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1)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1)(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20132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1)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piston compressor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检修注意事项1、检修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规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拆卸前,应关闭所有与压缩机相关联的外管阀门,打开放空阀,将气缸内气体卸为常压。
当工作介质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在进、出阀处安装盲板、加水封;卸压后应进行气体置换,经分析合格方可拆卸。
3、吸、排气阀盖及气缸盖拆卸时,应对称留两个螺母,用螺丝刀或扳手将压盖撬起点检查,确认缸内已卸为常压后再将螺母全部卸去。
4、在处理临时故障时,应待气缸温度降至120℃以下方可拆卸气缸上的部件,否则,因润滑油的高温汽化,可能造成气缸着火爆炸事故。
5、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动火前应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防火措施,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6、检修前,应切断电源,挂牌警示,专人看护,禁止合闸。
7、大型压缩机组检修及盘车应相互监护,以免人身或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一般拆卸程序及基本要求1、拆卸时,应根据压缩机不同结构按程序依次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拆卸,严禁乱拆乱卸、胡打乱敲,以免机件损伤或变形。
2、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以保证零部件不受损伤。
如拆出连杆小头瓦,应用压力机压出或用专用工具拉出,不许用手锤打击;拆卸气阀组合件,应用专用工具,不许将阀卡在虎钳上拆卸,否则将使阀座零件被夹变形;对气缸、活塞、活塞杆的连接螺栓,要用专用死口扳手,不准用管钳直接卡在螺母或活塞杆上拆卸。
3、拆卸大型压缩机的零部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并应拴牢、稳吊、稳放、垫好。
4、拆下的零部件,应按清洁文明检修的要求,清洗干净,按顺序摆放整齐,垫好盖严;对重要机件应放在专用架上,对精密件要专门保管好,对相关配合件应做好装配位置标记,有的还应穿在一起或包在一起,以免放乱、错装,影响装配质量。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装

2、实训中注意的事项。 (1)拆卸压缩机要按顺序拆卸,应先拆部 件,再将部件拆成零件,由外到里,先上后 下,先小后大,防止碰砸; (2)在拆卸螺栓时,应对角拆卸,避免零 部件受力不均而出现开裂。 (3)在每个部件上做记号,防止方向位置 在组装是颠倒。 (4)设备拆卸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锤 击时用铁锤垫软物轻打。 (5)实训过程及课间休息禁止拿工具打闹。 (6)实训工具课间不得带出实训室。 (7)在用煤油清洗过程中,严禁明火。
(二)拆卸注意事项: 1、压缩机在拆卸前机身要擦洗干净,周围场地要 清洁; 2、在拆卸螺栓时,应对角拆卸,避免零部件受力 不均而出现开裂。 3、拆卸压缩机要按顺序拆卸,应先拆部件,再将 部件拆成零件,由外到里,先上后下,先小后大, 防止碰砸; 4、在每个部件上做记号,防止方向位置在组装是 颠倒。 5、设备拆卸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锤击时用铁 锤垫软物轻打。
3、分组实训 4、整理工作台及工具
小结
1、你在进行活塞式压缩机拆卸和清洗的过 程中有哪些收获? 2、活塞式压缩机拆卸和清洗时的注意事项 有哪些? 3、在拆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业:
1、活塞式压缩机的拆卸步骤? 2、活塞式压缩机拆卸及清洗中的注意事 项有哪些?
