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109期PSYCHOLOGI C AL EXP LORATI O N第1期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

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

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

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类型;新性别角色类型;性别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64-05

1 问题提出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 Be m)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 m’s Sex Role I nvent ory)[2]。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3]。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4]、王学[5]、杨锦[6]、李少梅[7]。以上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的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一些研究者对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提出批评,很难发现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此,贝姆的BSR I的项目主要是正性形容词,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大。Spence编制了个人特征问卷扩大版(EP AQ),包括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负性特征量表,是对贝姆BSR I测量缺陷的完善。但Spence在EP AQ性别角色类型的划分标准上,并没有参照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8]。

2003年,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2 uels在应用EP AQ时,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成7种:男正(正性男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双正

(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双性化进行正性和负性区分是有意义的,性别角色类型引入负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进行划分具有较好的效度[9]。

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够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10]。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编制不仅在测量维度方面有新的贡献,而且编制的过程被试是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更适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

国内现有的双性化研究中,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较少,而且还没有采用CSR I 关于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而且国内已有的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中没有采用“大五”模型人格量表(NEO-P I-R)进行调查的。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 O-P I-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11]。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 A 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 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 A I的“人际关系性

(I R)”刚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补充测量到中国人具有的特殊社会性人格特质,构成“大六”人格特质[12]。“大六”人格模型既包含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大五”人格模型,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特殊性的“人际关系性(I R)”,因此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CP A I 中的“人际关系性(I R)”量表作为人格测量的工具。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时,尽管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但在性别类型划分上,仍采用贝姆正性量表划分的方法,对负性量表仅进行了量表结构和维度的分析,并没有真正将负性量表引入性别类型的划分中。此研究希望采用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2 els性别类型划分的方法,将双性化大学生区分成正性双性化和负性双性化,进一步探讨正性双性化和负性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校896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826份。被调查大学生分布于9个专业,男生283人,占总人数的34.3%;女生543人,占总人数的65.7%。年龄在17岁至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83岁。2.2 工具

2.2.1 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钱铭怡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包括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和中性干扰量表共5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20项,共100项。用中位数分类法将被试分为4个性别类型:双性化类型(男性、女性分量表均高于中位数)、男性化类型(男性分量表高于中位数)、女性化类型(女性分量表高于中位数)、未分化类型(男性、女性分量表均低于中位数)[10]。研究还采用了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2 els新的性别类型划分方法,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男性负性量表和女性负性量表的平均分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新的性别角色类型共有7种:男正(即正性男性化,男性正性量表高于平均分);女正(即正性女性化,女性正性量表高于平均分);双正(即正性双性化,男性正性量表和女性正性量表均高于平均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处于平衡状态);双负(即负性双性化,男性负性量表和女性负性量表高于平均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处于平衡状态);男负(即负性男性化,男性负性量表高于平均分);女负(即负性女性化,女性负性量表高于平均分);未分化(男性正性、负性量表和女性正性、负性量表均低于平均分或男性正性、负性量表和女性正性、负性量表均高于平均分)[9]。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845和0.859之间,分半信度为在0.8105和0.8628之间。

2.2.2 “大五”模型人格量表

“大五”模型的测验包括:神经质(N),指的是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外向性(E),指的是人际互动的数量及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开放性(O),指的是对经验本身的积极寻求和欣赏以及对不熟悉情境的容忍和探索;宜人性(A),指的是对他人持有的态度,包括体贴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宽大的、心软的等;责任感(C),指的是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方面的组织、坚持和动机。NEO-P I-R就是根据“大五”因素设计的一种人格量表[13]。此次测量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81~0.927,分半信度为0.806~0.942。2.2.3 中国人的个性量表

Cheung等编制的中国人个性量表(CP I A)[14]提出了“人际关系取向”的构念。这一构念包含和谐、人情、面子、灵活性、防御性等维度,突出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互利互惠的关系,重视人情世故和名分地位,遵守传统规范,避免冲突。“人际关系取向”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已被普遍承认并作为独立于“大五”之外的第六个人格维度引起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是中国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贡献之一。此次测量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819~0.926,分半信度为0.823~0.939。

2.3 测验过程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在北京市某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发放问卷896份,回收有效问卷826份,回收率为92.2%。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方差分析、LS D均值多重比较等量化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性别类型的分布

按照贝姆的中位数分类方法,只参照正性分量表将性别类型划分为4类[4]。在被调查的826名女大学生中,从总体来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类型的比例基本一致,但双性化比例最高,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6.8%。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提出的性别类型划分的方法,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