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人噎食窒息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9-11-19T15:08:46.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郑江珠[导读]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8)【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和急救措施。
方法:我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出现噎食20例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主要原因与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不合理的饮食有关,而面粉等固体食物最有可能导致窒息。
结论: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主要原因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及不合理饮食。
应加强这方面的护理进行防范。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噎食;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55-02在精神病学,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意外。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精神病患者有许多与噎食有关的因素。
为确保住院期间患者的安全,本研究分析了一组噎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事件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5.8±13.5)岁。
11例为精神分裂症,4例为器质性精神障碍,5例为精神发育迟滞,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信息登记问卷登记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状况、窒息事件发生时间、原因、导致窒息的主要食物以及抢救后的结果。
2.结果2.1 噎食原因分析10例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4例是饮食不合理引起的,如抢食、进食快等;3例是由于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引起的,3例是由于患者为弱智儿引起。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诱发因素识别与对策研究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诱发因素识别与对策研究洪小美林秋英(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厦门361012)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儿家属参与护理可通过对患儿居住和接触环境的管控,降低接触过敏源的机会,改善患儿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及治疗安全性。
注重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做好疾病的预防,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尽快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用药依从性更高,用药遗忘次数及急性发作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P <0.05)。
证明延伸护理方式对患儿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患者儿家属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出院后对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延伸护理,可显著提升其用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促进患儿快速康复,且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1]张建华.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8):796-800.[2]孙丽红,陈爱欢,秦旭,等.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共患变应性鼻炎严重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9):672-674.[3]刘晓颖,向莉.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协同治疗及管理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3):161-169.[4]刘传合,洪建国,尚云晓,等.中国16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20年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8):596-600.[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7-8.[7]郭丽兴,赵桂红,郭桂明.自护缺陷合理补偿延续护理在学龄期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90-92.[8]魏可英.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培训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67-68.[9]陈云兰.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5760-5762.[10]王燕楠,僧东杰,韩富根.儿童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及发展趋势[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92.[11]韩彬,朱秀萍,盛怀明,等.益生菌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2):26-29.[12]万弦,崔玉霞,黄玉瑛,等.SLIT 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6,45(8):1086-1088.(收稿日期:2020-12-21)【摘要】目的正确识别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诱发因素,制定护理对策。
窒息噎食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窒息噎食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窒息(噎食)防范预案
