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微电子封装必备答案
微电子封装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学院

微电子封装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学院第一章测试1.封装会使芯片包裹的更加紧实,因此提供散热途径不是芯片封装要实现的功能。
()参考答案:错2.按照封装中组合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的数目,芯片封装可以分为单芯片封装和多芯片封装两类。
()参考答案:对3.按照针脚排列方式的不同,针栅排列可以提供较高的封装密度,其引脚形式为()。
参考答案:底部引脚形态4.针栅阵列式封装的引脚分布形态属于()。
参考答案:底部引脚5.集成电路的零级封装,主要是实现()。
参考答案:芯片内部器件的互连;芯片内部不同功能电路的连接第二章测试1.硅晶圆可以直接用来制造IC芯片而无需经过减薄处理工艺。
()参考答案:错2.当金-硅的质量分数为69%和31%时能够实现共熔,且共熔温度最低。
()参考答案:对3.玻璃胶粘贴法仅适用于()。
参考答案:陶瓷封装4.以下芯片互连方式,具有最小的封装引线电容的是()。
参考答案:FC焊接5.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工序一般可分为()。
参考答案:前道工序;后道工序第三章测试1.轴向喷洒涂胶工艺的缺点为成品易受到水气侵袭。
()参考答案:对2.碳化硅是半导体,因此它不能作为陶瓷封装的材料。
()参考答案:错3.陶瓷封装工艺首要的步骤是浆料的制备,浆料成分包含了无机材料和()。
参考答案:有机材料4.金属封装所使用的的材料除了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性之外,还可提供良好的热传导及()。
参考答案:电屏蔽5.降低密封腔体内部水分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参考答案:采取合理的预烘工艺;尽量降低保护气体的湿度;避免烘烤后管壳重新接触室内大气环境第四章测试1.双列直插封装的引脚数可达1000以上。
()参考答案:错2.球栅阵列封装形式的芯片无法返修。
()参考答案:错3.以下封装方式中,具有工业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单、容易实现量产的封装形式为()。
参考答案:塑料双列直插式封装4.载带球栅阵列封装所用的焊球,其成分为()。
参考答案:90%Pb-10%Sn5.陶瓷熔封双列直插式封装结构简单,其三个基本零部件为()。
微电子封装复习详细版(DOC)

1、微电子封装技术中常用封装术语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DIP:双列直插式封装double in-line packageQFP(J):四边引脚扁平封装quad flat packagePGA:针栅阵列封装pin grid arrayPLCC:塑料有引脚片式载体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OP(J):IC小外形封装small outline packageSOT:小外形晶体管封装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packageSMC/D:表面安装元器件surface mount component/deviceBGA:焊球阵列封装ball grid arrayCCGA:陶瓷焊柱阵列封装C eramic Column Grid ArrayKGD:优质芯片(已知合格芯片)Known Good DieCSP:芯片级封装chip size packageWB:引线键合wire bondingTAB:载带自动焊tape automated bondingFCB:倒装焊flip chip bondingOLB:外引线焊接Outer Lead BondingILB:内引线焊接C4:可控塌陷芯片连接Controlled Collapse Chip ConnectionUBM:凸点下金属化Under Bump MetalizationSMT:表面贴装技术THT:通孔插装技术Through Hole TechnologyCOB:板上芯片COG:玻璃上芯片WLP:晶圆片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ingC:陶瓷封装P:塑料封装T:薄型F:窄节距B:带保护垫2、微电子封装的分级:零级封装:芯片的连接,即芯片互连级一级封装:用封装外壳将芯片封装成单芯片组件和多芯片组件二级封装:将一级封装和其他组件一同组装到印刷电路板(或其他基板)上三级封装:将二级封装插装到母板上3、微电子封装的功能:1)电源分配:保证电源分配恰当,减少不必要的电源消耗,注意接地线分配问题。
