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基本结构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冲模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凸凹模是复合模的一个特殊零件,凸凹模的内孔为冲孔凹模, 外形是落料凸模。该模具采用横向送料,工作时凸模、凸凹 模、凹模对材料进行冲制,冲孔废料从凸凹模型孔落下,冲 制的工件卡在凹模中,在上模上行时被推件装置推出(图中的 推件装置称为刚性推件)。抱在凸凹模外的条料由卸料板卸下。 倒装复合模由于不需去除冲孔的废料,操作比较方便。但制 件在冲裁时没有被压紧,制作的平整度不高。
图2 -5是一副顺装复合模。弹压卸料板4、凸凹模5、刚性推 件装置6,7和模柄8(旋入式模柄)等零件装于上模;在下模中装 有落料凹模2、冲孔凸模10,11、固定挡料销12、顶杆1和顶板 3等零件,在下模座中设置了弹顶器与件1,3构成弹性顶件装 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冲模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工作时,该模具是纵向送料,冲制的工件由弹性顶件装置从 下模顶出,冲孔的废料由装在凸凹模中的刚性推件装置推出, 弹性卸料板将抱在凸凹模外的条料卸下。顺装复合模的弹性 顶件装置和弹性卸料板在冲裁或卸料时,能将条料压紧,使 制件很容易被嵌在条料的废料孔中,需要操作者将工件从条 料中拍出;冲孔的废料会落在凹模面上,必须清除后才能进行 下一次冲压,因此,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尤其在冲多孔 制件时,不宜采用此类结构。但顺装复合模所冲条料因被凸 模、凹模和弹性顶件装置压紧后冲裁,冲出的制件比较平整。 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制件较平整,一般精度为IT11~IT10, 有时可达IT8。一般公差要求较高,送料定距较困难的薄料、 软料零件多采用复合模冲制。若冲制一般零件,宜采用固定 模柄、刚性推件的倒装复合模。当凸凹模壁厚较小时,宜采 用固定模柄的顺装复合模结构,以确保凸凹模的壁厚的强度。
为了保证模具中各零部件正确发挥作用,一般模具中对零部 件的配合有如下要求:凸模与凸模固定板、压入式模柄(图2-1 中件4)与上模座、钩式挡料销与凹模、销钉与凹模、销钉与 导料板、销钉与上下模座、销钉与固定板采用过渡配合;导柱 与下模座、导套与上模座采用过盈配合;导柱与导套采用间隙 配合。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一、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二、模具的基本组成1. 上模板: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分,也是模具的主体部分,它承受着模具的大部分工作压力。
上模板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来抵抗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和磨损。
2. 下模板: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分,它通常与上模板配合使用,用于支撑和定位工件。
下模板也由钢材制成,其硬度和强度要求较上模板低一些,但仍需具备足够的刚性和耐磨性。
3. 滑块:滑块是模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模具的开合动作。
滑块通常由滑块板和导柱组成,通过导柱的引导,滑块能够在模具的开合过程中平稳移动。
滑块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模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4. 塑料模具芯:塑料模具芯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用于成型工件的内部形状。
模具芯通常由钢材或铝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支撑和冷却工件。
5. 模具座:模具座是模具的支撑部分,它提供了模具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
模具座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6. 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准确位置和运动轨迹。
导向机构通常由导向销、导向套和导向板等部件组成,通过它们的配合运动,能够实现模具的精确定位和稳定运动。
7. 顶针:顶针是模具中的一个常用部件,它用于实现模具的顶出动作。
顶针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承受较大的顶出力,并保持工作精度。
8. 弹簧:弹簧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辅助部件,它用于实现模具的复位和顶出动作。
弹簧通常由弹簧钢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久性,能够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运动和复位。
9.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控制模具的温度和工作环境。
模具的基本结构

模具的基本結構1、雙板模(2板模)A.典型操作條件1)塑料型腔壓力從1000至12000ps(典型值為5000ps)(1)注嘴衬套——有锥度的插入注塑模中,让塑料从注喙流入分浇道。
(2)定位环——常用来精确校准模具在机器模板上的正确位置。
(3)阴模板——包含模具型腔的半付模具。
(4)阳模板——另半付模具,模芯常装在可移动的模具上使注塑件容易脱模。
(5)推杆(顶销)——使注塑件和浇道脱出模具的移动杆。
(6)浇道拉料杆——设计成当模具开模时从注嘴衬套中拉出塑料注道残料。
(7)支承板——使模具提高抗挠度的支承板后面。