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噎食,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
(1) 患者就餐时,严密观察并劝导患者细嚼慢咽,酌情协助,防止噎食,或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 对暴食和抢食患者,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禁止患者将馒头带回病室。
(3) 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患者给予软食或无牙饮食,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 发现噎食者,就地急救,分秒必争,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①一抠是用中、示指从患者口腔中抠出或用食管钳取出异物。
②二置是将患者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之。
二、窒息(噎食)应急处理流程
窒息(噎食)应急处理流程
通知如窒息仍未缓解。
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风险的因素分析和应对策略

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风险的因素分析和应对策略摘要:怎样防范噎食的发生,是我们精神科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综述精神科患者噎食的概述、目前发生噎食的可控与不可控等因素和噎食发生前的防范与发生的应对策略,增强护理人员及家属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意识,以期达到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噎食的几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噎食;精神科;因素分析;护理对策;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临床常规只注重进餐时观察,而对患者噎食风险的评估、患者与家属的告知以及对医务人员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均较欠缺,因而,当患者发生噎食后,一方面患者与家属不容易接受,易导致医患纠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与急救技能不足,容易延误抢救时机,威胁患者生命[1]。
本文分别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对筛选出与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噎食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及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理清思路,提供参考。
1.噎食的概述噎食是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2]。
噎食一般发生突然, 轻者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 重者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呼吸心跳停止。
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 死亡率较高[3],研究表明,噎食的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对噎食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有统计资料显示, 精神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7.5%[5],有文献报告平均每例精神疾病病人每住院56.32个月便发生1次噎食,噎食发生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抢救,可在短时间内死亡[6]。
有研究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噎食死亡的人数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死亡人数的27.9%[7], 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8]。
1.噎食发生的因素2.1不可控因素2.1.1精神疾病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有研究指出受精神症状影响,自语自笑,注意力分散,增加噎食易发风险[3];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9]。
精神科患者噎食窒息的抢救与临床护理

精神科患者噎食窒息的抢救与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2-12-12T15:54:33.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黎严[导读] 预防再次发生噎食窒息,可根据医嘱减少抗精神药物剂量或换药。
黎严(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0)【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噎食的抢救与护理。
方法对4例噎食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抢救成功率100%。
结论精神科噎食的急救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措施得力,及时发现是很关键的,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和防范管理。
【关键词】精神科噎食窒息抢救护理噎食窒息是指进食过程中,因吞咽困难等原因,致大量食物不能下咽阻塞气道或误入气管引起的急性吸气性呼吸困难,意识丧失。
本文阐述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发生4例噎食窒息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临床资料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4例,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0-65岁。
病程1个月-10年。
噎食窒息发生的住院天数11-458天。
其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3例,分裂样精神病1例。
均服用抗精神病药。
抢救成功率100%。
临床表现:精神病人噎食一般发生很突然,轻者呼吸困难,面部紫色,双眼直瞪,重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二便失禁,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停止。
