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在广告、网页、产品包装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技巧,提升审美能力,从而创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平面设计作品。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2)了解并运用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3)学习并实践各类设计风格的作品创作;(4)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2.1 软件操作基础(1)Photoshop界面及工具栏;(2)图像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等);(3)图层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4)选择工具的使用;(5)路径的创建与编辑;(6)色彩模式与图像格式。
2.2 平面设计原理(1)设计构图;(2)色彩搭配;(3)版式设计;(4)字体与排版;(5)设计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三、教学方法3.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软件操作步骤和平面设计原理,结合实例进行示范,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掌握。
3.2 实践操作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设计案例,使学员了解实际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3.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共计30课时,每课时60分钟。
4.2 课程进度(1)第1-4课时:软件操作基础;(2)第5-8课时:平面设计原理;(3)第9-12课时:实战案例分析与创作;(4)第13-16课时:综合练习与作品展示。
五、教学评价5.1 学员自我评价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员的实际操作和作品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反馈。
5.3 课程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包括软件操作、设计原理应用和作品创作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Photoshop CS6基础教程》6.2 辅助材料(1)设计案例图片;(2)设计教程视频;(3)设计素材库;(4)在线资源。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PS平面设计课程课程时长:共计20课时适用对象:无PS软件使用经验或希望提高PS设计水平的学员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练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PS软件入门1. PS软件的安装与启动2. 工作界面及工具栏介绍3. 图像基本概念(像素、分辨率、画布等)第2课时:选区工具1. 选框工具组的使用2. 套索工具组的使用3. 魔棒工具的使用第3课时:图层与蒙版1. 图层概念与基本操作2. 图层蒙版的使用3. 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与混合模式第4课时:路径与矢量图形1. 路径的概念与编辑2. 矢量图形(钢笔工具)的绘制3. 路径转换为选区第5课时:色彩与色调调整1. 色彩理论基础2. 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等调整工具的使用3. 色彩平衡与可选颜色调整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员在动手实践中掌握PS技巧。
2. 采用案例教学,以实际项目为切入点,使学员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与课堂讲解相结合,巩固学员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员完成每节课后的实践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2. 定期组织学员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提高设计水平。
3. 课程结束后,进行结业考核,评估学员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PS软件安装包与授权许可2. 教学PPT与案例素材3. 课后作业与参考资料4. 网络资源(如有必要)六、第6课时:修饰与修复工具1. 修复工具组的使用(修复画笔、修补工具、红眼工具等)2. 修饰工具组的使用(锐化、模糊、涂抹等)3. 内容识别填充与填充颜色七、第7课时:文字处理与图层样式1. 文字工具的使用与字体选择2. 图层样式(投影、描边、渐变叠加等)的添加与调整3. 文字图层与普通图层的转换八、第8课时:滤镜与特效1. 常规滤镜组的使用(模糊、锐化、像素化等)2. 艺术效果滤镜组的使用3. 镜头校正与液化工具九、第9课时:实战项目与案例分析1. 实战项目:制作海报、广告设计、修图等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设计作品,学习设计思路与技巧3. 学员作品展示与点评1. 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探讨P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3. 推荐拓展学习资源与书籍,鼓励学员自主学习教学评价:六、七、八、九、十课时教学评价参照第四课时教学评价方式进行,重点关注学员在实战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Photoshop平面设计案例教程课程设计

Photoshop平面设计案例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以实际案例为主线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设计实践。
课程内容包括Photoshop的基础操作、图层管理、选区和路径操作、色彩和色彩模式、图片处理和修饰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和技能,为未来的创意设计和平面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和技能,能够对图形和文字进行处理和美化。
2.能够运用Photoshop实现创意设计的想法,开发并实现视觉形象的设计方案。
3.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演练,掌握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整合设计文化与理念。
