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设计教案

款式设计教案
款式设计教案

服装款式设计教案

第一节:服装轮廓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轮廓的特征:

1.轮廓的概念:服装的轮廓是指人穿着服装后从正面看由服装的视觉边界线所构成的

外部形状(又称廓形、轮廓线、外形线)。

体现着服装的总体风格

2.服装轮廓的作用反映着社会的时代风貌

传递着市场的流行特征

指导着企业的生产方向

肩斜线:可在高低、宽窄上略作变化。

胸围线:可在松紧上变化。

3.决定服装轮廓变化的主要部位:腰围线:可在松紧、高低上变化。

臀围线:可在松紧上变化。

底边线:可在宽窄、高低、形状上大幅度变化。

二.轮廓的基本类型:

H型(方型):直线形、矩形线形、桶线形。

2.服装轮廓的基本类型A型(正△型):帐篷线形。

V型(倒△型):倒三角形

X型(组合型):苗条线形、上贴下散线形、公主线形、

喇叭线形、钟线形、沙漏线形、X线形。

三.轮廓线设计的变化要点:

(1)注意领线的宽窄变化。(2)注意领线的高低变化。(3)注意领线的形状变化。

(4)注意肩线的宽窄变化。(5)注意肩点的高低变化。(6)注意袖笼的高低变化。

(7)注意袖笼的形状变化。(8)注意胸围的宽窄变化。(9)注意侧缝的形状变化。

(10)注意侧缝的长短变化。(11)注意腰围的高低变化。(12)注意腰围的宽窄变化。

(13)注意腰围的形状变化。(14)注意臀围的宽窄变化。(15)注意衣摆的高低变化。

(16)注意衣摆的宽窄变化。(17)注意衣摆的形状变化。

作业:

(1)设计A型服装12款式。(2)设计V型服装12款式。

(3)设计H型服装12款式。(4)设计X型服装12款式。

要求:八开纸,黑白稿。

第二节:服装结构线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结构线的特征:

1.概念:服装的结构线是指存在于服装各部位的剪辑线与省褶线。

2.作用:是体现服装整体形态和立体效果的核心因素。

省道线:胸省、腰省、臀位省、后背省、腹省、肘省……

褶裥:顺褶(顺褶)、工字褶(对褶)、辑线褶3.服装结构线的种类褶线细皱褶:碎褶、抽线褶、橡筋褶……

自然褶:波浪褶、瀑布褶、布皱褶……

剪辑线: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斜线分割、曲线分割、交错分割……

二.结构线设计的变化要点:

(1)注意结构线的部位安排。(2)注意结构线的方向变化。(3)注意结构线的长短变化。

(4)注意结构线的形状变化。(5)注意结构线的聚散变化。(6)注意结构线的边缘变化。

(7)注意分割线与省褶线的连贯结合。(8)注意分割后各部分块面的材质变化。

作业:

(1)设计有省道线变化的款式图12个。(2)设计有褶线变化的款式图12个。

(3)设计有直线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4)设计有曲线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

(5)设计有曲直综合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要求:八开纸,黑白稿。

第三节:服装配饰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款式变化的总原则:

将人体的颈部、躯干、四肢在设计观念中均可视为圆柱体或圆锥体,然后将这个圆柱体或圆锥体的某一横切面或斜切面作为构思的基面,而在其周围任何空间范围内可进行多角度(0~360~n度)、多层次(相离、相切、交叉、重叠……)、多对比(方圆、曲直、长短、大小、对称与非对称……)等各种形式的变化,且这个变化形式可安排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二.服装配饰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使之依附于衣服上,与衣服连为一体的,对服装的功能性与美观性起重要作用的配饰性内容。

2.分类:主要包括衣领、衣袖、衣袋、衣饰等内容。

(1)衣领:服装的衣领是指服装中围绕着颈部而形成的细节性内容。

圆型领线

无领类方型领线

(领线)V型领线

衣领的类别船型领线(一字型领线)

立领类:没有领面,只有领座。

有领类翻领类:领面自然翻顺,领座可有可无。

驳领类:由领座、翻领面、驳头组成。

(2)衣袖:服装的衣袖是指围绕着服装的臂部而形成的细节性内容。

装袖:由袖笼与袖山相互缝合而成。

衣袖的类别插肩袖:由肩部与袖身相缝合而成。

连裁袖:由衣片与袖身相连而成。

(3)衣袋:

贴袋:将布料裁剪成一定形状直接缉缝在服装上的口袋。

衣袋的类别挖袋;在衣身上开剪成袋口,袋口处以布料缉缝固定,内衬以袋里的口袋。

插袋:在衣身拼结缝间缉缝的口袋。

(4)衣饰:

袢饰、肩饰、袋饰、贴饰……

边饰:花边、贴边、滚边、镶边……

花饰:绣花、贴花、盘花、镂空、珠绣……

带饰:布带、绳带、流苏、编结、拉链、抽带、松紧带……

衣饰的类别线饰:缝线、线迹、绗缝、抽褶……

扣饰:纽扣、盘花扣、口眼、环扣……

结扣:领结、蝴蝶结、领花、胸花……

拼饰:嵌饰、拼缝……

抽象图案:重复图案、近似图案、渐变图案、发射图案、结集图案、图案对比图案、肌理图案。

具象图案: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三. 服装配饰的设计与变化要点:

1.衣领的设计与变化要点:

无领类:

(1)注意领口宽窄变化(2)注意领口深浅变化

(3)注意领口形状变化:曲直、方圆、对称与不对称……

(4)注意领口边缘变化:打褶、贴边、在边、图案……

(5)注意领口开门变化:前开、侧开、后开、结带钉扣……

立领类:

(1)注意开门位置变化:(2)注意开门长短变化:(3)注意下口宽窄变化:

(4)注意下口深浅变化:(5)注意上口高低变化:(6)注意领边形状变化:

(7)注意扣结方式:开、封、扣、打结、松紧带……

(8)注意领座装饰变化:打褶、贴边、图案……

翻领与驳领类:

(1)注意开门位置变化(2)注意开门深浅变化(3)注意翻领大小变化

(4)注意驳领宽窄变化(5)注意领尖形状变化(6)注意领边形状变化

(7)注意串线角度变化(8)注意下口大小变化(9)注意下口形状变化

(10)注意扣结方式变化(11)注意领面装饰变化(12)注意驳头装饰变化

2.衣袖的设计与变化要点:

(1)注意袖口的长短变化(2)注意袖口的大小变化(3)注意袖口的口形变化(4)注意袖口装饰变化(5)注意袖山高低变化(6)注意袖笼宽窄变化

(7)注意袖笼形状变化(8)注意袖筒形状变化(9)注意袖筒的分割变化(10)注意袖筒装饰变化(打褶、图案、贴边)(11)注意袖身开口变化。

3.衣袋的设计与变化要点:

(1)衣袋大小变化(2)袋口形状变化(3)衣袋袋形变化

(4)扣门方式变化(5)衣袋位置变化(6)袋盖盖形变化

(7)袋形边缘变化(8)衣袋分割变化(9)衣袋装饰变化

4.衣饰的设计变化要点:

(1)注意衣饰的形状变化。(2)注意衣饰的大小变化

(3)注意衣饰的方向变化(4)注意衣饰的位置安排变化

(5)注意衣饰的质地变化(6)注意衣饰的色彩变化

(7)注意衣饰的工艺处理(8)注意衣饰与衣服的大小比例

(9)注意衣饰与衣服的平衡效果

(10)注意衣饰与衣服的对比效果

(11)注意衣饰相互间的呼应关系

5.图案在服装中的应用形式:

(1)用抽纱的形式表现。(2)用印染形式表现。(3)用手绘形式表现。

(4)用配件形式表现。(5)用针织图案表现。(6)用蜡染、扎染形式表现。

作业:

(1)设计无领类领款24个(2)设计立领类领款24个(3)设计翻领类领款24个(4)设计无领类服装12款(5)设计立领类服装12款(6)设计翻驳领类服装12款(7)设计有无领类变化的服装12款。(8)设计有有领类变化的服装12款。