电子封装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电子封装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电子封装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保护芯片B. 提供电气连接C. 提高芯片性能D. 增加芯片尺寸答案:D解析:电子封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提供电气连接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芯片性能,而不是增加芯片尺寸。
2. 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电子封装的基板()A. 玻璃B. 陶瓷C. 木材D. 塑料答案:B解析:陶瓷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电性能,常用于电子封装的基板。
3. 电子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常用的材料是()A. 铝B. 铜C. 铁D. 锌答案:A解析:在电子封装中,铝是引线键合技术常用的材料。
4. 下列哪种封装形式具有较高的集成度()A. DIPB. BGAC. SOPD. QFP答案:B解析:BGA(球栅阵列封装)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5. 电子封装中用于散热的材料通常是()A. 橡胶B. 金属C. 纸D. 布答案:B解析: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常用于电子封装中的散热。
6. 以下哪种封装技术适用于高频应用()A. CSPB. PGAC. LGAD. MCM答案:D解析:MCM(多芯片模块)适用于高频应用。
7. 电子封装中,阻焊层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电阻B. 防止短路C. 提高电容D. 增强磁场答案:B解析:阻焊层可以防止线路之间的短路。
8. 以下哪种封装的引脚间距较小()A. QFPB. TSSOPC. PLCCD. DIP答案:B解析:TSSOP 的引脚间距相对较小。
9. 在电子封装中,模塑料的主要成分是()A. 金属B. 陶瓷C. 聚合物D. 玻璃答案:C解析:模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合物。
10. 哪种封装形式常用于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A. CPGAB. BGAC. SPGAD. DPGA答案:B解析:BGA 由于其尺寸小、集成度高等特点,常用于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
11. 电子封装中,芯片粘结材料常用的是()A. 硅胶B. 水泥C. 胶水D. 沥青答案:A解析:硅胶是芯片粘结材料常用的一种。
微电子封装技术作业(一)

第一次作业1 写出下列缩写的英文全称和中文名称DIP: Double In-line Package, 双列直插式组装BGA: ball grid array, 球状矩阵排列QFP: Quad flat Pack, 四方扁平排列WLP: Wafer Level Package, 晶圆级封装CSP: Chip Scale Package, 芯片级封装LGA: Land grid array, 焊盘网格阵列PLCC: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塑料芯片载体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操作程序PGA: pin grid array, 引脚阵列封装MCM: multiple chip module, 多片模块SIP: System in a Package, 系统封装COB: Chip on Board, 板上芯片DCA: Direct Chip Attach, 芯片直接贴装,同COB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微电子机械系统2 简述芯片封装实现的四种主要功能,除此之外LED封装功能。
