步骤与方法3. 起动机检测项目及标准4.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2)列举起动机拆装步骤。

(3)说明起动机检测项目及标准。

2. 答案:(1)起动机工作原理:起动机通过电磁力将转子转动,带动发动机启动。

(2)起动机拆装步骤:断开电源,拆卸起动机固定螺丝,拔出起动机线束,取出起动机。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第四章“汽油机启动系统”,详细内容包括:启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启动机的拆装步骤,启动机的检测方法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启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拆装步骤。

2. 学会使用检测工具对启动机进行检测,分析并解决常见故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启动机的工作原理,拆装与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启动机的构造,拆装步骤,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启动机实物,拆装工具,检测仪器,投影仪。

学具:拆装工具,检测仪器,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辆无法启动的汽车,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故障原因。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启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启动机的作用。

3. 拆装演示(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启动机的拆装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讲解启动机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启动机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检测方法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启动机检测方法,学生跟随教师操作。

7. 故障分析(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启动机常见故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8.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10分钟)学生分组对故障车辆进行启动机检测,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六、板书设计1. 启动机构造2. 启动机工作原理3. 拆装步骤4. 检测方法5. 常见故障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启动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如何检测启动机的故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故障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类型启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启动机的工作原理,拆装与检测方法。

2024年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2024年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2024年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汽车电气设备”的第三节“起动机的拆检与维修”。

详细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解步骤、检测方法以及组装和调试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起动机拆解与组装的基本方法。

2. 学会检测起动机的性能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动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拆解与组装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起动机拆解步骤、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起动机实物、拆装工具、检测仪器、投影仪等。

2. 学具:起动机拆装练习包、工具、检测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台损坏的起动机,让学生思考起动机损坏的原因及维修方法。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起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拆装步骤。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起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动机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检测与故障排除(10分钟)教授起动机检测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起动机性能检测,并分析故障原因。

6. 组装与调试(10分钟)学生按照拆装步骤,将起动机重新组装,并进行调试。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工作原理2. 起动机结构组成3.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4. 检测方法与故障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并画出起动机结构图。

答案:起动机工作原理:通过电磁力将起动机转子转动,驱动发动机启动。

起动机结构图见教材。

2. 作业题目:请列举起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注意安全,防止短路;拆装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损坏零部件;拆装顺序要正确,确保组装后能正常工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动机的拆装操作掌握程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

起动机的拆检教案[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起动机”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拆装方法以及检测与故障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起动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会起动机的拆装方法和检测技巧。

3. 能够分析并解决起动机的常见故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拆装方法。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结构、检测与故障排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起动机实物、拆装工具、检测仪器。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汽车维修技术》实践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汽车起动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起动机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作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装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起动机检测与故障排除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动机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检测与故障排除实践(2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师生互动。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结构示意图2. 起动机工作原理3.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4. 检测与故障排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起动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列举起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起动机结构:主要由电机、传动机构、电磁开关等组成。

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旋转。

(2)拆装注意事项:断开电源、确保工具齐全、注意安全、防止零件丢失等。

(3)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维修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拆装方法。

2. 起动机的检测与故障排除实践。

3.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

起动机拆装与检修学习教案

起动机拆装与检修学习教案

起动机拆装与检修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起动机的拆装与检修”。

具体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拆装步骤、检修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起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准确描述其各个部件的作用。

2. 使学生学会起动机的拆装方法和检修流程,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起动机故障的能力,提高实际维修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拆装与检修流程的掌握。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结构组成、拆装方法、检修技巧及故障排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起动机实物、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拆装工具、检修工具、起动机零部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起动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起动机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起动机的结构组成,让学生认识各个部件并了解其作用。

(2)讲解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其启动过程。

3. 实践操作:(1)示范起动机的拆装方法,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2)讲解检修流程,引导学生学会检修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4. 随堂练习:设置故障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排除。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结构组成:电枢磁场传动机构支架2. 起动机工作原理:电磁原理传动原理3. 拆装与检修流程:拆装步骤检修方法故障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起动机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2)描述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3)绘制起动机拆装流程图,并说明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起动机的拆装与检修技能。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类型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研究起动机的故障案例分析,提高故障排除能力。

(3)学习起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提高汽车维修技能。

起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起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关注以下细节:
(1)电动机的类型及特点:如串励电动机、并励电动机等,以及它们的转速、转矩等性能参数。
(2)传动机构的形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3)电磁开关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电磁铁、吸引铁芯、触点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起动机启动过程中的作用。
2.起动机拆装步骤
(2)起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断开电源,确保安全;
②按照拆装顺序进行,避免损坏零件;
③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划伤零件。
(3)起动机故障检测步骤:
①检查电源线、搭铁线是否正常;
②使用万用表检测电磁开关线圈阻值,判断是否损坏;
③检测电动机绕组阻值,判断是否损坏;
④检查传动机构,看是否有磨损、断裂等现象。
4.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起动机拆装与检测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起动机拆装与检测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6.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总结课堂内容。
六、板书设计
1.起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起动机拆装步骤;
3.起动机检测方法;
4.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
3.课堂氛围方面:本节课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现较为沉默,未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整体效果。
4.作业设计方面:作业题目设置较为合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但作业答案部分较为详细,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答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简化作业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较为复杂,涉及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和检测等多个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充分消化吸收。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五章“发动机结构与维修”,主要涉及第3节“启动机拆装与检测”。