4.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审美和设计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Photoshop基础1.Photoshop界面和基础操作2.画布设置和图像导入3.图层管理4.蒙版和选区操作5.常用工具和技巧第二章字体设计1.字体设计基础知识2.字体的运用与规范3.字体与排版4.文字排版设计第三章图案设计1.使用插图和形状设计图案2.图案与颜色3.图案处理与优化第四章广告设计1.广告设计的概念和原则2.广告设计的构思与实现3.色彩搭配与调和4.图片处理和修饰第五章商标设计1.商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2.商标设计的符合要求和审美3.商标形象的传达和推广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课堂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点,以案例进行分析和练习。
2.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设计案例分析和设计中,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
3.老师会在教学结束后为学生提供设计作品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设计水平。
五、教学评价制度1.平时作业 40%2.期中设计作品 20%3.期末设计作品 30%4.课堂表现 10%六、参考书目1.《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2.《商业平面设计原理与应用》3.《色彩与平面设计》4.《图形图像处理与设计》七、总结本课程主要针对初学者和设计爱好者,着重涵盖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技能,注重设计文化和思维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设计审美和实践能力。
ps平面设计课程设计

ps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Photoshop平面设计,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掌握图像编辑、图层操作、选区创建、路径绘制等基本技能。
3.熟悉色彩理论、构图原则以及设计的基本流程。
4.能够独立完成图像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5.能够运用图层、蒙版、滤镜等功能进行图像创意处理。
6.能够运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海报、广告设计等实际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设计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图像编辑技巧、图层和蒙版应用、路径和形状绘制、色彩和构图知识、设计流程等。
具体安排如下:1.Photoshop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图像编辑:裁剪、缩放、旋转、翻转等。
3.图层操作:创建、编辑、合并、隐藏等。
4.选区创建:矩形、椭圆、多边形、套索等。
5.路径绘制:钢笔工具、自由钢笔、路径面板等。
6.色彩理论:色彩模式、色调、饱和度、亮度等。
7.构图原则:平衡、对比、重复、对齐等。
8.设计流程:需求分析、创意构思、设计制作、输出成品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1.讲授法:讲解Photoshop基本功能、图像处理原理、设计理念等。
2.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Photoshop操作技巧和设计方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设计案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
2.参考书:提供相关设计理论、色彩理论等参考资料。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设计案例视频、教程视频等。
平面设计广告设计PS备课教案

平面设计广告设计PS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的兴趣和认识。
3. 训练学生运用Photoshop进行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和工具。
2. 图像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等)。
3. 选择工具的使用(矩形选框、套索、魔术棒等)。
4. 裁剪和旋转图像。
5. 色彩的调整(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Photoshop的基本操作,选择工具的使用,色彩的调整。
2. 难点:选择工具的精准使用,色彩调整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安装好Photoshop软件的计算机。
2. 教学PPT或者黑板。
3. 教学案例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这些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的认识,工具的使用,图像的基本操作等。
3. 示范:通过示范案例,讲解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色彩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扩展1. 介绍Photoshop的其他功能,如图层、蒙版、路径等。
2. 展示一些高级的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Photoshop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七、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一些经典的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案例,讲解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解读一些现有的广告设计作品,理解其设计原理和目的。
八、实践操作1. 布置一个简单的平面设计或广告设计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并运用Photoshop实现。
九、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互相评价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2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任务一制作球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展示任务图2-1-1<分析任务>: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 ● 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 1.新建文件。
课题 球体效果教学时间 第周第次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学习投影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掌握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三面”和“五调”的刻画2.新建图层。