芯片功能(1)信号分配;(2)电源分配;(3)热耗散:使结温处于控制范围之内;(4)防护:对器件的芯片和互连进行机械、电磁、化学等方面的防护LED器件(2)LED器件:光转化、取光和一次配光。
3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划分层次和各层次得到的相应封装产品类别。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技术层次第一层次:零级封装-芯片互连级(CLP)第二层次:一级封装SCM 与MCM(Single/Multi Chip Module)第三层次:二级封装组装成SubsystemCOB(Chip on Board)和元器件安装在基板上第三层次:三级微电子封装,电子整机系统构建相对应的产品如图(1)所示:图1 各个封装层次对应的产品4 从芯片和系统角度简述微电子技术发展对封装的要求(1)对于单一的芯片,片上集成的功能比较少时,对封装技术要求不太高,但是在芯片上集成系统时(SOC),随着尺寸的减小,将模拟、射频和数字功能整合到一起的难度随之增大,这样在封装工艺上难度会加大,比如,SOC芯片上包含有MEMS或者其他新型的器件,即使解决了在芯片上制作的工艺兼容问题,还将面临封装的难题。
封装技术复习提纲及答案(最新本)概论

第一章绪论1、封装技术发展特点、趋势发展特点:①、微电子封装向高密度和高I/O引脚数发展,引脚由四边引出向引出向面阵列排列发展;②、微电子封装向表面安装式封装(SMP)发展,以适合表面安装技术(SMT);③、从陶瓷封装向塑料封装发展;④、从注重发展IC芯片向先发展后道封装再发展芯片转移。
发展趋势:①、微电子封装具有的I/O引脚数将更多;②、应具有更高的电性能和热性能;③、将更轻、更薄、更小;④、将更便于安装、使用和返修;⑤、可靠性会更高;⑥、性价比会更高,而成本却更低,达到物美价廉。
2、封装的功能:电源分配、信号分配、散热通道、机械支撑和环境保护。
3、封装技术的分级零级封装:芯片互连级。
一级封装:将一个或多个IC芯片用适宜的材料(金属、陶瓷、塑料或它们的组合)封装起来,同时在芯片的焊区与封装的外引脚间用如上三种芯片互连方法(WB、TAB、FCB)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有实用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或组件。
二级封转:组装。
将上一级各种微电子封装产品、各种类型的元器件及板上芯片(COB)一同安装到PWB 或其它基板上。
三级封装:由二级组装的各个插板或插卡再共同插装在一个更大的母板上构成的,立体组装。
4、芯片粘接的方法只将IC芯片固定安装在基板上:Au-Si合金共熔法、Pb-Sn合金片焊接法、导电胶粘接法、有机树脂基粘接法。
芯片互连技术:主要三种是引线键合(WB)、载带自动焊(TAB)和倒装焊(FCB)。
早期有梁式引线结构焊接,另外还有埋置芯片互连技术。
第二章芯片互连技术1、芯片互连技术各自特点及应用引线键合:①、热压焊:通过加热加压力是焊区金属发生塑性形变,同时破坏压焊界面上的氧化层使压焊的金属丝和焊区金属接触面的原子间达到原子引力范围,从而使原子间产生引力达到键合。
加热温度高,容易使焊丝和焊区形成氧化层,容易损坏芯片并形成异质金属间化合物影响期间可靠性和寿命;由于这种焊头焊接时金属丝因变形过大而受损,焊点键合拉力小(<0.05N/点),使用越来越少。
微电子封装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3.3简述包封技术的工艺过程。
答:
