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欣赏
宋词《庆春宫·云接平冈》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宋词《庆春宫·云接平冈》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庆春宫·云接平冈》是由周邦彦所创作的,景物层层铺叙、渲染之后,以直抒胸臆道出,语平易而情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庆春宫·云接平冈》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庆春宫·云接平冈》宋朝:周邦彦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
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
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
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
花艳参差,香雾飘零。
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
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
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庆春宫·云接平冈》翻译/译文《庆春宫·云接平冈》译文舒卷秋云远接平冈,一片寒野萧疏,四面群山环绕,峰回路转,只见孤城一座。
秋季原野上的鸦啼雁唳声,仓皇一片。
经过一天旅途劳累,投宿之时,暮霭中依稀见到星光。
当此时入黄昏,人也暂得休闲。
身体休息而脑子却忙了起来,长途行旅人往往有这种体验。
精疲力竭时,沉沉暮霭中抬头远望,透过薄薄的云雾,看到空中的点点星光。
天地间行走,江湖上飘零,作者风尘仆仆,憔瘁不堪,一到黄昏,离愁别恨愈加浓重。
在华堂上,缨冠逢迎,美女如云,急管繁弦,燕舞莺嘤,曾歌舞欢宴之地有过一段难忘的艳遇。
一班令人眼花心醉的伎乐,美人的香气飘荡弥漫、无所不至。
众多吹弹歌舞、为华筵助兴添欢的乐伎中有词人独爱的一位吹笙美人。
她演奏出来的那悠扬动人的、如同凤鸣一般的笙乐。
宴席到深夜她作笙独奏,惹人注目,也得到词人的特别怜爱。
彼此于当时一晌间的眉目传情,美人与我心意相通。
《庆春宫·云接平冈》注释平冈:平坦的山脊。
惊风驱雁:指一阵徒起的寒风吹散了雁行。
语本鲍照《代白纻曲二首》之一:“穷秋九月叶落黄,北风吹雁天雨霜。
”休驾:听歌下来车马歇息。
尘埃憔悴:因旅途辛苦、风尘仆仆显得疲惫消瘦。
华堂:装饰华丽的的厅堂。
花艳:花儿一般娇艳。
指美女。
参差:这里只众多美女个子高矮不齐、穿插来往的样子。
周邦彦《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周邦彦(宋代)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著酒。
沉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译文熏香一点点的销为暖灰,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流逝。
窗外葡萄架上的藤萝正抽放新叶新条,春意盎然。
游廊雕栏转弯处,有一群麻雀在唧唧啾啾地追逐戏逗。
清明节后,庭前的万千垂柳正在风中拂荡。
阳光照耀在她鬓边的钗梁上光华流动,手指拨弄着绕阶生长的绿竹款款而行。
全不在乎腻香的竹粉沾满了衣袖。
春风吹拂着她娇美的面庞,红润无比如同酒醉。
久久沉吟不语,原是因为昨天夜晚正好与情人相会。
注释渔家傲:词调名,又名《吴门柳》《荆溪咏》《水鼓子》《渔父词》《绿蓑令》等。
上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下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
灰暖:香灰温暖。
古人有焚香的习惯。
香融:香气融和。
销永昼:漫长的白昼渐渐流逝。
蒲萄:即葡萄。
秀:清秀美好。
曲角:栏杆拐角处。
钗梁:一种首饰。
光欲溜:流光闪烁,暗示女子光彩夺目。
拂拂:散布、弥漫貌。
著酒:饮酒。
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据《宋史·文苑传》,周邦彦“疏秀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又据《东都事略·文艺传》,周邦彦“性落魄不羁”。
周邦彦曾长期与歌妓舞女交往,过着偎绿倚红的生活,《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属于这类爱情题材的词。
赏析此词写春日恋情,上片由内而外,勾画出室内氛围的温馨安谧与室外景象的秀丽明快,传达出心情之欢愉及情思之深长;下片以激动的笔调直接呈现意中人光彩照人的形象,借竹粉粘袖、面色泛红二细节,显示其相会时的兴奋与喜悦,反衬自己对爱情的陶醉。
结尾点明回忆昨日相会,并再度陷入幸福的回忆。
全词今昔交错,开合自然,辞情跳跃明快,含蓄隽永。
爱情本是清真词乐章的主旋律之一。
然而爱情的艺术表现在清真集的许多篇章中,则给人以日新又新之感。
清真词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
高阳台西湖春感翻译赏析

高阳台西湖春感翻译赏析第1篇:高阳台西湖春感翻译赏析《高阳台·西湖春感》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张炎,其古诗全文如下: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前言】《高阳台·西湖春感》是宋末词人张炎的作品。
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
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