抢救措施发现患者噎食应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其他在岗的医护人员共同组织抢救。
争分夺秒立即用手或汤匙抠出口腔和咽部内积存的食物,对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以鼓励咳出或吐出食物,意识不清者用汤匙或筷子刺激咽喉部催吐或置患者侧卧位,头低45°拍击胸背部,协助患者吐出食物。
患者呼吸恢复,进一步给予吸氧,遵医嘱对症处理。
若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用粗针头在环状甲膜穿刺建立人工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
护理抢救成功后将患者安置在重病室,密切观察病情:患者的气道阻塞物清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口唇、呼吸等变化。
噎食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噎食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这是一种突发的紧急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噎食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一、噎食防范预案1、饮食管理(1)对于老年人、儿童、吞咽困难者等高危人群,提供的食物应柔软、易咀嚼和吞咽。
如将食物切成小块、煮烂,避免提供大块、坚硬或粘性大的食物。
(2)调整饮食的黏稠度和质地,如提供浓稠的液体而非稀薄的液体,以减少呛咳的风险。
2、进食环境(1)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在进食时进行交谈、看电视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2)保证进食场所光线充足,便于观察进食情况。
3、进食方式(1)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如卧床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进食,头部稍向前倾。
(2)控制进食速度,避免进食过快或过急。
4、人员培训(1)对护理人员、家属等进行噎食防范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噎食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方法。
(2)培训正确的喂食技巧,如将食物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健侧,少量多次喂食等。
5、定期评估(1)定期评估高危人群的吞咽功能,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饮食和护理措施。
(2)对于吞咽功能有变化的患者,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二、应急处理流程1、噎食的早期识别(1)观察患者在进食过程中的表现,如突然停止进食、面部涨红、呼吸困难、用手抓喉部等,应警惕噎食的发生。
2、立即呼叫帮助(1)一旦发现噎食,护理人员应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3、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1)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2)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将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护理人员骑跨在患者髋部,一手掌根放在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压在这只手上,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腹部,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精神科住院病人噎食的风险因素分析

下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操作。在抢救馒头所致噎食患者时,即 使使用海姆立克急救冲击腹部,也很难将馒头从咽喉深处冲 出。8 例患者中,5 例患者抢救成功,3 例患者抢救无效,窒息 死亡。抢救成功率 6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 1 用药情况统计
药物类型
剂量
n
%
37.5
高剂量
3
典型抗精神病药
25
中剂量
2
高剂量
2
2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中剂量
1
12.5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精神科病人噎食窒息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如下 4 种:①饮食习惯不良,暴食,抢食,进食过急、过快,饭 团过大 , 易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②受精神症状影响,自语 自 笑,注 意 力 分 散,增 加 噎 食 易 发 风 险。 ③ 长 期 服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物,服 药 种 类 繁 多,易 导 致 锥 体 外 系 副 反 应,反 应 性 下 降,吞咽功能不协调,咳嗽反射及呼吸纤毛运动受抑制 , 使误 入呼吸道的食物不能及时清除。④年老体弱特别是伴脑器 质性精神病病人 , 吞咽肌功能不良 , 咳嗽、吞咽等各种反射 功能差 , 易发噎食窒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噎食病人
8 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 (ICD-10) 精 神障碍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 5 例,脑器质性精神病 2 例,癫痫精神病 1 例。男 5 人 , 女 3 人;年龄 45-70 岁;病程 0.6-30 年。 1.2 方法
综 上 所 述,精 神 科 患 者 作 为 一 个 特 殊 的 群 体,噎 食 事 件 时有发生,[3] 因此,精神科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的噎食 风 险,熟 练 掌 握 噎 食 的 急 救 方 法(海 姆 立 克 急 救 法),做 到 早 发现,早干预,积极正确应对,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噎食急救法

1、施救者站在噎食者 身后让其上身向前微
倾.
2、一只握成拳头状.
3、双臂环抱噎4、食连者续快速向内、向 , 节突用出拳头点的顶拇住指腹上掌部推关正压冲击6~10次.
中脐上部位(俗称心 窝部),另一只手的
手掌压在拳头上.
海式急救法二
适于昏迷倒地噎食者
噎食者处仰卧位,头偏向一 侧,抢救者面对噎食者骑 跨在其髋部;用一手置于 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 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的部 位(心窝部),用身体的重 量,快速冲击压迫噎食者 的腹部,重复直至食物排 出。
