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文化和历史

合集下载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一、引言酒文化是指与酒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包括酿造、品尝、礼仪、历史、传说等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强,酒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酒文化的历史1. 酒的起源和发展据考古学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开始自行采集果实制作果汁发酵成为最原始的“酒”。

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开始成为主要的原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和啤酒的国家之一,而欧洲则是葡萄酒和葡萄白兰地等高档次产品的发源地。

2. 酒在不同文明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茶、品茗、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

而在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品尝葡萄酒,并将其视为一种艺术。

中东地区则以阿拉伯咖啡文化为主,而日本则以清酒和日式鸡尾酒文化为主。

三、酒文化的种类1. 酒的种类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将酒分为葡萄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多个种类。

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品尝方式。

2. 饮酒礼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品尝不同类型的酒都有其独特的礼仪。

如在中国,喝茶时需要用手指敲杯底表示感谢;而在西方国家,则注重使用适合不同类型葡萄酒的杯子,并且注重倾斜杯子来欣赏葡萄酒的颜色。

四、酒文化与人生哲学1. 饮食文化中的“美食家”在现代社会中,“美食家”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美酒家”。

品尝美食和美酒都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也是对于人生质量和品位追求的体现。

2. 酒文化与人际交往在不同场合和社交活动中,饮酒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交方式。

通过分享美酒,人们可以更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而在商务活动中,则更注重对于酒的品质和品牌的认识。

五、酒文化与艺术1. 酒文化与音乐、绘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将美酒与音乐、绘画相联系。

如在西方国家,经常会有葡萄酒艺术展览,并且会配以优美的音乐来营造氛围。

2. 酒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关于美酒佳肴的描写。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农村、农民等元素紧密相连
2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文化逐渐 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 蕴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形态
3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的传 统酒文化进行介绍
0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1. 历史起源
中国酿酒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古代的夏朝和 商朝。据史书记载, 夏朝人已经开始酿造 黄酒,而商朝则有了 酿造白酒的工艺。随 着时间的推移,酿酒 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丰富多 彩的酒文化
0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11. 传统酒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境保护
酿酒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酒文化的过程中,需 要注重环境保护。这包括采用环保的酿酒工艺和设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合理 利用资源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酒类产品的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0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12. 传统酒文化与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传统酒文化也需要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地的酒文化进行交流和合 作。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可以为中国的酒类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酒文化传统,以平等、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 和合作
总之,中国传统酒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在传承和发扬的过 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注重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倡导健康饮酒的理念,加强环 境保护和全球化合作。只有这样,中国传统酒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介绍
2. 酒的种类
中国传统酒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白酒、黄酒和啤酒。白酒是一种以高粱、玉 米等为原料经过高温发酵蒸馏而成的烈酒, 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较高的度数;黄酒则是用 稻米、黍米等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具 有醇厚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啤酒则是 以麦芽、啤酒花等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 ,具有清爽的口感和丰富的气泡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中国酒扮演着重要的社交角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特色品种以及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1.1 中国酒的起源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中国酒是由果实、谷物等天然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

这种原始的酿酒技术为后来的中国酒文化打下了基础。

1.2 陶器酿酒的兴起随着陶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中国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陶器的使用提高了酿酒的效率和质量,使得中国酒得以大规模生产和储存。

这一时期的酒主要以黄酒为主,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1.3 中国酒的社交角色在中国古代,酒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工具。

宴席上,人们往往以酒会友、以酒结交,酒成为交际的媒介。

同时,酒也被用于祭祀、庆祝和仪式活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酒的发展阶段2.1 商周时期的酒文化商代和周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酒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酒的使用范围也扩大到了宫廷和贵族阶层。

2.2 酒文化的繁荣与衰落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酒文化在不同朝代经历了繁荣与衰落。

在唐代和宋代,酒文化达到了巅峰,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随着元代和明代的到来,中国酒文化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政治经济的变迁。

2.3 现代酒文化的复兴近代以来,中国酒文化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酒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的黄酒、白酒以及新兴的葡萄酒、啤酒等品种纷纷崭露头角,中国酒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国酒的特色品种3.1 黄酒黄酒是中国酒文化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而闻名。

黄酒以高粱、大米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造而成,具有酒体醇厚、色泽金黄的特点。

3.2 白酒白酒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酒品之一,以其高度香气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全球。

中国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酒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种酿造技艺而闻名于世界。

一、历史渊源中国酒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据考证,在距今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了采摘、加工并饮用野生水果发酵酒。

在商周时期,酒已成为封建贵族追求高雅生活和交际的必备品,著名的《诗经》中就有大量描写饮酒的诗篇。

到了唐宋时期,酒文化和制酒业达到了巅峰,此时中国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酒文化和酿造技艺。

