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物质染色液(甲紫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淀粉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淀粉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1228。
4.2 质量指标:见《淀粉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偏光显微镜、p H计、电热恒温干燥箱、高温箱形电阻炉、具塞锥形瓶、具塞离心管、碘量瓶、电子天平。
4.4 试药与试液:碘试液、稀盐酸、过硫酸胺、标准铁溶液、淀粉指示液、碘滴定液(0.005mol/L)、冰醋酸、碘化钾、硫代硫酸钠(0.002/mol/L)、甘油、醋酸。
4.5 操作方法4.5.1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4.5.2 鉴别4.5.2.1 物理反应: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4.5.2.2 化学反应: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4.5.2.3 显微鉴别: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µ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µ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4.5.2.4显微鉴别: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4.5.3 检查4.5.3.1 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按《p H值测定操作规程》检验,pH值应为4.5-7.0。
4.5.3.2 干燥失重: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操作规程》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玉薯黍淀粉不得过14.0%,木薯淀粉不得过15.0%。
4.5.3.3 灰分:取本品约1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600-700℃,使完全灰化并恒重,遗留的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高中生物课程中常见染色剂染色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课程中常见染色剂染色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朱秋霖,马天兵兰州二中,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高中生物试验中常见染色剂的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方法: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验证与参考文献得出结论。
结果:验证与总结出生物试验中常见染色剂的染色原理及所遇到的染色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实验染色剂显色原理注意事项The common dye staining principle and precautions in the high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Zhu Qiulin,Ma TianbingLanzhou NO.2 middle secondary school class8 grade2,lanzhou 73000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se of high school biology test stains and FAQs Notemethod: through some simple experiments verify references concluded.Results:Validation andsummed up a common biological test stain dyeing principle and coloring problem encountered byreason.Keywords:high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stain color rendering principle Precautions1.常见染色剂常见的高中生物染色显色反应,其实质是化学反应或者物理反应,按照其反应本质,可分为下列几类[5]:1.1 氧化还原反应类染色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某些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利用其与生物组织中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或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宏观上产生颜色变化,通过颜色变化,鉴别某些生物组织中的目标物质。
纤维素染色液(Gram甲紫法)

纤维素染色液(Gram 甲紫法)简介:病理的内源性沉着物是色素沉着物的一部分,组织细胞经过一定的病理变化,形成不同形状特点的沉着物质,这种聚合形成的特殊蛋白,经染色后能够显示纤维素蛋白。
纤维素是存在于血液内的纤维蛋白分子聚合形成的特殊蛋白质,又称为纤维蛋白,这种蛋白以弯曲细丝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于组织内,大多数呈网状结构,有时会呈粗大的纤维素网,陈旧的可凝集呈无定型的块状。
Leagene 纤维素染色液(Gram 甲紫法)主要由Gram 伊红染色液、甲紫染色液、Gram 碘液组成,是一种简便、廉价的纤维素染色液,染色后纤维素呈蓝色。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常规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2、 入Gram 伊红染色液,染色,稍水洗。
3、 入甲紫染色液,染色,稍水洗。
4、 入Gram 碘液,染色。
5、 倾去Gram ,用吸水纸吸干。
6、 取苯胺和二甲苯等量混合作为分化液,分化。
7、 更换新的二甲苯清洗组织。
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纤维素 蓝色 背景红色注意事项:1、 Gram 伊红染色液染色后,经过水洗时务必使组织上有足够的红色。
2、 苯胺和二甲苯等量混合分化时,注意轻轻摇动,以使组织脱色均匀。
编号 名称DG0078 3×50mlStorage试剂(A): Gram 伊红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甲紫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C): Gram 碘液 50ml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1份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3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名称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DF0111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IH0305 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50×)NR0001 DEPC处理水(0.1%)PW0040 Western blot一抗稀释液TC1243 甘油三脂(TG)检测试剂盒(GPO-PAP单试剂比色法)。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刚果红法)

染色结果:
淀粉样物质
红色
细胞核
蓝色
