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指导 写出真情实感
中考作文这真让人两难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这真让人两难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19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五、写作能力(60分)26.“两难”,就是这样或那样都让人为难。
生活中,我们难免面临两难的处境:或反复掂量,终有决定;或左思右想,仍难决断。
这或许是痛苦的抉择,亦或是甜蜜的负担……请以《这真让人两难啊》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60分)写作提示与要求:(1)写清楚“两难”的原因,充分表现“两难”的处境;(2)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3)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4)文体明确;(5)不得套作、抄袭;(6)文中不可透露考生相关信息。
本资料包括:审题立意、素材点播、技巧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题目中的“两难”是审题的重点,所谓两难,就是左右为难,不知怎么办好。
导语中先解释了什么是“两难”,又列举了遇到“两难”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和心理感受,给写作带来启示。
生活中,我们有时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看到老人摔倒了,扶是不扶?不扶,自己良心难安。
扶了,又可能被论。
商家多找了钱,我想还回去,妈妈却不让,我该怎么办?还回去,妈妈不让。
不还回去,不符合诚信的要求。
以上类似的情况很多,以这些自己左右两难的事件为写作内容,以自己从这事件中获得的启示与感悟为表现主旨,写出真情实感。
【素材点播】文体:记叙文。
主旨:老师误会了我,该不该辩解。
思路:首段以倒叙的写法,点明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体部分写人记事,记叙自己在课上被教师误会,自己试图辩解,教师却更加愤怒,于是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段从事件中生发议论,点明文章主旨,与首段相呼应。
手法:首尾呼应,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技法指津】一一倒叙所谓“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最精彩的片断提到文前叙述,然后再按事情原来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既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曲折文章情节、引入入胜,增强情节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是初中生要掌握的叙述方式之一。
中考作文《别担心,我可以的》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别担心,我可以的》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19年广东广州卷真题再现: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60 分)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教你审题】这个命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增加了思维方法和思想深度的考查,让平时关注生活、注重思考的考生能够取得高分。
想要写好这个作文,要紧扣题目写出几个重点:1.紧扣题目审清题意。
首先要紧扣“别担心”。
人生之路没有平坦大道,在自己并不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中,有哪些人总是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你,担心着你?他们为什么担心你?担心哪些方面或哪些事情?题目中暗含着“不让谁担心”?担心你的人是谁?其次要紧扣“我可以”。
“我可以”,这其实是可以,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结果,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
在这里,考生要重点写出为什么在哪方面可以,要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让担心你的人放心。
2.紧扣题目写出深层含义。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写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具体事例来给自己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拿出才华,鼓足信心,告诉读者:不用担心,“我”是可以的!除了展示自己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担心自己的人。
题目鼓励考生围绕个人励志、积极改变、由弱变强等成长话题进行表达,要求从第一人称出发,抓住题目中两个分句的审题导向,讲述从“担心”到“可以"的变化。
内容上:考生必须书写起初被别人担心自己做不好,但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结尾应该做好的叙事素材,同时必须要涉及到担心自己的身边的人,否则在内容的评分细则中,真情实感、内容充实、主题突出都得不到落实。
语言上:本文叙述应以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语言效果是真实,标题是口语化的一个语句,所以同学们要追求真实恳切、质朴流畅的语言风格,力避词藻堆砌、矫揉造作、浮夸华丽的文字,文风晓畅恳切者胜!结构上:书信的文体格式、小标题式的叙事抒情结合的文体的集锦式结构,都是考生比较好呈现的;常规的单一事件的记叙文要注重段落的分布合理,前后的衔接照应,详略得当, "担心”的"你“和说"可以”的“我”应成为全文的结构线索和脉络。
《大爱无声》作文指导,讲评,佳作展示

咬文嚼字细推敲,打开思路巧点题——作文审题技法指导【导语】弄懂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作的要求,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可是,许多同学看到作文题目,往往不去仔细推敲,而是把重点放在选材上,这样很容易出现跑题和偏题的现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题都要小心翼翼地剖析,那样又容易钻牛角尖。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认真读题,切实理解题目的意思。
然后打开思路,通过想象和联想,考虑如何准确切题和巧妙点题。
【中考真题】2007连云港中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
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病文展示】大爱无声(连云港考生)爱,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也付出过。
但在我们看来爱是一瞬即逝,可是爱是种永恒。
爱是开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钥匙。
现实中,古代前,有诗人的绵绵爱意,永生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依依不舍,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我有自己所经历的爱的四味瓶。
他们分别是酸、甜、苦、辣,他们代表着我所收集的不同种爱。
我就先给你们介绍酸吧!酸你们一听到肯定会认为,酸,又在吃谁的“醋”了。
那你就错了。
偶可是从来循规蹈矩的好孩子。
那你们说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被冤枉了,心里酸酸的。
那次是弟弟做错事,还死不承认,说是我干的。
我当时就差点哭了,随后妈妈又对我做了思想教育,什么“犯错误就要勇于承认”之类的话。
我强忍着泪不哭,但是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十四章 披文入情缘辞发