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Ctrl+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
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R:156,G:154,B: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设置渐变色。
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
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平面设计广告设计PS备课教案

平面设计广告设计PS备课教案第一章:Photoshop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和工具栏学会如何打开、保存和关闭文件掌握图像的基本操作(放大、缩小、旋转等)1.2 教学内容: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和工具栏介绍文件的打开、保存和关闭方法图像的基本操作练习1.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和工具栏引导学生练习文件的打开、保存和关闭方法示范和指导图像的基本操作练习第二章: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进行图像编辑掌握选择工具的用法(矩形选框、套索等)学会使用修饰工具进行图像修饰(涂抹、橡皮擦等)2.2 教学内容:选择工具的用法介绍(矩形选框、套索等)修饰工具的用法介绍(涂抹、橡皮擦等)练习使用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2.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的练习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的练习第三章:图层和蒙版3.1 教学目标:了解图层和蒙版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会使用图层进行图像编辑和组合掌握蒙版的创建和使用方法3.2 教学内容:图层和蒙版的基本概念介绍图层的创建和使用方法介绍蒙版的创建和使用方法介绍图层和蒙版的混合模式和滤镜效果介绍3.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图层和蒙版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层的创建和使用练习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蒙版的创建和使用练习第四章:色彩和色调调整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色彩和色调调整工具进行图像的调整掌握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色阶等调整方法学会使用曲线和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像色调4.2 教学内容:色彩和色调调整工具的用法介绍(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色阶等)曲线和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像色调的方法介绍练习使用色彩和色调调整工具进行图像调整4.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色彩和色调调整工具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和色调调整的练习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图像调整的练习第五章:文字和形状5.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进行图像设计掌握字体、字号、颜色等文字属性设置方法学会使用形状工具创建和编辑图形5.2 教学内容: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的用法介绍文字属性设置方法介绍(字体、字号、颜色等)形状工具创建和编辑图形的用法介绍练习使用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进行图像设计5.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的练习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图像设计的练习第六章:滤镜和效果6.1 教学目标:理解滤镜的作用和基本分类学会使用Photoshop内置的滤镜库掌握如何通过滤镜创造特殊效果6.2 教学内容:滤镜的作用和分类介绍内置滤镜库的使用方法特殊效果的滤镜应用实例(如模糊、锐化、扭曲、像素化等)练习使用滤镜库创造不同的图像效果6.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滤镜的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内置滤镜库示范和指导学生通过滤镜创造特殊效果第七章:矢量工具和路径7.1 教学目标:理解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学会使用Photoshop的矢量工具掌握路径的创建、编辑和转换7.2 教学内容:矢量图和位图的概念介绍矢量工具(如钢笔工具、自由钢笔工具、矢量路径选择工具等)的使用方法路径的创建、编辑(如添加/删除锚点、平滑/简化锚点等)和转换(如路径到选区、选区到路径等)练习使用矢量工具和路径进行图形设计7.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引导学生操作矢量工具进行图形设计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路径的创建、编辑和转换第八章:动作和批处理8.1 教学目标:理解动作的概念和用途学会录制和应用动作掌握使用批处理进行图像处理的技巧8.2 教学内容:动作的概念和用途介绍动作面板的使用方法录制新动作的步骤和技巧应用动作快速处理图像批处理的概念和用途使用批处理进行图像处理的实例8.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动作的概念和用途引导学生录制和应用动作示范和指导学生使用批处理进行图像处理第九章:综合实例和创意设计9.1 教学目标: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9.2 教学内容: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介绍(需求分析、设计草图、制作、调整、输出等)综合实例讲解和分析(如海报设计、名片设计、UI设计等)创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介绍学生实际操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平面设计项目9.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并尝试模仿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实际操作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设计经验和创意思维10.2 教学内容: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设计经验和创意思维的交流和分享10.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设计经验和创意思维,进行交流和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和工具栏介绍重点环节2:选择工具和修饰工具的用法介绍重点环节3:图层和蒙版的创建和使用方法介绍重点环节4:色彩和色调调整工具的用法介绍重点环节5: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的用法介绍重点环节6:滤镜的作用和分类介绍重点环节7:矢量工具和路径的创建、编辑和转换重点环节8:动作的录制和应用,批处理的使用重点环节9:综合实例和创意设计的分析和实践。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