注: 在偏光显微镜下,淀粉样物质呈黄绿色的双折光。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1、 切片脱蜡应尽量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 酸性乙醇 分化液应密闭保存,一旦开启尽快用完。 3、 刚果红染色液染色时尽量采用浸染,如果滴染,应置于湿盒防止溶液挥发。。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50ml RT
1份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常规固定,常采用 10%的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 4μm,常规脱蜡至水。 3、入 Bennhold 苏木素浸染。 4、酸性乙醇分化,立即入水终止分化,水洗 2 次后镜下控制至恰当程度。 5、自来水冲洗。 6、入 Scott 蓝化液返蓝。自来水冲洗。 8、入刚果红染色液浸染。 9、Bennhold 分化液迅速分化。 11、自来水冲洗 1~2min。 12、逐级常规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组成:
编号 名称 试剂(A): Bennhold 苏木素染色液 试剂(B): 酸性乙醇分化液 试剂(C): Scott 蓝化液 试剂(D): 刚果红染色液 试剂(E): Bennhold 分化液 使用说明 书
DG002 1 5×50ml
Storage
50ml RT 避光
50ml RT
50ml RT
50ml RT 避光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 刚果红法)
简介: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无固 定形状的细胞外 嗜酸性物质, 可存在于不同的 组织、器官,导 致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 。目前研究发现传 统的甲紫染色法 灵敏度低、特异 性差,经典的而 且有效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1922 年 Bennhold 发现了刚果红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 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 刚果红法)主要由刚果红染色液、 苏木素染色液等组成。该染色法性能稳定,是非常经典的淀粉样物质染色的方法。
辅802-2淀粉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规范原辅料的检验方法和操作程序。
范围:淀粉。
责任:质检员。
程序:1性状1.1 外观检验:取样品约5g,放于洁净的白磁盘中,检查其颜色、状态、嗅、味。
1.2 依法检查(凡例),检查本品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情况。
2鉴别2.1取本品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观察现象。
2.2取样品0.10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3滴,观察现象;加热,观察现象;放冷,观察现象。
2.3取本品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1滴甘油醋酸试液,放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取同样装置的载玻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3检查3.1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按“PH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记录PH值。
3.2干燥失重取本品1g精密称定,在105℃干燥5小时,按“干燥失重测定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3灰分取本品1g,精密称定,按“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4 铁盐取本品0.50g,置50ml三角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振摇5分钟,淀粉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第2页滤过至50ml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按“铁盐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即得。
3.5 二氧化硫取本品20.0g,置具塞的250ml三角瓶中,加水20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00ml,加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计算两者消耗的碘滴丁液(0.01mol/l)的差值△A。
3.6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50ml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一、常用染色液的配制⒈碘-碘化钾(I2-KI)溶液能将淀粉染成蓝紫色,蛋白质染成黄色,也是植物组织化学测定的重要试剂。
配方: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碘1g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溶解后再加碘,振荡溶解后稀释至300m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
用时可将其稀释2-10倍,这样染色不致过深,效果更佳。
⒉苏丹Ⅲ(sudanⅢ或Ⅳ)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成红色或淡红色,是著名的脂肪染色剂。
配方:(1)苏丹III或苏丹Ⅳ干粉;95%酒精10ml ;过滤后再加入10ml甘油(2)先将苏丹III或IV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
(3)苏丹III 70%乙醇的饱和溶液。
⒊1%醋酸洋红(aceto carmine)酸性染料,适用于压碎涂抹制片,能使染色体染成深红色,细胞质成浅红色。
配方:洋红1g ;45%醋酸100ml煮沸2h左右,并随时注意补充加入蒸馏水到原含量,然后冷却过滤,加入4%铁明矾溶液1~2滴(不能多加,否则会发生沉淀),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⒋改良苯芬品红染色液(Carbol fuchsine)核染色剂。
配制步骤:先配成三种原液,再配成染色液。
原液A:3g碱性品红溶于100ml 70%酒精中。
原液B:取原液A10ml加入到90ml 5%石炭酸水溶液中。
原液C:取原液B 55ml,加入6ml冰醋酸和6ml福尔马林(38%的甲醛)。
(原液A和原液C可长期保存,原液B限两周内使用)染色液:取C液10~20ml,加45%冰醋酸80~90ml,再加山梨醇1~,配成10%~20%浓度的石炭酸品红液,放置两周后使用,效果显著(若立即用,则着色能力差)。
适用范围:适用于植物组织压片法和涂片法,染色体着色深,保存性好,使用2~3年不变质。
山梨醇为助渗剂,兼有稳定染色液的作用,假如没有山梨醇也能染色,但效果较差。
⒌中性红(neutral red)溶液用于染细胞中的液泡,可鉴定细胞死活。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结缔组织染色法1.1 Mallory三色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可用于胶原和网状纤维的染色,其中蓝色代表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代表软骨、粘液和淀粉样变物质,红色代表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橘红色代表髓鞘和红细胞。
图表A1.1展示了Mallory三色染色法的效果,其中A组排列规则。
1.2 Masson三色染色法Masson三色染色法可用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染色,其中绿色代表胶原纤维,红色代表肌纤维,橘红色代表红细胞。
图表B1.2和C1.2展示了Masson三色染色法在胃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中的应用。