常用的包封封装法,一般是将树脂覆盖在半导体芯片上,使其与外界环境隔绝。覆盖树脂的方法有以下五种。1.涂布法,用笔或毛刷等蘸取树脂,在半导体芯片上涂布,然后加热固化完成封装。涂布法要求树脂黏度适中略低。2.浸渍法,将芯片浸入装满环氧树脂或酚树脂液体的浴槽中,浸渍一定时间后向上提拉,然后加热固化完成封装。3.滴灌法,又叫滴下法,用注射器及布液器将液态树脂滴灌在半导体芯片上,然后加热固化完成封装。4.流动浸渍法,又叫粉体涂装法。将芯片置于预加热的状态,浸入装满环氧树脂与氧化硅粉末的混合粉体,并置于流动状态的流动浴槽中,浸渍一定时间,待粉体附着达到一定厚度后,经加热固化完成封装。5.模注法,将芯片放入比其尺寸略大的模具或树脂盒中,构成模块,向模块间隙中注入液体树脂,然后加热固化完成封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包封形式。
2.9简述微电子封装中常用的成形技术。
答:
常见的成形技术主要有金属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封装等。塑料封装是最常用的封装方式,塑料封装的成形技术有多种,主要包括转移成形技术(Transfer Molding)、喷射成形技术(Inject Molding)和预成形技术(Premolding)等。
2.10简述常用的去飞边毛刺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按照器件与电路板互连方式区分,封装可以分为引脚插入型(Pin-Through-Hole,PTH)和表面贴装型(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两大类。PTH器件的引脚为细针状或薄板状金属,以供插入底座或电路板的导孔中进行焊接固定。SMT器件则先粘贴于电路板上再进行焊接,它具有海鸥翅型、钩型、直柄型的金属引脚或电极凸块引脚。
微电子封装技术-模拟题1及答案

5、
(1)确认有缺陷的BGA器件,做好标记
(2)预热电路板及有缺陷的BGA器件
(3)拆除BGA器件
(4)清洁焊区Βιβλιοθήκη 去掉残余物,休整焊区(5)涂覆焊膏或阻焊剂
(6)安装新器件
(7)再流焊
(8)焊接质量检查
四、综合题
1、
IC芯片粘接、固化→WB或TAB→装模具→预热塑料→塑料加热加压→固化后开模→切筋、打弯、去溢、引线电镀→老化筛选→测试、分选→打印包装
微电子封装技术习题练习1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常用的芯片互联技术有、和。
2、在电子产品电路中常见的无源元件有、和等,有源器件有、和等。
3、常用的封装材料有、和。
4、常用铅-锡焊丝作为焊料,其含铅量越高,焊丝的熔点温度也就越,片式元器件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
5、未来微电子封装将由有封装向和发展。
6、BGA的焊球分布有和两种方法。
1、画出PQFP封装工艺流程(7分)
2、根据器件外形写出其相应封装类型
3、根据所学知识请简单描述元器件封装的发展史。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标准答案:
1、WB、FCB、TAB。
2.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3.金属、陶瓷、塑料。
4.高、再流焊接。
5.少封装、无封装
6.全阵列、部分阵列
7.L,J,。
(4)空洞;原因:沾污及焊膏问题造成空洞。
(5)浸润性差;原因:焊区或焊球的浸润性差,造成连接断开。
(6)形成焊料小球;原因:小的焊料球由再流焊接时溅出的焊料形成,是潜在短路缺陷的隐患。
(7)误对准;原因:焊球重心不在焊区中心。
微系统封装基础答案

1. A)什么是光刻胶( photo resist ) ?B)正性光刻胶与负性光刻胶的区别是什么?其刻蚀的物理过程是什么?答:A)光刻胶:指光刻工艺中,涂覆在材料表面,经过曝光后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刻的薄膜材料。
利用这一特性,对均勻的光刻胶的不同位置进行曝光,再通过显影液就能得到想要的图形。
B) 正性光刻胶:这种光刻胶被曝光的部分易溶于显影液,未被曝光的部分难溶于显影液。
负性光刻胶:它的被曝光的部分难溶于显影液,未被曝光的部分易溶于显影液。
2.什么是电介质常数?电介质常数低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有这样的好处(物理原理)?电介质常数高有什么好处以及坏处?低电介质常数与高电介质常数材料的应用有哪些(CMOS中的栅氧化层为什么用高电介质常数的材料,通常用什么材料)?答:电介质常数是电场在真空中时的电场强度与该电场中放入电介质后的电场强度的比值,又称为相对介电常数。