(4) 进食时突然摔倒,意识不清,烦躁不安。 如不及时解除梗阻,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鼻 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噎食的急救方法
步骤一:噎食发生 后,第一时间进行 急救,同时呼救并 记录时间。
步骤二:立即掏出 堵塞在口腔及咽喉 部的食物,如无缓 解则立即行海耶斯 式腹部冲击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海式急救法一
精神科病人危急状态 时的应急预案演练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护理部
2012-515
噎食的表现:
(1) 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 表情,呼吸困难,面色通红、苍白或青紫, 瞳孔散大;
(2) 双手乱抓,或用手按住颈部或胸部,并用 手指口腔;
(3) 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 嗽间歇有哮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精神科病人噎食窒息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精神科病人噎食窒息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中图分类号】R27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01
在进食的过程之中,病患因吞咽困难所导致食物无法下咽而阻塞气道最终引起病患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1]。
噎食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病症之一,会致使病患猝死。
选择本院精神科病人9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分析致使噎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行针对性的急救措施,现作以下陈述: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4年7月19日-2017年7月21日于本院精神科治疗的精神科病人9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男女比例为5:4,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74岁,平均年龄为(46.27±15.06)岁,平均病程为(10.76±5.18)年,6例病患为精神分裂症,2例病人为癫痫性精神障碍,1例病人为分裂样精神病。
因食物导致呼吸道堵塞是临床上十分危机的征象,如果不能在3-5分钟之内进行处理,则会到自己病患死亡。
噎食临床主要表现有:1.在进食的过程之中,病患忽然表情紧张、张口瞠目、口唇青紫,口中仍有食物,病人瞳孔涣散。
2.进食的过程之中病人突然猝倒,意识模糊,情绪烦躁不安,病人双手乱抓。
3.吞咽功能不佳的病人在吸入流质食物时因呛咳,而导致呼吸窒息。
4.在喂食的过程之中,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胃内容物吸入了气管而引起的窒息。
1.2 噎食原因
(1)病人因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知识吞咽肌运动十分的不协调,对吞咽反射造成一定的抑制。
(2)病人进行电休克治疗之后,因没有完全清醒、意识不清晰的状况之下进食。
(3)高龄老年人和儿童成为噎食的主要人群,因为年龄原因很多的病人在进食时不集中注意,致使进食反射功能出差。
加上很多老年人因为牙齿缺失,在进食时没有完全咀嚼就下咽,十分容易引起噎食。
1.3 急救措施
(1)立位腹部冲击法。
如果病患出现噎食,则需马上停止进食,并立刻开展抢救。
组织其他的医护人员展开抢救。
通过美国学者海姆里斯发明的方法展开抢救,该方法适合自救和他救。
在进食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停止,需要立即将病人口中的食物清除,如果用手无法清除完毕,则需要通过海姆里斯法进行腹部冲击,将阻塞咽部的食物排出。
立位腹部冲击法适合清醒的病患,病患直立,而医护人员站于病患身后,双手环绕于病患腰间,左手握拳并将凸起拇指顶于病患上腹部,右手握左拳,向后上方用力挤压。
连续四次,然后拍打病患后背数次,将食物咳出。
(2)卧位腹部冲击法。
该急救方式适合昏迷且身材矮小的病患。
因为难以环绕病患腰部,因此需要病患侧卧,护理人员右手掌压在病患上腹部,左手压于右手上,双手紧扣,两臂甚至,并向上、向下用力冲击压迫,反复四次,之后查看病患口腔,如果存有食物,则将食物抠出。
(3)胸部冲击法。
该方式适合肥胖的清洗病患。
病患去坐位,护士站于病患身后,双手从腋下穿至病患胸前,左手捏拳,拇指侧顶于病患的胸骨中部,右手将握住左拳并向上进行挤压,压迫胸骨四次,直至咳出食物。
在进行冲击压迫时,需注意力道,不能用力过大,避免出现胸骨骨折。
(4)击背法。
该方式适用于清醒病人,医护人员站在病患左侧边,右手托住上腹部,将病患的呼吸道内异物清楚,之后在两肩的胛骨间进行连续四次击背。
(5)海氏自救。
如果因食物堵塞气管,周围仅有一个人时病患需要在2-3分钟之内展开自救。
病患取立位,抬起下吧,使得气道变直,上端腹部。
靠在椅子背部顶端或者是桌子的边缘,对胸腔上方进行猛力施压。
2 结果
9例病患均是在进食的过程中,因进食过快、过急,咀嚼不充分而导致噎食。
9例精神科病人之中,其中4例病患抢救过迟而导致病患死亡,抢救成功5例病患。
3 讨论
在精神科之中,需要注意噎食的发生[2]。
如出现噎食,且病患意识不清则需要平卧,护理人员跪在病患身侧,病患头部后仰,开放气道,确定剑突、肋骨缘位置,并将两手掌根置于病患胸骨下端,将两臂伸直,通过双手掌根进行胸骨的按压,手指抬离总部之后,进行四次迅速按压,直达排出食物[3]。
病患的年龄、服用药物以及进食速度均会导致噎食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护理。
在病患进食时,需要做好食品管理,并掌握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避免出现噎食[5]。
本研究结果显示,9例精神科病人之中,其中4例病患抢救过迟而导致病患死亡,抢救成功5例病患。
证实,病患发生噎食后,需在短时间展开抢救,如过迟抢救,则会导致病患死亡。
概而言之,精神科病人出现噎食状况与进食速度、病人年纪、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等因素相关,通过针对性急救措施能提升病人急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江莉霞,秦??兰,耿在香. 精神科12例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97-104.
袁红. 住院精神病人者噎食的预防和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9):262.
郑书传,杨薇薇,高冬英. 麻痹性痴呆患者噎食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9):93-95.
陈蛟,李永琼,马建敏. 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0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