第3章创建和编辑选区
教学课时
4学时
授课日期
2014年3月17日
教学
目的
了解PhotoshopCS6的操作环境及掌握基本的选取工作、选区的扩展、羽化以及改变图像或画布大小。
本次
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创建选区、选区扩展、羽化、利用选区进行移动复制。
重点
难点
选区扩展、羽化
教
学
过
程
第三章 创建和编辑选区
一、使用工具创建选区
(提示:只有将动感模糊的距离调到最大999像素,才能达到此效果;角度为正90度或者负90度,确保为竖线。)
5、透视变形,把光线发散出来。
6、把文字也进行透视变形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7、如果光线太单薄,可再复制一次图层变形,继续发散开来。
8、给文字添加图层样式,外发光。
III 添加若隐若现的光晕效果
重点
难点
选区扩展、羽化
教
学
过
程
上机实训内容:
一、用不同的选框工具创建选区
二、对选区进行移动、修改、自由变换、羽化、填充等操作
三、应用实例——制作布纹效果
板书或旁白
作业布置情况
1、练习使用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多边形选择工具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2、用旋转、移动、羽化等方式编辑所选的选区内图像
本次
教学
内容
熟悉PhotoshopCS6界面
重点
难点
1、PhotsohopCS6软件安装
2、PhotoshopCS6的工作界面
3、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教
学
过
程
第一章 初识PhotoshopCS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任务一制作球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展示任务图2-1-1<分析任务>: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分组练习、分组讨论教师指导、详细解析一、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
2.新建图层。
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 + Ctrl + 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 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
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 R : 156, G: 154, B : 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 设置渐变色。
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 (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
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 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6. 为选区填充渐变色。
渐变色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选区中由左上向 右下拉动鼠标(如图2-1-10所示的箭头方向),得到一个由白色到黑色再到白色的渐变填充。
单击【选择】/【取消选择】命令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 + D)。
此时立体感的球体初具模型,已经具备了“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和“反光”4个调子。
效果如图2-1-11。
、知识解析1. 五种渐变方式(1) 线性渐变:以直线方式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2) 径向渐变:以圆形图案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3) 角度渐变:右色标以逆时针扫过的角度方式渐变到左色标。
(4)对称渐变:使用对称线性渐变在起点的两侧渐变,效果如图 2-1-19。
(5)菱形渐变:以菱形图案从起点向外渐变,终点则定义菱形的一个角。
2•“三面五调”的知识,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1) 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2) 五调: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
除了亮面的亮调子, 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快捷键填充选区,效果如图2-1-15,按Ctrl+D 取消选区。
8•保存文件。
单击【文件】称为“球体”。
/【存储】命令(快捷键 Ctrl+S ),将文件保存为 PSD 格式,名(3)为选区填充颜色。
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R: 110, G: 110, B : 110),并按Alt+Delete/【存储为】命令(快捷键Shift+Ctrl+S ),将文件另存为 jpg阴暗交界部.暗部(1)绘制影子选区。
选中“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__反光/【修改】/【羽化】命令(快捷键Alt + Ctrl + D),打开【羽化选区】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5,并单击【确定】按钮。
(2 )羽化选区。
单击【选择】”位于“图层1”下方。
9.另存文件。
单击【文件】 格式,名称为“球体”。
图 2-1-107.为球体制作阴影。
光建一个“图层2 ”。
使得“图层光”。
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
分组汇报、教师点评<课堂小结>【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五种渐变方式“三面”、“五调”的知识<课堂练习>绘制一组彩球【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苹果的制作【课后分析】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学习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
