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英语文本整合复习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核心素养是指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发展的跨学科能力和思维模式,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中,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阅读理解的特点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入手,探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的策略。

一、阅读理解的特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文章内容通常涉及社会、文化、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难度较大。

备考英语阅读理解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能力,才能应对考试。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1.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推理的能力。

在备考英语阅读理解时,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文章的能力,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推理文章隐含信息的能力。

这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性分析和评价文章内容。

2.跨文化交流能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习俗,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备考英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3.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对信息获取、评价、组织和应用的能力。

在备考英语阅读理解时,学生需要具备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备考英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三、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1.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备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需要培养每天定期阅读的习惯。

可以选择一些英文报纸、杂志或网络文章进行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掌握阅读技巧备考英语阅读理解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快速浏览文章,捕捉主旨句和关键词,逐段理解文章内容,从上下文推断词义等。

通过不断练习,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

3.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备考英语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和参加语法练习,来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英语群文阅读复习模式探究

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英语群文阅读复习模式探究

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英语群文阅读复习模式探究作者:赖轶璇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1年第08期【摘要】在高中英语新课标背景下,为更好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需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培养,我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模式是让教师和学生从教材出发,通过一个或多个议题找到一组文章类似的特征,进行系统化学习,这一复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掌握文章内容和知识点,便于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以及类比推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重要意义。

高三英语教学受高考影响很深,教师应加强对高三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而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人文性的重视,也就是通过语言以及书本的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积极塑造学生完备的人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以及各项能力完备的现代化社会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英语;群文阅读复习【作者简介】赖轶璇,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引言阅读在英语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阅读成为复习的一大重点与难点,良好高效的阅读模式可以改善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群文阅读就是一种现代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类比能力,而且对于满足学生对同类知识的需求以及语言表达、阅读分析与理解文章的核心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英语阅读所占比重大,因此,英语阅读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整体文章把握能力的培养,并且锻炼学生的敏锐性,快速找出文章中细节性的关键点。

一、群文阅读复习模式在高三英语复习的重要意义群文阅读模式是指,在复习中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应用到学生复习过程中。

教师应首先将教材上内容相似、语法一致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习,在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并且在相似主题的阅读文章中进行对比,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进行归纳总结,在之后的阅读理解练习中更容易抓到文章的主旨,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选出正确的答案。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摘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全面推进,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中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思路导向,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一轮复习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第一轮复习具备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考英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更加重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

因此,在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时不需要对已知内容进行不断重复与强化,而是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一、指导思想自“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提出后,教育教学的开展就需要以学科素养为依托,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不断追求应试能力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有效融合。

因为核心素养会对人格素养的形成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并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立德树人”战略要求进行落实的有效响应,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责任。

让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策略1.夯实基础。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不论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都需要坚持以教学材料为主,将阅读课文作为复习的主线,以对所包含的词汇知识进行内化,奠定结实的英语基础,对学生的听、读、写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课文可以对词汇、日常用语、语法、句型进行提供,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对每个单元语法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又存在区别的语法进行有效归纳,让语法知识学习变得更具条理性,帮助学生由根本上对重点内容进行确切把握,为之后的复习奠定良好基础。

2.单项训练。

重视对重点单词、习惯用语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单词学习进行关注,特别是动词、名词、副词等常用词性的使用方法。

重视对词汇量的不断扩充;注意对名词一词多义的掌握;注意单个动词词义的掌握,还要对动词词组所具备的各类意义进行掌握。

尽量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词、词组进行学习与掌握。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复习优化教学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复习优化教学策略

◎湖北省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何永翠直击中高考在高中英语复习课堂中,如何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和难度的工作,教师需要剖析新的知识点,并与之前的知识点有效融合起来,才能进一步保证教学效果。

面对高中的学生,教师需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高考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进行明晰,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信心。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目标第一”的原则,在该原则下开展有效的英语复习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词汇复习:以点带面,突显拓展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词汇量一般要求在3100~3500,单词量大,如果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是难以准确记忆每个单词的含义的,并能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中准确理解和应用它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词汇归类的方式进行复习,将同一类别的词汇放在一起进行复习和记忆。

