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名师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略读课文《灯光》。
这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重现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画面。
《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梯级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本单元设置”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的编排目的是什么?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和自豪,立志报国。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詹天佑》一文是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要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进一步领会詹天佑的精神。
2.注意读出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不怕艰难的勇气和毅然接受任务、为祖国人民争气的决心。
三、《怀念母亲》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具有跳跃性且对两位母亲的这种深厚情感,学生缺乏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情感方面有一点困难。
四、怎样理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所表达的情感?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作者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
句子中的”频来入梦“和”也“字很巧妙的将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祖国和母亲联系起来。
五、《詹天佑》一课的读写结合点落实到哪里?面对着将自己生命化为铁轨的詹天佑,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哪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写的时候可以适当借助诗文词句来表达你的感受。
六、《彩色的翅膀》课题蕴含着哪些含义?1、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及保家卫国、建设海岛理想的实现。
七、如何加深对《中华少年》一文的体会?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
读后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可交流诗句的理解,也可以交流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以交流内心的情感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全诗,自然达到预想境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一、主题:本单元教材主题是“人间真情”,共编排了四篇课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式》、《船长》、《爱之链》。
《负荆请罪》写的是“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为国受辱忍让,廉颇为国、为友登门谢罪。
《最后的姿式》塑造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蓦地来暂时,用“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式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船长》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在客轮被撞毁的危机时刻,镇定指挥、视死如归、忠于职守“与阵地共存亡”的崇高形象。
《爱之链》则写下岗的乔依,在路上主动匡助老太太修车,并谢绝了报酬;老太太开车到了路边的小饭店吃饭,又暗暗资助孕妇的故事。
四篇课文歌颂了爱国、爱生、爱岗、爱社会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主人公们为祖国、为他人献出真爱,向人间撒播真情的崇高精神的境界。
二、学情分析1、 10%学生学习能力极差,连最基本的组词、拼读都不行;30%学生学习普通,句子的结构特征掌握不了; 50%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较好,但偏科现象严重;10%学生发展均衡一些。
2、两极分化严重,差的学生作业完成不了,每次检测个位数,无法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三、单元目标1、学会认识 31 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学会阅读剧本。
3、学习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体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5、学生能体味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6、学生能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7、学生能感受谭千秋老师大爱无疆。
8、学生能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匡助的时候,应该赋予无私的匡助。
9、自学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0、注意边读边想象。
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13、习作:安排学生回家向父母示爱,并写下整个过程。
14、口语交际:化身记者,现场采访,学写采访记录。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1闲逛一、教学目标(1)精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尝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尝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致词句,品尝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终一句话。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同学心情,感受布满温馨的气氛,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老师配乐范读,同学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同学自由朗读,相互争辩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同学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答复几个问题:(多媒体呈现字词)① 参与闲逛的人物闲逛的地点闲逛的季节闲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答复)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闲逛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闲逛;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闲逛;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闲逛。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争辩题目,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争辩)落脚点一:劝母闲逛,让生命连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情愿出来闲逛真的是由于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打算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商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打算转变办法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重点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 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
教具学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 爱国
教学反思:
作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带着激情在反复读,然后背
诵。
课题
6.怀念母亲 课时
二课时
三维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 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 4、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 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不明白的问 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真初读了课文,了解到 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学们还 什么不太明 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2.生提问题,讨论解决。 教学预设一:此环节要注意解决课后二题,如 若学生没有提出这几个问题,则由老师带领大 家找出此问题。反复读文章那一段的描写,在 读的基础上,画出示意图,再读检查自己的示 意图是否正确。 教学预设二:学生可能问:青藏铁路从格尔木 ──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京张铁路才200公 里,为什么詹天佑能凭借京张铁路成为杰出的 爱国工程师?(教师可请同学们读重点句,抓
重点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 感,感悟爱国情。
教具学具: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 中国心》的歌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单元生字,能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3)学会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摘录、批注、概括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包括《山行》、《枫桥夜泊》、《浪淘沙》等古诗,以及《观潮》、《草原》等现代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
(3)摘录、批注、概括等阅读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古诗的鉴赏。
(2)现代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山行》(1)导入:介绍作者杜牧,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2.第二课时:《枫桥夜泊》(1)导入:介绍作者张继,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3.第三课时:《浪淘沙》(1)导入:介绍作者刘禹锡,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4.第四课时:《观潮》(1)导入:介绍作者鲁迅,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5.第五课时:《草原》(1)导入:介绍作者老舍,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
(2)进行单元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教材分析:《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把握*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表达的准确与细致,积累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重难点分析: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入题。
1.谈话导入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苏州盛产一种以“蜷曲成螺,碧绿清香”而驰名的茶,它就叫“碧螺春”。
( 板书课题)2.交流课前查阅的关于“碧螺春”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出示课件(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碧螺春哪几方面的内容。
2.检查效果。
(1)出示生词,这些生字生词中你认为哪些生字的音与形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交流预设:津:读音是“jīn”。
赢:最下面的组成是“月”、“贝”、“凡”。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请学生说说*写了些什么?交流预设:课文写了碧螺春的传说、碧螺春的采摘、碧螺春的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欢。
二、导读——细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1)学生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将第二段转化成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关于碧螺春的“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所以人文性方面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而工具性方面的目标告诉我们:“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
【单元重、难点】
1、熟悉生字词,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建议】
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
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课时安排】
5、詹天佑 2课时
6 怀念母亲 2课时
7、彩色的翅膀 1课时
8、中华少年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展示二共5课时合计1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