“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
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山易主之恨。
“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心事追寻往日欢乐,听到鹃啼,真教人肝肠碎裂,痛苦难当。
全词凄凉幽怨,悲郁之至,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注释】⑴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又名“庆春泽”。
双调一百字。
⑵接叶巢莺:杜甫诗:“接叶暗巢莺。
”⑶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
⑷西泠:杭州西湖桥名。
⑸一抹:一片。
⑹韦曲:唐时长安城南皇子陂西韦氏、杜氏累世贵族,所居之地名韦曲、杜曲。
⑺斜川:在*西庐山侧星子、都昌二县间,陶潜有游斜川诗,词中借指元初宋遗民隐居之处。
⑻“见说二句”:沙鸥*白,因说系愁深而白,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高阳台西湖春感的翻译赏析《高阳台·西湖春感》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张炎,其古诗全文如下: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前言】《高阳台·西湖春感》是宋末词人张炎的作品。
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
宋词三百首大全及赏析第二卷

宋词三百首大全及赏析第二卷第二十一篇念奴娇·萧条庭院[宋] 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分类标签: 寒食节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
《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
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
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
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
王世贞《艺苑扈言》:“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
“萧条”两句,言风雨闭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
四句以景起。
“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
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
“被冷”两句,言懒起而不得不起。
“不许”一句,颇婉妙。
“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抒欲图自遣之意。
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
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根据词意,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
古诗应天长·条风布暖翻译赏析

古诗应天长·条风布暖翻译赏析《应天长·条风布暖》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其古诗全文如下: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梁间燕,前社客。
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前言】《应天长·条风布暖》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写寒食节的怀人伤春之作。
词主要写从前偶遇的恋情,而今重回故地,只留下无限惆怅。
上片由描写白天春色陡转到描写暗夜的闭门愁寂,以乱花狼藉渲染悲凉哀怨气氛。
下片追忆当年寒食节邂逅,又用逆挽章法叙写日间独寻前迹的情景。
全篇时空错综交织,现实与追思交错复杂,意境扑朔迷离,情感真挚深切。
【注释】条风:即春风霏雾:飘拂的云雾池台:有本作“池塘”。
池苑楼台夜堂:有本作“夜台”前社:春社芸香: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
泛指花之香气邂逅:不期而遇油壁:油壁车,车壁以油饰之“汉宫传烛”句:唐韩翃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翻译】春风吹来,大地回春。
薄雾散去,一片晴空。
池台亭榭一片生机,到处是美丽的春色。
夜色沉沉,空中无月光,我心中愁苦,正是寒夜的节气,我独自一人闷坐屋里。
画梁间栖息的双燕,它们是旧客,与我相识熟悉。
仿佛在一声一声笑我,一个人在屋门度日,感到孤单。
纷乱的花飞过墙去,隔院飘来香气,满地落花堆积。
我长长地记着那一次,在郊游时我们偶然相遇。
那时你的小车是油彩画的车壁。
如今又到寒食,宫廷中传送蜡烛,王孙的宅院中飞出烟。
青草地依旧,却感到迷了路。
我仔细寻找往日的旧迹。
在柳荫里,寻到了那里的宅院。
【赏析】此词以回环起伏。
跌宕有致的方式抒发了作者沉郁,惆怅和空虚的心境。
作者寓情于景,借景物创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境界,深沉淡淡雅,凝重旷远的意境中,烘托出词人曲折细腻、飘忽不定的复杂心绪。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浪淘沙慢·晓阴重》由周邦彦创作。
这是一首伤春念情的词作。
全词三阕,上阕追忆当年时令节候及折柳惜别的情事。
前者则是后者的烘托。