(8)支承柱——放在抗挠度的支承板后面。
(9)推杆回定板——固定推杆和拉料杆的头部。
(10)导柱——用作精确位上下两片模上彼此相关的位置。
(11)夹模板(装模板)——夹持或用螺栓固定于机器模板上的底板。
(12)冷却通道——在支承板或阴模板和阳模板中,常被用来分散注塑件的热量。
(13)加热元件——对热固性塑料模具,热固元件用来帮助塑料固化。
注塑模具基础1.二板模与三板模的区别是什么?请画出二种类模具简图,并描述三板模的开合模顺序?✧二板模与三板模的区别是:三板模在定模部分多一次取出流道与产品分离。
三板模一般采用点浇口二板模浇口可根据产品及要求灵活选用。
✧二板模结构(2plate mold)✧前模压板(top damp plate)✧母模板(A plate)✧活动板(或推板strpper plate, 在推板顶出时选用);✧公模板(B plate)✧承板(supplrt plate)✧间隔板(spaoer block)✧顶针固定板(ejector retainer plate)✧顶针板(ejector plate)✧公模固定板(bottom damp plate)在AMP模具有Ejectorhousing,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产品异物掉落顶出机构,而用封闭的间隔板✧三板模结构(3 plate mold)在二板模的前模板与母模板中加一块水口脱料板(runner strpper plate);模具一般有四支导柱(guide pin)和四支拉杆(support pin);另外也有只用四支长导柱,导柱兼拉杆用。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一、基本结构,根据部分起作用不同分类:〈一〉浇注系统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通道称浇注系统,其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由零件的浇注套,拉料杆等组成。
〈二〉成型零件是直接构成塑料件形状及尺寸的各种零件,由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料外部形状),成型杆,镶块等构成。
〈三〉结构零件构成零件结构的各种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装,导向,机构动作及调温等作用。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装配零件:定位隙,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冷却加热系统主流道浇注系统内浇口分流道冷料穴注射型芯模成型零件型腔成型杆镶块导柱导向零件导套结构零件装配固定零件定位隙,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冷却加热系统根据其运动特点均可分为两大部分:定模部分:一部份留于模具机座的定模板上,动模部分:随注射机动模板运动的部分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闭合则可形成型腔与浇注系统二、模具的分类〈一〉按注射机类型分:立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直角式注射机上用的模具〈二〉按注射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征分:1、单分型面模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需切除流道凝料。
2、点浇口脱出模具(三板式模具)3、带横向轴芯的分型模具4、自动卸螺纹注射成型模具注塑模基本组成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1、模胚即模架: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
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
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
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气最大,其模胚广大模具制造厂普遍采用,品质、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称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内的成型模芯。
分为前模仁,后模仁,俗称前模(Cavity),后模(Core)。
为何要在模板内嵌入模仁呢?主要是为节约成本。
因为塑胶对模具的钢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蚀性、耐高温(热变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则无需太高的要求。
模仁硬度一般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钢料每公斤可达RMB 200,而模胚的钢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HRC为洛氏硬度。
3、唧嘴:Sprue。
注塑机炮筒的射胶嘴通过该装置将熔融的塑胶原料注入型腔。
4、滑块又称行位:Slider。
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因为有些产品结构特殊,如有侧边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5、斜顶:Angle-Lifter。
与行位相似,也是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6、还有一些与模具有关的名词:分模线(P/L)、模具基准、缩水率(Shrinkage)、排位(Layout)、钢料、铜公(电极,其材质有铜、石墨等)、倒扣、运水、出模斜度(Draft angle)、冷料井、流道、注塑仿真、分模、出模、开&合模步骤、模号、抛光(省模)、软模、硬模、模具表面处理、试模(TEST MOLD)、改模、装模、交模等。
