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要求
探片, 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 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 网,镊子,木制试管夹,火柴,清水。
方法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 的一部分从上夜, 两面遮盖起来,然
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方法步骤
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黄白色。
方法步骤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 了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酒精易燃,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小心,以免被沸水、蒸汽 烫伤。 3、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给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4、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熄灭酒精灯时要 用酒精灯灯帽盖灭。
5、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产生淀粉
2、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变蓝。
---没产生淀粉
3、天竺葵银边没变蓝。
---没有叶绿素
想一想
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淀粉
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姬雪芬
探究试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淀吗?
做出假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制定计划:取材→ 暗处理→ 选 实施计划:叶遮光 → 光照→ 酒 精脱色 → 清水漂洗 得出结论: → 滴加碘液→观察 表达交流:
(1)实验时,要胆大心
细,注意安全。 (2)实验开始,要先放 好实验装置,再点燃酒 精灯。实验结束后,要 先撤酒精灯,在 取下其 它装置。 (3)使用酒精灯不能近 距离围观。
3、几小时后(3-4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 的纸片。
想一想
为什么要在几小时候, 如果超过6小时好不好? 为什么? 超过6小时,黑纸包 的部分叶会变蓝。 见光部分制造的淀粉会 运输到不见光的部分。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 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想一想
1、为什么将叶片用酒精脱色?
溶解叶绿素,减少绿色干扰,使 实验清晰,便于判断。
2、用酒精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热?
酒精的燃点低,隔水加 热,可预防酒精燃烧。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 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 么变化. 1、未用黑纸遮盖的部分变蓝色。
1、把盆栽的天竺葵 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想想
为什么要在黑暗处放置 一昼夜? 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 耗尽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究实验>。

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设计思路、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与前两节内容联系紧密。

它是在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它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的其他产物和原料、呼吸作用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及掌握淀粉的鉴定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四)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器材: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酒精、碘液、滴管等。

2、指导组长在课前一天,将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上一昼夜。

(暗处理)3、指导组长在第二天早晨用一定形状的黑纸片、透明胶片上画人头像、自己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照片底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放在阳光下照射。

(遮光、光照)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内容,提出问题。

2、带自己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照片底片、透明胶片、剪刀等。

二、说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本实验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产生问题,课上探究,表达、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分组:分4大组,每组12人。

三、说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叶片“照片”(天竺葵叶片上印有一个人头像),学生想:“人头像怎么会印到叶片上去呢?”教师说: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自己的头像印在叶片上。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结论_概述及解释说明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结论_概述及解释说明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结论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结论,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储存物质,它在能量代谢和植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绿叶在光条件下淀粉形成的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首先,我们将介绍淀粉在植物体内的重要性,阐明它对植物生长和代谢活动的贡献;其次,我们会探讨光合作用与淀粉合成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这一过程中光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将回顾目前研究绿叶对光敏感性方面的最新进展,为实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与方法,并解释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绿叶在充足光线条件下是否能够产生大量的淀粉,并探究光对淀粉形成的影响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评价实验目的的达成程度。

同时,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建议用于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和改进方向。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光合作用和淀粉合成之间的关系,为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2. 实验背景:2.1 淀粉在植物体内的重要性淀粉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储存形式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它在植物细胞中以颗粒状存在,起到能量储存的作用。

当植物需要能量时,淀粉会被分解成葡萄糖供给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

此外,淀粉还参与到种子萌发、光合产物分配、抵御逆境等多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2.2 光合作用与淀粉合成的关系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其中包括淀粉的合成。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中的叶绿体中。