如可以按照话题进行归类,也可以按照词性进行归类,还可以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归类。

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词汇复习,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考查词汇的拼写和用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注重词汇归纳教师在开展英语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衔接,实现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关键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生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以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学习要点,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难度。

例如,“suggest”属于考试中高频出现的词汇,教师在对这一词汇进行复习教学时,需要将词汇的相关用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进行总结与归纳。

如该词汇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当它表示“建议”的时候,可用于虚拟语气的句子中;当它表示“暗示、表明”的意思时,需要注意场景的正确使用。

每一个英语词汇都不是独立的,都有其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知识点网络,全面掌握高频词汇、难点词汇,让知识点复习的针对性更强,也更为全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多维度解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多维度解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多维度解读策略1. 引言1.1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品德、情感、态度等素养的总和。

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逐渐向更为抽象和深刻的层次发展,这时候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学生作为青少年阶段的学习者,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将核心素养纳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英语学习中,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高中英语阅读的挑战Another challeng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s the lack of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the texts. Many students may find the assigned readings boring or irrelevant to their own lives,which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and develop a deep understanding.2. 正文2.1 多维度解读策略的理论基础多维度解读策略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撑。

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在阅读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情感等。

通过多维度解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出,文本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阅读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解读这些隐含的文化意义。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考生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多考生备考中最头痛的一部分。

笔者在备考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针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

一、培养核心素养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察的不仅是考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考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阅读方法在备考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培养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考生要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考生要注重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了解题目的要求,找准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考生要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三、备考策略四、应试技巧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

考生要注重题目的分析,了解题目的要求,找准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考生要注重时间的把控,合理安排答题的时间,争取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答题。

考生要注重答题的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答题策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五、实战演练在备考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战演练。

考生要进行大量的真题练习,了解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出题规律和风格。

考生要进行大量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考生要进行大量的错题复习,找准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不足,加以弥补,提高备考效果。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应试技巧,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策略,进行大量的实战演练,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备考效果。

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令人满意的备考成绩。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考生备考中的一大难点,它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当下教育观念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关键词之一。

那么,怎样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制定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呢?第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首要任务。

学生应该养成每天坚持阅读英语书籍或文章的习惯,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材料,包括英语小说、英语报纸、英语杂志等。

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逻辑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扩大词汇量英语阅读理解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生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考生的理解能力。

考生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可以通过背单词、背词根词缀、经常阅读英语材料等方式来进行词汇的积累。

在备考过程中,要尽量多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以便更广泛地积累词汇。

注重语法知识语法知识在阅读理解中同样重要,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考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复习语法书、做语法练习题等方式来巩固语法知识。

第四,训练阅读技巧在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时,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扫读和略读的方式来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可以进行细读,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观点。

通过训练阅读技巧,考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阅读理解,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参加逻辑思维能力培训班、多做逻辑思维题等方式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重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逻辑思维方式,从中学习并积累。

第六,刻意训练刻意训练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来进行刻意训练,熟悉题型和考点,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1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1为例

1352019年12期总第452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说明文文本解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1为例文/景 冉 王超杰 于 慧 纪雪慧文本内容结构,理解段落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对语篇的理解能力。

概括文章大意,提取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提高学生的信息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文本文体本文属于说明文题材,本文的主题是节日与庆典,主要介绍了四类节日的起源以及不同地区人们的庆祝方式。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例的文体,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学习本课可以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和说明方法进行分析。

按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划分,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节日的起源及其庆祝方式。

其次按照语言风格划分,本文是一篇生动说明文,用生动形象、地道的语言说明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庆祝节日,例如:handsome rooster等。

本文用了举例子和对比的说明手法,使文章有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极好地体现了说明文的三要素: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生动性,语言的准确性。

基于对文本文体的解读,教师可以预设以下学习目标: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对象,语言风格,说明文的三要素结构等),了解说明文这一文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理解,提取和概括文本的文体信息等思维品质目标。

理解文本意义,识别文本的表意手段等语言能力目标。

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既具体又有说服力,并学会构架说明文的文本结构,以读促写,提高作文能力。

