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
俞敏洪励志故事

俞敏洪励志故事俞敏洪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他的励志故事鼓舞了许多追寻梦想的人。
本文将介绍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和他在创办新东方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展示他如何通过坚定的意志和努力的奋斗取得成功。
成长经历俞敏洪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一个普通家庭。
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是一个勤奋而坚强的人,他教导俞敏洪努力工作和独立思考。
这些教诲深深地影响了俞敏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中时,俞敏洪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顶尖大学的入学资格。
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他没有能够继续在大学就读。
相反,他被迫去了一所农村教师学院。
尽管如此,俞敏洪并没有放弃。
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英语,并借助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这给他带来了一丝希望,他开始梦想着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创办新东方俞敏洪的机会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对外开放,追求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
他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创办一家教育机构并不容易。
俞敏洪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以及人才招聘问题。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俞敏洪通过向亲友借款和创办小规模的英语辅导班来筹集资金。
虽然初始资金有限,但他不断扩大业务,并逐渐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然而,这并不是俞敏洪面临的唯一挑战。
他还需要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他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材料,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
成功与影响俞敏洪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新东方教育集团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成功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俞敏洪还通过他的励志故事和慈善事业影响了许多人。
他鼓励年轻人积极追求梦想,坚持努力奋斗,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俞敏洪还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捐款支持教育事业和贫困地区的学生。
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善社会,并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
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_儿童故事

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篇一:俞敏洪创业故事新东方在美上市,培养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神州最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贾,把这两个脚色结合在一路,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其实不轻松。
北京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学技术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新东方董事长、%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跨越10亿人平易近币,成为神州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海内的英语培养训练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忙恒河沙数的年轻人使成为事实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转变了本身的运气。
有人评价说,"在神州,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小伙子运气的转折点上,站在工具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神州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此刻看来也许其实不为过,但对开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底子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气势派头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每一每一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本身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打败仗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因为知识根蒂根基薄弱等缘故原由,俞敏洪熬头次高考败绩得很惨,英语才患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患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平易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胡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只管生活前提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火油灯下进修。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熬头次进修外语。
住在30人一间的大屋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国:可以一整天都用来进修了,可以在电灯下念书了。
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就已步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终极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平凡话,成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大三的一场肺结石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越发瘦削。
俞敏洪创业演讲稿

俞敏洪创业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俞敏洪,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创业故事。
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我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创业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在创业之前是一名英语教师,深知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然而,当时的中国教育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但基本不会说一句英文。
面对这个巨大的问题,我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
我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与我的合伙人一起创办了新东方教育集团。
创业之初,我们没有任何的经验和资源,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一定能够成功。
我们从最基本的一间小教室起步,慢慢地扩大规模,逐渐走向成功。
当然,整个过程中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有时候我们遇到了失败,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力量。
只有有了梦想,我们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克服一切困难。
没有梦想,我们的生活就如同漂流的船只,没有方向和意义。
创业还需要有正确的心态。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创业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或者灰心丧气。
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只有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好的团队能够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正如我和我的合伙人一样,我们共同面对挑战,相互支持,互相鼓励,共同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创业路。
没有团队的支持和合作,我想我是无法走到今天的。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创业的路上并不容易,但只要有梦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只有勇往直前,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大家能够抱着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谢谢大家!。
关于俞敏洪的作文

关于俞敏洪的作文你知道俞敏洪吗?那可是个超级有趣又超有能量的人呢!俞敏洪就像是教育界的一个传奇大侠。
他的创业故事就像一部超级励志的武侠小说。
想当年,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娃起步,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虾米,怀揣着梦想一头扎进了英语培训这个大江湖。
你看啊,他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那条件肯定比不上现在那些高大上的培训机构。
估计就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小破屋里,就这么干起来了。
可是呢,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练绝世武功的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
他带着学生们背单词、学语法,一点点地把新东方的招牌打响了。
而且俞敏洪这人可幽默啦。
他演讲的时候,总能把那些枯燥的大道理讲得像笑话一样好玩。
他讲自己的经历,比如考大学的时候怎么拼命,那些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就特别生动。
感觉他就像是你的一个老大哥,坐在你面前,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给你分享他的故事,还时不时地调侃自己两句。
他还特别有胸怀。
新东方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在江湖上行走,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
但是他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和事,吸引了好多优秀的老师到新东方来。
这些老师就像各路武林高手,大家聚在一起,让新东方变得超级强大。
再说说他对梦想的执着。
他的梦想不仅仅是自己赚钱,更是要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
好多年轻人因为新东方的培训,考出了好成绩,走出了国门,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这就像是他把一把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递给了那些渴望知识和成长的年轻人。
不过呢,俞敏洪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的。
就像大侠也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和危险的陷阱一样。
后来教育行业有了大变革,新东方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你看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带着新东方转型,开始做直播带货,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即使武功被废了一部分,也能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武功秘籍,重新在江湖上闯出一片天。
在我眼里,俞敏洪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出身多普通,只要你有梦想,有毅力,还能有点幽默感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啦。
俞敏洪演讲心得体会3篇