通过光合作用,叶绿体利用来自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淀粉以进行储存。

因此,可以说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之一。

2.3 绿叶对光敏感性的研究现状绿叶对光敏感,对光照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七年级生物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七年级生物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说明淀粉的合成意义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储能物质,在光照不足时,植物会利用 淀粉释放的能量进行生命活动。
学习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置实验组和 对照组,如何进行绿叶的遮光处 理,如何进行碘液染色以及如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了解实验观察指标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观察叶片染 色情况来判断淀粉的合成情况,并 记录实验数据。
生物能源利用
利用藻类等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生物生产生物燃料,可以替代化石 燃料,减少碳排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维持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促进生物多样性
光合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不同的植物和藻类通过光合作用 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
光合作用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
通过合理配置光照、温度等条件,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
环境保护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等措施,可以增加地善环境质量。
培养实验素养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 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 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02
实验材料
绿叶
01
选取健康、新鲜的绿叶,如菠菜 叶或豌豆叶,确保叶片颜色鲜绿 、无病虫害。
02
采集绿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酒精
选择无色、无味的医用酒精,确保纯度较高,以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将酒精倒入烧杯中,备用。
03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
新鲜绿叶
选择健康、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或豌豆叶。
酒精
用于溶解叶绿素。
黑纸片
用于遮光处理。
准备实验材料
培养皿

用木芙蓉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八年级上

用木芙蓉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八年级上

用木芙蓉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第四章,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由于要用大量的天竺葵,并且要通过黑暗和光照处理,难以进行学生实验,很多教师教学中往往是进行演示实验或者是讲解实验,学生很难从根本上了解实验的本质。

为了使这个学生实验能顺利进行,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最后选用校园内的观赏植物木芙蓉作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材料,并对实验的步骤进行了改进,使实验易于操作而效果非常明显。

现将实验的有关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

1.实验材料木芙蓉叫芙蓉花,锦葵科、木槿属,学名Hibiscus mutabilis,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都有栽培,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枝上密被星状毛,叶大,广卵形,3~5裂,裂时三角形,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

花单生于枝端叶腋,白色或淡红包后变为深红色,蒴果扁球形、密被黄色毛。

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2.实验操作过程每2个学生分为一组,实验前3~5天,在当阳处选定木芙蓉1片幼叶,用两面涂上黑色颜料或者黑色油漆的包装纸(为了防止下雨,可选用一面带塑料的包装纸),对折后,剪成一定的形状。

用回形针将纸片从上下两面固定在叶片上。

3~5天后从木芙蓉上摘下选定的叶片,用酒精水浴脱色,再加碘液,结果不遮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3.实验优点3.1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中纸片的准备、染色、剪成一定的形态,选定叶片、固定纸片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有时学生还抽时间观察叶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动状态,热情高、求知欲强。

3.2 因地制宜,减少实验经费开支本实验充分利用了校园内常见的观花植物木芙蓉,木芙蓉枝叶繁茂,生命力强,摘除少量的叶片不会影响其生长。

同时可节省购买天竺葵和进行暗处理、光照的费用。

3.3 便于操作,效果明显木芙蓉叶片宽大,易进行遮光处理。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设计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设计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设计一、实验内容分析:这个实验的内容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其原理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如光、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水分等。

该实验只探究其中的一个因素─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该实验是单因子对照实验。

除了光照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均不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其实就是单因子对照实验。

为了检测是否有淀粉存在,该实验利用了淀粉的特性─碘遇淀粉变蓝色。

二、设计思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用鲜明的实验结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设问:为什么同一片叶,却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呢?来引发对该实验的探究,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落实该实验中的疑惑之处,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探究结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体验探究过程,验证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该实验,说明一个道理: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出淀粉;(2)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力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的真挚情感;(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精神。

四﹑实验材料和用具:用土壤浸出液培养好的只留单片叶的青菜、广口瓶、土壤浸出液、黑纸片、回形针、95%的乙醇、高浓度的碘酒、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剪刀、滴管、火柴、清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报告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

移到阳光下照射。 3.4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执,使叶片
验 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入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
步 加(
)。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可以看到见光的部分遇
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 间
实验名 称
实验目 的
班级
成员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器 盆载的蚕豆,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灯,碘液,小烧杯, 材 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1.把盆载的蚕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骤 到碘液变成了(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实验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