二、文化内涵中国酒文化内涵丰富,包括礼仪文化、审美文化、哲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首先,酒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酒是交际场合的必需品,人们以饮酒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友好,也以饮酒作为庆祝团圆、婚礼等重大场合的方式。

其次,中国酒文化倡导审美主义,强调酒的颜色、香味、滋味、口感等方面的美感,将品鉴酒与品味人生相联系。

最后,酒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传统的“仁者爱人,爱酒者更要谨慎”、“饮酒经过三思——福祸在一念之间”的观念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三、酿造技艺中国酿酒技艺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酿造方法和工艺流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酒、白酒和啤酒。

黄酒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浅发酵酒类,千年来一直是江南文化的代表,散发着独特的芳香和风味;白酒是中国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烈性酒,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酒类市场的主流;啤酒则是随着近代工业化生产而出现的一种酒类,迅速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饮品。

四、酒文化在中国社会和生活中的地位中国酒文化在中国社会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酒被视为家宴、朋友聚会、政务交际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的陪伴。

此外,中国酒文化也是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名酒和酒文化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品尝美酒、了解当地酿酒工艺和历史文化。

五、中国酒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中国酒文化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酒的起源和发展

酒的起源和发展

六、宋元明清时期-酒税
1、酒税的历史沿革 2、宋元明清酿酒业的发展 3、宋元明清的酒税制度
1、酒税的历史沿革

酒税的开始——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对 酒实行官卖制度;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 年)废除酒的专卖,改为民间每卖一升酒, 抽四文钱税
两晋六朝在一定时期内实行酒类专卖 唐朝既抽酒税,又实行地方性的官卖制度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 四步:拜、祭、啐、 卒爵。就是先作出拜 的动作,表示敬意, 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 地上,祭谢大地生养 之德;然后尝尝酒味, 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 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 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 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 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 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gū)” ——《十国春秋》

“百礼之会,非酒不成” ——《礼 记》
“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 食”——《论语》

酒礼的发展和演变
饮酒礼仪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具有很强的政 治教化和道德规范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伦理秩序 的工具

对宴饮时迟到者罚饮(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干杯先干为敬,另一方要同样回报 斟酒,八分满(以往)到斟满(现代) 碰杯,客对主,晚辈对长辈,酒杯略低为敬 敬酒,主人先敬酒,客人饮完后要向主人回敬 客人饮酒时要有所克制,喝醉为失礼
三、秦汉时期-酒盛
1、酒盛的因素 2、诗赋的发展
酒盛的因素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各地区之间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 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商业和手 工业发达,促使了酿酒业发展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与酿酒业发展 互相促进 禁酒与开禁 酒文化迅速发展,酒在人们日常生 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社 会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酒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人们的情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被视为一种凝聚和传承情谊的象征,与丰富多样的礼仪、文学艺术以及哲学思想相互交融,成为独特的酒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酒的历史渊源、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酒的哲学思想。

一、酒的历史渊源酒作为人类最早的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开始制作并饮用酒。

酒的制作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万物之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酒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祝仪式、社交交往的象征。

无论是古代的祭祀活动还是现代的宴会聚会,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中,礼仪与文学艺术占据重要地位。

在古代的酒宴上,人们通常会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斟酒、敬酒等礼仪活动,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好。

这些酒宴礼仪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际关系处世之道,更是酒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的诗词、歌谣和戏曲中常常描绘了酒的情景,使用了大量与酒相关的意象和比喻。

诸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名篇伟作中,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和美感。

同时,酒也成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酒的喜怒哀乐,歌唱出人物的复杂心情和命运的转折。

三、酒的哲学思想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各种思想流派,都对酒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诠释。

儒家强调酒的节制与克己,酒成为了培养自律和修养内在品质的一种手段;道家则将酒看作是与自然相合的载体,通过酒的醉意来追求超脱尘俗的境界;佛教视酒为慾望的象征之一,强调要超越欲望的束缚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综上所述,酒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酒的历史渊源、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酒的哲学思想,共同构成了酒文化传统的多个方面。

中国酒文化世界最古老的饮酒传统

中国酒文化世界最古老的饮酒传统

中国酒文化世界最古老的饮酒传统中国酒文化:世界最古老的饮酒传统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酒传统之一,中国酒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礼仪以及传承方式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以历史背景、传统价值观、酒仪礼俗等内容为主线,详细介绍中国酒文化的深厚积淀。

一、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酒的国家之一。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使用石器进行酿酒的证据。

而在商周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酒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礼仪之一。

二、传统价值观中国酒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其中,尊老、尊师、尊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酒宴上,年长者往往会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年轻人需要向长辈敬酒,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此外,中国的酒文化还强调团结和互助。

