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苯中毒
苯中毒处置与预防

一、苯中毒症状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
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
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和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
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苯的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
慢性轻度中毒: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慢性中度中毒:治疗原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慢性重度中毒:a )、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病。
二、苯中毒的原因一是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标。
没有采用职业病防护设,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排风罩等。
二是个人卫生防护差。
企业没有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或员工防护意识薄弱。
三是工人流动性大。
工人随意去留,用人单位随意招聘、辞退工人,很多工人岗位变化频繁,体检管理难度加大。
四是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混乱。
如目前市面上销售、使用的含苯天乃水和含正乙烷土炼黏胶,没有有效的管理、稽查机制等。
三、治疗原则1、急性中毒:应迅速脱离现场,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
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口服者给洗胃。
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
注意防治脑水肿。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2、慢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四、苯中毒的急救、预防措施急救方法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换去污衣。
2、给予精神安慰,克服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分躁动.3、误服者应交替洗胃,然后用硫酸钠导泻。
4、有肺炎或肺水肿者可适当利尿脱水.5、呼吸困难时,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氧气。
6、心律改变或有心功能障碍者宜静卧休息。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急救急性苯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或接触过量的苯化合物,导致中毒症状的一种急性中毒情况。
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工业生产中作为溶剂,也可在一些家庭用品中找到,如清洁剂、染发剂等。
苯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因此,对于急性苯中毒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急性苯中毒的急救标准格式文本:1. 确保安全- 在急救过程中,确保自身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如果怀疑有苯中毒风险,应立即离开现场,并确保自己身处安全的环境中。
2. 呼叫急救电话- 在发现急性苯中毒症状时,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相关情况,并按照接线员的指示行事。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苯化合物。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如头后仰、下颌抬高等方法。
4. 停止接触苯化合物- 如果患者仍然接触苯化合物,应立即将其远离苯源,并确保自己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自身中毒。
5. 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 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并继续进行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6. 移除患者身上的紧身衣物- 为了便于急救操作,应尽量移除患者身上的紧身衣物,但要避免过度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
7. 给予纯净空气- 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继续接触苯化合物。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应提供氧气辅助呼吸。
8. 紧急洗眼和洗皮肤- 如果患者眼睛或皮肤接触到苯化合物,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持续15-20分钟。
同时,应确保自己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自身中毒。
9. 不要催吐- 在苯中毒的急救过程中,不要催吐。
因为苯具有挥发性,可能会通过催吐而进一步损害呼吸道。
10. 监测患者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记录重要的信息,如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心率等,以便医护人员到达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以上是急性苯中毒的急救标准格式文本。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参考文本,实际急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急救急性苯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或接触过量苯化合物后出现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苯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或高浓度接触苯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急性苯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失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在遇到急性苯中毒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急性苯中毒的急救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务必确保自己的安全。