“拂面垂杨”与“红泪玉手”,细节传神,足见当年印象之深。
“念汉浦”以下三句抒言信断绝之憾。
中阕写别后情思。
在流动的情绪中,浓化别离的伤感。
无可奈何的凄凉,令人叹惜。
“凭断云留取”,最先使人哀叹。
下阕写去则去也,可“怨歌”,永唱。
虽“怨”,却不“恨”伊,只有“恨春”不给机会。
以景结情,留下怅远、空阔的情韵,使人回味无穷。
作品原文浪淘沙慢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扶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
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作品注释1、城堞:城上齿状的矮墙。
2、脂车:车轴涂上油脂的车,润滑以利快行。
3、乍阕:方停,刚结束。
4、红泪:胭脂泪。
5、离鸿:此处喻离别的恋人。
6、琼壶敲尽缺:《世说新语》载,晋王敦酒后,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作品译文大清早阴云密布,严霜打的青草凋残,浓雾笼罩城上矮墙,南街上车儿正等待出发,东门外别宴也已停歇。
垂柳正拂人面,柔嫩的杨柳枝已可以编结。
我以手掩面拭泪,亲自把送别柳枝采折。
想那时汉浦别后,她就如鸿雁不知飞向何处,长时间音信断绝。
情切切,登高望远地遥天阔,在这露冷风清之时,我只能苦熬着长夜漫漫。
叹人间万事最难忘的,只有轻率地离别。
翠玉杯中酒未喝完,愿凭借天上残云,留住西楼下落的明月。
丝织的衣带失去了光泽,绣被叠一旁,连环锁已解,旧香早已消歇。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三百首篇一:宋词三百首全集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宋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朱孝臧(又号彊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
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
《宋词三百首(全集)》目录:【宋词三百首·第一卷】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张先: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张先: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采莲令·月华收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柳永:浪淘沙慢·梦觉柳永:红窗迥·小园东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柳永:戚氏·晚秋天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晏几道:六幺令·绿阴春尽晏几道: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晏几道: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留春令·画屏天畔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庆清朝慢·踏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词三百首·第二卷】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韩缜:凤箫吟·锁离愁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二)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三)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四)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秦观:如梦令·春景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篇二:宋词三百首目录钱惟演:木兰花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苏幕遮范仲淹:御街行张先:千秋岁张先:醉垂鞭张先:一丛花张先:天仙子张先:青门引张先:菩萨蛮张先:木兰花晏殊:破阵子晏殊:浣溪沙晏殊:浣溪沙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木兰花欧阳修:浪淘沙欧阳修:青玉案柳永:曲玉管柳永:雨霖铃柳永:蝶恋花柳永:采莲令柳永:浪淘沙慢柳永:定风波柳永:少年游柳永:戚氏柳永:夜半乐柳永:玉蝴蝶柳永:八声甘州柳永:迷神引柳永:竹马子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千秋岁引王安国:清平乐晏几道:临江仙晏几道:蝶恋花晏几道:蝶恋花晏几道:鹧鸪天晏几道:生查子晏几道:木兰花晏几道:清平乐晏几道:阮郎归晏几道:阮郎归晏几道:六幺令晏几道:御街行晏几道:留春令晏几道:虞美人晏几道:思远人王观:卜算子王观:庆清朝慢苏轼:水调歌头苏轼:蝶恋花苏轼:西江月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念奴娇晏殊:清平乐晏殊:木兰花晏殊:木兰花晏殊:踏莎行晏殊:踏莎行晏殊:蝶恋花韩缜:凤箫吟宋祁:木兰花2欧阳修:南歌子欧阳修: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欧阳修:诉衷情欧阳修:踏莎行苏轼:永遇乐苏轼:洞仙歌苏轼:卜算子苏轼:青玉案苏轼:临江仙苏轼:定风波苏轼:江城子苏轼:贺新郎黄庭坚:清平乐黄庭坚:望江东秦观:好事近秦观:鹊桥仙秦观:江城子秦观:望海潮秦观:八六子毛滂:惜分飞陈克:菩萨蛮陈克:菩萨蛮李元膺:洞仙歌时彦:青门饮李之仪:卜算子李之仪:谢池春周邦彦:瑞龙吟