四、文本语言说明语篇的目的是向读者准确的介绍或解释某一事物是读者阅读文本后能对这一事物有所了解,给读者以知识。

阅读文本后可以看出该文本的语言具有准确,地道的特点。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说明方法的使用上,本文从宏观上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对各种节日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读者在阅读文本后,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对文章内容有大体了解;在微观上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该文本运用大量的事例,向读者介绍各种节日,使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俗节日以及发生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
英语文本整合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英语文本整合复习
摘要:本文结合平时的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重点探索高三有效的英语复习教学,主要是分析文本化,整合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本;整合;学科核心素养
高三的英语教学应该以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诸方面全面且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高三的复习教学实践中,探索文本化,整合化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点复习,走向文本化复习
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具体的词汇或语法结构,但到具体语境中还是不会用,因为他们习惯性地把文章分裂成一个个的词汇与句子,缺乏语篇上下文的意识,缺乏深度思考。

2017年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运用的描述: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的文本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二、改变碎片化复习,走向文本整合化复习
考虑到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会迁移,学了易混易忘,高三的英语教学应该走整合化复习。

关于整合的研究,最早的要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他在《第一原理》中阐述了他的进化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最著名的是其进化公式:“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的、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

”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

这也正符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他们经历了高一,高二的分化阶段,到了高三就应该是进入整合阶段了。

因此我们高三的英语复习就应该走文本整合化复习,这里的整合可以是初高中文本的整合,大单元文本整合、群文阅读,体裁,题材等的整合。

文本整合不仅能在具体的,充实的语境背景下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能将话题相关,体裁相关的语言、思维、文化有机融合,构建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化,网络化知识、关注内容和提升,引导分析评
价、致力迁移创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立足教材文本整合,提升读写能力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题材丰富,体裁广泛,语言地道。

话题涵盖了生活方式、节日文化、语言学习等;词汇及表达方式丰富,语篇主题意义丰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因此我们要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文本整合的作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话题整合的例子:Unit 3 celebration文本话题信息丰富,Lesson 1介绍了中秋节,元宵节等;Lesson 4 Christmas;Culture Corner介绍了万圣节;bulletin board 介绍了国庆节和春节,把这些文本整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首先先提取文本的结构(date,meaning,food,activity),然后再进行主题,语用等信息的深加工整合,最后再结合主题进行写作训练。

(Create a festival about your school life; love and share; nature and animals;...)(二)体裁整合,掌握文体特征(文章结构,写作手法,写作意图,语言艺术等),培养文体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应用文brochure:必修三Unit 7 Lesson 3;Unit 8 Lesson 1; Communication Workshop camp xtreme;整合总结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意图,再结合高考题进一步训练这一类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推断文章出?题及写作意图题),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一类文体的命题特点:
(2012全国卷1 E篇)75. 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C
A. A science textbook.
B. A tourist map.
C. A museum guide.
D. A news report.
2. 新闻报道:Unit 10 Lesson 1; Unit 11 Lesson 1; Unit 11 Lesson 4;整合总结新闻报道的文体结构,语言特点(直接引语,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再结合高考题进一步训练这一类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概括文章主旨及标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卷I阅读C篇(探讨爵士乐未来的发展);2017年天津阅读C篇;等等。

四、注意策略引导,推进信息深层加工及整合综合运用
要推进文本信息的深层加工,实现文本信息的整合,综合运用,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的策略加
以引导。

思维导图能够将散乱的内容分类整理、使之条理化、视觉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加工速度、记忆速度和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长,提高课堂效率。

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培养提炼关键词的概括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笔者在高三的两篇记叙文整合读写课中(北师大版必修三Unit 7 Culture Corner Zheng He and His Seven Voyages,Unit 8 Lesson 3 Marco Polo and His Travels),就是借助表格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一些事迹行为,思考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身份特征。

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整合,综合运用,如这节记叙文读写课中,我就引导学生借助两个思维导图整合两个人的共同之处,评价学习,自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exploration”,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输出表达,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内化。

总之,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教学上的顶层设计师,立足文本,以生为本,整合,综合文本信息,智慧地读,读写结合,从容地写,喜悦地品,融育人目
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思,陈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5.
[2]鲁子问.英语教学为什么需要思维图,2016.
作者简介:
洪跃琼,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