具体内容包括启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步骤、检测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启动机的结构原理,掌握启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启动机的拆装与检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能够诊断并排除启动机的常见故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启动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启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与检测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发动机模型、启动机、拆装工具、检测仪器、PPT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拆装工具、检测仪器、启动机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发动机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启动机的位置及作用,提出启动机拆装与检测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启动机的结构原理:讲解启动机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

(2)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讲解拆装启动机的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3)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介绍启动机检测的方法、流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3. 实践操作:(1)拆装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启动机拆装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师巡回指导。

(3)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启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启动机结构原理2.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 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启动机的结构原理。

(2)列举并解释启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描述启动机检测的方法及流程。

2. 答案:(1)启动机主要由电磁开关、电动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力驱动电动机旋转,进而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实现启动发动机的目的。

(2)注意事项:确保电源断开、防止工具损坏、注意人身安全等。

(3)检测方法:外观检查、电阻测量、动作试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电刷架与底板之间绝缘情况:用万用表进行,如果绝缘效果不好,必须更换。
5单向离合器的检修
握住外座圈,转动驱动齿轮,应能自由转动,反转时不应转动,否则就有故障,应更换单向离合器。
将单向离合器夹紧在虎钳上,用扭力扳手反时针方向转动,单向离合器应能承受规定的转矩而不打滑。
电磁开关的检修
吸拉线圈检测:检查电磁开关50接线柱与励磁绕组接线柱C之间的导通情况,如果不导通,线圈开路。
教学内容
技能训练
1.项目:启动机的就车拆装
1铺上翼子板护套
2拆掉蓄电池的负极线
3拆下启动机电磁开关上的导线
4拆卸启动机与变速器壳体的连接螺栓并取下启动机
2.项目:启动机的解体拆装
1分解:
a.拧下启动机磁场绕组电源线紧固螺母。
b.拆卸磁场绕组后盖的紧固螺栓,并将其取下。
c.取出启动机碳刷,再取出磁场绕组及电枢。
保持线圈检测:检查电磁开关50号接线柱与电磁开关壳体之间的导通情况,如果不导通,线圈开路,应更换。
布置作业
1.简述启动机的就车拆装。
2.简述启动机得解体拆装。
课后反思
d.拧下电磁开关后盖的紧固螺丝,并取出后盖及电磁开关。
e.用撞起将启动机前端盖的紧固螺栓取出。
f.用橡胶锤敲出前端盖。
g.用橡胶锤敲出单向离合器总成。
2装配:
a.将单向离合器与前端盖涂上润滑油。
b.将单向离合器与减速齿轮装上前端盖,并涂上润滑脂。
c.将钢珠装进单向离合器内部,并装上电磁开关绕组壳体,涂上润滑脂。
3换向器的检修
检查换向器表面是否清洁,如有烧蚀、脏污,可用细砂纸打磨修整,严重烧蚀或失圆时应进行机加工。检查换向器云母深度,深度应为:0.5-0.8mm,最浅应为:0.2mm,如不符合标准,修理或更换换向器。用游标卡尺测量换向器的外径,当磨损低于使用极限时,应更换。
4电刷与电刷架的检修
检查电刷长度:测量电刷长度,检查电刷是否磨损,若果低于极限值,更换电刷。
2电枢绕组的检修
用电阻挡,将两个表笔分别接触换向器相邻的铜片,测试换向器片之间是否导通,如不导通,说明焊点或电枢线圈断路,应修理或更换。用电阻挡检测,用一根表笔接触铁心,另一根表笔一次接触换向器铜片,电阻为无穷大,如果导通,说明电枢绕组与电枢轴之间绝缘不良,应更换。电枢轴的常见故障是弯曲变形,用百分表测量电枢轴的弯曲程度,径向跳动不大于0.15mm,否则应校正。
教案
项目一汽车启动系统
课题
启动机的拆装、检测
授课时间
周次:6
学时:5
课型
理论:
实训:5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启动机的解体拆装
2.学会检测启动机的各零部件
教学重点
检测启动机的各零部件
教学难点
检测启动机的各零部件
教学方法
先示范,后学生分组操作,以小组完成实训。
教具及资源
启动机、游标卡尺、万用表、丁字杆、螺丝刀、扭力扳手
d.锁紧前端紧固螺栓。
e.用细砂纸将电磁开关工作面进行打磨。
f.将电磁开关导向管涂上润滑油,并装好,其转动应自如。
g.装上后盖,并拧紧紧固螺丝。
h.装上电Leabharlann 及磁场绕组,装好碳刷及后端盖,并拧紧紧固螺栓。
i.装上磁场绕组电源线,并拧紧紧固螺母。
3.项目:启动机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
1磁场绕组的检查
用万用表测量磁场绕组两端的导通情况,若不通,则说明磁场绕组有断路。用2V电源接通磁场绕组,将螺丝刀放在每个磁极上,磁极对其吸引力应相同,若一级吸力太小,表明磁场绕组有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磁场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电阻值,若导通,说明励磁绕组有搭铁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