课题五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装(一)
活塞式压缩机的作用: 是将低压状态的制冷剂蒸汽压缩至高压状分: 一、活塞式压缩机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结构
立式两缸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二)主要零部件
二、2F6.3型活塞式压缩机的拆卸 2F6.3型塞式压缩机如图:
(一)步骤: 1、拆卸汽缸盖,取下阀板组。 2、拆卸吸入口盖,取出吸入口过滤网。 3、拆卸轴封盖、前轴座、后轴端盖。 4、拆卸底盖,卸下曲轴大瓦螺栓,取下轴 瓦和连杆大头并打上记号,以免装配时搞 错。 5、将曲轴从前端方向取出。 6、从底盖处取出活塞连杆组,并在缸体活 塞、连杆上做上记号,以免装配时搞错。 拆卸顺序:由上至下 先小后大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及其零部件的测量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及其零部件的测量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前,应准备好该型号压缩机零部件的尺寸和配合间隙的数据,若没有,可向制造厂家索取。
(1)部件的拆卸与测量1)气缸盖与排气阀的拆卸。
先松动并拧下气缸盖短螺栓螺母,再均匀拧松两窄边的长螺栓螺母,当气缸盖升起2-3mn时,观察气缸垫片在哪一边粘得多,然后在粘得少的一边用一字起起下垫片,以免损坏。
拆下气缸盖后,取出安全弹簧和排气阀。
注意检查气阀弹簧、阀片有无损坏等。
用塞尺测量排气阀升程,超过规定值应更换阀片。
用深度游标尺测量吸气阀汁的升程,超过规定值应换新阀片。
测量气缸顶部余隙,用压熔丝的方法。
拆下排气阀后,用40—50A的熔丝,按垂直方向插入活塞顶部的螺孔中保持熔丝在活塞的顶面上,然后装上排气阀、安全弹簧和气缸盖,缸盖螺栓拧紧后,盘车3-4周,再拆下气缸盖、安全弹簧和排气阀,把压扁的熔丝用0~25mm 的外径百分尺测量,前、后、左、右四个点的平均值即为所测余隙。
如12.5系列正常余隙为0.5-1.lmm,若余隙过大,主要是轴和轴瓦的磨损造成的。
应该通过更换轴瓦或调整气缸垫片把余隙调到要求的范围内,否则机器的输气效率降低。
若间隙过小,活塞顶部与内阀座相撞,将使机件损坏,可用加厚气缸垫片来解决。
2)拆卸曲轴箱侧盖。
把螺栓拆下,用一字形螺钉旋具把气缸盖打开一条缝,此时人的面部不要对着缝隙处,以免制冷剂冲击伤人。
取下曲轴箱侧盖后,应检查油中的污物和金属屑的多少。
3)拆卸活塞连杆部件。
在拆卸连杆大头盖的同时应测量连杆大头轴瓦的径向间隙。
其测量方法有两种:一个曲柄销上有两根以上的连杆时,可用塞尺进行测量,即先拆下一个大头盖,用塞尺测相邻的两个连杆大头间隙,把其他活塞拆下后,再把先拆的大头盖拧紧,用塞尺测量其间隙。
若一个曲柄销上只有一根连杆,用压熔丝的方法测量。
一般用5A熔丝两条放在大头盖的轴瓦上,然后再装到曲柄销上,装好后再拆下来,把压扁的铅丝用0-25m的外径百分尺测量即可。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一)一、检修注意事项1、检修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规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拆卸前,应关闭所有与压缩机相关联的外管阀门,打开放空阀,将气缸内气体卸为常压。
当工作介质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在进、出阀处安装盲板、加水封;卸压后应进行气体置换,经分析合格方可拆卸。
3、吸、排气阀盖及气缸盖拆卸时,应对称留两个螺母,用螺丝刀或扳手将压盖撬起点检查,确认缸内已卸为常压后再将螺母全部卸去。
4、在处理临时故障时,应待气缸温度降至120℃以下方可拆卸气缸上的部件,否则,因润滑油的高温汽化,可能造成气缸着火爆炸事故。
5、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动火前应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防火措施,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6、检修前,应切断电源,挂牌警示,专人看护,禁止合闸。
7、大型压缩机组检修及盘车应相互监护,以免人身或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一般拆卸程序及基本要求1、拆卸时,应根据压缩机不同结构按程序依次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拆卸,严禁乱拆乱卸、胡打乱敲,以免机件损伤或变形。