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兰陵王周邦彦:琐窗寒周邦彦:六丑周邦彦:夜飞鹊周邦彦:满庭芳周邦彦:过秦楼秦观:满庭芳3秦观:满庭芳秦观:减字木兰花秦观:浣溪沙秦观:阮郎归晁端礼:绿头鸭赵令畤:蝶恋花赵令畤:蝶恋花赵令畤:清平乐晁补之:水龙吟晁补之:忆少年晁补之:洞仙歌晁冲之:临江仙舒亶:虞美人周邦彦:花犯周邦彦:大酺周邦彦:解语花周邦彦:蝶恋花周邦彦:解连环周邦彦:拜星月慢周邦彦:关河令周邦彦:绮寮怨周邦彦:尉迟杯周邦彦:西河周邦彦:瑞鹤仙周邦彦:浪淘沙慢周邦彦:应天长周邦彦:夜游宫贺铸:青玉案贺铸:感皇恩贺铸:薄幸贺铸:浣溪沙贺铸:浣溪沙贺铸:石州慢贺铸:蝶恋花4贺铸:天门谣贺铸:天香贺铸:望湘人贺铸:绿头鸭张元幹:石州慢张元幹:兰陵王叶梦得:贺新郎叶梦得:虞美人汪藻:点绛唇李玉:贺新郎廖世美:烛影摇红吕滨老:薄幸鲁逸仲:南浦岳飞:满江红张抡:烛影摇红程垓:水龙吟张孝祥:六州歌头张孝祥:念奴娇韩元吉:好事近韩元吉:六州歌头袁去华:瑞鹤仙袁去华:剑器近袁去华:安公子陆淞:瑞鹤仙刘一止:喜迁莺韩疁:高阳台李邴:汉宫春陈与义:临江仙陈与义:临江仙蔡伸:苏武慢蔡伸:柳梢青周紫芝:鹧鸪天周紫芝:踏莎行李甲:帝台春李重元:忆王孙万俟咏:三台5篇三:《宋词三百首》注音版【导读】上彊村民重编况周颐原序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
宋词三百首全集

宋词三百首全集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宋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朱孝臧(又号彊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
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
《宋词三百首(全集)》目录:【宋词三百首·第一卷】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张先: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张先: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采莲令·月华收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柳永:浪淘沙慢·梦觉柳永:红窗迥·小园东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柳永:戚氏·晚秋天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晏几道:六幺令·绿阴春尽晏几道: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晏几道: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留春令·画屏天畔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庆清朝慢·踏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词三百首·第二卷】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韩缜:凤箫吟·锁离愁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二)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三)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四)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秦观:如梦令·春景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陈克:菩萨蛮·赤栏桥近香街直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时彦:青门饮·胡马嘶风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谢池春·残寒消尽晁元礼:绿头鸭·晚云收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晁补之: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晁补之:盐角儿·毫社观梅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舒亶: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宋词三百首·第三卷】朱服: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周邦彦:琐窗寒·暗柳啼鸦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花犯·粉墙低梅花周邦彦:大酺·对宿烟收春雨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周邦彦:尉迟杯·离恨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周邦彦: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感皇恩·兰芷满芳洲贺铸:薄幸·淡妆多态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浣溪沙·不信芳春厌老人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贺铸:石州慢·薄雨收寒贺铸: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贺铸:天门谣·牛渚天门险贺铸:忆秦娥·晓朦胧贺铸:天香·烟络横林贺铸:望湘人·厌莺声到枕贺铸:绿头鸭·玉人