7、从上可看一套模具按其各部件的功能可细分为:流道系统、成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开合模系统、复位系统。
模具的基本结构 54页PPT

四, STP 的数量的确定。(如图二):
图二
图三
2019/9/6
图一
L长度 L<200 200<L<400 200<L<400
数量 4支 8支 8支以上
注:大型模具需在中间加STP,以增加下顶出板的支点, 以防止顶出板变形。(如图三)
-13-
A型
B型
C型
D型
2019/9/6
一般场合下的 中、小型模具
模板深,减小 司套配合长度
三, GP 长度确定。(如下图)
高出成品面 15-25mm左右
A板较深或大型
便于取成品:前模落差大,
模具,增加模具强度; 防止导柱油污沾上成品;
高出斜撑销 10-15mm左右
-10-
2019/9/6
一, RP 的作用: 使顶针板回位;
RP配置要求
二, RP 配置要求:
1,模具需一般需要在RP下装弹簧,如图一所示:弹簧预压量取总长的10%,一般为15mm至35mm;
顶出行程+预压量
弹簧长度(L)的计算方法:L<
0.4
2,模具有斜方且斜方没有延伸到分型面上,RP下可不装弹簧,以防止成品被斜方拉回.如图二所示:
3,模具有斜方且斜方延伸到分型面上,RP底部装弹簧以保护斜方靠破面。如图 三所示:
2.滑块抽芯方向与分型面成交角的关系为滑块抽向定模. 如下图所示:
α1°=d°-b°
d-b°≦25
°
c°=a°+(2°+3°)
H=H1+S*sinb°
S=H1+tgd°/cosb°
L4=H/cosd°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或装置。
它是通过对原料进行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
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间隙就是模腔,模腔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侧模板用于固定和定位模具的各个部件。
导柱和导套用于固定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位置,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顶针和顶针座用于控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形状,通常通过顶板来实现。
底板用于支撑模具的各个部件,使其保持平衡和稳定。
模具座用于固定模具在机床上的位置,以便进行加工和制造。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加工和制造需求而设计的。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模具的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模具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便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精度。
同时,模具的结构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易于维护性,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和保养。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个合理和优良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减少生产成本和周期。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合理选择和布置各个部件,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组成。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完成对原料的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用于生产各种零部件、产品的工具,包括压铸模、注塑模、冲压模等。
根据使用方式和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将模具分为以下几类:1. 压铸模:用于压铸金属制品,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底盘等。
2. 注塑模:用于注塑塑料制品,如电视机壳体、电子设备外壳等。
3. 冲压模:用于冲压金属制品,如汽车车身件、家电外壳等。
4. 焊接夹具:用于焊接零部件或组装产品时固定位置和保持稳定。
二、模具结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模具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 模架:支撑整个模具的主要骨架,通常由上下两个半壳体组成,上半壳体称为上模板,下半壳体称为下模板。
2. 模腔:用于成形产品的空间,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形成。
根据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需求,可以设计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模腔。
3. 模仁:用于成形产品的核心部分,通常安装在上模板上,与模腔配合使用。
4. 引导柱和导套:引导柱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用于保持模具的位置和稳定性;导套则是安装在引导柱上,用于保持引导柱与半壳体之间的间隙,以便半壳体之间的移动。
5. 凸模和凹模:凸模是安装在下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表面;凹模则是安装在上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内部和底部。
6. 夹具和顶针:夹具是用于固定原材料或成品,保持其位置稳定;顶针则是用于将成品从模腔中顶出来。
