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吴旺春;陈水钰;彭演国;季学成【摘要】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5月—2016年9月入住该院神经外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患者30例,微创钻孔引流的实验组患者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生存患者3个月ADL分级比较,实验组Ⅰ~Ⅲ级者为18例(75%),开颅组为11例(44%),两组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1,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4.6%,对照组63.3%,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实验组7.7%、对照组16.7%,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实验组11.5%、对照组16.7%,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实验组7.7%、对照组13.3%,脑梗塞发生率实验组3.8%、对照组16.7%,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应激性溃疡、脑梗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微创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ADL评分【作者】吴旺春;陈水钰;彭演国;季学成【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安 35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安 35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安 35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安 3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的特征[1]。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t r e p a n a t i o n a n d ra d i n a g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u r o k i n a s e , B ro g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s ma l l b o n e wi n d o w c r a n i o t o my e v a c u a t i o n o f h e ma t o ma i n t r e a t me n t . T wo
of Hype r t e ns i v e Ce r e br a l He m or r ha g e
L UO W e i , HUJ i a n - j u n
( D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a n s h u i H o s p i t a l , F o s h a n 5 2 8 1 0 0 , C h i n
h y pe r t e ns i v e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 Me t ho d s Ch o o s e 9 4 c a s e s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t o A g r o u p a n d B g r o u p . A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c r a n i a l
患者 9 4例 随 机 分成 A、B 两组 。A 组 给予 颅 骨钻 孔尿 激酶 溶解 引 流术 治疗 ,B组 给 予 小骨 窗开 颅血 肿 清除 术 治疗 。观 察 两 组患 者手 术 效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脑出血发生后,颅内血块的形成会造成颅内压力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病人生命危险。

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术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那么这两种方法在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上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脑出血的危害及治疗现状脑出血是指在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引起的非创伤性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脑出血的危害不容忽视,因为它会直接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还可能导致病人昏迷、瘫痪甚至死亡。

脑出血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有手术和药物治疗两种,其中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术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微创钻孔引流是通过钻孔在颅骨上形成一条直径2~3毫米的孔道,将引流导管插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以排除积血和降低颅内压力。

而尿激酶溶栓术是通过局部导管治疗技术将尿激酶导入血栓血管内,溶解颅内血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二、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溶栓术对比1. 治疗原理2. 治疗效果在治疗效果上,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术都有一定的优势。

微创钻孔引流可以迅速排除颅内积血,并确保颅内血液循环通畅,有效降低颅内压力,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但对于血块的溶解能力较弱。

尿激酶溶栓术则是通过溶解血栓中的血块,可以快速恢复血流通畅,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手术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 适用人群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术在适用人群上也有所区别。

微创钻孔引流适合于颅内血块较大,颅内压力增高,需要迅速排除颅内积血的患者,而尿激酶溶栓术适合于血块较小或者颅内压力不是特别高的患者。

三、小结及展望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术在治疗原理、治疗效果和适用人群上各有优势和劣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为脑出血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临床研究·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高血压脑出血(HICH )占脑卒中的10%~15%,一半以上死于发病后48h [1]。

本病因血压增高致脑血管破裂脑实质内出血,症状体征短时间内可达到高峰[2]。

致死和致残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导致的占位及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等[3]。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且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以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4]。

笔者回顾性分析68例HICH 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HICH 患者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3±9.4)岁。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经头颅CT 、MRI 等确认脑出血。

肢体瘫痪37例,意识障碍14例,格拉斯哥(GCS )评分均≥6分。

脑出血量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为15~56mL 。

出血位于基底节42例,丘脑13例,皮质下4例,小脑2例,脑室内或破入脑室7例。

除外昏迷、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及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等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GCS 评分、脑出血量、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进入研究。

1.2方法1.2.1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于头颅CT 显示的血肿层面最大处中心点与颅骨最短连线交点局麻下头颅钻孔,避开功能区和重要血管。