第十四章披文入情缘辞发——真情篇[写作启示]七步成诗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他做了魏国的皇帝后,忌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想找个借口把弟弟杀了。
一天,他把弟弟曹植喊来,说:“你不是很会做诗吗?我现在命令你走七步做一首诗。
倘若做不出来,我杀你的头!”曹植明白,这是哥哥曹丕故意找借口害死自己。
事已至此,与他争执是没有用的,只有振作精神,运用自己的才能来战胜他,才能解此危难。
于是他答应一声,便缓步慢行,未至七步,诗已作成。
他高声吟诵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哥哥曹丕听了,深为感动,就让弟弟走了。
[密码解读]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吸引读者?我想,除了新颖的立意和华美的语言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东西,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假如有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立意也还新颖,但就是不能吸引读者,要追其根源,便是作者没有付出真情实感。
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感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试想一想,一篇文章连作者自己都不能感动,又怎能打动读者呢?一位著名的化妆师曾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此话妙极,它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
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淌出来的是血。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认为“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离骚》、《庄子》、《史记》、《红楼梦》莫不如是。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有使人达到“忘情忘我”境地之魅力,其关键在于一个“情”字。
“一粒沙里看世界,丰瓣花上说人情”。
看似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一旦到了作家笔下,却熠熠生辉,妙不可言,仿佛带着我们也“从最破最旧最平凡的处所,走进极乐世界”。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情”字——而且还要是真挚、湛醇的至情,便没有情绪的冲动、灵感的闪烁,也没有写作的好材料。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濡染了真情实感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纯粹、最真挚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珍贵的一种情感。
在人类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动,会因为一句话而感动,会因为一种情感而感动。
这些感动,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温暖的一种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人给予我们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这种关怀和帮助,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温暖的一种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纯粹的一种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对我们真诚相待,他们对我们真诚关怀,他们对我们真诚帮助。
这种真诚相待、真诚关怀、真诚帮助,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纯粹的一种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真情实感,用真情实感去对待他人,用真情实感去感受生活,用真情实感去体验人生。
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珍贵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真情实感,用真情实感去对待他人,用真情实感去感受生活,用真情实感去体验人生。
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中考作文《有一束光照亮我》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有一束光照亮我》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考场作文真题再现:
不小心摔倒时,路人的搀扶温暖了你;寒气逼人的凌晨,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感动了你;迷茫困惑时,一本好书启发了你;平淡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你;考试失利时,同学的安慰鼓励了你;取得成绩得意忘形时,老师的批评鞭策了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时,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你……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引你前行。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
本资料内容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点播、技巧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比喻类的命题作文。
题目中的“一束光”比喻具有光亮作用的东西,应理解为某人或某物或某个场面,也就是说这些就像一道光一样照亮“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灵变得积极开朗,让“我”重新生发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来。
“照亮”指给“我”带来转变,带来重大影响,使“我”变得积极向上。
这束光可以是一本好书,写一本书指引“我”走出迷惘;这束光可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我”心灵的熏陶;这束光可以是同学的鼓励,给“我”失落时的安慰;可以是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给群众以希望……所以本文应以写人记。
中考作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多篇)

中考作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多篇)中考作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写作指导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
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芬芳”。
“记忆”表明要写以前发生的事情。
“芬芳”一词,应该选用它的比喻义:让人温暖的人和事,不宜写它的原义。
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应该是写一个人,或者一种情感,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人或者情感。
因为题目的关键是“记忆”,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也不能少,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采用边记叙边抒情的方法,可以使用以小见大写法,注意精心选材,使文章更具吸引力;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点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
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它不需要言语的装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需要真诚的心灵和深沉的情感。
真情实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受时间的限制,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真情实感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
亲情是最真挚的情感,它是亲人之间最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和呵护,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和支持,都是真情实感的体现。
亲情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友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它是朋友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温暖。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它是两个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在爱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深深的情感,真情实感的交融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真情实感也可以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
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美好,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
阴雨连绵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对事业的执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力量,只有对事业充满热情和执着,才能取得成功。
真情实感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不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认可,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真情实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受时间的限制,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真情实感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让我们用真情实感去面对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真情实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作文指导:诉说真情突出实感
知识要点:
1、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
2、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但不要有范围的限制。
考试说明:
1、中考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
在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
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
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几篇优秀中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
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
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
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
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
又如:有时,
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
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
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
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
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
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
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
《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
爱》,心无旁骛。
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
”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
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
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
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
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
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
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
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
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
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
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
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
《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
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
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
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
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12-1]家庭给了我
要求:①每个人都有家庭,家庭可以给你理解、支持、帮助;可以给你欢乐、烦恼,甚至痛苦;长辈的爱,可以使你健康成长,也可能会束缚你的发展……请你选一件具体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②先在横线上把题目填写完整,再作文,如“家庭给了我快乐”。
③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600字以上。
导思: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人之所以觉得幸福,跟对社会稳定起着巨大作用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可以给你理解和支持,也可能给你烦恼和痛
苦;可使你健康成长,也可能束缚你的发展……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给你影响深刻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给世人以启迪。
1、文章开篇就迅速切题,行文要有波澜,突出重点,容易使文章条理清晰(记叙可以运用倒叙),结尾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主题升华。
2、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描写。
3、语言要做到简洁朴实,以情动人,不少于600字。
[12-2]今天你就将要初中毕业了。
回首初中时代,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