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的是()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A.10° B.15° C.30° D.60°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5.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7.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拍照,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

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都变B.都不变C.甲变,乙不变D.甲不变,乙变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B.1.5×1019mC.5×106mD.5×1012m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的工具。

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一叶障目B.海市蜃楼C.镜花水月D.杯弓蛇影3、下列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甲图:“手影”游戏B.乙图:水中桥的倒影C.丙图:在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D.丁图:雨后“彩虹”5、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6、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7、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8、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章节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章节检测(含答案)

章节达标检测【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从2009 年11月9日开始,我国北京、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又先后遭遇低温雨雪天气,有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 )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 .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 .小冰晶升华形成的2★如图分别表示四位同学在实验室“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放学回家后,小明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解渴,此时他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周为有一层白气,这是由于 ( )A.小水珠在冰箱内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在冰箱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随棒冰带出来的D.冰箱外空气凝华而成的4.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 .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5.★目前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效率。

如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象,a 、b 、c 、d 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体状态的是 ( )A .aB .bC .cD .d6.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图1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7.★今年春节过后,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几十年末遇的严重干旱,广大干群日夜奋战在抗旱保苗第一线。

成都军区多次派飞机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如图所示,则干冰在进行人工降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液化、熔化B.汽化、凝固、升华C.升华、凝华、熔化D.汽化、升华、熔化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

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实像B.倒影是虚像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3.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B.光从空气进人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糖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5.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

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6.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7.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萤火虫C.LED灯D.月亮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C.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实像D.阳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小灯泡作光源,所用小孔为月牙形的,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是()A.圆形的B.直角形的C.月牙形的D.灯丝状的4.小华用火柴排了一个三位数,它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华所排的三位数应该是A.515 B.212 C.512 D.2155.下列成语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C.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有时三者可能相等D.隔着篝火的火焰观察对面的人,发现人的形状是扭曲的,这是由于光的传播发生了弯曲的结果7.“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8.目前我国实地探测月球的主角是“玉兔号月球车”,其设计质量140kg,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到零上150℃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依据对玉兔号月球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兔号月球车所用到的太阳能为不可再生能源B.玉兔号月球车上配备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C.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约为23.3 kgD.玉兔号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9.潜水员潜入清澈的海水中,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潜水员将看到()A.变矮了的海鸥的虚像B.变高了的海鸥的虚像C.变矮了的海鸥的实像D.变高了的海鸥的实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寒冬,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发生了凝固现象B.炎夏,雪糕周围出现“白气”,发生了液化现象C.清晨,树叶沾满晶莹“露珠”,发生了熔化现象D.雨后,天空出现绚丽“彩虹”,发生了升华现象11.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r.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r1,那么()A.β1=β,r1=r B.β1<β,r1<rC.β1<β,r1>r D.β1>β,r1>r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真伪B.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C.看到河水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13.如图,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30°B.35°C.45°D.55°1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当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下图中能正确完整的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B.C.D.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下列与光有关的知识中,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11m18.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LED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镜中“灯”是LED灯的实像B.镜中“灯”是LED灯的虚像C.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19.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E、F 可绕ON翻折,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光AO在纸板E上发生漫反射B.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C.入射光线AO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OB将逆时针转动D.当纸板F向后翻折时,不存在光的反射,看不到反射光线三、实验题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带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CD的ON轴翻转,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2.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B.日食C.水中倒影D.筷子“折断”3.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4.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5.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镜中成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黑板“反光”7.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D.丁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8.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9.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C.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D.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逐渐远离玻璃板
10.一束阳光与水平方向成50°斜射下来,用一只平面镜将其沿竖直向下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多少度角?( )
A.50° B.90° C.40° D.70°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则入射角为60°
8.如图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________侧(选填“M”或“N”)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
C.耀眼的钻石D.烛光
19.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针孔照相机.分别调整内、外纸筒和蜡烛的位置,保证都能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蜡烛的像.则
A.半透明膜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B.将蜡烛远离小孔一段距离,像变小
C.将内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小
D.将外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大
26.小王同学身高1.60m,若他想要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镜子的高度最低应为_____m。若小王能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李的脸,那么小李______看到小王的脸(填“也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的缘故。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卷(附答案)第四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2.如图4-1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3.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D。

三点对一线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5.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6.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B。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8.以下有关声和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9.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10.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1.选B。

四个成语中,只有金光闪闪描述了能够自行发光的现象。

12.图中应该有小鸭和它的倒影,选D。

13.人与视力表的距离是5m,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因此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2m,选C。

14.选C。

漫反射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会发生偏折,而太阳灶对光线没有会聚作用。

15.选B。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16.瞄准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防晒伞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17.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8.冬冬同学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3m;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9.(1)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2.如下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3.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B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C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D铅笔变折了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
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6.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潜艇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图乙所示的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自动控制
C.图丙所示人们是借助漫反射来观察到大象
D.图丁所示的倒影是反映了光的镜面反射
7.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 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8.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9.刘艳同学对于如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A.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鉴别真假币
B.伦敦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凸面镜采集的
C.玻璃砖中钢笔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10.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缘故
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一些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太阳穿过树叶,在树荫里的地面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17分)
1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
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13.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她看到的其实是
吊灯的(选填“虚”或“实”)像。

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

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4.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 m,;若此
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1s,则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

“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
中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上发生形成的(选填“虚”或“实”)像,若人蹲下来看水中自己的脸时,水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___________,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布满荧光点,这些点能发出红、、蓝三种颜色的光,复合起来就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物质世界。

当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多种色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光混合而成的。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7.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请在下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
作图痕迹)
空气

19.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 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 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

(保留辅助线)
20.如图,一束光射向左右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画出光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该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

四、实验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8分,共30分)
2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
平放在平板上,E 、F 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
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

(1)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在___________ 。

(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右表所示的数据:小明
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
光线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

(4)分析上表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右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实验次序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3 60° 60°
装置。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__________ (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点亮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点亮的同样的蜡烛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点亮似的。

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

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B的大小(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若在M后面挡一张黑纸,通过M(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如果把M拿掉在黑纸上(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若在实验中,不能使A与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放置所致,在实验中还可通过M观察到后面出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成像所致。

五、计算题(7分)
23.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s 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多远?
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水母、萤火虫和霓虹灯本身可以发光,属于光源,而月亮本身不发光,
它能够反射太阳光,所以看起来特别亮,月亮不是光源。

2.C解析: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距小孔的距离和像距小孔的距离有关,可以成放大的、等大的、缩小的像,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像。

本题中,a 大于b,即物距大于像距,属于成缩小的像。

3.C
4.C
5.D
6.A
7.C
8.D 解析: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选项错误;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B选项错误;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光的原因,所以C选项错误;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9.C 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鉴别真假币,选项A错误;伦敦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凹面镜采集的,选项B错误;玻璃砖中钢笔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选项C正确;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10.C
二、填空题
11.大3×108
12.60° 37°
13. 虚 6 漫
14. 1.6 3 不变
15.沿直线传播镜面反射虚不变
16.红外线绿七色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1. (1)不能同一平面内(2)45°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水
空气
22.(1)较薄平板玻璃(2)距离(3)大小(4)相等不变仍能不能(5)垂直两个反射面成像
五、计算题
23. s=vt=3×108m/s×2.54s÷2=3.81×10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