家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张元幹:兰陵王·卷珠箔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李玉: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吕滨老:薄幸·青楼春晚鲁逸仲:南浦·风悲画角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张抡:烛影摇红·双阙中天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韩元吉:好事近·凝碧旧池头韩元吉:六州歌头·东风著意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刘一止:喜迁莺·晓行韩疁:高阳台·频听银签李邴:汉宫春·潇洒江梅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蔡伸:苏武慢·雁落平沙蔡伸:柳梢青·数声鶗鴂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徐伸: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雀【宋词三百首·第四卷】田为: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曹组:蓦山溪·梅陆游:瑞鹤仙·脸霞红印枕陆游:卜算子·咏梅陈亮:水龙吟·春恨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范成大:霜天晓角·晚晴风歇范成大: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汉宫春·立春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姜夔:疏影·苔枝缀玉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姜夔: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姜夔:一萼红·古城阴姜夔:霓裳中序第一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严仁: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张镃:满庭芳·促织儿张镃:宴山亭·幽梦初回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双双燕·咏燕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史达祖:喜迁莺·月波疑滴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刘克庄:贺新郎·端午刘克庄:木兰花·戏林推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卢祖皋:宴清都·春讯飞琼管潘牥:南乡子陆睿:瑞鹤仙·湿云粘雁影【宋词三百首·第五卷】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吴文英:夜合花·柳暝河桥吴文英:霜叶飞吴文英:宴清都吴文英: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吴文英: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吴文英:高阳台·落梅吴文英:浣溪沙吴文英:点绛唇吴文英:祝英台近吴文英:澡兰香吴文英:风入松吴文英:祝英台近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吴文英:惜黄花慢吴文英:望江南吴文英:高阳台吴文英:三姝媚吴文英:八声甘州吴文英:踏莎行吴文英:瑞鹤仙吴文英:鹧鸪天吴文英:夜游宫吴文英:贺新郎吴文英:唐多令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潘希白:大有·九日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朱嗣发:摸鱼儿刘辰翁:兰陵王刘辰翁:宝鼎现刘辰翁:永遇乐刘辰翁:摸鱼儿周密:高阳台周密:瑶华周密:玉京秋周密:曲游春周密:花犯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僧挥:诉衷情·寒食僧挥:金明池蒋捷:虞美人·听雨蒋捷:贺新郎蒋捷:女冠子张炎:高阳台张炎:渡江云张炎:八声甘州张炎:解连环张炎:疏影张炎:月下笛王沂孙:天香王沂孙:眉妩王沂孙:齐天乐王沂孙:长亭怨慢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彭元逊:疏影·寻梅不见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彭元逊:六丑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宋词名家作品欣赏:●苏轼●辛弃疾●姜夔●周邦彦●柳永●张先●欧阳修●李清照●朱敦儒●陆游●史达祖●元好问●刘辰翁●周密●王沂孙●张孝祥●蒋捷●张元干●陈亮●刘过●温庭筠●张炎●刘克庄●秦观●吴文英●晏几道●贺铸●黄庭坚●晏殊●纳兰性德《宋词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习古堂国学网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欣赏【作品简介】《应天长·条风布暖》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寒食节的伤春之作,主要写从前偶遇的恋情,而今重回故地,只留下无限惆怅。
上阕由“春色”写起,而黑暗与冷峻又将词人包围。
更见我之愁苦。
极言已乃是世间最不幸者。
接着又以艳景反衬我之零落,使自己的悲哀更显强烈。
接着又追忆当年艳遇。
用“汉宫传烛”之故事,暗示当年邂逅时间与对象。
“青青草”以下至末,重回今日。