电介质常数低( low-K )有利于隔离器件,当器件尺寸很小的时候,器件与器件之间的间距也很小,此时寄生电容的效应变的很显著,电介质常数低的材料会降低寄生电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器件隔离效果。
电介质常数高时,如果材料是在器件之间,那么将无法很好的隔离器件;但电介质常数高的材料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形成更大的电容,这在用作MOS管的栅时有重要意义:器件尺寸的减小要求栅电压降低(否则会击穿),而在获得同样的驱动电流时,则需要栅电容较大,隧道效应限制了栅介质的厚度,所以需要采用高K值的材料来做栅介质。
低电介质常数的材料通常用于降低器件间的寄生电容。
高电介质常数的材料通常用作器件的栅以避免隧道效应。
栅极材料需要是良导体,以前用重掺杂多晶硅。
随着尺寸缩小, 改用了高K值的材料。
现在的一些高性能CPU中采用的是金属电极和高K 值电介质混合的技术。
3. 基板( Substrate )是什么?软基板与硬基板有什么区别?硅基板的应用有哪些?答:基板是光刻中图形刻蚀到的基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封装答案微电子封装第一章绪论1、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发展趋势怎样?(P8、9页)答:特点:(1)微电子封装向高密度和高I/O引脚数发展,引脚由四边引出向面阵排列发展。
(2)微电子封装向表面安装式封装发展,以适合表面安装技术。
(3)从陶瓷封装向塑料封装发展。
(4)从注重发展IC芯片向先发展后道封装再发展芯片转移。
发展趋势:(1)微电子封装具有的I/O引脚数将更多。
(2)微电子封装应具有更高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3)微电子封装将更轻、更薄、更小。
(4)微电子封装将更便于安装、使用和返修。
(5)微电子封装的可靠性会更高。
(6)微电子封装的性能价格比会更高,而成本却更低,达到物美价廉。
2、微电子封装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级别)?并简单说明其内容。
(P15~18页)答:(1)一级微电子封装技术把IC芯片封装起来,同时用芯片互连技术连接起来,成为电子元器件或组件。
(2)二级微电子封装技术这一级封装技术实际上是组装。
将上一级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安装到基板上。
(3)三级微电子封装技术由二级组装的各个插板安装在一个更大的母板上构成,是一种立体组装技术。
3、微电子封装有哪些功能?(P19页)答:1、电源分配2、信号分配3、散热通道4、机械支撑5、环境保护4、芯片粘接方法分为哪几类?粘接的介质有何不同(成分)?。
(P12页)答:(1)Au-Si合金共熔法(共晶型) 成分:芯片背面淀积Au层,基板上也要有金属化层(一般为Au或Pd-Ag)。
(2)Pb-Sn合金片焊接法(点锡型) 成分:芯片背面用Au层或Ni层均可,基板导体除Au、Pd-Ag外,也可用Cu(3)导电胶粘接法(点浆型) 成分:导电胶(含银而具有良好导热、导电性能的环氧树脂。
)(4)有机树脂基粘接法(点胶型) 成分:有机树脂基(低应力且要必须去除α粒子)5、简述共晶型芯片固晶机(粘片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系统组成部分:1 机械传动系统2 运动控制系统3 图像识别(PR)系统4 气动/真空系统5 温控系统6、和共晶型相比,点浆型芯片固晶机(粘片机)在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主要不同在哪里?答:名词解释:取晶、固晶、焊线、塑封、冲筋、点胶第二章芯片互连技术1、芯片互连的方法主要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P13页)答:(1)引线键合(WB)特点:焊接灵活方便,焊点强度高,通常能满足70um以上芯片悍区尺寸和节距的焊接需要。
(2)载带自动焊(TAB)特点:综合性能比WB优越(3)倒装焊(FCB)特点:芯片面朝下,将芯片焊区与基板悍区直接相连。