(9)设计有衣袖变化的服装12款。(10)设计有衣袋变化的服装12款。

(11)设计有花饰变化的服装12款。(12)设计有边饰变化的服装12款。

(13)设计有带饰变化的服装12款。(14)设计有扣饰变化的服装12款。

(15)设计有二方连续图案的服装12款。(16)设计有平面构成图案的服装12款。

要求:八开纸,黑白稿。

服装产品设计教案

服 装 产 品 设 计 教 案 授课教师: 媛 授课班级:服营1201,服营203 授课时间:第一学期1-7周

实训要求1、实训要求

单元课教案首页 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章、服装装设计概述 在即将踏入服装设计大门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学习服装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学习?我们今后的出路在哪里?我们选择的专业是否具有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呢??? 很多人认为服装产业是夕阳产业,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传统的服装制造国,是这样的吗?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自从加入了WTO,我们国家成为了服装制造大国,服装的市场因此变得非常巨大。有市场就会有商机。我们再来算上一笔帐,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前景是多么光明了,世界上每年的人均消费纤维为8.6公斤,而我国的为6.6公斤,美国的为33.9公斤,这组数字其中潜藏了巨大的商机,大家看一下,我国具世界的人均消费量差2公斤,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有提高的趋势,如果我们把这两公斤加上去的话,那么我们国家又会增加多少服装企业呢?我国现有服装企业55000家,就业人口为500万,而在这500万企业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仅有2%,所以,我们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光明而且美好的!! 好了,现在且不说我们是多么光明,多么美好,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市场现状:许多衣服放在超市很便宜卖不出去,许多服装具有低廉的成本,但售价高昂,可具有很好的市场,有时供不应求,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消费者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回事啊? 因为大家都是爱美的,美对我们太重要了,每个女孩子都希望穿上漂亮的衣服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让别人注意自己,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说,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即要使生产者获得利润和回报,又要让设计师获得收益,还要让消费者感到受到自信和来自别人的尊重。 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具有美感,而什么是美呢?大家说一下? 从古至今,对美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特殊的定义,感到舒服就是美,美就是一种平衡的宁静的状态,而别人认为美的东西我就不一定认为它是美的,因为它不符合我的审美的眼睛,对吧?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所生活的地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文化教育都不一样,所以对美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可能世界的同一个时刻,不同地区所流行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法国巴黎发布的流行色,和款式,到了我们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具体的原因等到后面我们在流行这一阶段将做详细的分析。要想设计好服装,能够将自己设计的服装推向市场就要对服装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第一节、服装与服装设计的概念 1、服装的起源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13 沙田山居》张纯恺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1 《沙田山居》教学简案 常熟外国语学校 潘新娜 教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读本》 【教学目标】 1.品味诗化的语言表达,掌握散文羚羊挂角的技法运用,充分体会写景散文语言蕴藏的深情。 2.关注“这一位”作者的“这一篇”散文,形成对余光中作品的独特情感认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写作顺序和语言诗化的特征,掌握散文羚羊挂角的技法运用; 2.难点:在“乡愁”“思乡”的主题质疑与“矛盾对立”“多元发展”的探究活动中体会余光中先生蕴藏的深情。 【课前预习】 1.通读余光中散文作品《沙田山居》并请写下初读文章的感受; 2.结合《回顾琅嬛山已远——联合岁月追忆》一文了解文章背景,提出自己的疑问; 3.尝试选择一个喜欢的段落把它改编成绝句或律诗。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主题质疑: 1. 现场初读质疑的交流,引出“乡愁”是否等同于“思乡”的主题质疑 2. 细节的把握(不同版本中标点之比): “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现代散文选读》读本 “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青青边愁》(国际文化出版社) 3. 字句的出入(不同版本中字句之比):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青青边愁》(国际文化出版社)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读本 4. 小结:散文可以偏重于写风景,但必须有思想。风景是人欣赏的,你写风景、写山水,如果不寄寓自己的感情,那有什么意思呢?画家的山水画画得好,是因为他心中有山水,画的是自己心中的山水。如果心中没有山水,没有自己的感情,是不可能画好的。写散文也是一样。——丁玲《漫谈散文》

服装款式设计教案

《服装款式设计》教案 授课内容:(第三章一、二、三节内容) 课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面料的不同特性,分析面料造型的不同变化手法及规律,归纳面料造型设计在服装风格中的表现; 2.能够识别不同的面料,熟练掌握各种面料的造型手法,并能综合运用,能结合不同风格的服装特点,灵活自如地运用面料造型变化来丰富服装款式。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学习以掌握识别不同的面料,熟练掌握各种面料的造型手法,并能综合运用,能结合不同风格的服装特点,灵活自如地运用面料造型变化来丰富服装款式。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识别不同的面料,熟练掌握各种面料的造型手法,并能综合运用,能结合不同风格的服装特点,灵活自如地运用面料造型变化来丰富服装款式。 四、教学方法 1.本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以示范讲述为主,配合以示范和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以利于知识的传授。 2.技能练习主要是通过作品、个别辅导、作业讲评等教学方法,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用实例引出第三章的内容 2、教学内容:第三章服装造型设计与面料第一节服装面料的选择与应用 一、机织物 1、棉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2、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3、丝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4、毛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5、粘胶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6、涤纶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7、棉纶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8、腈纶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9、氨纶织物的服用性能及特点 二、针织物 三、非织造物 四、天然裘皮 五、其他服饰材料

