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情简介

合集下载

四川绵阳简介概况

四川绵阳简介概况

四川绵阳简介概况
绵阳,别称绵州、绵阳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科技教育命名的城市,被誉为“中国科技城”。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嘉陵江上游。

地处东经107°11′~108°54′、北纬31°33′~32°12′之间。

东接绵阳市涪城区、
游仙区,南连绵阳市江油市、三台,西邻广元市苍溪县、剑阁县,北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坝县。

绵阳市全境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为564万人(2011年),其中城区人口约32万人。

境内有著名的全国唯一一座以军工命名的科技城——绵阳科技城,有风景秀丽的江油望江楼和世界最大的人造月亮——江油月亮湾等景点。

绵阳市地处中国第三大平原——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

绵阳地处长江上游,属长江上游干支流的上游地区,是长江上游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生态走廊和水源涵养区。

—— 1 —1 —。

绵阳市情简介

绵阳市情简介

绵阳市情简介1.行政区划概况:绵阳市下辖3个区、2个县和1个经开区,分别是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安州区、平武县和江油市。

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如涪城区是绵阳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游仙区是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安州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高新区是绵阳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区域。

2.经济发展情况:绵阳市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2024年,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0.9亿元,增长10.3%,继续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3.交通运输便利:绵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绵阳市内有绵阳南站和绵阳北站两个火车站,是成都至重庆的重要经停站。

市区内还设有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绵阳市还拥有绵阳南郊机场,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4.教育和文化:绵阳市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有多所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

其中,四川农业大学是绵阳市的重点支持高校,是西南地区农业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绵阳市还有绵阳师范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绵阳学院等多所学院和高等职业学校。

绵阳市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仙女山风景区、平武古城等。

5.生态环境保护:绵阳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

绵阳市多次获得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城市称号,并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文明城市等。

市区内有多个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绵阳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未来,绵阳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绵阳市情

绵阳市情

绵阳市情绵阳古名“涪县”、“绵州”,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9个县市区,总人口540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107万。

绵阳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现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绵阳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

三年多来,我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走出了“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迈进了发展振兴、追赶跨越的明媚春天。

全市7314个重建项目、2267.3亿重建投资全面完成,灾区总体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9.1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2.1 亿元、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2亿元、增长1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 亿元、增长7.4%,财政总收入172.1 亿元、增长44.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44.7%。

绵阳人杰地灵,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城。

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

这里是四川盆地最早的原始人类活动地区之一,安昌河畔的边堆山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器和陶器;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是我国针灸发源地之一,双包山汉墓出土的经脉漆雕木俑是现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孕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两弹元勋”邓稼先、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西汉名医涪翁、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文化先圣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

四川绵阳简介

四川绵阳简介

四川绵阳简介四川省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绵阳市总面积12,84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南河、涪城、游仙、安州、江油五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达到了700多万人。

绵阳市是中国的“机器之城”和“科技新城”,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历史文化绵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在古代,绵阳是川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宋代时期,绵阳是川南的重要商业城市,也是宋朝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

明清时期,绵阳市成为了四川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现在,绵阳市依然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南河古城、涪城古城、游仙古城、安州古城等。

这些古代建筑和文物,是绵阳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绵阳市是中国的“机器之城”和“科技新城”,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绵阳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等多个领域。

绵阳市的机械制造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之一,以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等为主要产业。

绵阳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十分发达,涉及电子器件、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领域。

绵阳市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

近年来,绵阳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双创”和“互联网+”等新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技创新绵阳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中心之一,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绵阳市拥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

绵阳市还建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

绵阳市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全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绵阳市还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旅游资源绵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绵阳市的自然景观以岷江、南河、安州河、游仙湖等为主要景点。

绵阳介绍

绵阳介绍


绵阳是少有的三江环绕的山水城市,城区河道总长达55公里。为
了打造城市水环境,我市在城区规划了11座闸坝,目前已经分别在涪
江、安昌河、芙蓉溪上建成了7座,拦截形成水面7.8平方公里。4座新
建的闸坝完工后,加上原有的闸坝,绵阳城区将形成至少14平方公里
水面。
城市经济现况
2011年GDP达1189.1亿元,增长15.2%; 其中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31.4; 民营产业的比重达到54.7% ,增长19% 全市共有基本单位30086个,比上年增加405个,
灾区发展振兴、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等 重大战略机遇,可享受诸多政策的叠加
拥有西部二级城市中唯一的出口加工区 “三最”审批制度 政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引进企业
成德绵同城化
成都和绵阳发展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多年 来,两地在产业发展、交通枢纽建设、生产要素配 置等方面开展了很多交流合作,在共同推进成都经 济区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希望两地抓住新一 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等 重大机遇,认真贯彻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总体战略,深入推进成德绵同城化,推动两地交通 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深度合作, 抱团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共同为加快推进 成都经济区建设、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绵阳介绍
地理位置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地 理坐标为:东经103°45′~105°43′,北纬 30°42′~33°03′。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 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 县、大英县;西界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 县;西北与阿坝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绵阳市介绍