钻孔成功后将引流管置入血肿,液化血肿可自行流出,适当抽吸,术后予2mL 等渗盐水+尿激酶1万~2万U 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30min 放开。

之后根据头颅CT 、引流情况及临床表现可再次予3mL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张永兵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目的比较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35例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V级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级别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82.5±4.8)%,对照组为(70.4±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使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且血肿清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当前临床神经内镜技术与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迅速发展,对于脑出血而言临床多采用神经内镜微创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

经由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对直径在约1cm的常规骨孔予以有效利用,进而在直视下对脑内血肿予以彻底、迅速清除,且不会过多损伤脑组织。

为比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经为高血压患者,且CT检查后证实为颅内出血。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35例采用神經内镜微创手术。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为51至74岁,平均(63.7±4.2)岁;脑出血部位:23例为基底节区,5例为额叶,5例为额顶叶,2例为小脑。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52至76岁,平均(65.1±4.8)岁;脑出血部位:22例为基底节区,6例为额叶,4例为额顶叶,3例为小脑。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对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对照。

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钻孔组钻孔引流术治疗。

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全程失血量和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

结果:钻孔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

钻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全程失血量均明显优于开颅组,P<0.05。

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价值【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moval of hematoma and drilling drainage craniotomy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linical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 Methods:from January 2014 - June 2015,110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 method,craniotomy group use for removal of hematoma craniotomy treatment;Drilling group drilling drainage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surgery,surgical blood loss all the tim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reatmen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comparison. Results: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raniotomy group,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raniotomy,P < 0.05). Drilling operation time,operation the whole group patients blood los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raniotomy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illing drainag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better than craniotomy for removal of hematoma,can reduce bleeding,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craniotomy for removal of hematoma;Drilling drainage;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Application value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病常见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病可导致脑底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以小动脉管壁纤维样变性和玻璃样变性、局灶性坏死、出血、缺血等为主要表现,可降低血管壁强度,导致局限性扩张,引发微小动脉瘤。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用于治疗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76例外囊区脑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各38例。

对照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相同位置脑出血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术;钻孔引流术;脑出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患,其发生率较高,是由于颅内血管自发性破裂所导致。

脑出血的发病率约为脑卒中病人中的20%-30%,而患者在发病初期就有30%-40%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即使患者幸存下来并接受了有效的治疗,也往往会留下一些副作用,如认知功能、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问题[1]。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低出血量的患者,一般倾向于采用非手术疗法。

然而,当失血量超过30 ml时,常规的保守治疗就不再适用。

此时,就要经过手术治疗,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清除颅内血肿,防止继发性脑损伤而达到改善大脑神经功能障碍。

但不同的手术方式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就对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这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2022年1月-202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76例外囊区脑出血患者,血肿量按多田公式预估出血量30-40ml,入院时无明显并发症,GCS评分11-13分,并将其随机分组,各38例。

观察组,男女比20:18,年龄32-68岁,平均(50.34±2.04)岁。

对照组,男女比21:17,年龄33-67岁,平均(50.71±1.97)岁。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摘要】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颅内血块形成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

本文旨在比较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解颅内血块的治疗效果。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通过引流法将颅内血块排出,而尿激酶则是通过溶解血块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发现,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具有更快速的疗效和较高的有效率。

安全性对比分析显示,尿激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等副作用,而微创钻孔引流较为安全。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颅内血块中具有更优越的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微创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完善尿激酶的溶栓疗法。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钻孔引流、尿激酶、颅内血块、溶解、对比研究、临床疗效、安全性、效果比较、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等疾病患者。

脑出血的发生会导致颅内血块的形成,进而增加颅内压力,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血块、药物治疗等,但是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周期长的缺点。

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和分析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它们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通过对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风险和安全性,为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脑出血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2. 正文2.1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的原理和方法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精准地定位到脑出血灶的位置,在患者头皮与颅骨之间形成微创的通道,然后利用专用的钻孔设备将血肿内的积聚血液渗出,从而减轻颅内压力和脑组织的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高血压脑出血(HICH )占脑卒中的10%~15%,一半以上死于发病后48h [1]。