第二节服装面料造型设计 一、服装面料造型的变形设计 1、变形设计的目的 2、变形设计的手法 (1)抽缩 (2)塔克 (3)系扎 (4)立体褶皱 二、服装面料造型的破坏性设计 1、破坏性设计的目的 2、破坏性设计的方法 (1)抽丝 (2)镂空 (3)双层镂空 (4)烂花 三、服装面料造型的整合设计 1、整合设计的目的 2、整合设计的方法 (1)编织 (2)编结 (3)拼接 (4)拼缝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教学年级: 设计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或小灵通!)、E-mail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点等。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4.我的思考 下面的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是如何落实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理解,特别是核心数学思想的落实。 说明: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方法)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5.我的思考: 下面的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是如何落实对学生分析的理

解。 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 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 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教案设计样本

桂林市XXXX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课次:第一次课 任课老师:张三

、数据筛选 Excel 中的筛选是指让某些符合条件的数据行显示出来,而暂时隐藏哪 些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行。Excel 2007中有两种筛选方法:自动筛选和高级筛 选。自动筛选又可分为字段筛选和自定义筛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字段筛选。 1、 单击【数据】选项卡【排序和筛选】逻辑组中筛选按钮; 2、 单击“英语”出现下拉列表,在【数字筛选】下面的字段值框中勾 掉 “82” 和“ 78”; 3、 单击确定按钮,出现筛选结果。 (2) 自定义筛选 找出我们班英语80分以上的有哪些同学? 1、单击【数据】选项卡【排序和筛选】逻辑组中筛选按钮; 2、在【自动筛选】列表中选择【数值筛选】命令,在打开的菜单中选 命令,弹出所 自动筛选方 一个条件的左 显示排序 课堂练 件,将数 高到低排 P 号 err K 基创 年工 工艺 W7 TO V 巧, * 9口 9E 7S 92 B22 SS.. 9 对,.协护 .1 BS 呂呂 抽 B0 go w 607 迅刘 ro-6^ 囂退 7S TS 3d EES 沁7 4& SO 陆 包直 @9 ESS 7E a 1 "OT&JO er 80 G2 71 BQ 76 T4 B09 72. T r 0762S ?碍阚 so 82 60 B0 T1 608 72. G r 07fi]1 61 T2 &4 ! 63 500 n. 4 r O7fi21 T6 62 60 78 S0 TB <]£4 盹1 -屮 I- S2 36 吓 T8 玖Q 佃 E3 96 6S g&8 @6. -? 49 72 62 82 E5 崔林市第二妆土学悅丄1年春事学uno 牟工斑期*威绩戒 结果。 (3) 习:打开数 序.xls 文 学成绩从 列。 择【自定义】 示的【自定义 式】对话框; 3、在第 呈鈕. S T — XI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设计

绪论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1.平面结构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体结构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装结构的容 服装人体工学 规格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 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 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庛病与修改

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 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 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 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 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 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 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 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 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 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 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张辛顺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代县枣林镇西留属小学 张辛顺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97页及其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课件出示第97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

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序暴露学生资源,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1)预设1: ①生: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再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下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下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师: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 生: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师: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 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预设2:

款式设计教案

服装款式设计教案 第一节:服装轮廓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轮廓的特征: 1.轮廓的概念:服装的轮廓是指人穿着服装后从正面看由服装的视觉边界线所构成的 外部形状(又称廓形、轮廓线、外形线)。 体现着服装的总体风格 2.服装轮廓的作用反映着社会的时代风貌 传递着市场的流行特征 指导着企业的生产方向 肩斜线:可在高低、宽窄上略作变化。 胸围线:可在松紧上变化。 3.决定服装轮廓变化的主要部位:腰围线:可在松紧、高低上变化。 臀围线:可在松紧上变化。 底边线:可在宽窄、高低、形状上大幅度变化。 二.轮廓的基本类型:

H型(方型):直线形、矩形线形、桶线形。 2.服装轮廓的基本类型A型(正△型):帐篷线形。 V型(倒△型):倒三角形 X型(组合型):苗条线形、上贴下散线形、公主线形、 喇叭线形、钟线形、沙漏线形、X线形。 三.轮廓线设计的变化要点: (1)注意领线的宽窄变化。(2)注意领线的高低变化。(3)注意领线的形状变化。 (4)注意肩线的宽窄变化。(5)注意肩点的高低变化。(6)注意袖笼的高低变化。 (7)注意袖笼的形状变化。(8)注意胸围的宽窄变化。(9)注意侧缝的形状变化。 (10)注意侧缝的长短变化。(11)注意腰围的高低变化。(12)注意腰围的宽窄变化。 (13)注意腰围的形状变化。(14)注意臀围的宽窄变化。(15)注意衣摆的高低变化。 (16)注意衣摆的宽窄变化。(17)注意衣摆的形状变化。 作业: (1)设计A型服装12款式。(2)设计V型服装12款式。 (3)设计H型服装12款式。(4)设计X型服装12款式。 要求:八开纸,黑白稿。 第二节:服装结构线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结构线的特征: 1.概念:服装的结构线是指存在于服装各部位的剪辑线与省褶线。 2.作用:是体现服装整体形态和立体效果的核心因素。 省道线:胸省、腰省、臀位省、后背省、腹省、肘省…… 褶裥:顺褶(顺褶)、工字褶(对褶)、辑线褶3.服装结构线的种类褶线细皱褶:碎褶、抽线褶、橡筋褶…… 自然褶:波浪褶、瀑布褶、布皱褶…… 剪辑线: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斜线分割、曲线分割、交错分割…… 二.结构线设计的变化要点: (1)注意结构线的部位安排。(2)注意结构线的方向变化。(3)注意结构线的长短变化。 (4)注意结构线的形状变化。(5)注意结构线的聚散变化。(6)注意结构线的边缘变化。 (7)注意分割线与省褶线的连贯结合。(8)注意分割后各部分块面的材质变化。 作业: (1)设计有省道线变化的款式图12个。(2)设计有褶线变化的款式图12个。 (3)设计有直线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4)设计有曲线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 (5)设计有曲直综合分割变化的款式图12个。要求:八开纸,黑白稿。 第三节:服装配饰的构成与变化 一.服装款式变化的总原则: 将人体的颈部、躯干、四肢在设计观念中均可视为圆柱体或圆锥体,然后将这个圆柱体或圆锥体的某一横切面或斜切面作为构思的基面,而在其周围任何空间范围内可进行多角度(0~360~n度)、多层次(相离、相切、交叉、重叠……)、多对比(方圆、曲直、长短、大小、对称与非对称……)等各种形式的变化,且这个变化形式可安排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我是一张纸》 ◆ 教材分析 学生进入学校生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对于环 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认识还不够,对 这方面知识接触不多。通过这一单元的介绍,会使同学们懂得更多环保的知识,纸对于同学 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要让同学们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一张纸的来历,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 不浪费纸张。 (3)知道纸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用纸情况,学习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初步培养节约用纸的习惯。 (2)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关注自然、生命、环境和资源。解纸的来源, 让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四季的形成。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 教学过程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导入新课】 猜谜语:四角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讲授新课】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四角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 识,传播文化。答案就是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纸,你知道我们 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纸吗?通过课前的调查,看到大家信心十足的样子,你们一定有 许多收获吧,那么就把你们所了解的情况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好吗? 师:你们了解得真不少,也非常详细,说明同学们调查的很认真。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吧。 板书:纸的用途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纸。总的来说,纸被分为这几种,一是生活用纸,包 括餐巾生纸、纸巾;二是学习用纸,包括复印纸、作业本、书籍、杂志报刊;三 是其他用纸,包括包装纸、账本、发票单据等。我们每天都要用纸,那你们觉得纸 的用途怎么样呢? 师:纸的用途的确很多,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纸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没有纸,弟弟就没法做纸工了;没有纸,哥哥就没法写作业了。 没有纸,妹妹就没法画画了;没有纸,姐姐就没法读书了。 没有纸,爸爸就没法设计图纸了;没有纸,妈妈就没法查资料了。 师:纸的用处真是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纸。那没有纸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文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纸的来历 师:幻灯出示刻有象形字的龟甲、兽骨。 商代的人用刀子等尖锐的东西,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我们把这类 字叫做甲骨文。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很多缺点,比如把字刻到龟甲上非常费事, 如果想写字而身边没有野兽的骨头就不行了。龟甲、兽骨也不是到处都有的。古 代人也进行了许许多多不同方式的尝试,例如把文字写在竹子上,叫竹简。这种