任务二圆柱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 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 的学习上来。
<复习提问>:<引入任务 >: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柱体效果的制作展示任务图 2-2-1<分析任务>: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矩形选框工具】绘制圆柱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 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圆柱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
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2. 在新图层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快捷键 Shift + Ctrl + N),新建一个“图层1”。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 ,在图像上绘制出一个矩形的选区。
3. 设置填充渐变颜色。
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 ,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中单击【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编辑渐变效果。
从左至右的色标值分别为:色标 1 (R: 230, G: 228, B: 228,位置0%),色标2 (R : 152, G 151 , B: 151,位置 25%),色标 3 (R:255, G: 255, B : 255,位置 72% ,色标 4 (R: 172, G: 172, B : 172,位置 100%),4. 填充选区得到圆柱体。
选择线性渐变模式,并在【渐变工具】属性栏将【反向】、【仿色】复选框选中,如图 2-2-5,按下Shift 键,自左向右拖拉鼠标,创建一个水平的渐变。
5. 在新图层绘制圆柱的顶面。
利用快捷键 Shift + Ctrl + N 新建一个图层“图层 2”,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在柱体的上方画一个椭圆选区。
利用【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快捷键 Alt + S + T )将选区的大小和位置变换为右下图 2-2-7所示,使椭圆选区的长轴与圆柱体上边重合。
6. 修饰圆柱的底部。
按住 Ctrl 键的同时单击“图层 2”的缩略图,将“图层 2”载入选 区,用方向键盘区的向下方向键移动选区到圆柱的底部,使选区的下半边与圆柱下边相切。
7. 删除掉多余部分。
选择 “图层1”,单击【选择】/【反选】命令(快捷键Ctrl + Shift + I ),选择其他区域,如图 2-2-10。
选择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擦掉圆柱体下面的两 个角,然后按Ctrl+D 取消选择。
变换选区8.添加投影效果。
按制作球体投影的方法制作出圆柱体的投影效果,并保存文件。
二、知识解析使用【选框工具】选择允许您选择矩形、椭圆形和宽度为1个像素的行和列。
(1 )选择选框工具:矩形选框:建立一个矩形选区(配合使用Shift 键可建正方形选区)。
椭圆选框:建立一个椭圆形选区(配合使用Shift 键可建立圆形选区)。
单行或单列选框:将边框定义为宽度为1个像素的行或列。
(2)在选项栏中指定一个选区选项。
(3)在选项栏中指定羽化设置。
为选框工具打开或关闭消除锯齿设置。
如上图2-2-12。
(4)对于矩形选框工具或椭圆选框工具,在选择栏中选择一种样式:正常:通过拖动确定选框比例。
固定长宽比:设置高宽比。
输入长宽比的值。
例如,若要绘制一个宽是高两倍的选框,请输入宽度2和高度1。
固定大小:为选框的高度和宽度指定固定的值。
(提示:除像素(px)之外,还可以在高度值和宽度值中使用其他单位,如英寸(in)或厘米(cm)。
)(5)建立选区:A.使用矩形选框工具或椭圆选框工具,直接在要选择的区域上拖移。
B.按住Shift 键时拖动可将选框限制为方形或圆形。
C.要从选框的中心拖动它,请在开始拖动之后按住Alt键。
D.对于单行或单列选框工具,在要选择的区域旁边单击,然后将选框拖动到确切的位置。
如果看不见选框,则增加图像视图的放大倍数。
分组汇报、教师点评<课堂小结>【矩形选框工具】【渐变工具】变换选区<课堂练习>红绿灯的制作【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
【课后分析】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任务三圆锥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锥体效果的制作。
展示任务:图2-3-1<分析任务>: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矩形选框工具】绘制圆柱体的形状,并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为实现立体的效果,用【自由变换工具】制作圆锥体,最后为圆锥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分组练习、分组讨论教师指导、详细解析一、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
按下Ctrl+N新建宽度、高度均为12cm,背景色为白色,分辨率200像素/英寸的文件。
2.创建参考线。
单击【视图】/【新建参考线】命令(快捷键Alt + V+ E),打开【新建参考线】对话框(如图2-3-2 ),在位置处输入“ 6厘米”,取向为水平,单击【确定】按钮便可在文档中创建一条水平的参考线,按照同样的方法建立取向为垂直、位置“6厘米”的参考线。
3.制作渐变矩形。
新建“图层1 ”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先让鼠标指针与两条参考线交点重合,然后按住Alt键不放,以交点为对称中心创建矩形选区,选择【线性渐变工具】,创建一个水平的渐变。
4•将矩形变成圆锥形。
先按Ctrl+D取消选区,再单击【编辑】/【变换】/【透视】命令,矩形四周会出现8个控制点。
5.修饰圆锥底部。
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创建矩形选区的方法,以垂直参考线为圆心创建一个椭圆形选区。
单击【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再单击【编辑】/【变换】/【透视】命令。
将选区反选(快捷键Ctrl + Shift + I ),并选择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擦掉圆锥体下面多余的部分,并得到锥体效果。
6.制作投影。
利用Shift+Ctrl+N 快捷键在“图层1”下面新建“图层2”,先绘制一矩形选区,再利用【变换选区】和【自由变换】命令将矩形选区变换为如图2-3-12所示的形状,按Ctrl+Alt+D 打开【羽化】对话框,将选区羽化5个像素,将前景色设置为深灰色(R 153, G: 149,B: 149),按Alt+Delete 快捷键为选区填充该颜色,。
7.清除参考线。
单击【视图】/【清除参考线】命令,将参考线去掉,完成制作并保存文件。
二、知识解析1.【编辑】/【变换】2.对图像进行自由变换的步骤分组汇报、教师点评<课堂小结>【矩形选框工具】;【渐变工具】;【自由变换工具】<课堂练习>美丽花纹【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