俞敏洪演讲心得体会 (2)俞敏洪演讲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俞敏洪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经常在公开场合做演讲。
通过听他的演讲,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俞敏洪的演讲风格非常有魅力。
他善于运用幽默和幽默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以亲身经历讲述故事,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他的演讲语言简练,表达清晰,很容易理解。
其次,他的演讲内容也非常有深度。
俞敏洪会从自己的创业经历中汲取教训,并与观众分享他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坚持和克服的。
通过这些经历,他给了听众很多启示和信心,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另外,俞敏洪的演讲中也经常涉及到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问题。
他坚信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关键,也是中国的未来发展的关键。
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教育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最后,俞敏洪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个有思考和有追求的人。
他的演讲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目标,激励我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俞敏洪的演讲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的演讲风格和内容都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俞敏洪演讲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参加俞敏洪演讲的心得体会俞敏洪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演讲风格非常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和魅力。
在他的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秘诀,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首先,俞敏洪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他讲述了自己在创办新东方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他的故事真实而感人,让我深受鼓舞。
通过他的演讲,我明白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坚持,才能实现。
其次,俞敏洪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个人发展的基础。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醉酒经历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
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
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
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
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
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
不会说话,只会喝酒。
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
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简介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俞敏洪,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俞敏洪创业史俞敏洪简历简介新东方最近一季的财报显示,收入为4810万美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为1160万美元,同比增长。
下属的学校和学习中心达到了181家。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产业升级,与此相关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领域,当然新东方的创办人俞敏洪已经成为这一变化显著的受益人,过去17年一直如此。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当今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
在一些大学生、留学人员以及白领的心目中,俞敏洪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俞敏洪。
记者的一位朋友曾经抱怨,俞敏洪的“粉丝”甚至不允许你用“中性的语言”来描述俞敏洪。
有人估算,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是新东方的学生。
在国内,大学生要是没听过俞敏洪的演讲,更被看做是落伍。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在这个“神话”背后,俞敏洪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一个真实的俞敏洪是怎样的?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被北大逼上梁山“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
”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
北大给予了俞敏洪什么?老俞每每讲起北大,似乎都是苦大仇深。
俞敏洪青春励志故事_俞敏洪成功创业的故事