第一章服装设计概论

第一章服装设计概论 第一节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填空: 1.时装具有时间性、流行性、新颖性三方面特性 2.时装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被称为“时间的艺术”。 3.时装必须具有新颖性,新颖是时装的生命。 4.服装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侧重人的生理需要;时装则侧重审美性和艺术性,侧重人的心理需求。 5.服饰品大多具有实用功能和装饰美化的双重属性。 6.服饰,强调和侧重的是服饰品;服装强调和侧重的是衣服,这是服饰与服装的最重要的区别。 7.服装造型常常以它的外观总体轮廓代表其特征。 8.设计,是指设想和计划。 9.凡是设计都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都具有功能和审美两方面价值,都离不开材料和人的思维。 10.服装设计所遵循的准则是:功能、美观、合理。 11.创意服装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服装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词解释: 1.服装:是指人们的衣着装束。它不仅包括了上衣和下装,也包括了鞋、帽、手套、袜子、领带等服饰品。 2.服装款式:是指构成一件衣服形象特征的具体组合形式。 3.服装造型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的物体形象,以及创造这个立体形象的过程。 4.结构造型:是指通过裁剪和缝制等工艺手段,塑造立体的服装形象的过程和结果。 5.体态造型:是指运用构思和想象等设计手段,塑造立体的服装形象的过程和结果。 6.廓形:指服装正面或侧面的外观轮廓。 7.服装设计:就是构想一个制作服装的方案,并借助于材料和裁剪工艺,使构想实物化的过程。 8.服装创意:就是设计师以富于创造性的理念、借助于服装的材料和构成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9.款式图:就是指用线条勾画服装款式,无需勾画服装人体和着色。是服装设计和生产最快捷的方式只要勾画出款式图既可用于服装制作。 简答题: 1.流行性迎合了人们哪三种心理需求? 答:①求同心理(认为别人穿上好看,自己穿上也会美)②求齐心理(惟恐落后潮流,被人瞧不起)③求美心理(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认为新的就是美的) 2.服装和时装的区别和关系; 答:服装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侧重人的生理需要;时装则侧重审美性和艺术性,侧重人的心理需要。两者既相对,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服装的丰富多彩。

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

可能性教案设计完整版

可能性 李新庄镇中心小学郭灿灿 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2.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3.渗透数学概率思想。 教学重点:使同学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使同学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白棋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游戏中度过,在玩的同时希望大家能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开心课堂,你们先猜一猜游戏。 师:它就在这两个盒子里的任意一个,大家猜一猜,他在哪个盒子里? (1)感受“可能” (2)感受“一定” (打开没有放宝贝的盒子)现在礼物在那个盒子里? 师:确定吗? 师:一定在我的2号盒子里吗? 师:果然在2号盒子里,这是一个铅笔盒。 师:老师没有提示的时候,可能在1号盒子里,可能在2号盒子里。老师打开后你们说宝贝肯定在我1号盒子里,生活中的事情就猜礼物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 师:你们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每人表演一个节目。 生: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 (一)抽出后放回 1.教学“可能” (1)猜想。 师: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 生:唱歌,跳舞,朗诵。 师:现在我把他们都放在一起,大家来猜一猜,如果让你从中抽一张,你会抽到什么节目?生:会抽到唱歌。 师:一定会抽到唱歌吗? 生:不一定。 师:那我该怎么说? 生:可能会抽到唱歌。 师:谁与他的意见不同? 生:可能会抽到跳舞。 生:可能会抽到朗诵。 师:他们说可能会抽到唱歌,可能会抽到跳舞,可能会抽到朗诵,谁说的有道理? 生:都有道理。 师:为什么呢? 师总结:因为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所以,如果让你抽,可能抽到唱歌,可能抽到跳舞,还可能抽到朗诵。 (2)验证 师:自己动手抽一抽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好不好? 生:好。 师:你第一个抽。一起说。 师:谁还想试一试?(把刚才抽取的卡片放回原来的卡片中) 师:谁再来?(摁住学生的手,稍作停顿)猜一猜他会抽到什么节目? 注意:整个活动一定要使学生抽出三种节目。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总结 师:看来,这三张卡片中抽取,我们可能抽到唱歌,可能抽到朗诵,也可能抽到跳舞。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你们会抽到魔术吗?