“前迹”不可寻,离人不可见;“柳下人家”尚还认识我,昭示出我常回故地寻觅伊人。
正是其情绵绵无尽期!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应天长·条风布暖①》作者:周邦彦条风布暖②,霏霏弄晴,池台遍满春色③。
正是夜堂无月④,沉沉暗寒食。
染间燕,前社客⑤,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⑥,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⑦,郊外驻油壁⑧。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⑨。
青青草,迷路陌。
强带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注释】①应天长:此调有令词、慢词两种。
②条风:即春风。
③池台:有本作“池塘”。
④夜堂:有本作“夜台”。
⑤前社:春社。
⑥芸香:泛指花之香气。
⑦邂逅:(xièhòu),不期而遇。
⑧油壁:油壁车,车壁以油饰之。
⑨“汉宫传烛”句:唐韩翃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题解】本篇触物生情,由寒食节追忆一段美丽的邂逅往事。
往事如烟,徒能思忆,多愁善感的词人,备受相思煎熬,内心无比惆怅。
从篇中“汉宫传烛”来看,当是写汴京之事。
故本篇当是周邦彦重返汴京任国子主簿时缅怀昔游所作。
本篇题为“寒食”,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寒食节习俗。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说:“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愁,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寒食节是包括清明在内的大寒食,汴京男女往往于此时春游欢会。
周邦彦正是在这样的寒食节与一青楼女子邂逅,数年后重回汴京,追忆往事,惆怅不已。
【句解】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自古咏寒食,多写阴雨。
周邦彦却从“暖”字、“晴”字入手,风是暖的,雾是晴的,可谓独具匠心。
“条风”,即东风。
《淮南子·地形》:“东风曰条风。
”《初学记》:“《易通卦验》曰:‘立春,条风至。
’宋均曰:‘条风者,条达万物之风’。
”由此可见,“条风”乃是春天的标志。
“布暖”之“布”字佳,写出无处不春的笼罩之势。
暖风、晴雾两相催,自然是池塘便生春草,到处春意盎然。
“池塘遍满春色”一句,自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来。
可是转眼便是寒食了。
白居易《寒食夜》诗里说:“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犹立暗花前。
”本篇不独“夜堂无月”四字从白居易诗中来,“沉沉暗寒食”的“暗”字,亦自白氏诗中来。
周邦彦本篇写寒食,与白居易诗虽有承袭关系。
但白居易所写自是诗语,周邦彦笔下却是词句。
寒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二日。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里头说:“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
京师人从冬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据此,可知宋朝人过寒食节的习俗。
梁间燕,前社客。
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春社离寒食节,时间上隔得很近。
古人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春社的标志是燕子。
栖息在梁上筑巢的燕子,是去年社日飞来的老客。
它们也仿佛在笑我一个人关着门孤单寂寞。
风起时,乱红飞过,满地狼藉。
吹来的却是隔院之花。
芸香,是一种香草。
王象晋《群芳谱》里说芸香:“此草香闻数百步外,栽亭园间,自春自秋,清香不歇。
”“隔院芸香”的“隔”字,重在嗅觉,而非视觉。
纵有院墙,芸草的芳香,总是隔不断的。
狼藉,形容纵横错路的样子。
满地狼藉,一半是视觉印象,看见眼前满地落花;一半是想象隔院落花情形。
“隔”字的实际效果,正在不隔。
此外,芸香和藏书楼有关。
芸香,可以用来防止蠹虫啃书。
所以,藏书的地方,往往称作芸台。
周邦彦曾任国子主簿,“芸香”二字,正合身份。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下片转到追忆从前。
“长记”,是说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邂逅”,是不期而遇。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驻”,即停。
“油壁”,即油壁车,是一种四周垂有帷幕、以油涂壁的马车。
乐府古辞《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是说苏小小与意中人在西陵相会之事。
“邂逅相逢”与“郊外驻油壁”这两个语典,说的都无非是美丽的艳遇,词人念念不忘。
“又见”二字,透露出的信息是:那次美丽的邂逅,发生在某个寒食节前后。
又是一年寒食时,眼前的景物,和当时仿佛没有两样:富贵人家点燃蜡烛,轻烟阵阵散出。
唐代诗人韩翃写过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宋吴自牧《梦粱录》里说:“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内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
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正此时也。
”唐宋两朝,寒食节有宫中赐给大臣蜡烛的传统。