2、WB的分类及特点如何?(P23页)答:(1)热压焊特点:易氧化易压伤键合力小(2)超声焊(超声键合) 特点:与热压焊相比,可提高焊接质量,接头强度也较高;无加热,所以对芯片无影响;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能量,焊不同粗细的Al丝;不产生化合物。
(3)金丝球焊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引线键合焊接技术。
压点面积大,又无方向性,可实现微机控制下的高速自动化焊接,往往带超声功能,具有超声焊优点。
3、说明金丝球焊的主要工艺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P24页)答:工艺过程:(1)打火烧球(EFO负电子烧球)(2)、一焊(热压超声球焊)(3)拉弧(焊头XYZ协调动作)(4)二焊(热压超声焊)(5)留尾丝(6)回打火位、送丝等,开始下一个循环工作原理:将键合引线垂直插入毛细管劈刀的工具中,引线在电火花作用下受热成液态,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球状,在摄像和精密控制下,劈刀下降使球接触晶片键合区,对球加压,使球和焊盘金属形成冶金结合完成第一点焊接过程,然后劈刀提起,沿着预定的轨道移动,称作弧形走线,到达第二个键合点时,利用压力和超声能量形成月牙式第二个焊点,劈刀垂直运动截断丝尾部。
这样完成两次焊接和一个弧线循环。
4、说明铝丝焊(超声焊)的主要工艺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P24页)答:工艺过程:(1)楔运动到待键合位置(2)施加超声波,键合第一个焊点(3)键合第一个焊点后,楔头抬起(4)准备键合第二个焊点(5)键合第二个焊点(6)去除尾丝工作原理:在常温下,利用超声波(US)发生器产生的能量,通过磁致伸缩换能器,在超高频磁场感应下,迅速伸缩而产生弹性振动,经变幅杆传给劈刀;同时在劈刀上施加一定压力,劈刀在两种力作用下带动Al丝在被焊焊区的金属化层(如Al膜)上迅速摩擦,使Al 和Al膜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同时破坏氧化层,使Al丝和Al膜达到原子间的“键合”,形成牢固焊接。
5、TAB技术的关键材料包括哪三部分材料?(P29页)答:(1)基带材料(2)TAB的金属材料(3)芯片凸点的金属材料6、TAB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三部分技术?(P30页)答:(1)芯片凸点的制作技术;(2)TAB载带的制作技术;(3)载带引线与芯片凸点的内引线焊接技术和载带外引线的焊接技术。
7、ILB或OLB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答:热压焊法和热压再流焊法8、说明倒装焊的特点和优点(P44页)答:特点:FCB是芯片与基板直接安装互连的一种方法,芯片面朝下。
优点:1)芯片面朝下,连线短,互连产生的杂散电容、互连电阻和电感均比WB和TAB 小得多,因此适于高频、高速的电子产品应用。
2)FCB芯片安装互连占的基板面积小,因而芯片安装密度高。
FCB的芯片焊区可面阵布局,更适于高I/O数的芯片使用。
3)芯片的安装、互连同时完成,简化了安装互连工艺,快速、省时,适于使用先进的SMT 进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9、芯片凸点的多层金属化系统有哪三层,各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46页)答:(1)粘附层金属: 粘附作用;数十纳米厚的Cr、Ti、Ni层。
(2)阻挡层金属: 防止凸点金属越过粘附层与Al焊区形成脆性中间金属化合物;数十至数百纳米厚的Pt、W、Pd、Mo、Cu、Ni层。
(3)凸点金属: 导电;Au、Cu、Ni、Pb-Sn、In等。
10、芯片凸点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哪些?(P46页)答:1. 蒸发/溅射凸点制作法2. 电镀凸点制作法3. 化学镀凸点制作法4. 打球(钉头)凸点制作法5. 置球及模板印刷制作焊料凸点的工艺方法6. 放球法制作焊料凸点的工艺方法7. 激光凸点制作法8. 移置凸点制作法9. 柔性凸点制作法10. 叠层凸点制作法11. 喷射Pb-Sn焊料凸点制作法11、说明各向异性导电胶的焊区互连原理,并画图示意。