俞敏洪青春励志故事_俞敏洪成功创业的故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是一个很励志的人,关于俞敏洪的青春励志故事也有不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俞敏洪青春励志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俞敏洪青春励志故事篇1:大考在即,要学会自我鼓励高考考了三年,终上北大。
前日下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实战经历鼓励江城高三学子:大考在即,要学会自我鼓励。
俞敏洪坦言,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考过全班前20名,但凭借“自我鼓励”考上北大。
从33分到90分自我鼓励考上了北大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
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
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靠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
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
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
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
“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
”考上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编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
“大学期间,我从未进入全班前40名。
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自己,一天内背不下课文,我就花一周的时间天天背,到最后可以脱口秀。
”俞敏洪说,在与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惟一能胜出对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语即将参加高考的后进生:即使最后一名,也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每天5分钟记单词学英语需要骆驼精神“新东方牛人多,他们中很多是海归。
论口语,我不如王强和周成刚(新东方另两位创始人),我的英语里有较明显的口音。
但我的英语词汇量是他们所不及的。
”俞敏洪说,每天不论多忙,都会抽出5分钟时间巩固词汇。
“我手机里装有英汉大词典软件。
”俞敏洪直言,自己不是天才,在脑海里库存的3万多个词汇,不是哪一天哪几个月积累下来的,而是这么多年每一天巩固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寄语:俞敏洪,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01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
”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
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在“万元户”都少见的上世纪80年代,几千美元是一笔巨款。
为了筹到这笔钱,俞敏洪在校外做起了兼职培训捞外快。
正在他憧憬留学大洋彼岸时,事情“败露了”。
1990年秋天,北大给了俞敏洪通报处分,并在校园广播和着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处分决定。
曾任新东方副校长的李力说,他在北大20多年,从没有遇到过大喇叭广播处分决定的情况。
离开了北大,俞敏洪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
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决定下海。
虽然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流程了如指掌,对英语培训也十分熟悉,他决定加入培训行业。
俞敏洪找到曾经讲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借用东方大学的牌子办英语培训部,每年交15%的管理费。
借块牌子还能白拿钱,东方大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俞敏洪在中关村[2.29% 资金研报]二小租了间平房当教室,那是一间10平米、漏风漏雨的屋子。
外面支一张桌子,再放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员工只有两个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开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
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为了学校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第一天开张,只来了两个学生。
看见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房子,报名册上干干净净,两个学生满脸狐疑。
俞敏洪见状连忙推销自己,好说歹说让两个学生交了钱。
夫妻俩正高兴,两个学生又回来了。
他们心里不踏实,把学费又要了回去。
接下来的星期六,又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地扔下钱走了,“1000多块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教书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说,虽然白天已经数清楚了,但晚上回家后,两口子还是把钱摊出来数,一边数着带角币的散钱,一边感叹,“来三个了,来三个了。
”俞敏洪还是担心,虽然很多学生来,但看过报名册就都走了,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担心自己是骗子?第二天,他在托福、GRE的报名册上各填上30个假名字,造成从第31个开始招生的假象。
学生们终于相信他不是骗子了。
身份的转型并未让俞敏洪立刻适应市场竞争。
创业早期他请人贴广告,阻碍别人招生,对手雇人把贴广告者捅伤。
俞敏洪报警,警察说,事太小,杀人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
“打听后我才知道,人家(竞争对手)早就疏通关系了。
”俞敏洪说,问题终归要警察解决,可自己一个警察也不认识,就到刑警大队门口蹲点,后来找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请人家在旁边的饭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队长和政委拉出来一起吃午饭。
“我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只好一个劲说‘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当天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
抢救过来后,俞敏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我要关掉学校。
”为了生计,第二天,他又背上背包去上课。
俞敏洪说,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就酝酿于从北大出来后的这一阶段。
助人圆梦“后悔让新东方上市”随着中国留学浪潮在九十年代日渐高涨,俞敏洪独特的教学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异军突起。
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时,俞敏洪已经可以去留学了,不用再担心经济问题。
但他发现,已经抛不下新东方这个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的事业,更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一个人很难做出“意义”,这一年,俞敏洪赴美邀请了同学徐小平和王强。
此后直到上市前的若干年,新东方成为一个奇特的图腾,“红宝书”,“假姨(GRE)”成为大学生日常问候和调侃中必不可少的词汇。
“你能感觉到学生从你这儿学后得到高分,得到奖学金出国的那种喜悦。
”俞敏洪说。
梦想是一回事,把它做成一门大生意,是另一回事。
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
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
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多次到访欧洲的俞敏洪,对巴黎的咖啡馆充满羡慕。
他说,很多500年、800年的咖啡店现在还开着,规模没有变化,但经营者祖辈相传,充满了幸福感和骄傲感。
“想一下,如果咖啡店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会变成什么样?整个巴黎都应该是同一家咖啡店了。
”俞敏洪说,这感觉太荒谬了。
俞敏洪的下一个梦想,是建一所真正的非盈利私人大学,有全球最好的师资,提供最好的教育。
02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
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
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
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
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
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
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
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
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
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
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
不会说话,只会喝酒。
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
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
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03俞敏洪: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创业故事:在失望中寻找盼望2007年5月8日,俞敏洪一行达到哈佛商学院,与MBA一年级900多名学生探讨新东计划例。
学生中有十几人来自中海内地,他们简直都曾在新东方培训过,每次他们发言都会先说:俞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每次都赢得全班同窗热闹鼓掌,也使得新东方案例教养显得特殊。
在俞敏洪与MBA们分享了他的血泪斗争史后,有学生问俞敏洪,本来想到美国读书不钱,当初有了钱还愿不乐意来读书?俞敏洪答复:我还是很乐意的,但想一想,认为读书太麻烦了,既然已经有了钱,我不如买一个哈佛文凭算了。
成果学生笑弯了腰。
下课后,良多学生纷纭说没想到中国企业家也如斯风趣。
而令俞敏洪吃惊的是,许多美国学生竟然会简略的中文。
这次哈佛之行,是俞敏洪近年在美国的第二次景色。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通过首次公然招股(IPO)顺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持股31.18%(4400万股)的俞敏洪身价狂飙。
截至5月18日,其身价已超过40亿元国民币。
俞敏洪原来打算在2008年退休。
这样,他的生活贯串财产、恋情、励志后,有一个完善的好汉谢幕。
但上市将这一规划大大推迟。
上市带来的是纸面财富,我对生涯没有太多奢求。
现在我在北京,住的还是多少年前买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
假如财富对他真有改变,那就是让他有了一个动机:创办一所不同于目前中国所有大学的精英大学。
这所大学不跟传统大学比拟,也不会设破所有科目。
我要做一所只有少数专业科目标大学,招收5000名学生就够了。
人生总有一种梦想,妄想总要给自己留点时光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