1.3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三联染色法可用于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其中红色代表胶原纤维,黑色代表网状纤维,绿色代表弹性纤维,淡黄色代表肌肉和红细胞。
图表D展示了Weigert间苯二酚法的效果。
胶原纤维染色法2.1 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可用于胶原纤维的染色,其中红色代表胶原纤维,绿色代表细胞核,黄色代表其他物质。
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呈强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纤维,Ⅱ型呈弱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疏网状分布,Ⅲ型呈弱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Ⅳ型呈弱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图表E展示了胶原纤维的染色效果,以及XXX.)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在心肌梗塞后2个月的应用。
2.2 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可用于胶原纤维的染色,其中鲜红色代表胶原纤维,黄色代表肌纤维、细胞质和红细胞,蓝褐色代表胞核。
图表E展示了胶原纤维的染色效果,以及XXX.)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在心肌梗塞后2个月的应用。
三、网状纤维染色3.1 XXX-Sweets银氨染色法XXX-Sweets银氨染色法可用于网状纤维的染色,其中黑色代表网状纤维,红色代表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代表胶原纤维,淡红色代表细胞质(红液复染)。
淀粉检测方法

淀粉检测方法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包括谷类、豆类、薯类等。
检测淀粉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碘液法、酶法和红色亚甲基蓝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碘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淀粉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与碘溶液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少量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水悬浮均匀;然后加入几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如果出现蓝色,即表示样品中含有淀粉。
酶法是利用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然后通过葡萄糖检测方法来间接检测淀粉的含量。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少量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酶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使样品充分水解;然后加入酶抑制剂停止反应;最后使用葡萄糖检测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从而间接得到淀粉的含量。
红色亚甲基蓝法是一种定量检测淀粉的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与红色亚甲基蓝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复合物的颜色深浅来定量测定淀粉的含量。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少量待测样品,加入酸溶液使其酸化;然后加入红色亚甲基蓝溶液,混合均匀;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淀粉的含量。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淀粉检测方法。
比如用硝酸和亚硝酸盐的混合液进行检测,淀粉会被氧化成胆固醇,然后再用三氟化硼浓溶液滴定,根据滴定的消耗量来确定淀粉的含量。
还有利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设备进行淀粉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总结起来,淀粉的检测方法有碘液法、酶法、红色亚甲基蓝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淀粉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掌握样品中淀粉的含量,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甲紫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货号:G1536
有效期:6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2×50mL Storage
试剂(A):甲基紫染色液50mL RT避光
试剂(B):酸性分化液50mL RT
产品说明: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细胞外嗜酸性物质,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导致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
淀粉样物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该蛋白大部分排列成反向的β-折叠层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淀粉样物质呈原纤维排列,病例材料中为大量细胞外的、不分支的细丝,大多随机排列。
用于识别淀粉样物质的组织学方法有甲紫染色、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等。
目前研究发现传统的甲紫染色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经典的而且有效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1922年Bennhold发现了刚果红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后来经过Highman改良,染色效果更好。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甲紫法)主要由甲紫染色液、酸性分化液组成,是经Jurgens改良的一种异染色液,其染色原理是蛋白样物质中的酸性黏多糖与甲紫起异色反应。
其优点是简便省时,其缺点是染色后的切片难以保存。
自备材料: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甘油明胶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常规固定,常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厚度4μm,常规脱蜡至
水。
2、入甲基紫染色液3min,无需水洗,滴加酸性分化液分化,直至无染色液脱出。
3、稍水洗,甘油明胶封固。
染色结果:
淀粉样物质红色至紫红色
细胞核、细胞质、结缔组织蓝色至深浅不一的紫蓝色
注意事项:
1、切片脱蜡应尽量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尽量采用浸染,如果滴染,应置于湿盒防止溶液挥发。
3、酸性分化液应密闭保存,分化步骤很重要。
4、染片不能经乙醇脱水,否则易出现无法上色的问题。
5、粘液物质甲紫染色时也会呈异染颗性红色,应注意鉴别。
6、在镜下观察异染性反应时,应注意把蓝色滤光片移去。
7、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