答:玻璃上芯片(COG)技术的原理为:先在基板上涂覆各向异性导电胶薄膜(ACAF),将带有凸点的IC芯片与基板上的金属焊区对位后,在芯片上加压并进行ACA固化,导电粒子挤压在凸点与焊区之间,上下接触而导电。
原理如图所示。
12、解释C4的含义及主要优点。
(P61页)答:俗称再流焊接发,专对各类Pn-Sn焊料凸点进行再流焊接。
优点:(1)具有一般凸点芯片FCB的优点,另外它的凸点还可整个芯片面阵分布,再流时能够弥补基板的凹凸不平或扭曲等。
因此,不但可与光滑平整的陶瓷/Si基板金属焊区互连,还能与PWB上的金属焊区互连。
(2)C4的芯片凸点使用高熔点的焊料,而PWB上的焊区使用低熔点的常规焊料,倒装焊再流时,C4凸点不变形,只有低熔点的焊料熔化,这就可以弥补PWB基板的缺陷产生的焊接不均匀问题。
(3)可使光电器件封装中的波导和光纤连接自对准精度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章插装元器件的封装技术1、插装元器件按封装材料分为哪些类?(P80页)答:(1)金属封装(2)陶瓷封装(3)塑料封装2、插装元器件按外形结构分为哪些类?(P80页)答:圆柱形外壳封装(TO)、矩形单列直插式封装(SIP)、双列直插式封装(DIP)、针栅阵列封装(PGA)3、画框图表示PDIP的制造和封装工艺流程(P85页)装架——引线焊接——塑封——开模——去毛刺——切筋——打弯——成形——固化——检验——分色包装4、说明陶瓷熔封CDIP的主要工艺过程(P84页)5、比较PGA和BGA的关键不同点(P86页)答:PGA是面阵引脚结构,而BGA是焊球阵列结构6、金属外壳封装的常用封帽工艺有哪两种?(P92页)答:熔焊封接法、焊料封接法7、画框图表示LED的制造和封装工艺流程,并说明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答:芯片检验——扩片——点胶——备胶——手工刺片——自动焊装——烧结——压焊——点胶封装——灌胶封装——压膜封装——固化——后固化——切筋和划片——测试——包装第四章表面安装元器件的封装技术1、与通孔安装(THT)元器件相比,表面安装元器件(SMD)有何优缺点?(P97页)答:(1)SMD体积小、重量轻,所占基板面积小,因而组装密度高(2)与DIP相比,具有优异的电性能(3)适合自动化生产(4)降低生产成本(5)能提高可靠性(6)更有利于环境保护2、比较SOT、SOP、QFP、PLCC的引脚布局的差别?(P99页)答:(1)(几个引脚)芝麻管形、圆柱形、SOT形:主要封装二极管、三极管,有2 ∽4个引脚;(2)(几十个引脚,两边引脚)SOP(SOJ)形:引脚两边引出,封装数十个I/O引脚的中、小规模IC及少数LSI芯片,节距多为1.27mm和0.65mm等;(3)(几百个引脚,四边引脚)PQFP形:四边引脚,主要封装I/O数为40∽304的LSI和VLSI,节距1.27、0.8、0.65、0.5、0.4、0.3mm;PLCC形:为四边引脚,塑封,J引脚,封装I/O数为16∽124的IC,节距:1.27mm;LCCC 形:为四边引脚,陶瓷封,无引脚,封装I/O数为16∽256的IC,节距:1.0、0.8、0.65mm;(4)(几千个引脚,底面引脚)BGA/CSP:基底底面面阵凸点引脚,封装数百乃至数千I/O引脚数的IC,节距1.27、1.0、0.8、0.5mm;(5)裸芯片直接芯片安装(DCA):如COB、TAB、FCB等,节距可小于0.2mm。
3、和表面安装元器件相比,为什么塑封插装件的封装过程没有开裂问题?(P116页)答:塑料封装尽管存在普遍的吸潮问题,但并不会引起塑封外壳的开裂问题,因为湿汽压很低,产生的机械应力不足以破坏外壳。
对于表面安装器件(SMD)则不然,由于SMD的焊接无论是再流焊(大都采用)还是波峰焊,所有的SMD整体都要经历215∽240℃的高温过程。
若这时塑封壳体充满湿气,焊接时,水汽就会急剧膨胀,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汽压,从而可能出现塑封开裂现象。
4、塑料封装吸潮的危害及解决办法?(P115页)答:吸潮实效;解决方法:1. 从封装结构的改进上增强抗开裂的能力2. 对塑封器件进行适宜的烘烤是防止焊接开裂3. 合适的包装和良好的贮存条件是控制塑封器件吸潮的必要手段第五章BGA和CSP的封装技术1、什么是BGA?BGA有何特点?(P121页)答:BGA(Ball Grid Array)即“焊球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