服装设计优秀教案

服装设计优秀教案

服装设计优秀教案 【篇一:我设计的服装教案】 第五课我设计的服装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当中指出,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运用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也较多,包括服饰的基本知识、古代服饰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了解,现代服饰的欣赏。 通过欣赏古今服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设计制作,锻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设计服装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灌入,而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进行探索,让学生认为设计服装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能在自己的探索中把知识转变成技能,会把一些基本形状组合、装饰、美化,在设计中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协调、色彩的搭配,从而创造出不同款式的服装,使他们的一种成功感更适应未来的需要。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很熟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很熟练,对线条和色块的运用掌握得较好。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动手能力也较强,不过缺乏细致认真的态度,手工作品较为粗糙,因此在《我设计的服装》这节课中,我在安排合作小组的成员时就将手工技术较好及认真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分配,从而让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平衡发展。同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从而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设计理念: (五)、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启发式、合作分工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代服装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及对“美”的感悟。 2)、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3)、通过对本组模特进行服装设计,加强学生对服饰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中国历代服饰的了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2)、通过与同学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 3、技能目标:

《张中丞传》后叙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张中丞传》后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学习写作技巧:叙议结合、细节描写、运用衬笔、 曲笔 三、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相关背景 二、学习1-3段 (一)了解本文的缘起 (二)理解作者对诬蔑张巡、许远的无耻之徒、无耻之 言的驳斥 (三)掌握重要词语:恨、为、不及、数、尤、卒、将、比、 教学过程: 一、了解传记相关知识(见单元导语、教学全解) 二、了解韩愈及其文学成就 四、了解本文缘起(第1段) (一)学生试着翻译本段

(二)学生质疑 (三)明确本文缘起 五、了解许远为人,驳斥“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第 2段) (一)许远“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之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与巡死先后异耳” 落实词语:不及、竟 特殊句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二)许远之不畏死明矣 1.“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与贼抗而不降) 2.“当其围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3.“而贼语以国亡主灭”,“救援不至,而贼来日众,必以其言为信” 4.“外无待而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 知死处矣” 落实词语:数 (三)小结许远形象及其刻画的用意 1.许远形象:宽厚长者、有容人雅量,大事为重,忠贞 不畏死。 2.用意: ①衬托张巡②颂扬许远 六、理解作者如何驳斥小人指诟“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死守”(第3段) (一)驳斥小人指诟“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1.“此与儿童之见无异” 2.用“人之将死”、“引绳而绝之”两种日常事理, 说明“不达于理”(类比) 3.“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落实词语:诟、尤 (二)驳斥“责二公以死守” 1.事理说明守城符合实际情况 2.指明守城意义,明二人功劳 3.对比“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斥责 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词而助之攻” 4.落实词语:卒、比、将、讲、擅 七、小结 (一)第2、3段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议论,议中有叙)及论证方法(类比、对比) (二)张巡的形象:忠贞不畏死、(才德)使人信服 八、作业 1.翻译2、3段 2.检测:《中华一题》1-10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标题: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服装制图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制图观念;在理解服装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制图步骤和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理论修养和时间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了解服装制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特点是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制图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内容:讲解制图常识、纸样绘制工具、纸样设计的方式、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基础知识。 第2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第一节制图常识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从关系上看,结构设计是造型设计的延续和发展,是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一方

面,它要对款式造型,内部结构及艺术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指种理解采用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方法用平面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处理好服装构成中各部件间的形态、部位、数量的吻合,修正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和不合理的部分。另一面,结构设计也为缝制工艺提供了全套结构合理、规格齐全的工艺样板,为制定服装工艺标准提供了依据,在服装工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将人体简化为可展开的平面到将人体视为不可展开的立体构成,服装的外形也从宽大不合体向贴体合身转化,其结构设计方法从简单的依靠经验发展到依靠数学推导和立体构成规律,使服装结构设计理论更科学、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严密性、合理性得到深化,也为计算机进入服装结构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使服装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二、制图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基本线 构成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的线条。基本线分长度方向基本险,围度方向基本线。 长度方向基本线:衣长线、肩斜线、领口深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袖口线、裤长、膝围线等。 围度方向基本线:叠山线、止口线、领口宽线、撇门线、肩宽线、胸宽线、胸围大线、袖肥线等。 2、结构线 客观反映服装内部结构的线条。如胸省、肩省、腰省、袋位、纽位、公主线、

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备课教案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班级:2013级(秋)服装 学科:服装设计基础 周课时: 2课时 教师:何晓梅 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的: 1.了解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安排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课程安排、成果展示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PPT 课型:理论教学时间:1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服装专业呢?