酒宴上,互相敬酒和共同品尝美食可以增进感情,加深人们之间的友谊。

这种互助精神也体现在中国的酒文化中,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可以通过共享美酒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酒仪礼俗中国酒文化以其独特的酒仪礼俗而著名。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人们常常会使用酒来进行祭祀和庆贺。

比如在春节期间,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酒,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在中国的酒宴上,敬酒是一项重要的仪式。

主人会以敬酒为礼,向客人表达敬意。

而客人则会回敬主人,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和感激。

这种互敬酒的仪式有助于加深亲友之间的感情,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待客之道。

此外,中国的酒文化还包含许多独特的酒器和饮酒方式。

例如,在古代,人们常使用青铜酒器来盛装美酒,并采用竹筒或象牙杯进行饮酒。

这些传统酒器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意义。

四、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酒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艺术品以及民间传说中,酒往往被描绘为人们喜爱的话题之一。

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也常常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粹。

酒文化知识大全

酒文化知识大全

酒文化知识大全一、酒的起源与发展酒是人类最早的饮品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据考古发现,中国早在距今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酿造酒。

最初的酒是由水果、粮食和野生植物经过自然发酵而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酿造工艺。

随着酿造技术的发展,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不仅具有社交、礼仪、药用等功能,还成为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重要题材。

在中国历史上,酒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酒的种类与特点1.白酒:白酒是一种以高粱、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高温发酵和蒸馏而成的烈性酒。

白酒酒精度高,口感烈,风味独特,是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类。

2.啤酒:啤酒是以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为原料,经过发酵、过滤和瓶装等工艺制成的饮品。

啤酒泡沫丰富,口感爽口,适合在热天饮用。

3.红酒:红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发酵和陈酿而成的酒类。

红酒色泽红润,口感醇厚,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4.黄酒:黄酒是以糯米、黍米等为原料,经过发酵、陈酿而成的传统酒类。

黄酒色泽黄亮,口感醇和,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5.保健酒:保健酒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与酒类结合制成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酒品。

保健酒具有滋补保健作用,能够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

三、酿造与品鉴1.酿造:酿造是将粮食、水果等原料经过发酵、陈酿等工艺制成酒的过程。

酿造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如酵母菌、细菌等。

不同的原料和工艺会酿造出不同种类的酒。

2.品鉴:品鉴是对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和余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欣赏的过程。

品鉴时要观察酒的颜色、光泽度,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和余味,以判断酒的品质和特点。

四、酒器与礼仪1.酒器:酒器是饮酒时使用的器具,包括酒杯、酒壶、醒酒器等。

不同的酒器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如红酒杯通常采用郁金香型设计,以保留酒的香气;白酒杯则采用小口设计,以保持酒的烈度和风味。

2.礼仪:饮酒礼仪是饮酒时应该遵循的规范和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人十有八九喜欢喝酒,又有五六豪饮无度,更有三四贪杯恋盏,还有一二嗜酒如命,俗称酒腻子。

文化也就在酒里流淌绵延。

酒之盛行,文辞难表。

高兴了要喝,不高兴了也要喝,恋爱了喝酒心花怒放,失恋了喝酒垂头丧气。

迎来了要喝,送往也要喝,见长辈要敬,遇晚辈要请,出征要壮行,凯旋要庆功,酒必可少。

得意要喝,失意更喝,升迁要喝,乔迁要喝,久旱逢甘霖要喝,他乡遇故知要喝,更不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师徒情要喝,师生意要喝,同事得闲要喝,工作需要也要喝。

同学少年相聚要喝,同道同志相逢要喝。

相亲要喝会亲酒,参加婚礼要喝喜酒,两个新人要喝交杯酒,回娘家要喝回门酒。

端午喝菖蒲酒、重阳喝菊花酒、除夕夜喝年酒。

庆丰收家家扶得醉人归,再相邀,待到菊花佳酿成,与君一醉一陶然。

修房造屋,要喝上梁酒、进屋酒。

开张行业要喝开业酒、分红酒。

红白喜事要喝,婚丧嫁娶要喝。

办事要喝,求人要喝,只要相聚,坐列就有序,酒必过三寻。

小子找了对象要喝,结婚了要喝,生子要喝,孩子满月要喝,入学喝学酒,毕业喝别酒,有了工作要喝,拿到第一个月工钱要喝,有了中意的还要喝,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酒就在血液里流淌不息。

再看造酒的厂坊,省里有,州里有,县里有,乡里有,村里有。

许多地方,家家有酒坊,户户飘酒香。

牌子则五花八门,有全国名酒,有省名牌,有州里指定产品,有县里待客专用,有乡里特产,有以姓氏为记的佳酿。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算敬。