苯是一种挥发性溶剂,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远离明火、电器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物品。
2. 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苯气体。
开启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有助于减少苯气体的浓度。
3. 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及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疑似苯中毒的情况,并提供详细的现场信息。
4.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头部稍微后仰,有助于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
如有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6. 不要让患者进食或饮水:苯中毒患者常常出现呕吐,因此不要让患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引起误吸或窒息。
7. 不要使用刺激性药物: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咖啡因、酒精等,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8. 尽快送往医院:若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过度疲劳。
急性苯中毒的急救措施主要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稳定生命体征,以便在送往医院之前尽可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擅自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应尽快将患者交由专业医务人员处理。
同时,为了预防苯中毒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接触苯化合物,如漆、染料、清洁剂等,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苯气体的浓度。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急救急性苯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或接触苯后引起的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常见于汽车尾气、染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产品中。
苯具有强烈的毒性,吸入或接触苯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急性苯中毒的急救非常重要。
急性苯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意识模糊、昏迷等。
如果怀疑某人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受害者的安全。
如果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应立即离开,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确保没有进一步接触苯的风险。
2. 呼叫急救: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诉他们中毒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急救人员迅速采取措施。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中毒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将中毒者平放在坚硬而平坦的地面上,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然后进行急救人工呼吸。
4. 拆解紧身衣物:如果中毒者穿着紧身衣物,应立即将其拆解,以保证呼吸畅通。
5. 清洗接触部位:如果中毒是由于皮肤接触苯引起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区域,至少持续15分钟。
这有助于减少苯在皮肤上的残留。
6. 不要催吐:对于急性苯中毒,不要催吐。
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催吐可能导致苯进入呼吸道,进一步加重中毒症状。
7. 给予氧气:如果有条件,可以给中毒者吸氧。
将氧气面罩放在中毒者的口鼻处,以提供足够的氧气。
8. 尽快送医院:无论中毒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
医院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和监测。
急性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情况,需要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
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进一步接触苯。
同时,了解苯中毒的危害和急救方法,可以提高对中毒者的救治效果。
记住,急救是一项专业的技能,如果您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请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寻求帮助。
苯中毒的症状

苯中毒的症状
一、苯中毒的症状二、如何治疗苯中毒三、如何预防苯中毒
苯中毒的症状 1、急性苯中毒头晕恶心的症状
急性苯中毒是指口服含苯的有机溶剂或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生理过程,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的症状。
轻症起初有粘膜刺激症,随即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有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2、慢性苯中毒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慢性苯中毒是指苯及其代谢产物酚类直接抑制了细胞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
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3、会有造血系统异常的症状
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实际绝对数也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4、女性长期吸入苯会患许多疾病
育龄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