2、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以保证零部件不受损伤。
如拆出连杆小头瓦,应用压力机压出或用专用工具拉出,不许用手锤打击;拆卸气阀组合件,应用专用工具,不许将阀卡在虎钳上拆卸,否则将使阀座零件被夹变形;对气缸、活塞、活塞杆的连接螺栓,要用专用死口扳手,不准用管钳直接卡在螺母或活塞杆上拆卸。
3、拆卸大型压缩机的零部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并应拴牢、稳吊、稳放、垫好。
4、拆下的零部件,应按清洁文明检修的要求,清洗干净,按顺序摆放整齐,垫好盖严;对重要机件应放在专用架上,对精密件要专门保管好,对相关配合件应做好装配位置标记,有的还应穿在一起或包在一起,以免放乱、错装,影响装配质量。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二)三、压缩机装配的一般要求压缩机的装配,一般是先装相关组合件,然后再总体装配。
需检修的压缩机与新制造的压缩机装配有所不同,为充分发挥原有零部件的作用,对零件相互连接及配合的间隙不像对新零件的要求那样严格,在某些情况下允许比规定的稍大或稍小些,甚至超过规定的使用极限值。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一、拆卸时应注意的事项1. 机器拆卸前必须准备好扳手、专用工具及放油等准备工作。
2. 机器拆卸时要有步骤进行,一般应先拆部件,后拆零件,由外到内,由上到下,有次序地进行。
3. 拆卸所有螺栓、螺母时,应使用专用扳手;拆卸汽缸套和活塞连杆组件时,应使用专用工具;4. 对拆下来的零件,要按零件上的编号(如无编号,应自行编号)有顺序地放置到专用支架或工作台上,切不可乱堆乱放,以免造成零件表面的损伤。
5. 对于固定位置不可改变方向的零件,都应划好装配记号,以免装错。
6. 拆下的零件要妥善保存,细小零件在清洗后,即可装配在原来部件上以免丢失,并注意防止零部件锈蚀。
7. 对拆下的水管、油管、汽管等,清洗后要用木塞或布条塞住孔口,防止进入污物。
对清洗后的零件应用布盖好,以防止零件受污变脏,影响装配质量。
8. 对拆卸后的零部件,组装前必须彻底清洗,并不许损坏结合面。
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拆卸方法和步骤各类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工艺虽然基本相似,但由于结构不同,所以拆卸的步骤和要求也略有不同,应根据各类压缩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拆卸方法,下面以8AS -12.5氨制冷压缩机为例说明这种类型的制冷压缩机拆卸方法和步骤。
1. 拆卸汽缸盖与排汽阀: 2. 拆卸曲轴箱侧盖: 3. 拆卸活塞连杆部件: 4. 拆卸汽缸套:5. 拆卸载机构:6. 拆卸细滤油器和油泵部件:7. 拆卸油三通阀和粗滤油器:8. 拆卸吸汽过滤器:9. 拆卸联轴器: 10. 拆轴封部件: 11. 拆后轴承座: 12. 拆曲轴:13. 拆前轴承座:三、几个部件的拆卸 1. 拆排汽阀组: 2. 拆活塞连杆组:见图8-1。
拆活塞环有三种方法:(1用两块布条套在环的锁口上,两手拉住布条,轻轻向外扩张,把环取下来。
(2用3根0.8-1mm 厚,10mm 宽的铁片垫在环中间,便于环滑动取出。
见图8-2。
(3 用专用工具拆活塞环。
见图8-3。
3. 拆油三通阀:四、部件的组装1. 活塞连杆部件的组装: (1 连杆小头衬套的装配 (2活塞销与连杆小头的装配(3活塞环的装配2. 油泵部件的组装(指内转子油泵:(1放入湖道垫板(挡油板,装上偏心筒。
拆卸压缩机时的注意要点

拆卸压缩机时的注意要点拆卸压缩机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
以下是拆卸压缩机时的注意要点:1. 安全措施:在拆卸压缩机之前,必须确保所有相关的安全措施已经采取。
工作区域必须清洁、整齐,并设有适当的警示标志。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手套、安全鞋等。
2. 关闭电源:在进行任何拆卸工作之前,必须先关闭压缩机的电源,并确保电源已经彻底切断。
这可以避免电击风险和其他电源相关的危险。
3. 准备工具和设备:在开始拆卸压缩机之前,必须确保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包括扳手、扳钳、榔头、气动工具等。
确保这些工具是干净的、完整的,并且适用于拆卸压缩机。
4. 排空系统:在拆卸压缩机之前,必须先将系统中的压缩空气排空。
这可以通过打开排气阀门或减压阀来实现。
排空压缩系统可以避免意外的高压和喷射风险。
5. 拆卸零件:根据压缩机的结构和设计,开始逐步拆卸各个零部件。