绵阳市介绍
Power point
厚德 博学 技精 远大
绵阳
1 中国唯一科技城
2
文化旅游示范消费城市
3
2022年6月,绵阳市上榜中国 城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100强第50位。
又或许是。。。
“ 富乐之乡、西部硅谷”
绵山之南,谓之“绵阳”
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 一科技城 四川第二大经济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城
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
1.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 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
2.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5所
3.国省重点实验室26个,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 国省企业技术中心104个,国省工程研究中心(26个
4.“两院”院士3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7万,研发 投入强度居全国前列
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3家、居西部第4位。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 级科技奖励67项
“ 富乐之乡、西部硅谷”
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 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市战略”设立 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发布“ 人才十条”。
绵阳
美景-越王楼
肥肠
片粉
冷沾沾
米粉
Next to the implement
Next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hibition
“ 富乐之乡、西部硅谷”
1.全国GDP百强城市 2.第一产业增加值143.78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增加值649.69亿元,增长3.5% 第三产业增加值824.25亿元,增长4.5% 3.产业发展兴旺,联合国工业分类的3个门类齐全、41 个工业大类拥有35个、207个工业中类拥有127个 4.新型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2021年度创新型产 业集群试点

绵阳市地理环境

绵阳市地理环境

绵阳市地理环境
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属川陕边界地区。

其地理环境多样,山川起伏,气候宜人,是一座宜居之地。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水系分布等方面介绍绵阳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绵阳市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西部是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余脉,东部则是开阔平原,河流纵横交错。

绵阳市境内有著名的嘉陵江穿流而过,为当地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气候特点:绵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水系分布:绵阳市水系发达,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除了嘉陵江外,还有涪江、沱江等重要河流贯穿市区,为当地的灌溉和发电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总体来看,绵阳市地理环境优越,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宜人,水系发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稳固支持。

四川绵阳简介

四川绵阳简介

四川绵阳简介四川绵阳,简称绵阳,是中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东经104°42′-106°56′、北纬30°05′-32°02′之间,东邻重庆市,南接贵州省,西接广元市,北连德阳市和资阳市。

绵阳境内地势平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

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汉时期,绵阳是巴郡治所,是交通要道和商业重镇。

唐代,绵阳成为了蜀中的重要军事城市。

宋、元、明、清时期,绵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商业和工业中心。

现代绵阳是一座城市新兴、活力充沛的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绵阳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业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

绵阳市下辖四个区和两个县,总面积12247.38平方公里,总人口752.58万人。

绵阳的GDP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年达到了1159.4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53,000元。

绵阳市的交通十分便利。

绵阳市中心城区距成都市仅120公里,距重庆市也只有200公里。

绵阳市拥有众多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线路,交通网络十分发达。

绵阳南郊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交通枢纽之一,已开通国内外航线60多条,可直达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绵阳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绵阳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仙女山、南山、石象湖、航天科技城、绵阳博物馆、黄河楼等。

绵阳市还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钢铁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绵阳市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

绵阳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绵阳市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学校数量和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

绵阳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市情简介
绵阳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川西平原的北端,是四川省西北
部的重要城市之一、2024年,绵阳市的面积为7,406.29平方公里,下辖
6个区、2个县和3个县级市,总人口超过400万。

绵阳市是一个历史悠
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绵阳市2024年的一些详情。

绵阳市地处成都平原和川北丘陵地带的过渡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4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平均为300天,降水
量达到692.3毫米。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绵阳市农业
发展良好,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为主。

此外,绵阳市还拥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铁、煤、石膏等。

绵阳市是四川省的农
业大市,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文化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绵阳市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2024年,绵阳
市有15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
中包括扶风文庙、李白祠、文昌阁等。

此外,绵阳市还拥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10个,如耍秧歌、川剧变脸等,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绵阳市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绵阳市交通便捷,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绵阳
港是四川省内唯一具有三级航道的内河港口,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是西部地区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

此外,绵阳市还有绵兴铁路、成绵乌高
速公路等交通线路贯穿市区。

绵阳市的交通网络为绵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2024年的绵阳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取
得了重要的发展。

绵阳市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同时还保护和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可以预见,绵阳市在未来的发展中
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壮大和提升综合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