孕妇接触甲苯、二甲苯及苯系混合物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呕吐及妊娠贫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甚至会导致流产。
如何治疗苯中毒 1、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可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
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工种的出现使得职业危害的种类增加。
常见的职业危害有粉尘接触、毒物、噪声、金属中毒等等。
这些职业危害不仅会给从业者带来生命健康的威胁,还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其中苯中毒的人数约占职业病人数的20%左右,因此,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一直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重点。
本文就对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进行一定的科普。
1.苯中毒的现象及特点苯中毒可分为急性苯中毒和慢性苯中毒。
急性苯中毒多是由于吸入高浓度气态苯或口服含苯的有机溶液所致,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抑制,而慢性中毒多由于长期吸入低浓度苯及其代谢产物酚类引起,主要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要症状。
目前易致苯中毒的职业类型有:煤矿的干溜、煤焦、煤气、精炼油、原油裂解或芳香抽提等作业;以甲苯为原料,制造苯酚、硝基苯、染料、香精、炸药、化学药物、农药除虫剂、人工合成化纤、人工合成洗衣粉等的产业;工业生产人造真皮、漆布、胶布、人工合成橡皮、绝缘材质、塑料制品等工业;制作提炼油类、硫、磷、树脂等材料的印花、油墨、照片制版等工业;制作涂料、喷漆及其稀薄溶剂等的工业。
主要进行喷涂、烘漆这一种作业。
在工作环境下,苯大部分呈蒸汽形式经由呼吸进入体内,液态甲苯也可通过皮肤吸入部分,由消化系统进入的机会很少。
甲苯从肺部吸入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主要随呼气排泄。
一些苯可积聚于骨髓、大脑、心脏和肌肉等多种细胞内,且氧化清除体外十分缓慢。
如果长期接触,或积聚至相当量便会引起死亡。
1.苯中毒的临床表现(1)急性苯中毒人在短时期内或吸食高含量难分解有机废水或苯蒸汽后,会导致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病变。
①急性轻度苯中毒:中毒后发生眩晕、头疼、恶心、腹泻、精神兴奋、步态失稳等醉酒样状态,并伴随黏膜下刺激性症状,还可见于轻微意识模糊等。
②急性或重度苯中毒:中毒后出现心烦紧张,意识模糊不清,从浅晕厥步入深度昏迷状况或出现惊厥、体重下降,以至出现呼吸与循环系统衰竭。
苯中毒的急救措施

苯中毒的急救措施苯中毒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急性中毒状态。
苯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强臭的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生产塑料、橡胶、染料、油漆、清洗剂等。
苯中毒的病因是因为吸入或接触高浓度的苯气体或液体,使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反应。
苯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或死亡。
该文将介绍苯中毒的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急救措施苯气体是一种可燃、毒性强的气体,若中毒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生命威胁。
因此,苯中毒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存活率。
具体的急救措施如下:1.立即把患者移出苯污染区并置于空气新鲜的地方。
打开室外空气清新机或通风设备,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帮助患者吸入新鲜空气,减轻苯气体对身体的伤害。
2.保持患者呼吸畅通,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心率正常。
3.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氧气。
可以从氧气瓶中吸氧或用氧气面罩作为支持性治疗。
在给患者提供氧气的同时,应限制患者活动,避免发生过度呼吸现象。
4.如果患者处于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应该立即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5.不要让患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治疗。
6.在送往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进行保暖,并且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预防方法苯中毒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病症,以下是预防苯中毒的措施:1.减少接触苯的机会。
苯主要存在于化工厂、油漆、清洗剂等行业中,避免进入这些地方或减少逗留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接触苯的机会。
2.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面罩、防护眼镜、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隔离苯对身体的伤害。
3.定期进行接触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苯中毒的危险性,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4.对苯的储存和使用要规范化,避免苯泄漏或者其他污染情况的发生。
5.加强对苯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让广大民众了解苯中毒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总结苯中毒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急性中毒状态,若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角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