在拆卸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个零件,避免损坏或弄丢零件。
6. 标记和记录:在拆卸零件时,要记住每个零件的位置和顺序。
最好给每个零件标记或记录下来,以便在重新装配时更加方便和准确。
7. 清洁和检查:在拆卸后,应该彻底清洁每个零件。
这可以通过使用清洁剂和刷子来完成。
同时,要进行零件的检查,特别是轴承、密封件和其他易损零件,以确定它们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
8. 储存零件:在拆卸过程中,确保将每个零件妥善储存。
最好使用适当的容器或标示零件位置的方法,以便在重新装配之前能够轻松找到每个零件。
9. 定期保养:在重新装配压缩机之前,可以利用此机会进行定期保养。
这包括更换和清洁各种过滤器、润滑各个部件、检查和校准控制系统等。
10. 重新装配:在完成清洁、检查和维护工作之后,可以重新装配压缩机。
确保按照正确的序列和程序进行装配,将每个零件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在重新装配之前,最好检查一遍零件,并确保每个零件都正确放置和固定。
压缩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压缩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压缩机拆装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了这活儿,就像给机器做一场大手术呢!首先,咱得做好准备工作,就像运动员上场前要热身一样。
把工具都准备齐全了,别到时候拆到一半发现少个扳手啥的,那可就尴尬啦!然后,要确保电源啥的都切断了,安全第一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接下来就开始拆啦!就像拆礼物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先把压缩机外面的那些零部件一个一个地卸下来,放好,可别乱丢,不然回头装的时候找不到可就傻眼咯。
拆的时候得注意螺丝的位置和大小,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搞混了呀。
然后呢,就到了关键的部分——拆压缩机主体啦。
这时候就得轻点儿,再轻点儿,别把它弄疼咯。
就好像对待一个宝贝似的,得温柔点。
把各个部件慢慢地拆下来,记住它们原来的位置和顺序,不然装回去的时候就成了一锅乱炖啦。
哎呀,这过程中可千万不能马虎呀!就跟走钢丝似的,一步都不能错。
你想想,要是装错了,那压缩机还能好好工作吗?那不等于白忙活啦!拆完了,咱就得开始装啦。
这就像搭积木一样,得一块一块地放好。
按照之前记住的顺序,把部件一个一个地装回去。
拧螺丝的时候也得注意力度,别太紧了把零件弄变形了,也别太松了到时候掉下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还得注意清洁呀!不能让灰尘啥的跑进去,那可就像人吃了脏东西会生病一样,压缩机也会不舒服的呀。
总之呢,拆装压缩机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有耐心,得细心,还得有那么点儿技术。
这就好比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摔倒,但多练习几次就会啦。
咱可不能因为难就退缩呀,对吧?大家都加把劲,让压缩机在咱手里乖乖听话!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呀?加油吧!。
活塞压缩机的拆装

活塞压缩机的拆装活塞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它通过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以满足各种需要。
在使用活塞压缩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维护保养,这就需要对活塞压缩机进行拆装。
下面将详细介绍活塞压缩机的拆装过程及要注意的事项。
1. 准备工作在拆装活塞压缩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关闭活塞压缩机的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清除周围的杂物,确保拆装空间整洁。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扳手、扳手、螺丝刀等。
2. 拆装步骤下面将介绍活塞压缩机的拆装步骤:步骤一:拆卸压缩机外壳使用扳手或螺丝刀,拆卸活塞压缩机的外壳。
注意保留好螺丝,以便在装配时使用。
步骤二:拆卸气缸盖将气缸盖螺丝逐一拆卸,注意记录每个螺丝的位置和数量。