敬还分文敬、武敬、回敬、代饮。

三杯通大道,五杯泯恩仇。

华夏奔腾不息的五千年文化,实是浩浩汤汤之酒文化。

酒承载了国人的喜怒哀乐,酒浸透了国人的肌肤和骨头。

不信你听,那酒曲儿,那酒令子,无一不是文化的精髓。

我国史籍中的酒令就有投壶、射覆、雅令、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对字令、筹令、彩云令等等。

现代民间时兴的划拳,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而百姓通常称猜拳,有大拳,小拳,赶羊拳,妇女拳,大压小,剪刀包袱锤,老虎杠子鸡,高兴了大拳小拳剪刀包袱锤全上,痛快了国酒洋酒果酒色白啤通吃。

划拳又多用吉庆言语,如一定恭喜、二想好、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金魁、六六顺、七七巧、八福长寿、九要长久、十全十美。

再配合祝酒歌,敬酒歌,劝酒歌,彩袖殷勤捧来玉盅,又哪个汉子不拼却醉颜红呢。

眨眼间,舌头硬了,眼睛化了,两腿辫蒜。

有放歌的,有寡言的,有喋喋不休的',
有眼泪汪汪的,有拍胸膛的,有发誓赌咒的,有摔得皮开肉绽的,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有的从此亲密无间,也有个别反了眉目结了仇怨。

或问,酒是嘛,答,酒是蒸馏水,醉人先醉腿,满嘴说胡话,两眼活见鬼。

是谁发明了这神奇绝妙的液体呢,让国人这般的倾心依恋,又言之戳戳,爱恨交融而难舍难弃。

据《皇帝内径、素问》记载,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代,就出
现了“酒”,名曰“醴酪”。

《战国策、魏策》又记有“仪狄作酒”的故事,“昔者,帝女
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而酒,曰:‘后世必有以酒
亡其国者’”。

也说明在夏朝已经有了酒,而且味道颇佳,禹还警世后人,对于酒滥
饮无度的,会导致亡国。

而国人普遍认同“杜康作酒”,有诗为证:酒神属杜康,造
酒有奇方;隔壁三家醉,开樽十里香。

何谓奇方,传说杜康是美食家,遇到神仙,神仙让杜康找来三个人,从每人身上取一滴血滴如水中,就是妙不可言的琼浆玉液
了,杜康找来了文人、武士、疯子,因此,初饮温文尔雅,又饮豪气冲天,再饮癫狂不羁。

遂尊杜康为酒神,为了纪念这位酿酒鼻祖,河南汝阳杜康村(传说是杜康作酒的地方)还修建了酒祖殿,供奉杜康塑像,弘扬白酒文化。

我对酒的来历素无研究,却也不大相信酒是某个人突然造出来的,或许,古时都愿意喝发酵了的水,而杜康做的更好喝些罢。

现在说的白酒,特指中国制造的白酒,是由麦子、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和其他果品发酵、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

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白酒。

因主要采用烧蒸工序,所以也叫烧酒。

据说白酒起源于唐代。

在唐代的文献中已经有烧酒、蒸酒之名的记载,李肇的《国史补》中“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

雍陶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

可见烧酒在唐代已经广泛流行了。

田锡的《曲本草》还纪录了作酒的具体方法步骤。

而赵希鹄的《调燮类编》还给出了醒酒的方法: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荡皮切片,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

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

后来也有人认为,白酒源于元代,传说是元蒙古军远征西欧,途经阿拉伯时,把造酒法带了回来。

自古诗酒一家,翻开文化艺术历史,画家、书家、文人骚客,大多嗜酒如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弄艺术的往往多愁善感,生活追求浪漫,希望淋漓尽致地表现个性,因而常借酒兴体验生活趣味。

二是因为酒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效,能够使人精神亢奋,才思敏捷,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如王羲之书兰亭序,便是酒兴之作。

唐朝“草圣”张旭,书法前往往狂饮大醉,然后下笔,有时还不用笔,“以头濡墨,一甩而就,变化无穷,若有神助”,酒醒不可复得。

汉代的安期生更神奇,“以醉墨洒石上,皆成桃花”。

在古代希腊、罗马,还有“酒神精神”的说法,强调酒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魏晋名士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仰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这种“至人”的境界,或许就是中国的酒神精神。

陶潜《饮酒》诗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都是在痛饮大醉的基础上体味到的人生况味。

而李太白干脆就在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杜甫则诗“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而东坡呢。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文人与酒的故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

其实,文人与酒的故事,只是酒文化的一束光芒,更重要的是酒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酒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是最具激情、最有魅力、最为难忘的那一部分。

至今还没有听说某人一生未尝酒味,即使不喝酒,那做菜还有料酒,治病常以药酒呢。

常言道,酒水酒水,酒和水同等重要,水养育身体,延续历史,酒培育性格,传承文化。

酒是我们躲不开的一个美丽魔咒。

言已至此,还要提醒一句,酒虽好饮,用之有度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