二、新课 (一)课程与时间安排 时间:2年在校1年在企业时间 课程:设计制图工艺立裁实训 1.设计:设计基础(色彩、款式图、图案、毕业) 素描(基础) 2.结构:女装为主(裙子、裤子、衬衣、西装、外套) 3.立体裁剪:(基础、礼服、毕业设计) 4.实训:电脑(CAD、款式图设计) 专业实训(流水线做衣服) (二)历年学生作品欣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本专业的大概情况作了一个了解,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能给自己高中三年做一个规划,希望你们能长江前浪推后浪,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三、作业安排 无 四、教学后记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很活跃。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入门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2.了解课程内容和结构 3.掌握服装的概念及功能 4.了解服装品牌 教学重点:课程内容和结构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PPT 课型:理论教学时间:3+1课时(第2—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服装设计吗?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吗? 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吗? 二、新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性质:《服装设计基础》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主要 包括服装设计入门、服装款式图设计、服装色彩和服饰图案和系列 服装设计五部分构成。 目的:培养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求:学生勤动脑、勤动手。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两个个主要部分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

设计基础教案

设计基础 湘南学院美术系 毛鸿达 第一课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概述及平面构成的元素、基本形与骨骼 课程类型:设计·工艺 教材:平面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 授课方式:讲解、展示、示范、练习 授课对象:2010级美术学3班 课时:90分钟 教学工具:教师准备——教材、范图 学生准备——教材、参考书、素描纸或白卡纸、铅笔、 直尺、勾线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 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的特点与分布、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平面构 成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平面构成的构成元素、基本型、图与底和平面构成的多种基本构成骨骼 形式。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确切含义,重点掌握平面构成中图与底的运用和基本构成骨骼的 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平面构成的骨骼形式的用途以及将其灵活运用于此后的练习作业当中。

2.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绘制平面构成练习作业中基本的重要的绘制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5分钟) 调整课堂秩序,集中在座学生的注意力。 二、展示少量范图(5分钟) 展示教师自备的平面构成作品范图。 教师提问:我想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在设计类型中,我 们以上所看到的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什么?是 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还是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三、引入新课(5分钟) 借学生回答的问题,把课堂进度引入到下面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当中来。 教师提问:请一位同学谈谈,在你的头脑当中,你觉得什 么叫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四、讲授新课(40分钟)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平面构成是一种以研究视觉语言的特性和审美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二维视觉形象的造型活动,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中的造型问题。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我设计的服装》教案

《我设计的服装》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例外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时装表演(播放视频)提问:看了刚才的表演,你们有什么感受?(说一说)那您们想不想和他们一样穿上你理想中最能够展现自我的服装呢?(想)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创作的服装,(课件出示): (1)最原始的服饰就是山顶洞人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衣服,这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佩戴这些饰物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欣赏毛皮服饰)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汉代铠甲的样子。 (铠甲图片)

历代帝王的服饰与众例外,这是汉代皇帝的服装,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统统的服饰。 这种服装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汉代皇帝服装图片) (3)这是唐朝画家周昉的一幅画,名叫《簪花仕女图》,表现了当时宫廷妇女穿着的服装,这种开身肥袖的服装样式当时流传到日本,成为当今日本和服的主流样式。(看簪花仕女图) (4)清朝在我国历代中服装最丰盛,最具民族特点,以满族服饰为主流,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的穿戴,为现代中国服饰奠定了基础,如中山装、旗袍、坎肩等。(清朝皇帝、皇后服饰图,) 2、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 师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民族) 56个民族,56朵花,你了解他们特有的服装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连连看: 在黑板出示7幅图片,给出相应的民族名称: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白族、彝族、傣族、高山族 请小组同学连连看。 3、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从功能上分有礼服、职业装、学生装、休闲装、泳装等,种类有:男装、女装、童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凡要根据例外的场合穿相应的服装,如:开运动会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装;平日上学要穿有领或有袖的服装,以示对老师、同学的尊崇;在家休息可穿家居服、休闲服;陪爸爸、妈妈参加别人的婚礼,要穿礼服,这时我们可穿中国传统的服装。(多姿多彩的儿童服装) 4、思考、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