拆卸气缸盖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气缸盖。
步骤三:拆卸活塞和连杆将活塞顶部的销轴螺丝拆卸,并将活塞与连杆分离。
在拆卸活塞与连杆时要注意避免外力过大,以免导致损坏活塞或连杆。
步骤四:拆卸气缸体拆卸气缸体时,应先检查是否有残留的压力,如果有,需要先将压力释放。
然后使用扳手等工具拆卸气缸体。
在拆卸气缸体时要注意避免碰撞,以免造成气缸体变形或损坏。
步骤五:清洗和检查将拆卸下来的活塞、连杆、气缸等部件进行清洗,并进行检查。
清洗时可以使用柔软的刷子和洗涤剂,彻底清洗掉附着的污垢。
检查时要仔细观察各部件是否有磨损、裂纹或其它异常情况。
步骤六:更换损坏部件根据检查结果,如果发现有损坏或磨损严重的部件,需要进行更换。
确保更换的部件与原有部件相匹配,并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步骤七:组装活塞压缩机按照拆卸的逆序,将活塞、连杆、气缸等部件逐一装配。
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和顺序,并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紧固。
步骤八:安装压缩机外壳将拆卸下来的压缩机外壳安装回去。
确保外壳与机体完全贴合,并使用螺丝将外壳固定。
3. 注意事项在拆装活塞压缩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时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机器和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一)一、检修注意事项1、检修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规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拆卸前,应关闭所有与压缩机相关联的外管阀门,打开放空阀,将气缸内气体卸为常压。
当工作介质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在进、出阀处安装盲板、加水封;卸压后应进行气体置换,经分析合格方可拆卸。
3、吸、排气阀盖及气缸盖拆卸时,应对称留两个螺母,用螺丝刀或扳手将压盖撬起点检查,确认缸内已卸为常压后再将螺母全部卸去。
4、在处理临时故障时,应待气缸温度降至120℃以下方可拆卸气缸上的部件,否则,因润滑油的高温汽化,可能造成气缸着火爆炸事故。
5、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动火前应办理“动火证”,落实安全防火措施,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6、检修前,应切断电源,挂牌警示,专人看护,禁止合闸。
7、大型压缩机组检修及盘车应相互监护,以免人身或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一般拆卸程序及基本要求1、拆卸时,应根据压缩机不同结构按程序依次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拆卸,严禁乱拆乱卸、胡打乱敲,以免机件损伤或变形。
2、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以保证零部件不受损伤。
如拆出连杆小头瓦,应用压力机压出或用专用工具拉出,不许用手锤打击;拆卸气阀组合件,应用专用工具,不许将阀卡在虎钳上拆卸,否则将使阀座零件被夹变形;对气缸、活塞、活塞杆的连接螺栓,要用专用死口扳手,不准用管钳直接卡在螺母或活塞杆上拆卸。
3、拆卸大型压缩机的零部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并应拴牢、稳吊、稳放、垫好。
4、拆下的零部件,应按清洁文明检修的要求,清洗干净,按顺序摆放整齐,垫好盖严;对重要机件应放在专用架上,对精密件要专门保管好,对相关配合件应做好装配位置标记,有的还应穿在一起或包在一起,以免放乱、错装,影响装配质量。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二)三、压缩机装配的一般要求压缩机的装配,一般是先装相关组合件,然后再总体装配。
需检修的压缩机与新制造的压缩机装配有所不同,为充分发挥原有零部件的作用,对零件相互连接及配合的间隙不像对新零件的要求那样严格,在某些情况下允许比规定的稍大或稍小些,甚至超过规定的使用极限值。
为更有效地消除机械加工时的误差和装配时的累积误差,要认真做好挫削、刮研和研磨等手工操作,以保证装配的几何精度及配合要求。
例如,轴瓦与轴颈的配合必须经刮研才能达到良好的接触;消除零件上的毛刺、擦伤和斑痕等缺陷,能提高装配质量及精度等。