本病因血压增高致脑血管破裂脑实质内出血,症状体征短时间内可达到高峰[2]。

致死和致残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导致的占位及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等[3]。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且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以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4]。

笔者回顾性分析68例HICH 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HICH 患者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3±9.4)岁。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经头颅CT 、MRI 等确认脑出血。

肢体瘫痪37例,意识障碍14例,格拉斯哥(GCS )评分均≥6分。

脑出血量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为15~56mL 。

出血位于基底节42例,丘脑13例,皮质下4例,小脑2例,脑室内或破入脑室7例。

除外昏迷、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及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等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GCS 评分、脑出血量、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进入研究。

1.2方法1.2.1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于头颅CT 显示的血肿层面最大处中心点与颅骨最短连线交点局麻下头颅钻孔,避开功能区和重要血管。

钻孔成功后将引流管置入血肿,液化血肿可自行流出,适当抽吸,术后予2mL 等渗盐水+尿激酶1万~2万U 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30min 放开。

之后根据头颅CT 、引流情况及临床表现可再次予3mL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张永兵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 )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近、远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远期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HICH 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尿激酶;小骨窗开颅术[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b )-0070-02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skull drill drainage -urokinase perfusion and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hy -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ZHANG Yongbing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an City,Shaanxi Province,Yan'an 71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ntras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 and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Methods 68patients with HICH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9to April 2011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34)and control group (n =34),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then the operating time,hospital stays,rehaemorrhagia rate,short term effects and long-term effects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Operat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s in obser -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1),the difference of rehaemorrhagia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short term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long-term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P <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 perfusion has a better effects for removing the hematoma in HICH than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and it is safe,reliabl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HICH;Skull drill drainage;Urokinase;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70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临床研究·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等渗盐水+2万U 尿激酶注入,夹闭引流管4h 后放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时可再次注入5mL 等渗盐水+6万U 尿激酶夹闭引流管4~6h 后放开,每日1~2次,连续1周,复查头颅CT 血肿基本消失可拔除引流管。

1.2.2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全麻,头颅CT 血肿定位,于距离血肿最近处避开大脑功能区与重要血管行颅骨开窗(直径≤4cm ),“十”字切开硬脑膜,钝性分离脑组织,脑穿刺针对探查,清除60%以上血肿(附着的小血块不予强行清除,避免造成新的出血点),生理盐水冲洗,确认无渗血后置管引流,必要时镜下清除,术后根据颅内压决定是否进行硬脑膜缝合,术后24h 复查头颅CT ,确认无活动出血拔除引流管[5]。

1.3术后处理术后均予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吸氧、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总住院时间及远、近期疗效。

1.5疗效判断近期疗效根据中华医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 )进行评价:①基本痊愈:病残0级,CSS 评分降低91%~100%;②显著进步:病残1~3级,CSS 降低46%~90%;③进步:CSS 降低18%~45%;④无效:CSS 改变<18%;⑤死亡。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6个月用GCS 评分评价远期疗效:①良好:病情恢复满意,能应付正常生活;②中残:仍有功能障碍,但生活可自理;③重残:神志清,生活不能自理;④植物生存;⑤死亡。

1.6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比较(x ±s )2.2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29/34),对照组为61.8%(21/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近期死亡病例。

见表2。

2.3远期疗效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15例(44.1%),中残9例(26.5%),重残6例(17.6%),植物生存2例(5.9%),死亡2例(5.9%);对照组恢复良好5例(14.7%),中残10例(29.4%),重残9例(26.5%),植物生存5例(14.7%),死亡5例(14.7%),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3讨论脑出血可造成脑内血肿,而脑内血肿后6~7h 内,因急性积压占位以及渗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均可造成周围脑组织的坏死、水肿等损伤,同时可使颅内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脑疝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6]。

目前关于HICH 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血肿碎吸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及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目前关于手术治疗的方法尚无统一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