唐人写诗,习惯以“汉”代唐,“汉宫”,即唐宫。
“五侯”,指权臣大族。
《汉书·元后传》记载,汉成帝一日之内封他五个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侯,史称“五侯”。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寒食春深,青草漫过小径。
自有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来,青草就成为中国诗歌里永恒的意象。
芳草绵绵,象征着相思不绝。
“陌”,是小路。
小径被青草遮没,尚可以细细来寻。
情感一旦迷失,前缘何从再续呢?勉强带上酒杯,沿着旧时走过的草间小径,寻找当年的感觉吧。
那远离市桥的地方,柳条掩映下的人家,分明是当时相会之地阿!“市桥远,柳下人家”,扣上文“郊外驻油壁”之郊外。
“犹自相识”之“犹自”二字,中有多少叹息!【评解】本篇题为寒食,不过触景生情,实写发生在寒食节的一段情事而已,旨在追忆,情实惆怅。
上片写眼前景,下片忆从前事,以“寒食节”相绾合。
今时之寒食,犹往时之寒食。
然今时之人,非往时之人。
往时郊外柳下,两相缱绻,今时闭门愁寂,徒闻隔院芸香。
往时一何温馨香艳,今时却如此惆怅寂寥!上下二片,今昔对比,如此鲜明。
鲜明之外,意味亦复醇厚深长。
毛先舒说本篇:“前半泛写,后半专叙,盖宋人多此法……周清真寒食词后段只说邂逅,乃更觉意长。
”(见《古今词论》所引)先著《词洁集评》中说:“美成《应天长》,空淡深远,石帚专得此种笔意”,专门指出周邦彦空淡深远笔意对姜夔的影响。
白石词中名篇《淡黄柳》,在遣词造句和意境营造上,对本篇都有许多承袭。
《淡黄柳》下片:“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读者不妨两相参看。
【赏析】此词以回环起伏。
跌宕有致的方式抒发了作者沉郁,惆怅和空虚的心境。
作者寓情于景,借景物创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境界,深沉淡淡雅,凝重旷远的意境中,烘托出词人曲折细腻、飘忽不定的复杂心绪。
时空错综交织与意脉变化莫测,是此词的特点。
全词分为四层。
第一层为起笔三句,写当日寒食白天之景,系追思实写。
以下写当日夜色,是现境,系第二层。
换头三句写当年寒食之邂逅。
是回忆为第三层。
以下写当日重寻前迹情景,又是追思实写。
为第四层。
第一层大开,第四层大合,中间两层则动荡幻忽,全篇神明变化几不可测,极尽千回百转刻骨铭心之情,又极尽其郁积深厚之意。
整首词写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激越凄楚,峭拔有力,迷离惝恍,意脉流转。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
条风即调风指春风。
春风骀荡,迷雾飘动,逗出一轮睛日,池塘水绿草清,一片春色。
起笔三句,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可是,这并非此词基调。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正是”二字,点明当下作词之现境。
寒食之夜黯然无月,沉沉夜色笼罩天地,也笼定独坐堂上的词人心头。
原来起笔三句乃追思实实写,追叙寒食白天的情景。
“梁间燕,前社客。
似笑我、闭门愁寂。
”寒食为清明前二日,春社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寒食前,其时燕子已经归来,故称梁间燕为前社客。
上二句以沉沉夜色喻示自己心灵之沉重,这四句则从燕子之眼反观自己一人之孤寂。
闭门之意象,更象征着封闭与苦闷。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芸是一种香草,此处芸香借指乱花之香气。
乱花飞过。
院里院外,一片香气,其境极美,而残花满地,一片狼藉,则又极悲。
此三句哀感顽艳,可称奇笔。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换头以“长记”二字领起遥远的回忆,为全词核心。
词人心灵中的这一记忆,正是与天长、共地久的。
那回,指双方不期而遇的那一年寒食节。
“时”,是宋人词气辞,相当于“呵”。
词人满腔哀思之遥深,尽见于这一声感喟之中。
宋代寒食节有踏青的风俗,女性多乘油壁轻车来到郊外,其车壁用油漆彩饰,故名油壁。
记忆中这美好的一暮,词中仅倏忽而过,正如它人生中倏忽而过那样。
以下,全写当日重游旧地情景。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此二句化用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既点染寒食节气氛。
也暗示出本事发生的地点汴京。
下“又见”二字,词境又拉回当日白天的情境,从而引发出下文所写对当年寒食邂逅不可遏止的追寻。
“青青草,迷路陌。
”沿着当年踏青之路,词人故地重游,然芳草萋萋,迷失了旧路;可是词人却固执不舍,“强载酒、细寻前迹。
”“强”字,道尽词人哀哀欲绝而又强自振作的精神状态。
明知重逢无望而仍然携酒往游,而细寻前迹,终于寻到。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市桥远处,那柳下人家,意与自己相识。
可是此时自己只身一人,绝非当年双双而来可比。
至此,上片起笔所写之盎然春意,只是当天重寻旧迹之前的一霎感受,其下所写之夜色沉沉、闭门愁寂,才是下片所写白天重寻旧迹之后的归宿。
清真词情深入骨。
回忆与追思实写,是这位词人的两大的绝技。
清真词具备这两个特点,可谓有体有用。
此词是作者怀人之作,调名《应天长》,实有深意。
南宋陈元龙注于调名下引《老子》“天长地久”及《长恨歌》“天长地久无终毕”二语,不愧词人之知音。
此词声情与语言之特色也颇为明显。
上片自“梁间燕”之下,下片“自青青草之下。
皆为三、四字短句,此词韵脚为入声,句调既紧促,韵调又激越,全词声情便是一部激厉凄楚的交响乐。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北宋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