此外,还应注意下述几点:1、每个新更换的零部件,装前都要检查、试验,符合要求才准装配。
2、部件应当照图按程序装配,装配的程序就是拆卸的逆过程。
装配工作必须按技术要求仔细进行,不能忘装、错装;同型零件应按记号组装;严防异物掉进气缸、机体及进排气管内。
3、对运动机件的光洁面,装配时应滴入适量的润滑油。
例如,十字头销与衬套、活塞、活塞环、活塞杆装入气缸时,都要滴入适量的润滑油。
4、每一组合件装配完毕,都应进行检测合格。
例如,活塞杆与活塞组装完以后要测量其同轴度;有的组合件的零件应预先检测合格才能组装,如活塞环就应先在气缸中做漏光和开口间隙的检验合格方可往活塞上组装。
5、紧固各部件的螺栓时,除要求扳手口和螺母大小相适合以外,还必须适当用力,应根据螺栓的直径大小选择不同的扭矩,若用力过大,则螺栓预应力增大而易疲劳断裂;若用力太小,则紧力不够而易松动,并造成振动或漏气。
紧固多只同组螺栓时,应对称均匀进行,并应随时测查各被紧件的缝隙,要均匀地靠紧。
若发现缝隙有偏斜时,应拆开检查,消除异常后重紧,不许靠螺栓的不同紧力做调整。
6、装配的零部件必须保证清洁,不允许有任何异物进入轴承、气缸、缝隙、填料及进出口管道中。
四、机身的安装要求1、机身或曲轴箱就位前,应外涂白垩粉、内涂煤油进行检漏试验,8h以后无渗漏为合格,之后清除干净;清洗中体时,必须将润滑油路清理干净,保证油路的畅通。
2、机身无论采用垫铁与否,安装时机身底部的网格结构必须充满水泥砂浆,不得悬空。
3、机身就位时,其主轴和中体滑道轴线应与基础中心线相重合,允许偏差为5mm,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mm。
4、卧式压缩机机身与中体的列向和轴向水平度应分别在中体滑道和轴承座孔处测量,并均以两端数值为准,而中间数值作参考;两者水平度偏差,均不得大于0.05mm/m。
列向水平度的倾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M形机身应高向电动机端;H形压缩机主轴系整体结构(如H22),应高向两机身的内侧轴承座孔;电动机采用双独立轴承,应高向两机身的外侧轴承座孔。
5、双列两机身压缩机,主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0.03mm,并保证机身轴向水平度值不变。
6、立式压缩机机身的找正及找平,应在机身与中体、机身与气缸、中体与气缸的接合面上进行测量;对于多级气缸并与机身铸为一体的机组,可在气缸与气缸的接合面上测量。
机身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得大于0.05mm/m。
7、L型压缩机机身找正及找平时,水平列机身的列向水平度可在机身滑道上测量,其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0.05mm/m;其水平度的倾向,应高向汽缸盖端。
水平列机身的轴向水平度可在机身轴承孔处或两轴承孔架尺测量,其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0.05mm/m;水平度的倾向,应高向电动机端。
垂直列机身的水平度可在机身与气缸连接止口面(用块规和平尺)或机身滑道上测量,其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0.05 mm/m。
8、双L型压缩机机身的找正及找平,除应符合L型压缩机的规定外,还应先找正、找平电动机,以电动机为基准,分别在其两侧安装高、低压压缩机身。
机身的轴向水平度倾向应高向两机身的外侧轴承座孔。
9、多列压缩机各列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0 mm/m。
10、紧地脚螺栓时,机身的水平度及各横梁与机身配合的松紧程度不应发生变化;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应大于1.5个螺栓。
活塞式压缩机的相关常识(三)2、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体、活塞环和活塞杆。
活塞体是受压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活塞的往复运动将产生惯性力,故质量以小为好,而对称平衡压缩机则要求惯性力对称平衡,为此,活塞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铸铁、铝及铝合金、铸钢、锻钢或用钢板焊制。
活塞环随活塞在缸中往复摩擦,要求活塞环应耐磨。
通常要求活塞环的的硬度比缸面的硬度高10%~15%;与铸铁缸面或缸套相配合的活塞环采用铸铁HT200或HT250;与钢质缸套或碳化钨缸套配用的的是合金铸铁。
对于高转速、高压力的压缩机,可采用铸铁环上镶填充四氟乙烯或镶青铜及紫铜,有的在活塞环的表面镀铬,以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和拉缸。