三、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1. 平面式结构:适合制造平面形状、简单结构的产品。
由一个平面型下模板和一个平面型上模板组成。
2. 拉伸式结构:适合制造长条状、管状等拉伸型产品。
由一个拉伸型下模板和一个拉伸型上模板组成。
3. 斜侧式结构:适合制造斜侧形状、倾斜角度较大的产品。
由一个斜侧型下模板和一个斜侧型上模板组成。
4. 旋转式结构:适合制造圆柱形、球形等旋转型产品。
由一个圆柱型下模板和一个圆柱型上模板组成。
四、常见的模具材料1. 铝合金:轻质、导热性能好,适用于制造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謂熱澆道(Hot Runner)系統 ※熱澆道系統之三大部份
※熱澆道成型之優點
P19
※何謂熱澆道(Hot Runner)系統
在塑膠成形時,利用加熱及控制的方法, 使由射出機出來到成品澆口(Gate)間的塑料, 一直維持熔融狀態的一種系統,既不會增加也 不會減少塑料的熔融溫度。 一旦有足以影響改變塑料溫度的任何因素 發生,溫控系統能即時作適當的反應彌補使 塑料溫度得以一直維持。
P3
第一章 模具型式
※一般模具型式分為三種型式
1. 標準二板式模具 2. 三板式模具 3. 熱澆道
P4
1.標準二板式模具
• 此類型模具為射出成型用模具的標準構造, 模具結構較簡單,且製作容易,所有射出成 型用模具的基本製作與設計原理都以此為出 發點。 • 此類型模具的固定側固定於成型機的固定盤 上,成為材料的射出部。可動側固定於成型 機的可動盤上,射出成型完了,開模時成型 品附著於可動側,在利用成型機頂出裝置, 將成品頂出。
P16
• 頂板導銷 Ejector Guide Pins 頂板導銷固定於公模板與下固定板之間,其功能在引 導頂出板頂出及回程時正常運作。
• 支撐柱 Support Pillars 支撐柱固定於公模板與下固定板之間,其功能在支 撐公模板,避免因射壓造成公模板因變形而產生毛邊。 • 剝料板 Runner Stripper 剝料板為三板式模具之結構,位於上固定板及母模板 之間。其功能為使流道剝離便於取出。
P17
• 拉料銷 Runner Lock Pin 拉料銷為三板式模具之結構,其功能為使注道與 流道必須於模具開啟後方便取出,不讓其附著於母模 板。 • 開閉器 Parting Lock 其功能在使三板式模具開啟時公母模暫不分開, 讓料頭先脫離後,公母模才分離的一種裝置。
P18
3.熱澆道
Hot Runner
塑膠模具基本結構
P1
塑膠模具基本結構
• 前言
• 塑膠模具基本結構 第一章 模具型式 第二章 滑塊結構 第三章 斜銷結構
• Q&A
P2
前言
塑膠成型品的設計是塑膠成型中, 左右成型性的重要事項之一。它直接影響 到模具設計、模具製作、成型技術及成型 品的品質。 作為一個產品研發的一份子,有必 要學習塑膠模具之基本構造為第一步,進 而將模具設計融入產品設計中,提昇產品 設計之能力。
• 公模板 Core Plate 此板為可動側之主體,公模仁及導銷即裝置在此板。 公模板與母模板之接合面即構成模具上之分模面 (Parting Line)。成型時當材料冷卻後,開啟模具時成 型品必須附著於公模側,利用頂出裝置,將成品頂出。
P13
• 間隔塊 Spacer Block 此間隔塊裝置在公模板及下固定板之間的平行塊。 其功能為確保成型品之頂出距離。 間隔塊高度=上、下頂出板之厚度+停止銷之凸緣高度+ 頂出行程+10mm以上。 • 上頂出板 Above Ejector Plate 此板之功能為使成型品頂出的方位正確、平衡、穩 定,並使頂出銷、回位銷等確實定位作用。
P9
三板式模具 (組立圖)
開閉器 拉料銷 剝料板
P10
三板式模具 (動作一)
P11
三板式模具 (動作二)
P12
模具各部構件功能
• 上固定板 Top Clamping Plate 其功能是將母模板、定位環、注口襯套固定在此板 上,然後利用此板,將整個模具之固定側予以固定在成 型機之固定盤上。 • 母模板 Cavity Plate 此板為固定側之主體,其功能是用來裝置母模仁或 為成品外觀之穴型,亦可用來裝置導套及注口襯套、流 道、澆口之加工。
• 定位環 Locating Ring 整個模具是靠定位環與成型機固定盤上之定位環孔 配合,而使得模具容易安裝在成型機上,並使成型機之 噴嘴與注口襯套接觸。 • 注口澆道 Sprue Bush 注口為模具結構中材料的入口,最先與材料接觸的 地方。因直接與成型機的噴嘴接觸且使用頻率高,故磨 損較大且易損壞。因而為便於更換及修理而做成襯套式。
P15
• 頂出銷Ejector Pin 頂出銷固定在頂出板上,其功能在使成型品從公模 側易於取出之裝置。頂出銷若無特殊之需要,大多採用 圓形斷面者較便於加工。
• 回位銷 Return Pin 回位銷固定在頂出板上,其功能在使頂出板及頂出 銷能在頂出成型品後,閉模完畢時回歸到正常位置。 • 停止銷 Stop Pin 用來調整頂出板之最初位置,及防止異物進入, 影響頂出板回到固定位置。
P5
標準二板式模具
P6
P7
2. 三板式模具
三板模具最主是加上一塊澆道剝料板組合 而成,這種模具在結構上較複雜,同時也要有 較長的行程來處理澆道的拔取,因此要使用較 大型的成型機。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自動化 的生產。 單模穴模具要自成品中心射入,當然不成 問題,若是多模穴模具又要從中心射入,就要 使用三板式的點狀澆口,而三板式模具的最主 要優點不僅於此,此種模具的澆道可以在模具 的任何一位置注入。
• 下頂出板 Below Ejector Plate 整個頂出機構就是靠此板與上頂出板以螺栓固定 成一體,把頂針、回位銷、斜銷確實固定而組成。當模 具閉合時,此板與下固定板的停止銷接觸。
P14
• 下固定板 Bottom Clamping Plate 此板將整個模具之可動側組裝起來,並將其固定在 成型機之可動盤上。
P20
※熱澆道系統之三大部份
1.熱嘴(Hot Tip Bushing) 2.熱流板(Manifold)
3.溫度控制器(Temperature Controller)
P21
※熱澆道系統之組立圖
熱流板
熱嘴
M6x20L
M6x15L
P8
三板模的開模方式及模具固定方式也不太一 樣,三板模的母模並不固定在上固定板上,而是 在母模導銷上浮動的。 三板模的開模方式~分段分離 第一段 :公母模靠開閉器之摩擦力而閉合移動至 拉桿設定之固定行程而停止,此一行程 是將料頭脫離母模及注口襯套、拉料銷。 第二段 :公母模開模力大於開閉器之摩擦力而分 模,此時利用頂出裝置將成品頂出。 第三段: 合模時,母模及剝料板受公模的頂壓而 密合。