1、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需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需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2、观察对象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在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3、诊断与分级标准(1)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晕、恶心、呕吐、粘膜刺激症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中、重度意识障碍(见GBZ76)或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2)慢性苯中毒轻度中毒,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染或出血倾向等。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符合下列之一者,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
重度中毒,符合下列之一者: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赠送异常综合症;白血病。
4、预防及预后急性苯中毒主要采取急救和对症治疗,慢性苯中毒可采用刺激骨髓细胞造血的各种药物,必要时可输血;慢性苯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脱离苯作业,以治疗恢复以后,短期内不应再接触苯以及有关化合物。
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苯中毒苯(benzol,C6H6)是具有特殊芳得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极易挥发,燃点低(-12℃),很易引起燃烧及爆炸。
微溶于水,但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
工业上常用作喷漆、油漆、粘胶剂及树脂橡胶的溶剂,并广泛用作化工原料。
急性职业性苯中毒主要是因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痹为特征的全身性危重症,重者,数分钟可致死。
临床上远较慢性中毒少见。
近五年发生率仍有增高趋势。
【致病原因】
苯主要以蒸气形态进入人体,皮肤仅可吸收少量,消化道吸收则很完全。
1.吸入高浓度苯蒸气:
1.1常见在口径狭小的各种密闭型贮罐、槽内及通风不良的车厢、船舱、室内或其他密闭容器内进行喷漆、刷漆作业时,或因其内原来
即有高浓度苯蒸气积聚而贸然入内,即可因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
气而致急性中毒。
1.2在大量使用纯苯或含苯皮件粘胶剂(红胶含苯89%,快胶含苯90%,氢丁胶含苯70%)、工业印刷染料的车间等内,因无有效通风,大量苯蒸气积聚,亦可发生急性中毒。
随着近年乡镇、个体的皮鞋、皮件、箱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急性苯中毒屡有报道。
1.3以苯为原料制造苯乙烯、苯酚及合成橡胶、洗涤剂、药物、染料、化肥、农药等化工生产中,若输苯管道跑、冒、滴、漏严重,加之
车间通风不良,或发生着火,爆炸等意外事故,也可能因吸入高浓
度苯蒸气而发生急性中毒。
1.4贮苯仓库开盖面积过大,或多人同时分装作业,或大量苯液意外逸漏洒泼,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苯蒸气,即有可能造成急性中毒。
据报道,人最低吸入800~1000mg/立方米浓度的苯蒸气4~6h即可引起急性苯中毒,吸入1.6/立方米60min即出现中毒症状,6.1~6.4g/立方米浓度下5~10min可导致死亡。
2.经皮肤或消化道吸收:因无防护常识而裸手浸渍于苯液作业,或用口虹吸皮管分装苯液时吞服,或生活中误服等而致的急性中毒偶可发生,但临床少见。
人口服苯液2ml可迅速昏迷,口服致死量为10~30ml。
【急救处理】
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换去沾染的一切衣物。
重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气吸入。
2.给予精神安慰,克服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防过分躁动,挣扎引发心室颤动。
3.误服中毒者应及时用0.5%活性炭悬液或1%~5%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或芒硝导泻(忌用植物油)。
苯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然后可涂以金霉素眼膏。
4.苯中毒无特殊解毒剂,维生素C有部分解毒作用,可用维生素
C3~5g加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推注,或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还可用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2ml(含0.1g)肌肉注射,每日2~3次。
还可用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2ml(含0.1g)肌肉注射,每日2~3次,以加速肝内葡萄糖醛酸内酯与苯的代谢产物酚类结合成低毒的苯基葡萄糖醛酸酯。
5.对症处理:患者有明显烦躁或抽搐时,可给苯巴比妥钠0.1g或
安定5mg肌肉注射,也可给10%水合氯醛10ml保留灌肠,忌用吗啡
等抑制呼吸中枢药。
出现休克或血压下降者,可给甲氧胺(美速克新命)10mg肌肉注射,或加于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非心跳
骤停者标用肾上腺素,以免诱发室颤。
此外,有呼吸抑制者可及早
注射山梗菜碱,发生昏迷者应积极防治脑水肿。
【预防】
1.生产工艺的改革是防止中毒的根本措施,如喷漆可采用淋漆、浸漆、高压无气喷漆或静电喷漆等新工艺。
另外应尽可能采用低毒或
无毒原料代替苯,如漆涂料可用甲苯、二甲苯作溶剂,皮件氯丁胶
可采用新配方(120号溶剂汽油52%、丙酮26%、氯丁胶9%),皮鞋
厂粘皮鞋羽纱夹里用的苯胶可试用无毒的羧甲基纤维素浆糊代替等。
有些皮鞋厂已研制成功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醋酸乙烯乳液-天
然乳胶混合粘合剂,并用此代替氯丁胶和汽油胶。
2.生产苯和大量使用纯苯的化工车间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安装局部抽
风设施。
抽风罩口应接近毒源,罩口风速应控制在0.5m/s以上,生
产设备应保证管道化、密闭化,加料,出料要自动化。
反应锅、塔
及管道接头处应注意经常维修,随时杜绝跑、冒、滴、漏。
有些反
应设备,在接通空气处应安装冷凝管,以不超过30℃的水进行冷却,以减少苯的蒸发和逸散。
3.加强个人防护。
进入通风不良的苯贮罐、车厢、船舱内维修、喷
漆时,应预先安置好送风设施,并实行间歇作业制度,必要时需戴
好送风式防毒面具。
在加料,开盖、分装时,出口要尽量减少。
不
用苯洗刷机件,不直接用口虹吸胶皮管。
不用苯洗手,发票旮可在
工作前使用聚乙烯醇皮肤防护膜(干酷素、碳酸钠、酒精、甘油等组成)涂抹双手,其干后即成薄膜,作业后用清水冲去。
4.严格进行苯就业前体检和每年一次的健康监护体检,凡患有神经、血液系统及肝、肾器质性疾患者不得上岗从事苯作业。
孕期及经期
妇女应暂避免苯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中毒患者只要能及早脱离接触,一般都能在2~3d内完全康复而
不留后遗症。
重度中毒者若能及时获得抢救,绝大多数仍可在1~2
周内恢复。
少数走路蹒跚,头昏、失眠等症状可持续数周才渐愈。
仅个别严重病例可有神经衰弱、呼吸道慢性炎症或精神异常等后遗症。
一般轻度中毒者,症状消失,休息几日后即可从事原工作。
中度中
毒者治愈后至少应脱离苯作业2个月,并注意随访血象情况。
重度
中毒者康复后还应严密随访数月,并不宜再从事苯及其他毒物品作业,可酌情安排其他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