无油润滑压缩机的活塞环采用填充四氟乙烯、石墨、尼龙及其它自润滑材料。
各种压缩机(除立式压缩机以外)的活塞大都支承在气缸工作面上,为减少缸面磨损,对大直径的活塞都专门用耐磨材料制成承压面。
承压面的材料,有注油润滑活塞,常采用填充氟塑料、尼龙以及其它自润滑材料制成各种形式的支承环。
活塞杆受活塞的压力和拉力交变作用,要求活塞杆要有韧性。
在密封压力作用下,杆表面与填料还不断地往复摩擦,为防拉毛,要求杆的摩擦表面要硬,一般应在HRC50以上。
常用材料有40号、45号优质碳钢及33CrMoAlA、38 CrMoAlA 等。
用40号、45号钢表面镀铬,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但镀层太厚易脱落,一般镀层磨削后应保持0.05~0.25mm为宜;此外,还可用高频淬火或渗碳处理,而35CrMoAlA和38 CrMoAlA合金钢常采用氮化处理。
3、气阀气阀处于冲击载荷下工作,故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低压的阀座和升程限制器,可用HT200铸铁制造,铸件应时效处理;高压的阀,可用35号、40号、45号优质碳钢或40Cr钢,阀座的密封面需经高频淬火硬化;对于有腐蚀性介质的氧气压缩机的阀座和升程限制器,常采用黄铜(HPb 59—1)和不锈钢(1Cr18Ni9Ti,Cr13)。
阀片受重复冲击载荷和交变弯曲载荷的作用,阀片材料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
对于无腐蚀性介质(如空气、氮气、氢气、石油气等)的压缩机,其阀片常用30CrMnSiA制造;对于有腐蚀性介质的压缩机(如二氧化碳压缩机、氧压机等),阀片常用1Cr13、2Cr13、3Cr13或1Cr18Ni9Ti等材料制造。
阀片经淬火、回火处理后,其硬度应为HRC40~56。
也有改用工程塑料制造阀片,既可节省合金钢,又可采用较大的阀片升程和较小的弹簧力,能使阻力下降。
工程塑料耐腐蚀,对气体气质的适应性很广,但受耐温和强度的限制,目前多用于低压级吸气阀。
4、曲轴曲轴受方向和大小均匀周期性变化很大的气体惯性力和由此产生的交变弯曲、扭转应力及由此产生的疲劳、振动;同时,曲轴颈还受到严重的摩擦磨损,故要求曲轴材料应具有耐疲劳、耐磨损和抗振等性能。
曲轴常用40号、45号优质碳素钢锻造。
随着我国铸造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中小型压缩机的曲轴逐步改用稀土—镁球墨铸铁,以解决铁代钢和铸代钢问题。
活塞式压缩机的相关常识(四)5、连杆连杆由连杆体、大头瓦和小头瓦等组成。
连杆体受拉、压交变应力的作用,故通常采用35号、40号、45号优良碳钢锻制。
近年来,球墨铸铁连杆在中小型压缩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大头瓦与曲轴相连承受旋转摩擦,故大头瓦的材料常用钢壳或黄铜壳衬巴氏合金;小头瓦与十字头销相连做往复运动,其材料常用锡青铜或磷青铜。
开式连杆的缸头盖和大头座用连杆螺栓连接,故连杆螺栓受很大的交变载荷和几倍于活塞力的预紧力。
连杆螺栓通常采用强度高、塑性好的40Cr、30CrNi、35CrMoA、40CrMoA等合金钢;螺母常采用35号、35Mn、20Cr等钢。
6、十字头十字头由十字头体、滑板和十字头销等组成。
十字头体与活塞杆相连接,承受活塞侧向力的作用。
小型压缩机的十字头体,常用HT 21—40铸铁铸造;大中型压缩机的十字头体,常用ZG25、ZG35铸钢或40号钢锻造。
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相连,传递全部活塞力;其材料应具有较好的韧性、耐磨损和耐疲劳性能,常用20号钢制造,并经表面渗碳淬火,使其外硬内韧,既耐磨又耐疲劳;其表面硬度要求HRC=55~62。
滑板在滑道上做往复运动,要求耐磨,常采用铸铁或铸钢滑板,并在摩擦面上浇注巴氏合金;可拆滑板,也有采用铜合金和铝合金制造的。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常识(五)七、连杆组件的装配1、装配前应对十字头和连杆的轴瓦进行检查,十字头的合金层和连杆大头瓦的合金层应光滑圆整,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划痕、碰伤、压伤及夹杂物等缺陷;合金层与瓦背应黏合牢固;连杆本体和十字头的油路应清理干净、畅通。
2、连杆小头瓦和小头孔为过盈配合当瓦装入孔时,其内孔将收缩,收缩的尺寸一般约等于过盈的尺寸,因此连杆小头瓦外圆加大的尺寸其内孔也应相应加大。
小头瓦的装配过盈量与瓦的材料及直径尺寸有关,例如铜瓦的过盈量一般为直径的0.4/1000~0.5/1000,其确切尺寸应按图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